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区域试验的参试品种代表了当前育种的基本水平。研究这些品种在各地的生态反应,对确定育种目标与选择手段可以提供借鉴。1977年区域试验逐步恢复以来,截至1979年,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试、江苏省麦套棉花品种区试与麦后棉花品种区试的参试品种为17个,试验点次为78个,其中分布于盐城地区境内的点次为13个。本文试图应用区域试验等资料就我区棉花早熟育种问题,进行一些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对参加2012年黄河流域区域试验早熟棉花品种在嘉祥试验点的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并探讨了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方案中的一些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对试验结果产生的偏差,以期为棉花品种的审定和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9月中旬,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杂粮专业委员会委员十余人历时5天,对白银、定西、天水和平凉四市玉米品种省区试进行了全面考察,了解了今年省玉米品种区试情况及各参试品种在各试点的表现情况。这次考察分别考察了玉米早熟组预备试验点3个、区域试验点4个;中晚熟普通组预备试验点1个、水地组区域试验点2个、旱地组区域试验点3个、高密组区域试验点1个和生产试验点3个;晚熟组预备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点  相似文献   

4.
对玉米区域试验工作的重要性和当前中国玉米区域试验的基本设置和现状进行了介绍。同时,根据作者多年从事玉米育种和玉米区试工作的体会对当前中国玉米区域试验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如人为因素影响试验准确性、各种自然因素造成的试验点报废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应的解决办法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中国玉米区域试验和玉米品种审定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AMMI模型分析棉花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AMM I模型,对2008年河南省春棉区域试验9个试验点共13个品种的基因型与环境间的互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鲁棉21和济隆棉6号2个品种的稳定性比较较好;西华试验点具有较强的棉花品种判别力,是鉴定棉花品种稳定性比较理想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回归分析法在高粱新品种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有厚  邹剑秋  卢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173-16174
对2009年辽宁省高粱区域试验中9个试验点的8个参试品种和1个对照的产量进行方差分析,同时通过线性回归相关系数对参加区试的品种稳定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BL903和025A/311在产量和稳定性方面都很好。  相似文献   

7.
<正> 本文拟在对棉花区试参试品种进行方差分析和稳产性测定的基础上,试用模糊数学的概念和方法综合评判棉花区试品种,旨在对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结果分析方法作进一步的探索。数据资料选用1984年黄河流域棉区棉花品种区域试验12个试点年终总结报告数据。试点分  相似文献   

8.
<正> 一、试验概况1987年河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协作单位14处,供试品种7个,对照品种豫棉1号。其中第二年继续试验的有郑4107和新81—48,第一年参加试验的有豫无228、中5881、中5173、周18。纤维品质由北京纺织检验所进行测试。统一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四次重复,5行区,中间三行计产,各试点观察记载均能按试验方案进行,栽培管理措施及  相似文献   

9.
学术动态     
第二次全国作物育种工作会议 中国农业科学院在1963年12月13—25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作物育种工作会议。会议回顾了1959年召开第一次全国作物育种工作会议以来,我国育种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就区域试验、清理品种、品种资源和育种规划四个方面进行广泛讨论。 关于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方面,通过讨论,一致认识到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新品种选育到生产利用不可缺少的中间试验环节,各级育种研究机关和全体育种工作者,必须严肃认真地,以对生产负责的态度来对待此项工作,真正客观和正确地鉴定出优  相似文献   

10.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简称区域)是育种科研与良种推广的纽带。它既是鉴定育种成果并将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品种审定,良种繁育和推广的重要基础。70年代初,我国先后恢复了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网。多年来,区试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为育种科研和良种推广利用作出了贡献。在国家计委和农业部的领导下,进一步建立了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5大作物部分区试基地,从而改善了区试工作的条件,提高  相似文献   

11.
冀棉958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转基因高产抗病虫棉花品种,2002~2003年参加了国家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4年参加了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试生产试验,表现突出.2006年6月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鉴定新品种增产效果和区域适应性,实现品种布局区域化的重要手段,是从育种到推广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区域试验工作的好坏,它的科学性、准确性和一系列科学管理工作,直接影响育种材料能否通过区域试验成为新品种。因此,区域试验点的布局要合理,要相对稳定。应该建立独立的品种区域试验站,专门搞品种区试工作。我国品种区域试验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还远远不能适应农业发展的要求。试验点的布局不够合理,不能完全代表和反映农作物品种的生态区划和农业自然区域的特点。现在不少地方进行的区域试验在试验方法上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主要是设计上的问题。如果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目的,详细总结了区试工作经验全过程。包括区试播种前的准备、地理环境条件、试验地准备、田间区划的原则、绘制田间种植示意图、划行与插牌、播种方式、田间管理、田间调查记载项目及取样方法、考种与取样、收花轧花、小区计产、试验总结等方面内容。可为国家或省区试棉花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为规范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300多个,省级审定的800多个。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安排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和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品种区试105组,区试点次1493个,参试品种1310个。生产试验71组,试验点次467个,参试品种251个。  相似文献   

15.
<正> 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工作是将育种成果运用于生产、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中间试验环节,区域试验结果是进行品种审定推广的基础和依据,是实现良种区域化布局的重要举措。预备试验是为区域试验做准备,其结果决定参试品种能否进入区域试验。合理精确的区(预)试结果既是对育种者的负责,也是对农业生产的负责。但从我们承担的山东省2002年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及预备试验来看,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冀1316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最新培育的高产、优质棉花品种,该品种2004~2005年参加了河北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生产试验,2008年5月经第三十三次河  相似文献   

17.
豫杂0568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棉花多抗育种研究室以95-5作母本,Y68作父本选育而成的棉花杂交种。2002~2003年,参加安徽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4年,参加安徽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表现出很好的高产稳产性和广泛的适应性,2005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  相似文献   

18.
<正> 1989年河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协作单位13个,供试品种8个,对照种为中12。纤维品质测试由北京市纺纤油维检验所协作进行。试验设计统一采用随机区组排列,4次重复,5行区,每小区面积0.05亩,中间3行计产。各试点均按当地栽培技术进行管理,各项管理及时一致。1989年气象条件对棉花正常生长发育十  相似文献   

19.
<正> 豫棉一号是目前适宜我省广泛种植的一个比较好的中熟棉品种.现将豫棉一号从1979-1981年参加省区试以来三年试验资料作如下综合分析.以供参考.一、资料选择和分析方法豫棉一号1979年开始参加河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1981年通过.三年全省共布点次52个,为便于分析计算,从中选用了有代表性、试验资料比较完整、数据较为可靠的十个试点作为分析计算的依据.十个试点分别是"郑州、偃师、南阳、唐河、新乡、孟县、商邱、西华、灵宝、汝阳.  相似文献   

20.
<正>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目的是评定新品种的产量能力、稳定性、抗逆性、品质特性、推广价值和适于推广的地区范围,是育种工作中级别最高的试验,也是品种选育与推广之间的重要环节。设置兵团早中熟陆地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目的是为鉴定供试的杂交棉新品种在南疆库塔植棉区的生态适应性、早熟性、丰产性、纤维品质、抗病性等综合性状,为供试品种(系)的审定与各棉区选用优良品种推广提供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