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马尾松为砧木的雪松嫁接技术试验表明:选用木质化程度高、生长健壮的马尾松1年生苗作砧木,基径以0.3~0.4 cm为宜;接穗为雪松1年生枝条,长度以10 cm、粗度以0.2~0.3 cm为宜;砧木与接穗粗度比例为1∶0.7;用形成层贴接法嫁接于砧木苗干基部6 cm范围内。试验共嫁接4 334株,成活率达85%。当年新梢生长50 cm,3年生苗高在2 m以上。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油茶芽砧嫁接成活率及苗木生长的影响因素,选取接穗品种(A)、生根粉浓度(B)和接穗粗度(C)3个因素,每个因素分别设3个水平进行L_9(3~4)正交试验设计。结果表明,因素A对油茶嫁接成活率影响较大;因素B不是影响嫁接成活、地径和苗高生长的主要因素;因素C主要影响油茶苗木嫁接后期地径和苗高的生长。影响油茶芽砧嫁接成活率、地径、苗高3个指标的最优组合是A_1B_3C_3。嫁接120 d后,嫁接成活率达92.22%,地径2.07 mm,苗高11.2 cm。  相似文献   

3.
格木为广西乡土珍贵树种,其天然林资源已遭受严重破坏,但对格木人工造林和野生资源保护的研究还十分有限。通过对格木试验林样地调查和嫁接试验,研究坡位对造林3年的格木生长影响和格木嫁接成活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坡位格木长势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下坡的地径、树高、冠幅长势最好,其次为中坡,上坡的长势最差;不同坡位对格木的枝条生长也有极显著的影响,一级分枝数、枝条长度、枝条粗度、枝条角度均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3年生格木下坡和中坡的林分开始郁闭;格木的自然整枝能力差,用材造林需要为其人工修枝。2)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除枝下高外,地径、树高、冠幅、一级分枝数量等生长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的协同促进的作用。3)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格木嫁接时,(砧木粗度在11.29~50.79mm,接穗粗度在3.84~13.00mm,接穗长度在24.64~94.68mm,嫁接高度在16.00~50.00cm)选择的砧木和穗条越粗壮,成活率越高;砧木越粗,萌芽长度生长越快;接穗越长,则穗条萌芽越粗,叶子越多。而嫁接高度对嫁接成活没有影响。本研究为格木人工林营建和通过收集野生格木种质资源嫁接保存保护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不同地径砧木对山桐子嫁接苗成活及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山桐子丰产栽培技术提供参考依据,就不同地径砧木对山桐子嫁接苗生长特性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山桐子苗嫁接成活率为86.00%~93.20%,保存率为82.63%~90.43%;地径为7~9 cm的大规格砧木组嫁接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均显著高于3~5 cm砧木组的。(2)地径为7~9 cm的大规格砧木组嫁接苗的接穗粗度、树高、冠幅、枝条数量、最长枝长度、最长枝粗度、叶长、叶宽、单叶面积、单株叶片数量和叶面积指数均显著大于地径为5~7 cm的中规格和3~5 cm的小规格砧木组的,而不同地径砧木对最短枝长度、最短枝粗度和叶柄长度的影响均不显著。(3)接穗粗度、树高、冠幅、枝条数量、最长枝长度、最长枝粗度、叶长、叶宽、单叶面积、单株叶片数量、叶面积指数与砧木地径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文中因此认为,山桐子砧木的粗度对嫁接苗木的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2010年冬季在红河州建水县李浩寨油茶苗圃基地,开展了油茶芽苗砧嫁接和实生苗嫁接育苗试验,结果为:①冬季嫁接育苗,嫁接成活率高、苗木生长健壮。其中芽苗砧嫁接成活率达88.3%,半年生平均苗高达15.3cm,平均地径0.35cm;实生苗嫁接成活率达91.3%,半年生平均苗高达19.4cm,平均地径0.42cm。②两种嫁接方式的苗高、地径、接穗粗度、接穗长度、根长、侧根数、叶片数差异大,以实生苗嫁接的苗木长势较好。经方差分析,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比较不同砧木地径对当年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苗木生长的影响,选择地径(D)D≤1.0cm、1.0cm1.5cm3a生的三组苗木作砧木,粗度为2.50~3.0mm的1a生枝条作接穗,运用DPS软件LSD法分析。结果表明:砧木地径粗度均在0.5~2.0cm,香榧砧木地径的大小与抽生的新梢个数以及抽梢次数之间无明显影响,但直接影响香榧苗新梢的生长量,而且砧木地径粗度与新梢平均长度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砧木地径粗度从0.6cm开始,增粗0.5cm,其当年新梢生长量增加22%,增粗1.0cm,当年新梢生长量增加54%,砧木地径粗度>1.5cm时效果最好,最差的是粗度≤1.0cm的,为此,在3a生的实生苗圃地中培育香榧嫁接苗时,应尽量选择地径粗度>1.5cm苗木作砧木。  相似文献   

7.
《林业科技》2021,46(3)
以榧树8年生苗为砧木,以立勤细榧为接穗,研究不同砧木地径、不同嫁接高度、不同嫁接部位、不同嫁接时间对香榧接穗新梢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砧木地径嫁接,接穗生长长度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接穗粗度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嫁接高度之间,接穗生长长度和粗度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嫁接高度不是影响接穗梢生长的主要因子;不同嫁接部位的接穗生长长度具有显著差异(P0.05),接穗穗粗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主干嫁接明显优于主枝嫁接;不同嫁接时间的穗长和穗粗生长在时间上并没有表现出一致的差异性,但随着时间的推迟,接穗生长情况依次变小。  相似文献   

8.
王邦富 《湖南林业科技》2010,37(5):47-49,52
以银杏核用品种最优单株"宁银1号"为接穗,对宁化县定植12年的银杏核用低产劣质品种的盛果期幼树进行高位嫁接试验,结果表明:嫁接季节、嫁接方法和接穗的年龄、粗度、性别以及接芽部位与砧木接口粗度对嫁接成活率、当年抽梢长度具有极显著影响,但对抽梢率没有影响。嫁接成活率、当年抽梢长度以春季采用粗度为0.8 cm以上接穗的1年生顶芽、接口粗度1.0 cm砧木、嫁接方法采用截干切接或截干舌接进行高位嫁接效果最好;雌株嫁接成活率达98%以上,当年抽梢率达100%,抽梢长度达50 cm以上;雄株成活率达80%以上,当年抽梢率达100%,抽梢长度达40 cm以上。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库尔勒园林局苗圃利用大叶白蜡作为砧木,金枝白蜡枝条作为接穗大批量嫁接(切接和插皮接)的方式对金枝白蜡树进行了培育,其成活率可达92%以上。自2008年起至今,库尔勒园林局苗圃通过4年的嫁接育苗工作,现已培育出规格为3-8cm的金枝白蜡树10000株,其中部分已种植到市区,景观效果十分良好。  相似文献   

10.
《湖北林业科技》2015,(4):14-16
选择油桐+红薯、油桐+黄豆和油桐+玉米不同套种模式,研究了不同桐粮套种模式,对油桐幼林树高、地径、分枝数、分枝长度和分枝粗度等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套种模式间对油桐幼林的树高、地径、分枝数、分枝长度和分枝粗度等生长性状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油桐+玉米套种模式更能促进油桐幼林生长,尤其是对油桐的树高及分枝长度两个生长性状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1.
在沈阳地区,对9个丁香品种初期生长量和成活率等指标进行测定评价。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对当地的适应性表现不同,其中紫丁香和小叶丁香的适应性较好。对各测定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累计贡献率达到85.76%的2个主成分因子。对各品种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值分析表明,紫丁香的综合得分最高,其新枝和地径生长量高,成活率为94.67%,株高生长量达到了27.40 cm,为供试品种中最适宜在沈阳地区栽植的丁香品种。  相似文献   

12.
根外追肥对南方红豆杉一年生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延群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4):95-96,101
对南方红豆杉1年生实生苗进行根外追肥,试验结果表明:根外追肥对苗木的高、径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追肥后平均高达26~30 cm,地径为0.42~0.52 cm,而对照则分别为22.9 cm,地径0.36 cm,这表明根外追肥能促进红豆杉速生丰产,而且可以缓解红豆杉苗6~7月间的生长暂停状态。不同肥料对苗木高、地径生长的促进作用呈显著差异,其中大肥王、复合肥对苗高、地径的增长效果较大,其苗高分别比对照增加72.88%、108.50%,地径分别比对照增加92.3%、76.9%。在南方红豆杉实生苗培育生产上可推广应用复合肥进行根外追肥。  相似文献   

13.
辛夷种子育苗和嫁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2006年在四川北川县进行辛夷种子育苗和嫁接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在海拔600 m处育苗效果最好,1 a生苗苗高平均达到70.60 cm,地径0.75 cm,可接率16.00%,海拔高度和成苗率成负相关;春季和秋季播种对成苗率没有显著影响;标准化育苗和常规育苗有着极显著差异,辛夷标准化育苗1 a生平均苗高76.97 cm,地径0.76 cm,可接率16.33%,而常规育苗1 a生平均苗高17.20 cm,地径0.29 cm,可接率为0。嫁接时间对成苗率有着极显著差异,秋季嫁接9月、10月效果最好,分别达到96.50%和91.30%。  相似文献   

14.
杉木容器苗嫁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杉木容器苗为砧木,采用析因试验设计,开展了杉木容器苗嫁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接穗高度不仅受砧木地径、嫁接方式和嫁接部位主效应的影响,其主效应之间的交互效应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综合考虑各因素之间的互相效应,杉木容器苗嫁接的最佳方案为:地径O.8~1.2cm的砧木采用舌接,嫁接口以下保留2~3轮底盘枝的方式,1年生接穗高度为27.7cm;地径1.2-1.6cm的砧木可采用切接或舌接,嫁接口以下保留2。3轮底盘枝的方式,1年生接穗高度可达56.0cm;地径1.6cm以上的砧木采用切接,嫁接口以下保留2轮底盘枝的方式,1年生接穗高度达到92.8cm。  相似文献   

15.
对水曲柳等10个树种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耗水量以及萎蔫系数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具体的日变化趋势和季节变化规律存在差异,日均净光合速率旱柳银中杨紫丁香白榆白桦水曲柳暴马丁香黄菠萝紫椴胡桃楸;日均蒸腾速率旱柳白榆银中杨黄菠萝紫丁香水曲柳白桦暴马丁香紫椴胡桃楸;单株年耗水量银中杨旱柳白桦紫丁香白榆水曲柳暴马丁香紫椴胡桃楸黄菠萝。萎蔫系数胡桃楸黄菠萝旱柳白桦紫椴银中杨水曲柳暴马丁香白榆紫丁香。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3种覆盖条件(切碎稻草、新鲜苔藓和地膜)下,南方红豆杉大田播种育苗苗木的种子出苗率、苗木保存率、苗高生长及地径生长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覆盖条件对种子出苗率、苗木保存率、苗高和地径的影响从优到劣的顺序均为苔藓覆盖>地膜覆盖>稻草覆盖.不同圃地覆盖物对苗木的苗高生长产生了极显著的影响.新鲜苔藓覆盖下苗高生长最大,达到26.1 cm;而切碎稻草覆盖下苗高生长最小,为18.4 cm.不同圃地覆盖物对苗木的地径生长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新鲜苔藓覆盖下地径生长最大,达0.55 cm;而切碎稻草覆盖下地径生长最小,仅达0.43 cm.综合分析可知,新鲜苔藓是南方红豆杉大田播种育苗的首选覆盖物.  相似文献   

17.
低温胁迫对金叶白蜡5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叶白蜡的1a生休眠枝条为试材、白蜡为对照,对不同温度下的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金叶白蜡和白蜡的相对电导率均呈“S”型曲线上升;SOD和POD活性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对所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利用相对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相对电导率、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可作为金叶白蜡的抗寒性鉴定指标;金叶白蜡和白蜡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29.2℃和-32.3℃,金叶白蜡的抗寒性弱于白蜡。  相似文献   

18.
对四川犍为地区引种栽培的互叶白千层扦插苗进行抽样调查,采用相关性分析、“x¯±s”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苗木质量进行评价和苗木分级研究。结果表明:评定互叶白千层苗木质量可以苗高(H)、地径(D)和全株生物量作为表型指标,结合主根数量,并辅以根系长度作为辅助参考综合评价指标。提出了以苗高和地径作为该树种苗木分级的质量指标,并得出互叶白千层扦插苗的3级分级标准,Ⅰ级苗木:苗高>17.66 cm,地径>1.98 mm;Ⅱ级苗木:苗高为11.48~17.66 cm,地径为1.36~1.98 mm;Ⅲ级苗木:苗高<11.48 cm,地径<1.36 mm。可为互叶白千层苗木分级和筛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滇西南地区15个县的0.5年生旱冬瓜种源的苗高、地径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了不同种源旱冬瓜苗高、地径的生长变异及其与地理环境因子的关系,利用苗高和地径2个因子进行逐步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间在苗高、地径生长上均表现出极显著的差异,苗高生长表现最好的是孟连种源,平均苗高达31.4 cm;地径生长表现最好的种源是勐海种源,平均地径为0.38 cm。环境因子及地理因素对旱冬瓜种源的遗传变异有影响,苗高、地径与各种源原产地的地理经度呈负相关;采用种源间苗高、地径进行逐步聚类分析,15个种源可分为5类,根据各种源苗期苗高、地径的生长状况,初步筛选出瑞丽、孟连2个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20.
油茶轻基质育苗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油茶苗木生产提供技术依据,以芽苗砧嫁接苗为试验材料,采用轻基质和苗圃土为栽培基质,分别对其苗木嫁接成活率、造林成活率、苗高、地径及根系各指标进行测定分析,评价油茶无纺布轻基质容器育苗的苗木生长效果和质量。结果表明:轻基质培育的油茶苗平均嫁接成活率为89.6%,苗高32.5 cm,地径3.57 mm,根系总长度310.29 cm,根系直径1.33 mm,根冠比0.69,造林成活率达92.5%。轻基质培育的油茶苗木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苗圃土培育的苗木,尤其在根系的各项指标上表现出更明显的优势,可在生产中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