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肥翻压后对土壤养分资源及水稻产量影响试验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田田间试验,研究了绿肥翻压后种植水稻作物的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绿肥翻压后种植的水稻其农艺性状及产量都较闲置区种植的水稻要好,绿肥翻压后种植的水稻和土壤养分含量都较闲置区要好,绿肥翻压后水稻亩产量达590.05kg,较闲置区种植的水稻亩增产56.45kg,增产率10.6%。  相似文献   

2.
绿肥对土壤养分含量和玉米产量影响试验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如强  蔡叶 《吉林农业》2011,(3):85+98-85,98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绿肥翻压后种植玉米的产量、农艺性状以及绿肥翻压后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绿肥翻压后种植的玉米其农艺性状和产量都较闲置区种植的玉米表现要好,且绿肥翻压后土壤养分含量较闲置区要高。绿肥翻压后玉米亩产量达442.5kg,较闲置区种植的玉米亩增产39.3kg,增产率9.7%。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水稻种植区土壤紧实,有机质含量低,透气性差的难题,现探索绿肥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绿肥是一种天然的无污染肥料,植物体营养成分高,将新鲜植物体翻压到土壤中,植物体腐烂后分解养分释放到土壤中,代替肥料供给作物生产需要,试验区域一般是冬种绿肥,明年春耕前翻压绿肥。研究发现,翻压绿肥,既可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地力,又可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绿肥专用甘蓝型油菜品种——油肥1号翻压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后茬作物产量的影响,初步探讨了该油菜品种的培肥效应。结果表明:与基础土样及对照处理相比,种植翻压油肥1号后,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及有机质含量均有所提高,其中有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增加较为显著,与基础土样相比,分别提高了17.99%和25.45%;土壤pH值变化不大,土壤容重下降明显,降低了22.55%;同时,种植翻压油肥1号对后茬作物水稻的增产效果显著,2年平均增产6.62%。由此可见,种植翻压油肥1号对维持和提高土壤肥效以及促进后茬作物增产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豆科绿肥养分累积规律及其对后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豆科绿肥品种养分累积规律及其盛花期翻压后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筛选出最佳的绿肥品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设置了夏季裸地休闲(对照)以及种植大豆、长武怀豆、绿豆4个处理,分析了3种豆科绿肥干物质和养分累积动态,比较了其盛花期的养分还田量,并对3种豆科绿肥翻压后后茬小麦养分吸收量和籽粒产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1)长武怀豆和大豆干物质和养分累积相对较快,翻压前两者干物质和养分累积量明显高于绿豆。2)与对照相比,种植并翻压长武怀豆和大豆能显著提高小麦地上部N、P、K吸收量和籽粒产量。3)种植并翻压绿豆的后茬小麦基本苗和返青期总茎数明显降低,因而最终导致绿豆处理的小麦籽粒产量较低。【结论】在渭北旱塬地区,长武怀豆和大豆是短期豆科绿肥的适宜品种。  相似文献   

6.
通过大田田间试验,研究了小麦/绿肥间作、单作小麦、单作绿肥地上生物学产量、作物根系形态特征、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以及绿肥翻压前后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研究表明:间作体系中绿肥地上生物学产量较单作增加了5.88%,间作小麦产量较单作增加了5.63%,增产不显著.间作系统中小麦根系活力和绿肥硝酸还原酶分别较单作增加了57.95%和87.56%,差异达显著水平.绿肥翻压后土壤细菌是翻压前的2.57倍,真菌较翻压前增加了53.65%,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整个间作系统对土地资源和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取得一定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7.
"油肥2号"是湖南省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半冬性绿肥专用型油菜品种,该品种株型较矮,抗逆性强,盛花期鲜草产量适中,适合机械翻压。植株养分含量均衡,适宜于湖南及相似生态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王国友 《农技服务》2011,28(8):1149-1150
为探索箭舌豌豆套种对作物(小麦、玉米)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采用分带轮作套种绿肥箭舌豌豆(以下统称绿肥)研究绿肥对当季小麦和下季玉米产量,以及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钾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带套种绿肥对当季小麦产量没有影响。绿肥翻压后种植玉米能明显提高玉米单产,其增产率达10%以上的显著水平。种植绿肥后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氮素养分含量。土壤中的速效磷、钾养分含量则相反,有明显的减少,说明在种植小麦、绿肥和玉米时,必须适时,适量施用速效磷、钾肥料,达到增加绿肥鲜草产量和作物产量,保持土壤养分的动态平衡,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由于棉花长期连作带来的种种弊端,主要通过在连作棉田上进行春小麦复播绿肥(草木樨、油菜、油葵、大豆)试验,研究各种绿肥生物量,养分含量及其绿肥翻压后对棉田土壤有机质,速效养分的影响,来筛选出适应棉田轮作倒茬的最佳绿肥种类.研究结果表明:4种绿肥中草木樨的生物量最高;4种绿肥翻压后对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草木樨、大豆翻压后土壤有机质分别提高了8.58%,1.01%;4种绿肥翻压后土壤速效氮提高了0.30~5.96%,除大豆外,其他3个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是对照的1.08倍;研究发现油葵、油菜的富钾作用较为突出.4个处理中春小麦复播草木樨是相对较好的一组轮作作物.  相似文献   

10.
种植及翻压绿肥是一项减量施用化肥和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通过综述种植及翻压绿肥对于作物产量、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以及土壤微生物等方面产生的生态学效应,分析了当前绿肥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应当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绿肥翻压后不仅提升土壤有机质,而且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减少农田草害发生。种植绿肥地块一般前茬选择冬小麦或亚麻等早熟作物。绿肥选择大豆或油葵。主要种植方式是复播。一、技术措施1.选择生育期相对较短、生长量较大的复播作物。2.在绿肥种植过程中适度增加种植密度,提高绿肥产量。3.在初霜来临前或豆科作物结荚后翻压,避免早压造成绿肥量不足、晚压不利于冬播。  相似文献   

12.
三种紫色土上不同绿肥品种的生物量及养分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框栽法对不同绿肥品种的生物量和氮磷钾养分进行分析比较,初步筛选出旱坡地不同紫色土上适宜的绿肥品种。结果表明,在酸性紫色土上,黑麦草和毛叶苕子是鲜干草产量较高且养分积累量较多的绿肥品种;在碱性紫色土上,蚕豆和黑麦草是鲜干草产量较高且养分积累量较多的绿肥品种;在中性紫色土上,黑麦草和紫云英是鲜干草产量较高且养分积累量较多的绿肥品种。因此,酸性紫色土上适宜种植和翻压黑麦草和毛叶苕子,碱性紫色土上适宜种植和翻压蚕豆和黑麦草,中性紫色土上适宜种植和翻压黑麦草和紫云英。  相似文献   

13.
绿肥是作物轮作倒茬和合理用地养地的重要措施,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探究绿肥油菜作为一种养地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作用,以及"青贮玉米—绿肥油菜"复种技术模式对青贮玉米的影响,对不种绿肥油菜和复种绿肥油菜并翻压还田后的土壤和青贮玉米的农艺性状、产量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个试验点种植绿肥翻压后较对照...  相似文献   

14.
绿肥油菜翻压还田对土壤肥力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绿肥专用甘蓝型油菜品种——油肥1号翻压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后茬作物产量的影响,初步探讨了该油菜品种的培肥效应。结果表明:与基础土样及对照处理相比,种植翻压油肥1号后,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及有机质含量均有所提高,其中有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增加较为显著,与基础土样相比,分别提高了17.99%和25.45%;土壤p H值变化不大,土壤容重下降明显,降低了22.55%;同时,种植翻压油肥1号对后茬作物水稻的增产效果显著,2 a平均增产6.62%。由此可见,种植翻压油肥1号对维持和提高土壤肥效以及促进后茬作物增产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咸宁市咸安区春播油菜作绿肥栽培的田间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华油杂62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和除草与否对绿肥油菜的物候期、产量和早稻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以及绿肥油菜翻压前后的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翻耕直播较免耕直播生育期提前3d,翻耕和除草都能提高绿肥油菜的产量,提高土壤肥效,增加早稻的产量。  相似文献   

16.
冬闲田覆盖种植豆科冬绿肥是河北农田实现减氮减蒸的一个重要措施。植株氮养分积累量及释放规律决定着豆科冬绿肥对土壤氮养分供应能力的影响。生物量和植株氮含量决定了豆科冬绿肥田间氮养分积累总量。前期快、后期慢的冬绿肥养分释放规律有助于满足下茬春玉米苗期、拔节期等生育早期的氮养分需求,而在决定穗粒数、粒重等产量因子形成的关键生育期应加强来自其他肥源的氮素供应。土壤氮养分供应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改善细胞膜渗透特性、加强水通道蛋白表达、增强根系水力传导度、优化叶片气孔开度,这均可减轻豆科冬绿肥生长耗水对下茬作物早期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通过分析豆科冬绿肥的水氮复合效应,探讨了其对后茬春玉米产量形成过程的影响,指出今后河北省春玉米冬闲田覆盖种植豆科冬绿肥应加强的研究重点,旨为缺水区冬闲田绿肥复种生态养地型种植制度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不同生长时期籽粒苋绿肥在油茶林下的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设置覆盖地表和埋压地下2种方式,研究现蕾期和成熟期籽粒苋绿肥碳、氮、磷、钾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现蕾期籽粒苋腐解速度快,腐解后干物质剩余少,覆盖地表与翻压地下累计腐解率分别为68.18%、71.11%,干物质腐解速度相当;氮、钾养分释放快,磷养分释放慢。成熟期籽粒苋腐解速度较慢,腐解后干物质剩余较多,覆盖地表与翻压地下累计腐解率分别为54.05%、70.66%,埋压地下干物质腐解速度明显快于覆盖地表;氮、钾养分释放较现蕾期相对要慢,磷养分释放相对较快。将籽粒苋用作绿肥,现蕾期籽粒苋氮肥肥效较好,且可作为油茶林的追肥;成熟期籽粒苋10月份后埋压土壤中作油茶林的基肥。  相似文献   

18.
绿肥作物矿化分解对土壤镉有效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绿肥是一种生物有机肥,其矿化分解是绿肥作物翻压进入土壤中被微生物分解产生植物可直接利用的物质的过程。绿肥矿化分解可影响土壤镉(Cd)有效性,但绿肥与Cd有效性两者并非简单的线性相关。本文综述分析了绿肥作物矿化分解对土壤Cd有效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绿肥翻压进入土壤被微生物分解的过程中,土壤中的可溶性有机质、pH值与Eh值、铁还原和微生物群落均影响重金属Cd在土壤中的迁移,可以使重金属Cd固定在土壤中或在植物根系表面沉淀;作物细胞拦截可降低Cd向地上部分的转运,最终只有极少量Cd到达作物的可食用部分。但由于受到绿肥用量、作物品种、土壤理化性状等其他因素的干扰,绿肥对土壤中Cd的修复效果具有不确定性。最后,通过总结分析绿肥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和其他因素对绿肥的干扰,阐明了绿肥对土壤中Cd有效性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9.
南方桃园不同绿肥的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埋袋法模拟研究白三叶、鼠茅草、黑麦草、鸭茅草4种绿肥在果园土壤中的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特征,旨在为南方地区果园生草的草种选择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从4种绿肥生长量来看,综合表现为黑麦草白三叶鸭茅草≥鼠茅草。随着翻压时间的延长,4种绿肥腐解释放规律基本一致:翻压后的干质量和质量累积减少率均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且4种绿肥主要在翻压后20 d内腐解较快,随后腐解速率变慢,翻压120 d时,白三叶、鼠茅草、黑麦草和鸭茅草的累积减少率分别为83.17%、67.83%、65.35%、54.07%。4种绿肥的养分释放速率总体呈先快后慢的趋势,养分累积释放率由快至慢依次为白三叶鼠茅草鸭茅草≥黑麦草。其中,白三叶的氮、钾和有机碳的释放量在前20 d就达到了50%以上。整个翻压过程中,总体上碳氮比、碳磷比和碳钾比由高到低依次为黑麦草鸭茅草鼠茅草白三叶。  相似文献   

20.
稻底绿肥改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压绿肥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水平。豆科绿肥由于根瘤菌固氮作用,翻压入土能为土壤、作物提供氮素和多种有效养分。我场农作物以水稻为主,长年的水稻连作和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得土壤团粒结构越来越差。以往绿肥研究多数套种、间种,播种在旱田里,在水田里播种绿肥,利用水稻最后一次撤水到收获翻地这段间隙抢种短期绿肥作物,连续几年分别测定各处理水稻产量及所测土壤养分变化状况,权衡各处理的优劣,作出全面评价,并针对水稻间种植绿肥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