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肃是个农业比重较大的欠发达省份。由于自然条件严酷,干旱少雨,生态脆弱,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比较多,但地理过渡性强,生态和气候类型多样,光热和生物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全省耕地面积5236万亩,其中山早地占70%以上,是典型的山地型高原地区。甘肃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紧缺的省份,人均水资源量115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7%。甘肃自然条件多样,生物品种资源十分丰富。其中,中药材品种资源达9500多种,居全国第二位。  相似文献   

2.
<正>甘肃水资源严重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饱受缺水之痛。例如,2013年,全省平均降水量297毫米,自产地表水资源总量295.47亿立方米,人均1140立方米,耕地亩均378立方米,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和1/4。同时,甘肃又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省份,农业灌溉用水占到全社会总用水量的80%左右,总量的先天不足、用水结构的后天不优,导致全省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相似文献   

3.
要重视节水和旱作农业技术的应用农业部农业司左孟孝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约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全国年平均降水量650毫米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全国14亿多亩耕地中,旱地就占了50%。由于水资源紧缺,旱区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4.
<正>静宁县位于甘肃东部,六盘山以西,是古丝绸之路东段中线上的重镇,素有"陇口要冲"之称。全县总面积219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7万亩,山旱地占到了92%;全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40.5立方米,仅为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的1/8和1/5,森林覆盖率25.9%。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严酷,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甘肃省18个干旱县之一,同时也是国家农业部划定的黄土高原优势苹果产区之一。  相似文献   

5.
一、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紧缺的13个国家之一,人均占有水资源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耕地面积水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2。北方16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均水资源只有300~400立方米,西北地区更少;降雨量在600毫米以下的耕地面积约为8亿多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64%,而水资源占有量却不到20%。多年来制约我国西北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干旱少雨缺水,由于十年九旱,使农业生产长期处于低而不稳的局面。根据对近40多年的气象资料分析,北方农区少雨多旱的趋势仍不可逆转。因此,甘肃经济发展必须建立有效的节水机制。强农必先治水,治农田必先兴水利。发展节水农业对甘肃来讲已是农民致富、经济振兴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农业信息化与河南农村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80.6%,农业产值占全省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0.9%,高于全国15.4%的平均水平。2002年粮、棉、油、肉的生产总量均居全国前两位。由于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人均农业资源少,农民人均收入偏低,加之农业科技水平低和农业经济  相似文献   

7.
湖南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地区,全省土地总面积211829平方公里,全省总人口为5509.43万。其中农业人口4715.55万,耕地5158万亩,农业人口平均每人有耕地1.1亩,农民耕地占有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3%。 一、湖南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特征 农业生态环境包括土地圈(地形地貌、土壤)、生物圈和近地层大气圈。农业生态环境主要特征都存在于这三个层次中。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地带,同时也是构建我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的主要建设区,由于其自然条件恶劣,降雨量少,植被重建时实施整地工程十分必要.本文利用3a土壤含水量实测资料,分析了不同规格的整地工程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以水平沟、水平坑整地方武比较适宜,防御标准以20a 1遇24h最大降雨量设计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9.
我省人口众多,其中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0%,但是耕地资源又相对贫乏,农民人均占有耕地仅1.3亩。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人均经营耕地还不足5亩,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2001年,全省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的粮食仅为1200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与发达国家相比平均差距近百倍。这是目前我省农民增收根本的制约因素,也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  相似文献   

10.
<正>甘肃省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自然条件严酷,农业基础薄弱,抗灾能力低,生态环境脆弱。是以旱作农业为主的省份,旱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中东部黄土高原区,全省现有耕地5200多万亩,其中旱地面积约3600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0%,涉及10个市(州)69个县(区),人口17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0%。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旱作农业发展,十年来始终把旱作农业放在全省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1.
一、概况 台湾省面积35,98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约占三分之二,平原约占三分之一。气候温暖多雨。年平均气温北部为21℃以上,南部达24℃以上。年平均降雨量北部为2,340毫米,中部为1,594毫米,南部为1,961毫米。1977年全岛总人口1,68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57万人,占33.1%,而农业劳动力为165万人,占总人口的10.1%。全省共有872,509农户,平均每农户6.4人。  相似文献   

12.
三明是福建的内陆腹地,是一个农业大市,全市农业人口占76%,境内总面积22959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2826万亩,占83%;耕地面积250万亩,占7.1%;水域和其它面积371万亩,占9.9%,自然概貌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农业人均山地14亩,人均耕地1.25亩,是我省重要的林区、烟区、粮区。烟叶列居全省第一位,林业、粮食列居全省第二位。  相似文献   

13.
静宁县地处甘肃中东部,位于陇西黄土高原东边,六盘山西麓。境内沟壑纵横,梁峁起伏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匮乏,人畜饮水困难是无法逃避的现实,农业基础薄弱,自然条件差,属全省41个国扶县和18个干旱县之一。多年平均降雨量479.3毫米,自1992年至2004年底11年中,平  相似文献   

14.
虫害防治是林业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我国林业面积少且分布不均匀。以我国甘肃省为例,甘肃自然条件比较恶劣、森林覆盖率低、人均占有量少,是一个自然灾害比较多,沙尘严重,水土流失也比较严重的省份,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而林业的发展与广大人民群众紧密相关,虫害是我国林业发展中比较常见而又难以治理的问题,所以,林业管理应该给予虫害防治工作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一、巴彦淖尔市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地处自治区西北部,地域辽阔,境内有乌兰布和沙漠500多万亩,乌拉特草原7000多万亩,河套平原有可耕地1000多万亩。乌兰布和沙漠和乌拉特草原上退化的土地是巴彦淖尔市目前生态最为恶劣的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83%,农牧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巴彦淖尔市气候条件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光热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250毫米左右,多年平均蒸发量2300毫米。全年大风日数达130天,其中八级以上大风日数为60天,且经常伴有沙尘暴。恶劣的气候条件加上近几年水资源短缺,灌区施行…  相似文献   

16.
定西地区位于甘肃中部,总面积 20330平方公里,辖 7个县, 168个乡 (镇 ),总人口 29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265万人;耕地面积 780万亩,其中山旱坡地占 87%。全区分黄土丘陵沟壑和高寒阴湿两个自然类型区,北部干旱区年降雨量 300毫米左右,南部高寒山区无霜期仅 120天左右。境内植被稀少,灾害频繁,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极为恶劣,是一个自然条件比较酷劣的农业地区。  解放以来,特别是“三西建设”开始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扶持下,在社会各方面的帮助下,我们以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为工作重点,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大力改善生…  相似文献   

17.
马成彪 《甘肃农业》2004,(11):119-119
一、前言兰州市位于我国西北腹地 ,地处陇西湿陷性黄土区西北部 ,其三、四级阶地湿陷性黄土厚度达 3 0M。气候特征是降雨量少 ,蒸发量大 ,气候干燥 ,冬季寒冷。所以这里自然植被稀少 ,生态环境十分恶劣 ,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恶劣的生态环境 ,从建国以来兰州市在南北两山地区兴建了近 40 0座提灌泵站 ,共发展农林灌溉面积 3 0多万亩 ,由于南北两山地形复杂 ,湿陷性黄土层厚 ,地质条件差 ,为减少主干上水管道长度 ,调蓄水量 ,便于山地灌溉 ,必需在众多的独立山梁、山包修建调蓄水池 (或出水池 ) ,根据规划需在南北两山地区修建各类水池 465…  相似文献   

18.
阿拉尔垦区木本植物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拉尔位于塔里木河上游,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北缘,平均海拔1100米,年平均气温10~12℃,年均降雨量50毫米,属暖温带大陆干旱荒漠气候区,环境条件比较恶劣。本区植被种群结构简单,植物种类较少,自然分布的木本植物种类更少,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随着近年来水土资源开发热潮的兴起,本就不堪重负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解决如何保护生态环境,使本区工农业生产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的问题是当前农业科技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任务。鉴于木本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作者经过多次野外调查,结合现有资料,鉴定整理出阿拉尔地区常…  相似文献   

19.
甘肃中东部旱灾发生特点及抗旱避灾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是全国最干旱的省份之一,全省旱地面积3 340多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4%左右,干旱少雨是甘肃农业的主要特征。年降水量300~600 mm的旱作农业主要分布在陇中半干旱区、陇东半干旱及半湿润偏旱区和陇南半湿润偏旱区,农业基础薄弱,自然降水极其贫乏,有效水资源紧缺,干旱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近50年来,甘肃年均旱灾面积约946.5万亩,约占播种总面积的18%,其中成灾面积约为736.2万亩,约占播种总面积的14%。  相似文献   

20.
节水栽培新途径——水稻旱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素娟  宿高红  白洁 《新农业》2009,(10):24-24
水稻在灯塔市种植面积达30多万亩,约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产量亦占粮食作物的50%,扩大种植面积和提高稻谷产量是全市粮食生产的重要议题。但是,辽宁人均占有水量仅为全国平均数的1/3,灯塔市水资源也严重不足。7~8月份降雨量占全年60%~80%,形成春季干旱夏季雨量集中的自然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