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甘薯是一种营养丰富,能量较高的好饲料。通常农民朋友用甘薯喂猪,有两种传统方法:一是单纯熟喂。这种饲喂方法容易使猪吃腻,常把剩食拱出槽外,造成饲料搜浪费;二是直接生喂。这种饲喂方法有危险,因为甘薯表皮往往带有黑斑菌毒,进入猪  相似文献   

2.
1饲喂不科学饲喂不科学主要表现为青料、精料煮熟饲喂:颗粒料加水拌粥饲喂;饲料品种单一,营养结构不合理:突然更换饲料;饲喂不定量、不定时,位置不固定;供水不足等。不科学的饲喂方法不利于猪的生长发育。正确做法是:根据猪的品种、日龄配制日粮,饲料搭配要合理,各养分比例适宜,营养全面,并控制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除大豆、棉籽饼、菜籽饼等精料要煮熟喂外,其余精料可生喂,青绿饲料最好生喂,以避免营养成分丢失,防止加工不当引起亚硝酸盐中毒,饲喂做到定量、定时,少给勤添,同时注意供给猪只充足的饮水;饲料更换要逐渐进行,让猪有一个适应过程。  相似文献   

3.
甘薯是一种营养丰富、能量较高的好饲料。通常农民朋友用甘薯喂猪,有2种传统方法:即熟喂和直接生喂。实践表明,这2种方法不科学,当改进。单纯熟喂,猪吃腻了不肯吃,  相似文献   

4.
巧治猪厌食     
猪饲料中拌有某些矿物质、药物及饼类等,会改变饲料的原有香味。如果给猪长期单一词喂这些饲料,就会使其变得厌食。这种情况下怎样使其不厌食呢?答案是给猪加点味。l吃点辣的。通过试验,在猪食欲不振时,给其喂点胡椒粉、辣椒等辣味素很有效。由于胡椒粉、辣椒中含有辛味和香气,并有刺激性,少量饲喂能使猪胃肠分泌物增多,从而加速胃肠蠕动,提高胃肠的消化能力。尤其是泌乳母猪饲料中添加少许胡椒粉等,不仅能增加母猪的采食量,还能降低发病率,促使仔猪提前断奶。2吃6甜的。在猪饲料中加入适量的糖精,育肥猪爱吃,吃后膘肥、体壮…  相似文献   

5.
据瑞典学者报道,午后或傍晚喂猪比在早上喂猪,饲料养分转化为瘦肉组织的效率更高。试验是这样进行的,生长肥育猪分为两组,一组早上8点钟饲喂,一组午后16点饲喂,两组猪饲喂同一种饲料,以鱼粉作为动物蛋白来源。试验结果表明,午后饲喂的那一组猪,每天肌肉组织沉积的蛋白质明显高于晨喂组。据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血液中的皮质醇含量不同的缘故。皮质醇为肾上腺  相似文献   

6.
于千桂 《中国猪业》2008,3(10):39-39
猪的消化不良,又称胃肠卡他,是消化器官机能受到扰乱,致使消化,吸收功能减退。多由冷天喂热食或忽冷忽热,饲喂发霉变质饲料,误食有毒食物等而引起发病。病猪精神不振,不食或少食,喜饮冷水,口臭而有舌苔;  相似文献   

7.
(一)青绿饲料的安全饲喂1.适量饲喂。牛羊等反刍家畜可以利用较多的青绿饲料并可作为唯一的饲料来源;但猪、鸡等杂食性动物,青绿饲料则只能作为一种补充性的饲料。青绿饲料喂猪一般可占猪日粮的30%左右,仔猪、育肥猪的饲喂量要降低,空怀母猪、妊娠中期的母猪,可增加喂量。鸡饲喂青绿饲料主要是作为一种维生素补充料,青绿饲料喂量一般是占雏鸡日粮的15%~20%,  相似文献   

8.
1合理饲喂限量饲喂是每天定量给猪饲喂饲粮,对肉猪增重不利,但饲料利用率较高,胴体品质较好,综合经济效益高。不限量饲喂一种方法是按顿喂,不限量,每顿吃到稍有剩余为止;另一种方法是将饲粮装入自动饲槽,任猪自由采食。不限量饲喂肉猪采食多,增重快,胴体较肥,但饲料利用率差些。  相似文献   

9.
豆腐渣含有丰富的脂肪、灰分及粗纤维等营养物质,是用来养猪的一种好饲料。但是,有些农户为了省时省力,在利用豆腐渣喂猪过程中,不讲科学,盲目饲喂。其主要表现在:一是直接生喂;二是过量饲喂;三是饲喂单一。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一资源,提高饲喂效率,笔者建议,在饲喂时须讲科学。1不可直接生喂豆腐渣,须加热煮沸后方可喂猪。豆腐渣中含有一种抗胰蛋白酶,它能阻碍猪体内胰蛋白酶对豆类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影响猪只生长发育。因此,豆腐渣在喂猪前,进行加热煮沸10~15分钟,可破坏抗胰蛋白酶,从而可使豆腐渣中蛋白质得以充…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养猪生产的过程中,给猪喂料的方法很多,有生喂、熟喂、干喂、湿喂等.为此,笔者介绍三种饲喂方法. 1熟料稀喂法 熟料稀喂就是把饲料经过煮熟后,用水对成粥状喂猪,通常称为熟料稀喂法.这种喂法,目前在广大农村还很普遍.它的优点,主要在于饲料经过煮熟后可使粗纤维软化,缩小饲料体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粗饲料的消化率,增加猪的采食量,还有杀灭细菌和寄生虫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水貂卡他性肠炎是水貂胃肠黏膜的一种表面炎症,主要表现为胃肠分泌运动机能紊乱,黏膜渗出和黏膜上皮细胞变性。由于食物通过胃肠异常发酵变酸产生有毒物质,这些产物刺激胃肠黏膜,呈现毒害作用引起水貂拒食和呕吐。本病呈慢性经过,但不出现腹泻症状,易误诊为其他疾病而影响治疗,最后导致死亡。1病因1.1饲料配比不当,如血液用量过高,谷物和蔬菜给量过大,或饲料转换突然不适应。1.2饲喂食物过量或喂零食,胃内容物异常增  相似文献   

12.
猪是杂食动物,饲料来源广泛,但饲用不当会发生中毒,轻则影响猪的生长发育,重则造成死亡。为防止猪饲料中毒,作如下介绍,供参考。1患黑斑病的甘薯甘薯最宜喂猪,但熟喂比生喂蛋白质消化率几乎高出1倍。患黑斑病的甘薯含真菌毒素,猪食后就  相似文献   

13.
改“吊架子”饲喂方法为前敞后控式饲喂法。“吊架子”饲喂法是指在仔猪期加强营养,到架子猪时控制,后期加强能量饲料的供应,使猪在短期内沉积大量的脂肪。这种饲喂方法增重慢,胴体瘦肉率低,是过去生产脂肪型猪时所采用的方法。而前敞后控式饲喂法是在肥育前期供给充足的养分,达到搭好“架子”的目的;在肥育后期,主要控制高能量、高脂肪的饲料供给,从而使肉猪品质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饲料工业》2002,23(11):53-53
随着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饲料来源日益丰富,过去“以青粗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的养猪原则已经基本改变。当前,农村养猪正朝着科学饲养的方向发展。采用科学的饲喂方法,能够合理地利用饲料,提高饲料转化率,使猪多长肉,快出栏。因而,养猪户在饲喂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生喂与熟喂在农村,许多养猪户有饲喂熟食的习惯,认为熟喂可以缩小饲料体积,软化粗纤维,猪可以多吃,又可以提高消化率。据试验,饲料的类型不同,生喂与熟喂有所区别,青、粗料类型日粮熟喂比生喂好,干物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也是熟料组高,蛋白质和粗纤…  相似文献   

15.
1982年底,一所采用流体料饲喂的大型猪场在南斯拉夫苏保蒂卡建成并投产。猪场有饲养4000头母猪和16000头肥育猪的能力,饲料的混合与输送系统均系自动化。从仔猪断奶到成猪上市,整个生长期采取全进全出的整批生产方法。本文主要介绍该场育肥猪的饲喂、粪便处理和猪舍通风。该场采用流体饲料育肥的主要理由是:一,可成功地利用高湿度玉米青贮饲料。二,充分利用各种食物副产品,降低饲料成本。三,应用流体饲料可大大减少因饲料浪费而造成的损失。另外,我们相信,流体饲料的输送设备易于操作维修,节省劳力和能源,同时猪较爱吃湿料,特别是在夏季,而喂用流体饲料的猪健康良好。  相似文献   

16.
蚯蚓含粗蛋白质19.4%,粗脂肪3.49%,还含有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和多种矿物质元素,是饲喂家畜、家禽的优质饲料添加剂。用蚯蚓饲喂畜禽的方法有2种:(1)将蚯蚓烘干,磨成粉剂,以8%的比例混入大量饲料中饲喂;(2)将鲜蚯蚓切碎,煮熟,混入饲料中饲喂。一般仔猪每天喂100g,架子猪150g,育肥猪200g。幼鸡每天20g,成鸡25g,但30日龄以内的雏鸡不宜饲喂,以免因消化不良而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导致雏鸡死亡。母鸭每天每只喂50~100g,早、晚2次投食。用蚯蚓喂养畜禽要注意两点:一是掺有蚯蚓的饲料一次要喂完,尤其是夏天;二是要坚持不断,以免影响效果。用蚯蚓喂…  相似文献   

17.
配合饲料是根据畜禽的营养需要,由多种饲料科学配合而成的混合饲料,但有些养殖户却随意用配合饲料饲喂畜禽,用猪料喂鸡,用鸡料喂兔,用兔料喂猪等任意乱用,这种做法是极不科学的。一是由于畜禽的生产性能不同,因此营养需要也不同,即便是同一种动物,不同生长时期的营养需要亦有差异。如果乱用,就会造成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度,影响畜禽的生产性能,造成饲料浪费,增  相似文献   

18.
(一)饲料调制 原则:谷实类饲料进行必要的适当粉碎,但防止粉碎过细;饲料饲喂前掺水要适量,过量会产生不利影响;大多数饲料应生喂,个别饲料熟喂更有益。  相似文献   

19.
(一)改进饲养方法 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户养牛羊实行传统的放牧饲养方法,由于这种饲养方式使畜禽活动量大,用以维持和满足代谢过程中所需要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物质需要量大,而且费工费时难管理,工效低。为此,必须改牛羊常年放牧饲养为圈养。 (二)改进饲喂方法 目前农村还有部分养猪户习惯于喂稀料,由于加水量过多,从而限制了猪的进食量,降低了干物质的消化率和饲料利用率。若把喂稀料改为喂稠料,就可大大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三)改进饲料加工方法 由于饲料加工方法不当,往往会造成营养损失、降低畜禽对饲料的利用率。因此,重视饲料…  相似文献   

20.
红薯是养殖户经常用作饲料的一种农作物,长时间单一用红薯喂猪,会引起消化不良,影响各种营养物质的均衡吸收。因此,用红薯喂猪也应重视科学方法。(一)科学饲喂为饲喂要尽量做到少给勤添,定时定量,以利于提高胃肠的消化能力。1.熟喂。煮熟后要及时喂给,同时注意食具的清洁卫生,以防存放过久引起红薯酸败。可以先将青饲料与配合饲料混合,拌匀生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