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纹枯病俗名花脚杆,是玉米的主要病害.近几年,该病在广安发病早、面积不断扩大,危害程度日益上升,损失逐年加重.玉米受纹枯病危害后,叶片的光合作用受到严重影响,子粒不饱满,千粒重下降,以致造成霉苞,重病田块减产可达30%以上,严重影响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2.
玉米纹枯病是我省近年来玉米生产上日趋严重的一种病害,由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我省玉米产区零星发生上升为吹要病害。笔者认为,随着高产密植品种的推厂、土肥条件的改善。玉米纹枯病将上升为主要病害,其危害程度不亚于水稻纹枯病、小麦纹枯病。玉米纹枯病一般造成减产10%左右,严重地块减产30%~40%。2005年我市邵原镇花园村134公顷玉米制种田严重发生玉米纹枯病危害。病株率72%~100%,出现大面积枯死,减产60%以上。  相似文献   

3.
玉米纹枯病是河南省近年来玉米生产上日趋严重的一种病害。笔者认为,随着高产密植品种的推广、土肥条件的改善,玉米纹枯病将上升为主要病害,其危害程度不亚于水稻纹枯病、小麦纹枯病。一般造成减产10%左右,严重地块减产30%~40%。近年来,宝丰县各乡镇玉米种植区都不同程度发生过玉米纹枯病危害,并出现大面积枯死,减产在50%以上。一、发病症状玉米纹枯病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  相似文献   

4.
玉米空秆现象在滑县发生普遍,尤其近年来随着滑县玉米面积逐年扩大,发生危害也逐年加重,已成为制约玉米产量提高的重要障碍因素.一般田块因空秆减产5%~10%,严重的可达20%以上.根据笔者的实践,现将玉米空秆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县坡旱地农业的大力开发,春玉米种植逐年扩大,2008年面积达1160hm^2。由于品种单一,山区湿度大,春玉米纹枯病逐年加重,据笔者统计,2007年全县发病面积为310hm^2,而2008年发病面积上升为560hm^2,占春玉米种植面积48.3%,损失粮食650t。春玉米受纹枯病为害后,输导组织受损,叶片早枯,果穗变小,植株变小,造成严重减产,为此,笔者对春玉米纹枯病发生危害,防治进行了一些调查和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玉米螟主要危害玉米、棉花等,一般年份造成减产10-20%,严重年份减产50%以上,随种植业结构调整,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玉米螟危害逐年加重,农户迫切需要行之有效的防治玉米螟的方法。因此我们从1990-2000年对玉为主螟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作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纹枯病在春、夏、秋玉米上皆可发生,发病株率22%~71%,个别地块或品种甚至达100%,由该病导致的损失一般在15%左右,发病重时果穗腐烂,造成严重减产,成为制约玉米增产的重要病害因素之一。而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且主要在玉米8~10  相似文献   

8.
<正>纹枯病又称立枯病、尖眼点病,是我县小麦主要病害,平常年景病田率在25%左右,环境条件较差时可达60%。发生后,一般麦田可减产10%左右,严重地块可减产20~30%,甚至绝收。对我县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严重。一、我县纹枯病发生原因我县属纹枯病重发区,气候条件、地理特征,土壤特点、农民种植习惯皆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与流行。1、我县主要大田作物为小麦玉米轮作,纹枯病菌逐年积累,为纹枯病逐年发生提供充足菌源。  相似文献   

9.
玉米纹枯病又称烂脚瘟,是玉米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侵害叶鞘,也可危害叶片、果穗及苞叶。发病严重时,能侵入坚实的茎秆,但一般不引起倒伏。一般发病率在70%~100%,减产10%~20%。1发病症状玉米纹枯病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主要危害玉米的叶鞘,果穗和茎秆。在叶鞘和果穗苞叶上  相似文献   

10.
农业部:2008年玉米螟防治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螟是我国玉米生产上的最主要害虫,在全国各玉米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常年发生面积2亿多亩次,一般年份减产10%~30%,严重时减产超过50%,危害损失50多亿千克.主要危害区域为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东、华中和华南等玉米产区.近年来,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加之全球气候变暖,玉米螟安全越冬基数增高,导致玉米螟发生呈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11.
玉米纹枯病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发生,且危害日趋严重。一般发病率在70%~100%,造成的减产损失在10%~20%,严重时高达35%。由于该病害危害玉米近地面几节的叶鞘和茎秆,引起茎基腐败,破坏输导组织,影响水分和营养的输送,因此造成的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12.
近年在玉米制种生产中,自交系478纹枯病连年发生较重,对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影响较大,发病田块一般减产30%~50%,重者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玉米生产的发展,玉米纹枯病的发生与危害逐年加重,发病面积逐年增多,已成为制约玉米高产高效、优质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有效防治玉米纹枯病对提高产量和效益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小麦纹枯病近几年在我市有逐年加重趋势,1998年全市发生面积60多万亩,重病田块病茎率100%,平均减产10%~15%,严重的达30%以上,成为影响我市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玉米大斑病流行因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大斑病流行因素与防治对策王洪英,魏联善(新沂市植保站221400)近年来,玉米大斑病在我市逐年加重,1993年在夏玉米上造成大面积流行危害,总计发病面积占种植总面积的99.4%,致使减产严重。通过几年的调查研究,初步明确了它的流行因素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耕作制度的变革,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也呈逐年加重趋势.据2000年调查,全区玉米丝黑穗病发生面积达2.3万hm2,占玉米播种面积的80.1%,一般田间病株率为8.4%,严重发生田块病株率达20%~30%,局部田块高达50%以上,现已成为我区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17.
徐州地区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引起的一种病毒病,对玉米危害很大,一般发病田块减产20%~30%,严重的达50%以上。近年来该病在徐州市发生普遍,尤其是2008年,大蒜茬夏玉米粗缩病发生较重,造成部分田块严重减产。通过对玉米粗缩病发生的原因及主要症状进行分析,结合徐州地区的实际情况及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指导当地玉米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玉米纹枯病是危害玉米的重要病害.主要侵害叶鞘,也可危害叶片、果穗及苞叶。发病严重时,能侵入坚实的茎秆.但一般不引起倒伏。该病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除危害玉米外.还可以侵害水稻、小麦、大麦、高粱等多种禾本科作物以及棉花、大豆等双子叶植物。近年来,有逐渐加重的趋势。一股发病率在70%~100%.减产10%~20%,重发区减产35%以上。  相似文献   

19.
一代玉米螟对玉米产量因素及产量的危害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螟的危害是导致玉米减产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玉米螟危害严重的年份,如果防治不及时,玉米将严重减产。人们把这种歉收叫做“哑巴灾”。一代玉米螟的危害从玉米发育的“大喇叭口”期开始,一直持续到抽雄期。这期间产生的危害症状是叶片被蛀食,老龄幼虫还会将茎秆蛀孔,严重者造成雄穗或顶部节间折断。目前,关于蛀食叶片及蛀孔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危害效应的机理、补救措施等,报道甚少。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和分析。一、材料和方法试材选用沈阳农业大学组配并经过抗螟性鉴定的8个具有不同抗螟性的杂交组合。试验设置了接虫和对照两部分,每个小区10株,各设8次重复,随机排列。接虫试验是在玉米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随着农业生产品种的更换和耕作制度的影响以及玉米大面积的连年种植、玉米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呈加重趋势,发生严重的有玉米丝黑穗病、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粗缩病、揭斑病、纹枯病、苗枯病等,对玉米产量造成了很大影响.本文着重阐述了这些病害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最后还提出了一些具体预防和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