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4月山东省汶上县银都工贸科技生态园建成投产。利用涝洼盐碱贫瘠土地,通过科学的方法,实行多元复合结构立体开发,建成一处集蔬菜、牧草种植-畜牧禽类养殖-秸秆养藕-藕池养鱼-垂钓休闲-餐饮娱乐等多位一体的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生态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特别是该生态园推广的玉米秸秆养藕新技术亩产藕可达6000kg,是传统植藕产量的3倍~4倍。  相似文献   

2.
对采煤塌陷地原有藕池进行适当工程改造,在以藕为主的基础上套养河蟹-鱼类,经过一系列技术和管理措施,实现了藕、河蟹、鱼类的多品种立体生态养殖。藕-蟹-鱼套养池塘纯效益约为56 350元/hm2,藕池纯效益约为35 000元/hm2,藕-蟹-鱼套养比单纯养藕效益净增21 350元/hm2,经济效益提高61%左右,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采煤塌陷地的改造利用提供了一条低碳环保生态高效之路。  相似文献   

3.
育藕养鱼增加收入藕,即莲藕,通称莲、荷,是生长在淡水水域里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属睡莲科的莲属。藕肥壮的根茎可食用,植物体各部分可做中药。育藕的方法简单,管理方便,投资少,见效快。近年来,棠树、张母桥等许多乡镇结合综合养鱼,利用可养水面育藕养鱼,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4.
泰州市藕田资源丰富,但进行藕田养虾的很少,既浪费了藕田中的天然饵料生物,又使藕田的综合经济效益得不到充分的体现。结合省水产三项更新工程项目"克氏原螯虾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规模化示范推广"(项目编号:ZB2009-2)的实施,我们开展藕田套养小龙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试验,成功探索出莲虾共生高效模式。2011年,96亩试验田实现亩平利润4081元,而单纯藕田亩平利润在1200~1500元,经  相似文献   

5.
<正>江苏省徐州市水产站从2012年承担省《泥鳅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重大项目以来,徐州地区的泥鳅养殖产业得到迅猛发展,特别是泥鳅与藕田立体种养殖更具有地方特色,现有养泥鳅藕田面积8 500 m~2。藕田养泥鳅是依托藕田湿地环境形成的藕鳅复合生态种养殖系统,藕田为泥鳅提供生活场所和栖息场地,同时为泥鳅提供水草、昆虫以及底栖动物等各种优质饵料,促进泥鳅的快速生长;泥鳅在藕田中活动、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透气性,增加  相似文献   

6.
藕田养鳅属于生态养殖,莲藕能净化水质,吸肥和保持高溶氧量;藕田腐殖土含量一般都比较高,这种土壤有利于泥鳅天然饲料如水蚤、丝蚯蚓等小型水生动物繁殖,天然饵料资源丰富;而泥鳅钻泥穴居,又能促进田内物质循环,能疏松藕根部土壤,摄食水生昆虫,有利于莲藕生长。因此,利用藕田养鳅是一项增产增效的好措施,一般每667米2产泥鳅150千克以上,现介绍该项技术要点如下。1藕田改造凡水位较低、淤泥层较薄的藕田,均可用来养鳅。在田块四周挖一条宽2.5~3米,深1~1.2米的环状鱼沟,两角或四角各设鱼溜1个。挖出的泥土…  相似文献   

7.
正近来由于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泥鳅出口锐减、价格一路走低,泥鳅主养的效益日益下滑,催生了多种泥鳅套养模式。徐州市铜山区潜龙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藕田套养泥鳅种养殖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藕田套养泥鳅种养殖模式试验方法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藕田的选择与修建  相似文献   

8.
<正> 鳜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为人们所喜爱,是我市盐都县大特种水产养殖品种之一。为了充分利用藕池的水体空间,提高藕池的经济效益,在盐都县科委和林牧渔业局的支持下,1993年在县大纵湖水产养殖场进行了藕池主养鳜鱼试验,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藕养革技田殖鲶术河南省郸城县从1986年开始藕田养鱼,1990年被省地水产部门作为试验推广项目,近年来又不断探索。1994年我站进行了藕田革胡子鲶试养。1995年试养15亩,经120多天精心饲养,产胡子鲶1.32万公斤,莲藕1.65万公斤,产值达5....  相似文献   

10.
王德胜 《齐鲁渔业》2003,20(8):21-21
为探讨鳝养殖的生态模式,2002年,我们在牡丹区王浩屯镇窑场进行了利用泥鳅作活饵,在藕池养鳝技术试验。结果表明,藕、泥鳅、鳝混合种养不但技术可行,而且效益显著。试验面积1.5亩,共产藕7200公斤,产鳝105.7公斤,产泥鳅85.5公斤,综合收益5105.6元。现将该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张凯云 《科学养鱼》2002,(11):21-21
临泉县田桥乡赵庄行政村在县水产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积极推广鸭、藕、鱼、菜种养生态农业模式,于2001年获得平均亩产鲜藕4000千克,商品鱼100千克,青菜750千克,销售肉鸭2000只的好收成,户年创产值11000余元,成为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典范。现将该行政村探索出的鸭、藕、鱼、菜种养生态模式的具体做法和经验介绍如下:一、抓好设施建设该行政村推行一户一个养鸭大棚,一亩藕池。每批养肉鸭400~500只,70~80天上市。年养肉鸭2000只左右,可获利4000元。鸭粪代替化肥,既可培肥土地,又能用…  相似文献   

12.
硬化藕池植藕养鱼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高产高效的一项新技术。阳谷县于2001年开始推广硬化藕池植藕养鱼技术,现已推广面积100 hm~2(1500亩)。2004年,平均每667m~2产藕4650 kg,套养鱼280 kg,每667 m~2平均效益8000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其技术报告如下:1硬化藕池的建造硬化藕池,是指池底、池壁用水泥沙浆或水泥板铺  相似文献   

13.
1993年我们进行了芦滩苇鱼藕立体开发试验,即深水区养龟,高滩地方保留芦苇,不深不浅的地方植藕取得了显著效益,为芦滩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较好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正>鱼藕混合生态养殖,养殖鱼类以草鱼为主,同时也可养殖鲤、鲫等。这种综合养殖的生态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养殖观念,大大提升了养殖效益。其生态学原理为:池底植藕,池中养鱼,鱼粪便肥水养藕,同时藕净化水质,增加溶氧,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近而促进鱼类的生长,鱼藕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互惠互利,互促生长,节约水资源,节省成本,提高效益。2018年,我们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靖远宏达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了藕田生态养鱼技术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收益,近年来,我县城关镇腾桥村利用藕田发展乌鳢养殖,经济效益显著。2008-2009年我们在5口共24.5亩藕塘进行了无公害藕田养殖乌鳢试验,平均亩产菜藕2045.6千克、乌鳢成鱼421.3千克、纯收入8455元/亩,藕田的综合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6.
正精养池塘一般以鱼类养殖为主,少数渔民为追求高收益,超容量养殖,超标准施药、投饵,导致养殖病害频发、水质环境恶化、养殖效益降低甚至出现亏损。近年来,泰州兴化市沙沟镇部分养殖户将传统的精养池塘改造为"藕—小龙虾综合种养",改造面积大约5000亩,亩产小龙虾150千克左右、藕1500千克,利润4000元/亩左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临沂市莲藕种植发展迅速,在一些低涝洼地,低产田及一些村内老化鱼塘,都开发种植莲藕,效益较好。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藕池内的水资源、生物饵料资源,临沂市兰山区水务局积极探索了藕鱼混养技术,该技术采用担形硬化藕池混养鱼类,实现了藕鱼共生、层藕叠状、消除害虫、疏松土壤,达到每667 m~2产藕4000 kg、产鱼100 kg,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2009年笔者在雪野水库良种场实施雪藕池内套养泥鳅试验,经过1年的栽培、养殖试验,掌握了一定的种、养管理技术,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藕田开沟养鱼,鱼、藕互利。试验结果每亩藕田产鲜藕1956.7公斤,成鱼26.07公斤,鱼种28.1公斤,收入较一般藕田增加3倍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为了开发利用当地的藕田资源优势,实施藕田种养结合,发挥藕田生态系统的最大负荷量,汶上县水产站于2002—2003年在县乡机关干部示范服务基地进行了藕田养蟹试验,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