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侯传宝 《内陆水产》1994,(10):16-16
秋末初冬,水温下降,鱼已不甚摄食。为了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保证来年的成鱼养殖的鱼种供应,此时,应将鱼种插捕并塘越冬。根据各地经验,鱼种并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鱼种的越冬管理入冬前,要进行鱼种并塘,即将同一规格的同一鱼种围养在条件较好的一个池塘里,为来年准备数量多、质量好的鱼种,进行科学越冬管理。一、保鱼膘鱼种在越冬前都积累了一些营养物质,但满足不了漫长的冬季消耗,要加以补充.鲢、鳙鱼越冬池要保持一定的肥度...  相似文献   

3.
涂桂萍 《齐鲁渔业》2013,(12):45-46
立冬后,气温逐渐下降,鱼种需适时并塘进行越冬管理,以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笔者根据多年的养殖实践,将鱼种越冬死亡的原因与管理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韩素芹 《内陆水产》2002,27(12):25-25
鱼种的越冬工作常易被养鱼户所忽视,造成鱼类大批死亡,现就鱼种越冬期间死亡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鱼种越冬死亡的原因1.1水中缺氧这是越冬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缺氧的原因有:(1)水质清瘦,水中的浮游植物太少,以至光合作用产生的氧不够消耗;(2)放养鱼种密度过大、池水过浅或水中有机物过多,消耗大量氧气,引起缺氧;(3)污水或有毒物质流入,耗氧和产生有害气体。1.2鱼种规格体质瘦弱鱼种越冬期间,体质消耗大,长时间越冬体重减轻10%~15%,体质瘦弱的鱼种,体内养分不够越冬消耗。1.3管理不善并塘…  相似文献   

5.
时下已进入鱼种并塘越冬时期,搞好并塘及越冬相关工作,事关翌年鱼种的销售及养殖效益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6.
牛红华 《科学养鱼》2001,(12):25-25
一、网箱结构与要求箱体规格为5米×5米×2.5米,网目2.3~3.0厘米,由3×2聚乙烯网线编织,双层网套装使用。采用毛竹作框架,规格为5.1米×5.1米。网箱使用前,认真检查有无破洞,防止发生跑鱼。二、鱼种入箱及放养密度鱼种入箱规格10~14厘米。鱼种规格过小,越冬成活率不高;鱼种规格过大,特别是池塘培育的鱼种,不适应网箱生活。池塘培育的鱼种进行网箱越冬,入箱前,至少要经过两次拉网锻炼,出塘时间在池塘水温10℃左右进行。网箱培育的鱼种在水库水温10℃左右进行并箱。鱼种的出塘、并箱应选择晴暖、风…  相似文献   

7.
一、越冬鱼种进塘前准备 每年秋季,当自然水温下降到18~20℃时,罗非鱼就要进入越冬温室,我省一般在10月中、下旬。越冬鱼种体质好坏直接影响其越冬成活率,并且越冬鱼种处于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如果管理不当,易患病死亡。因此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一、秋季强化培养培育健壮、肥满、规格大且整齐的鱼种,是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的首要措施。秋季鱼种大量摄食,积累营养以供越冬消耗。所以应进行强化培育,多投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如豆饼、菜籽饼等,使鱼种膘肥体壮。另外,在鱼种生产过程中,如果到了秋季,鱼种规格还小或大小参差不齐,体质差,那么,必须调整密度,适当稀放,对小规格鱼种进行强化培育,通过供应充足饵料,保持水质清新,注意防病治病等措施,使鱼种达到规格整齐、体质健壮。二、适时拉网并塘。越冬鱼种并塘时间不宜太早,太早水温过高,鱼种游动活跃,拉网并塘时容易受伤。同时鱼种还未停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产》2000,299(10)
使鱼类安全越冬,要同时做好越冬前期及越冬期的工作。 越冬前期的工作包括: 1.越冬池选择和清整消毒; 2.及时并塘及鱼种消毒,控制越冬密度; 3.晚秋尽量延长投喂时间和封冰时间; 4.调配水质; 5.预防封冰当天的过低温度。而融冰后的工作主要是如何尽快分塘、防治疾病等。 这些工作做的好坏都会直接影响鱼类越冬的成活率。 具体做法如下: 一般进池前准备和进池大多在9月中旬到10月中旬之间,最晚不超过10月末。 封冰前的管理 (一)越冬池选择及清整消毒。 1.越冬池选择:越冬池应背风向阳,冰下有效水深不得低于80…  相似文献   

10.
秋末冬初时期,池塘水温降至10℃左右,鱼种活动减弱,摄食量减少,此时须将各类鱼种捕捞出塘,按种类和规格分别集中蓄养在池水较深的池塘内,以便于管理和安全越冬。鱼种并塘和越冬工作,应注意如下事项: 1.方法;在并塘前一星期左右停止投饲,选择天气晴朗、风和日暖的日子拉网出塘。由于时值冬季,水温较低,鱼已不甚活动,所以,不要象夏花鱼种出塘时进行拉网锻炼。出塘后,经分类、分规格和计数,立即进行并塘蓄养。并塘时拉网和操作必须细致,以免鱼体受伤后在越冬期发生水霉病。 2.蓄养塘条件:水面宽阔、水较深、背风向阳、不漏水,淤泥越少越好,最多不超过20厘  相似文献   

11.
我县以培育鱼种为主的专业户很多,而且培育得都很好。1996年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总成交量达120亿尾。虽然他们年年培育鱼种,年年有一个好收成。可是在鱼种售完之后,大部分的鱼种塘都空闲下来或随便留一些鱼种,让它自生自灭。淮北地区气温相对低些。从鱼种销售完到翌年四月底,这段时间鱼种塘空闲下来实在可惜。故可以利用鱼种塘进行青虾越冬和春季饲养,达到一年双利的效果。经过几年的饲养都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平均亩产量60公斤,最高的产量达80公斤,亩产值700多元。现把饲养方法介绍如下:一、池塘的选择。要求避风向阳,水深1.5…  相似文献   

12.
秋末冬初.水温降至10℃以下时,鱼类将很少或停止摄食,活动减弱,新陈代谢减缓,生长基本停滞,进入越冬时期。对于幼小的鱼种,这时要切实做好并塘越冬,以提高越冬鱼种的体质和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郭齐忠 《齐鲁渔业》2002,19(11):24-24
进入秋冬季以后,鱼种管理处于关键时期,除抓好正常的饲养管理外,应适时并塘,使鱼种安全越冬。下面就鱼种的秋冬管理谈几点技术要求,供参考。 一、秋季鱼种并塘 鱼种并塘要切实把握以下几点: 1.并塘时间 并塘应选在无风晴朗天气,水温5~10℃左右进行为宜。因为水温过低,如0℃以下鱼体容易受冻伤,患水霉病;而水温过高,鱼类活泼又容易受机械伤并引起其他疾病。 2.严防鱼体受伤 捕捞前鱼种应停食3~5天,在拉网捕捞、过筛选鱼、运输投放等操作过程中,都要认真负责,细致小心,绝不能麻痹大意,严防鱼体受伤。 3.合理掌握放养密度 随水温下降,鱼类活动减少,耗氧量降低,所以并塘越冬鱼种可较饲养密度大些。但绝不能盲目增加密度,要留有余地。一般每亩水面放养12cm左右的鱼种2~3万尾为宜,即每立方米水体放养0.54~0.79kg  相似文献   

14.
杨成训 《齐鲁渔业》2002,19(10):34-34
一、选择合理越冬塘越冬塘应背风向阳、环境安宁、水质良好、排灌自如、管理方便。塘底平坦无渗漏,面积2亩左右,水深2m以上。二.强化追膘选大规格健壮鱼种,提前强化喂精饲料,增加鱼种体内脂肪积累,使之膘肥体胖适应越冬消耗。三、清塘施肥秋末冬初,按常规用生石灰等简易方法清塘消毒杀菌;每亩施有机肥250~500kg,以利肥水越冬。四.科学并塘选大规格无病伤的健壮鱼种进行2~3次拉网锻炼。转运井塘投放应在晴天进行,操作要小心,以免碰伤鱼体。  相似文献   

15.
美鲱鱼又称巴西鲷,中文学名小口脂鲤,属脂鲤目无齿脂鲤科。原产于南美洲,是巴西等国家的一种主要淡水经济鱼类,适温范围9~36℃,1996年首次引进我国。1999年我们初次进行了南美鲱鱼池塘养殖试验。经过近120天的养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试验塘 试验塘一个,面积1334m2,为本县高湖水库坝下渔场的鱼种培育池。池底为沙质,保水性差。池深一般在 0.6~0.8 m之间。鱼种放养前10天,每 667m2水面用生石灰125 kg彻底清塘。1.2鱼种 南美鲱鱼鱼种为越冬鱼种,购自浙江省淡水水…  相似文献   

16.
崔贵君  曹岩 《水利渔业》1994,(2):43-44,29
在大绥河水库越冬鲤鱼种14箱,计21336kg,与池塘越冬3.06ha,鱼种28861kg进行对比试验,结果网箱越冬鱼种成活率81.09%,鱼池鱼种成活率27.09%,网箱越冬费用仅为池塘越冬费用的22%,表明前者能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降低用,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刘宗进  赵爱学 《齐鲁渔业》2003,20(11):20-20
鱼种并塘越冬后,一些空闲鱼种池要等到明年5月份才用来培育鱼种。这些鱼种池,如果能巧妙利用起来囤养成鱼,可以提高池塘利用率,达到增收增效的目的。具体做法是: 1.提早腾塘放鱼,加强管理 鱼种并塘后,及时囤放成鱼,放养鲢、鳙、鲤、鲫为最好,每亩放300克左右的鲢、鳙450条;鲤、鲫200  相似文献   

18.
我们于1999年5月,在安徽宿县长集水产养殖场开展80:20主养淡水白鳗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1.1试验地条件试验地选定该场11号、12号两口塘,面积分别为0.3公顷、0.34公顷,淤泥深15cm,平均水深2.1m,进排水方便,备配有一台1.5KW叶轮式增氧机。1.2鱼种投放2月27日每亩投放鲢鱼种200尾,用孔雀石绿消毒后入池,淡水白娼于5月3号投放,每亩投放越冬鱼种800尾,鱼种系该场越冬片,消毒后入地。1.3饲料投喂的饲料是六安恒大集团生产的淡水白绍饲料。2方法21投饵在池塘北侧各设置两个5平方米的食台,鱼种入池后4天进行训食…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池塘的经济效益,1996年我们在沙县青州镇涌溪村进行了池塘上养雄性罗非鱼高产试验,并取得显著的成效。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选用青州镇涌溪村的24口池塘,每口塘面积5~8亩不等,共计面积156亩,水深1.5~2.0米;池塘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池埂石砌护坡,池底平坦,淤泥较少。.2.鱼种放养:以放养雄性罗非鱼为主,搭配混养车鱼、鲢、蛇、建红等品种。草鱼、过、统、建鲤等鱼种于互月28日至2月5日投放。雄性罗非鱼种子4月18日投放,该鱼为本县温来越冬点越冬的鱼种,放养情况见表一。…  相似文献   

20.
<正>俗话说"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冬季是放鱼种的最佳时机,因为此时鱼种壮,适应力强,而且冬季水温低,鱼活动力弱,这样在捕捞和放养过程中成活率高,另外可以免去并塘越冬的麻烦,使鱼种可以较早地疏散精养,促进鱼儿早春生长。因此为了使鱼种能够更好地生长,鱼种的放养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一、整修鱼塘对条件较差的池塘必须先行改造,使小池塘、浅水塘、死水塘改成适合鱼种越冬生长的大池塘、深水塘、活水塘。即使池塘条件较好,也要进行必要的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