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以2年生牡丹花石榴为供试材料,研究NaCl胁迫对石榴枝、根韧皮部和木质部的Na+、K+含量及K+/Na+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中NaCl含量的增加,石榴植株枝、根的Na+含量整体呈增加趋势;K+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NaCl含量为0.4%时,K+含量最高.相同NaCl处理下石榴枝的Na+、K+含量高于根部,而同一枝、根部位韧皮部的Na+、K+含量高于木质部(NaCl 0.5%、0.6%处理的K+含量除外).低度盐胁迫(NaCl 0~0.4%)下K+/Na+值较大;而高度盐胁迫(NaCl 0.5%、0.6%)下K+/Na+值降低,且小于1.土壤中NaCl含量为0~0.4%时,牡丹花石榴可正常生长,过高则出现叶片黄化、落叶、生长不良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盐胁迫对黄蜀葵生长及金丝桃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种子萌发试验和盆栽试验,探讨了盐胁迫对黄蜀葵种子发芽、生长发育、植株体内离子分布以及金丝桃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对黄蜀葵种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其发芽率呈下降趋势;低浓度NaCl胁迫有利于黄蜀葵生长,其中,0.3%的NaCl处理下生长发育较好;盐处理后,黄蜀葵根中Na+和K+含量显著高于茎与叶,Ca2+含量、K+/Na+和Ca2+/Na+值显著低于茎与叶;随NaCl浓度提高,根中Na+含量逐渐增加,各个器官中Ca2+和K+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盐胁迫对黄蜀葵花冠中金丝桃苷含量影响显著,当NaCl浓度为0.3%时,金丝桃苷含量达到最高,但当NaCl浓度为0.7%时,金丝桃苷含量急剧下降。认为黄蜀葵为耐盐植物,适度的盐胁迫可以提高黄蜀葵花冠中金丝桃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种子萌发试验和盆栽试验,探讨了盐胁迫对黄蜀葵种子发芽、生长发育、植株体内离子分布以及金丝桃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对黄蜀葵种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其发芽率呈下降趋势;低浓度NaCl胁迫有利于黄蜀葵生长,其中,0.3%的NaCl处理下生长发育较好;盐处理后,黄蜀葵根中Na+和K+含量显著高于茎与叶,Ca2+含量、K+/Na+和Ca2+/Na+值显著低于茎与叶;随NaCl浓度提高,根中Na+含量逐渐增加,各个器官中Ca2+和K+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盐胁迫对黄蜀葵花冠中金丝桃苷含量影响显著,当NaCl浓度为0.3%时,金丝桃苷含量达到最高,但当NaCl浓度为0.7%时,金丝桃苷含量急剧下降。认为黄蜀葵为耐盐植物,适度的盐胁迫可以提高黄蜀葵花冠中金丝桃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Cd(2+)对海滨木槿种子萌发及根伸长抑制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d2+对海滨木槿种子萌发及根伸长的抑制效应。[方法]以海滨木槿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Cd2+浓度下海滨木槿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根伸长量和生物量的变化。[结果]低浓度的Cd2+能够促进海滨木槿种子萌发,但对Cd2+浓度的增加不敏感,只有较高浓度的Cd2+才可抑制种子的萌发;Cd2+对海滨木槿种子发芽的抑制效应远小于对根伸长和生物量的抑制效应;随着Cd2+浓度的升高,海滨木槿根的伸长量及生物量明显降低,且Cd2+对海滨木槿根伸长的抑制率与其浓度呈极好的正相关。[结论]该研究为海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济薯21、济徐23、济薯04150、徐薯26、徐薯27和徐薯28共6个甘薯品种为试材,用1/5 Hoag-land营养液附加不同浓度NaCl(0、0.2%、0.3%和0.5%)处理甘薯苗,观察其生长情况;100 d后取样分别测定根、茎、叶中的Na+含量和K+含量。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升高,不同甘薯品种的生长均受到抑制,其中徐薯26受抑制程度最大;根、茎、叶中的Na+含量及Na+/K+比值都有所增加,根中Na+含量最高,而叶中Na+含量最低。可见盐胁迫条件下甘薯将较多的Na+储存在根中从而减少对地上部叶片的伤害,这可能是其忍耐高盐环境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从禾本科盐生植物獐茅中分离的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AlNHX在盐胁迫下的功能和表达。[方法]转化AlNHX的烟草经过抗生素和PCR筛选后,用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30 d,测定其单株干重、相对电导率、细胞渗透压以及K+/Na+比。[结果]在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转基因烟草的相对干重和细胞渗透压均高于对照烟草。在300 mmol/L NaCl处理下,转基因烟草的相对电导率明显低于对照。K+、Na+含量测定表明在盐胁迫下转基因烟草的根部和叶片均维持一个相对较高的K+/Na+水平。[结论]AlNHX是一个有效的耐盐基因,可进一步应用于单子叶农作物的基因改良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盐胁迫条件下研究SOS突变体K+吸收的变化,旨在解析植物高盐胁迫响应与K+吸收的关系。【方法】以SOS信号途径的3个主要基因sos1、sos2、sos3突变体和野生型拟南芥(WT)为试验材料,在含有不同Na+/K+浓度比例的培养基上处理试验材料,观察各突变体与WT的表型差异,进行根系扫描、测定植物的RGR(相对生长率),植株体内Na+、K+的含量,计算植株体内Na+/K+浓度比值,同时,利用qRT-PCR分析K+转运体基因AKT1、AKT2、SKOR在突变体和WT间的表达差异。【结果】不同浓度K+进行处理时,突变体和WT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在30 mmol•L-1 NaCl处理下,植株形态、RGR和体内Na+/K+浓度比值,体内K+浓度的测定结果显示,当K+浓度从0.2 mmol•L-1 增加到60 mmol•L-1 时,K+浓度增加缓解了高盐胁迫对突变体生长的抑制作用。所有植株体内的Na+/K+值降低,体内K+浓度提高。在相同处理条件下,突变体的Na+/K+值高于WT,WT体内K+浓度高于突变体;当K+浓度升高到80 mmol•L-1 时,突变体的生长又重新受到抑制。所有植株体内的Na+/K+值升高,体内K+浓度降低。3个K+转运体AKT1、AKT2、SKOR的real-time PCR分析结果显示,在30 mmol•L-1 NaCl处理时,在低钾条件下(0.2 mmol•L-1 K+)AKT1和SKOR表达比较低,而高钾条件下(20.05 mmol•L-1 K+或者60 mmol•L-1 K+)AKT1、AKT2、SKOR的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异,这3个基因的表达方式在突变体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在中度盐胁迫条件下,外界K+浓度增加可以缓解盐胁迫对植物生长造成的抑制作用,但是当外界一价阳离子的总浓度高于110 mmol•L-1时,拟南芥的生长重新受到抑制。SOS信号途径对植物K+吸收没有直接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结球甘蓝为研究材料,采用水培的方式,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Cl对结球甘蓝幼苗生长和体内钠离子(Na+)、钾离子(K+)、钙离子(Ca2+)、镁离子(Mg2+)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根、茎、叶和整株的生物量呈下降的趋势,根冠比在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结球甘蓝幼苗各器官中的Na+含量不断增加,而K+、Ca2+、Mg2+呈下降的趋势,所有NaCl胁迫处理的结球甘蓝K+/Na+、Ca2+/Na+和Mg2+/Na+值均低于对照,且均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在NaCl胁迫下,茎部对Na+和K+的累积较高,而叶中则主要积累Ca2+和Mg2+。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多枝柽柳的耐盐性,探讨K+加入后多枝柽柳在生理方面的变化,以1/2 Hoagland 营养液培养为CK组,以含200 mmol/L NaCl的1/2 Hoagland营养液培养和含200 mmol/L NaCl+10 mmol/L KCl的1/2 Hoagland营养液培养为试验组.对处理后7、15、30 d的多枝柽柳新鲜叶片和新生根进行采样,测得其生理指标.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200 mmol/L NaCl处理,200mmol/L NaCl+10 mmol/L KCl处理组多枝柽柳叶绿素含量高,根系活力增强;同时H2 O2和MDA含量明显降低,SOD、CAT、POD等抗氧化酶活性明显升高,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也明显升高.可见,加入外源K+明显提升了多枝柽柳耐盐性,为钾肥在盐碱地使用提升植物耐盐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燕麦耐盐碱性品种白燕二号和盐碱敏感性品种草莜一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中性盐NaCl、Na2SO4及碱性盐Na2CO3、NaHCO3按摩尔比1∶1混合,研究不同盐、碱胁迫对燕麦生物产量及吸收Na+、K+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碱胁迫浓度的增加,2个品种根、茎、叶中Na+含量增加,K+含量减少,K+/Na+和生物量下降,盐胁迫下K+/Na+及生物量降幅小于碱胁迫,Na+含量增幅小于碱胁迫;且同浓度胁迫下,盐胁迫较碱胁迫叶片中Na+含量较低,K+含量、K+/Na+较高。2个品种间存在差异,盐、碱胁迫下白燕二号中增加的Na+含量小于草莜一号,减少的K+含量、K+/Na+及生物量小于草莜一号,尤其在高盐、碱胁迫下叶片中K+含量及K+/Na+远大于同浓度下的草莜一号;白燕二号比草莜一号根中截留Na+和地上部选择性吸收K+能力强。  相似文献   

11.
多年生宿根花卉芙蓉葵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芙蓉葵在滨海盐渍地播种育苗和重盐碱地园林绿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分别以芙蓉葵种子、幼苗和1 a生越冬根为试材,在人工模拟盐胁迫强度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 NaCl溶液处理对芙蓉葵种子发芽期和苗期耐盐性,以及越冬根萌生苗耐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2%盐度胁迫会促进芙蓉葵种子萌发,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种子初始萌发时间延长,发芽率和萌发初期生长均受到抑制,且抑制程度均随盐胁迫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强,盐度>0.6%后会显著抑制种子萌发,但每天给予12 h光照可以显著提高发芽率;盐胁迫会抑制芙蓉葵幼苗生长,且抑制作用随盐胁迫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强,不影响其正常形态性状的最高盐胁迫浓度为0.6%,当盐胁迫浓度超过该阈值后,会使芙蓉葵幼苗的观赏价值明显降低;芙蓉葵越冬根发芽期的耐盐能力较强,盐度>1.2%后成活率显著下降。根据生理指标测定和幼苗外观形态观测结果,推断芙蓉葵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耐盐阈值是0.6%,越冬根正常萌发的耐盐阈值是1.2%。  相似文献   

12.
盐碱对绿豆和油菜种子萌芽的胁迫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作物抗盐碱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水培法,通过测定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研究不同浓度的中性盐NaCl和碱性盐Na2CO3对绿豆和油菜种子萌芽的胁迫效应。[结果]NaCl和Na2CO3对绿豆种子活力影响较小,且低浓度的NaCl对种子发芽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NaCl对种子发芽才有一定的胁迫效应。NaCl和Na2CO3对油菜种子萌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4000mg/LNa2CO3的胁迫下,与清水对照相比,油菜种子的最低发芽势下降了95%,发芽指数下降了81%。碱性盐Na2CO3比中性盐NaCl对油菜种子萌芽的胁迫效应大,且浓度越高越明显。[结论]盐碱对绿豆种子萌芽的胁迫影响不明显,对油菜种子的胁迫效应明显,且低浓度的NaCl对绿豆种子发芽有促进作用。绿豆对盐碱的抗性较强,适合在盐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20℃、25℃、30℃、25~30℃、20~30℃)条件下不同浓度(Omg/L、50mg/L、100mg/L、150mg/L、200mg/L、250mg/L、300mg/L)赤霉素对水蜡树种子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可显著提高水蜡树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种子发芽最佳温度为20℃,种子发芽率98.9%,其次20—30%变温,种子发芽率为93.3%;在温度20℃条件下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最大,发芽势达81.6%,发芽指数达2.95,活力指数达0.35;温度越高发芽13数越长,其中在20℃时水蜡树种子的发芽日数最短,发芽整齐;赤霉素的不同浓度对胚根长有一定的影响,其中150mg/L的影响较大,胚根长达到6.10em。  相似文献   

14.
香叶树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低温层积处理在打破种子休眠、促进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对层积不同时间的种子进行生活力和抗氧化酶系统测定、胚轴发育观察、抑制物检测。结果表明:随着香叶树种子层积时间的增长,种子萌发力及抗氧化酶活性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丙二醛含量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层积过程中水分条件的变化对层积结果有较大影响;香叶树的萌发抑制因素主...  相似文献   

15.
崔继光 《农学学报》2011,1(6):12-15
为了研究水杨酸对木槿种子萌发及子叶生理活性物质的影响,试验在无土栽培条件下进行,设置4个水杨酸浓度处理,即S1:30 mg/L,S2:60 mg/L,S3:120 mg/L,S4:240 mg/L,1个对照(CK),3次重复。结果表明:木槿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在0~60 mg/L范围内逐渐升高,浓度高于120 mg/L时降低;S1处理胚根加长生长量高于对照,其余处理低于对照;S1处理子叶内电导率高于对照,其余处理低于对照;所有处理丙二醛含量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保护酶活性均低于对照;水杨酸处理可以提高子叶内脯氨酸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水杨酸浓度在30~120 mg/L范围内可以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浓度达到240 mg/L时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综合分析认为,60~120mg/L的水杨酸处理对促进种子发芽以及提高幼苗抗性作用良好。  相似文献   

16.
水杨酸引发处理对低温吸胀期间玉米种子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水杨酸(SA)引发处理下玉米种子在低温吸胀期间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以玉米品种郑单958种子为试验材料,用0.1 mmol/L SA引发处理玉米种子36 h,在15℃低温下吸胀不同时间(0、12、24、36、48 h),研究SA引发处理对玉米种子胚、胚乳及种皮在低温吸胀期间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SA引发处理显著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随着吸胀时间的延长,种子浸出液核苷酸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种胚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胚乳的POD活性呈逐渐上升趋势,种皮的CAT活性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与未引发种子相比,SA引发处理在大部分吸胀时间里,表现为可提高玉米种子胚乳和种皮的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胚、胚乳和种皮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强胚乳和种皮的CAT和POD活性,降低种子浸出液中核苷酸含量,从而增强玉米种子对低温胁迫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7.
王松涛  赵杨  王秀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502-4503,4559
[目的]提高单性木兰种子发芽率。[方法]对单性木兰种皮透水性、种皮和胚乳抑制物及浸种催芽进行研究。[结果]单性木兰种皮透水性较好,不是引起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种皮和胚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率影响不大,可能不存在发芽抑制物;温水、双氧水和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均能使单性木兰种子发芽,提高发芽率,其中以400 mg/L赤霉素浸泡12 h效果最佳。[结论]研究结果为单性木兰种质资源保存与栽培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