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保护性脂肪是用动物瘤胃难解的一些物质,包被于油脂表面,使其避免受瘤胃发酵的作用,从而达到保护脂肪不被瘤胃破坏的目的.脂肪进入小肠后即可被充分消化、吸收和利用.保护性脂肪应用于奶牛能提高奶牛产奶量,改善奶质,降低应激危害和提高奶牛的繁殖性能.保护性脂肪喂奶牛,是一项新技术,喂牛前必须注意到6个问题,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否则将适得其反,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或产生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保护性脂肪属于过瘤胃脂肪,在奶牛日粮中添加可提高奶牛的产奶量、乳脂率和繁殖性能。综述了日粮中添加瘤胃保护性脂肪的意义、保护性脂肪的类型及保护原理、营养作用、影响因素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瘤胃保护性脂肪在奶牛营养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性脂肪属于过瘤胃脂肪,在奶牛日粮中添加可提高奶牛的产奶量、乳脂率和繁殖性能。本文从高产奶牛泌乳前期存在的能量负平衡问题入手,综述了日粮中添加瘤胃保护性脂肪的意义、保护性脂肪的类型及保护原理、营养作用、影响因素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4.
研究瘤胃保护性蛋氨酸、甜菜碱和胆碱对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和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8头泌乳日龄为21~91d的荷斯坦奶牛,以玉米青贮料为基础配制全混合日粮,基础日粮中蛋氨酸含量为42g/a。在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瘤胃保护性蛋氨酸、甜菜碱和胆碱,分为4个日粮处理组:对照组;添加20g/d瘤胃保护性蛋氨酸组;添加45g/d瘤胃保护性甜菜碱组和添加40g/d瘤胃保护性胆碱组。同时在所有处理组中添加一定量脂肪酸钙盐以确保各处理组含有相同的脂肪含量。结果显示,各处理组对初产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和乳成分无显著影响,经产奶牛的平均干物质采食量、体重和体况评分也没有受到瘤胃保护性蛋氨酸、甜菜碱和胆碱的影响。瘤胃保护性胆碱组经产奶牛的产奶量高于其它处理组,乳蛋白含量高于瘤胃保护性蛋氨酸组,但与对照组和瘤胃保护性甜菜碱组相比没有区别。因此,在缺乏蛋氨酸的奶牛全混合日粮中添加瘤胃保护性甜菜碱作用甚微。  相似文献   

5.
在奶牛的泌乳早期,随着产奶量的不断上升,能量需要量也逐渐增加,而干物质采食量的增加却很有限,处于泌乳高峰期的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常常出现能量负平衡。为了增加日粮中的能量浓度,可以在日粮中添加经过处理的保护性脂肪,使脂肪在瘤胃中不发生解离和水解,直接进入小肠被消化吸收,从而进一步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挖掘奶牛的产奶潜力。1奶牛饲喂脂肪的好处保护性脂肪作为一种高能饲料,可以提高日粮能量浓度,而不影响瘤胃发酵,可以满足高产奶牛在泌乳早期对能量的大量需要,从而提高产奶量。同时,保护性脂肪被吸收后,可通过乳腺合成分泌到乳汁…  相似文献   

6.
保护性脂肪在奶牛饲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护性脂肪属于过瘤胃脂肪,在奶牛日粮中添加保护性脂肪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乳脂率和繁殖性能。保护性脂肪适用于高、中产奶牛,在日粮中的添加量一般为3%-5%。  相似文献   

7.
奶牛日粮中补充瘤胃保护性脂肪是满足奶牛能量需要,提高产奶量,改善奶牛繁殖性能和健康的重要措施。本文综述脂肪在生产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8.
奶牛产后10周前所摄取的能量与产奶消耗成负平衡,在饲料中添加过瘤胃脂肪(瘤胃保护脂肪)可有效解决奶牛微生物被破坏的问题,保证这些过瘤胃脂肪在小肠得到有效吸收利用,满足高产奶牛能量需要,达到增加产奶量、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张伟  梁欢 《北方牧业》2007,(11):33-34
近年来,随着奶牛生产性能的不断提高,对奶牛饲料的能量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而通过提高奶牛饲料的精粗比和添加油脂来满足能量的需要都有其难以克服的缺点。提高精粗比易引起纤维素消化率降低、乳脂下降、瘤胃功能紊乱及酮病;在奶牛日粮中直接添加脂肪会妨碍瘤胃微生物的活动,降低纤维消化率。而脂肪酸钙保护性脂肪由于其为固体粉末,在瘤胃中不溶解,只在真胃和小肠中才被水解,既可避免对瘤胃微生物的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正>保护性脂肪应用于奶牛,能提高奶牛产奶量,改善奶质,降低应激危害和提高奶牛的繁殖性能等。保护性脂肪喂奶牛好处多,是一项新技术,具体操作时应注意:1选择保护性脂肪产品的类型在实际生产中应选择保护性脂肪产品中碳链短的脂肪酸,因其进入肠道后吸收好,利用率高。还要注意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可比饱和性脂肪酸好吸收、效果好。若在生产中  相似文献   

11.
不同过瘤胃脂肪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的产奶高峰期一般出现在采食量高峰的前几周。产奶高峰期以前,为了满足对能量的需要,奶牛必将动用体内储存的脂肪,结果造成体重下降。而泌乳初期的过分减重往往造成产奶高峰期后产奶量的锐减。试验证明,奶牛日粮中添加脂肪,特别是保护性脂肪,能够改善奶牛的体况,提高产奶量和乳脂率。本试验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奶牛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脂肪的效果;比较不同过瘤胃脂肪来源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从而为选择奶牛饲料的理想脂肪添加物提供参考。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用脂肪酸钙和棕榈油脂肪粉均为商业产品。棕榈油脂肪粉是利用油脂分…  相似文献   

12.
在日粮中添加保护性脂肪以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实验研究证实,产奶量随保护性脂肪的饲喂水平增加呈上升趋势。据报道,提高日粮油脂含量或用油脂代替部分精料,可有效改善奶牛能量供应,提高泌乳性能并改善健康状况,但最好添加过瘤胃保护性脂肪。另外,指出油脂不利于纤维的消化,若将油脂直接添加到青贮饲料中,则会使饲料采食量和纤维消化率下降,但添加经皂化、氢化、甲醛处理的保护性脂肪,可防止瘤胃内不发生脂肪的离解和水解,让脂肪直接进入小肠消化吸收,这既能提供能量,又可避免对纤维素及其他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影响。但夏季奶牛常处于体能负平衡状态,高温可以使奶牛的采食量下降,身体消瘦,造成奶牛体内能量的负平衡,为明确保护性脂肪对夏季奶牛泌乳量的具体影响,本研究进行了分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3.
在奶牛的泌乳早期,随着产奶量的不断上升,能量需要量也逐渐增加,而干物质采食量的增加却很有限。处于泌乳高峰期的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常常出现能量负平衡。为了增加日粮中的能量浓度,传统的方法是在日粮中添加未经保护的脂肪,以改变能量的负平衡。但直接添加未经保护的脂肪,会抑制瘤胃微生物活动,改变瘤胃发酵类型,降低纤维素的消化率,同时,乳脂率也随之降低,还易引起瘤胃功能紊乱和酮病等。而添加经过处理的保护性脂肪,可以使脂肪在瘤胃中不发生解离和水解,直接进入小肠被消化吸收,有效克服上述弊端,提高脂肪的利用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奶牛…  相似文献   

14.
保护性蛋氨酸对奶牛生产的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试验研究了过瘤胃蛋氨酸 (RPMet)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奶牛日粮中添加瘤胃保护性蛋氨酸 ,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14.6% ,乳脂肪含量提高 12 .6% ,乳蛋白含量提高 11.65 %。  相似文献   

15.
过瘤胃蛋氨酸对泌乳早期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试验研究了过瘤胃蛋氨酸(RPMET.)对荷斯坦奶牛泌乳早期生产性能的影响。将12头奶牛随机分成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每头牛每天过瘤胃蛋氨酸的添加量分别为:对照组0g,试验1组20g,试验2组40g,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试验2组的奶牛日粮中添加瘤胃保护性蛋氨都提高了泌乳早期奶牛的产奶量,乳脂肪含量,乳蛋白含量,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保护性蛋氨酸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试验研究了过瘤胃蛋氨酸(RPMet)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奶牛日粮中添加瘤胃保护性蛋氨酸,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14.6%,乳脂肪含量提高12、06%,乳蛋白含量提高11.65%。  相似文献   

17.
1类型及其原理保护性脂肪能供给奶牛能量而不抑制其瘤胃发酵,通常分为包被油脂类和脂肪酸化合物2大类。包被油脂类用一些瘤胃难降解的物质包被于油脂表面,使其逃脱瘤胃发酵,从而达到保护的目的,主要有甲醛-蛋白质复合物包被和血粉包被。甲醛-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高产奶牛和肥育肉牛生产中普遍存在的能量负平衡问题以及反刍动物瘤胃对日粮脂肪利用的特殖性,综述了对反刍动物日粮脂肪进行保护的目的、方法、机制、意义以及瘤胃保护性脂肪的理想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前,能量摄入不足是生产中限制高产奶牛生产性能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提高动物能量摄入途径的分析和各类保护性脂肪产品的比较,阐述各种瘤胃保护脂肪的优缺点,因为瘤胃内环境复杂,所以对过瘤胃脂肪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许多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农业新技术》2001,19(1):39
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开发的过瘤胃脂肪是复合性植物油经过三步系列化学反应制备的用于饲喂动物的新型绿色营养性饲料产品,该产品在瘤胃内呈不溶性,不被降解,进入真胃和小肠后迅速高效地被消化、吸收和利用。由于其脂肪酸比例满足肠道消化吸收所需的理想比例,日粮中添加不影响瘤胃pH值,不干扰瘤胃代谢及乙酸、丙酸比例。   奶牛在泌乳高峰期为维持其高水平的泌乳量,代偿性动用体内脂肪,导致体脂大量消耗、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尤其是高产青年头胎牛淘汰率升高、使用寿命缩短、妊娠率降低和乳房炎发病率增加,最后导致奶牛生产成本增加和效益下降。饲喂传统日粮很难达到奶牛此时高能量需求,即使可以,也会由于过高比例精料导致瘤胃不良发酵加重胃肠负担,降低瘤胃pH值和纤维分解微生物的活性,影响日粮的消化率和动物本身的生产性能。如果日粮直接添加普通脂肪,动物采食后在瘤胃内就被降解为甘油和游离脂肪酸,干扰瘤胃内纤维分解,也影响日粮的消化率和动物自身生产性能。不仅如此,游离不饱和脂肪酸在瘤胃加氢还原后在小肠不易被消化吸收,降低其自身的利用率。   过瘤胃脂肪是基于生产中实际需要而被开发出来的,目前国内尚无此产品。日本开发此类产品的企业仅有20多家,产品十分畅销。我国良种繁殖奶牛年存栏量218.5万头,且国家要大力发展奶牛业,启动健康工程,因此过瘤胃脂肪市场潜力巨大,具有十分良好的应用前景。   在奶牛日粮中添加高技术过瘤胃脂肪新产品,奶牛产奶量可提高5%~16%以上,黑白花奶牛乳脂率提高5%~10%,奶料比提高10%~18%,高产青年奶牛头淘汰率降低10%~20%,乳房炎发病率降低20%~30%,母牛一次情期受胎率提高20%~40%,妊娠率提高10%~20%,奶牛使用寿命延长0.5~1年,并且还能减轻酷暑带来的应激。另外,用于肉牛可缩短育肥期,提高肉牛日增重7%~9.5%和牛肉1~2等级。该产品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