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沟小流域全封闭封山育林15年,累计人工植苗造林550 hm 2,天然更新幼树郁闭成林60 hm 2,灌木丛恢复成林40 hm 2,人工造林郁闭成林176 hm2 ,林地面积比封育前增加399% ,荒山荒地植被盖度增加20% ~30% ,森林覆盖率由封育前的470% 增长为718% 。  相似文献   

2.
青龙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东麓,长城脚下,全县辖 25个乡镇,总面积 35万 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为 19.9万 hm2,有林地面积 12.5万 hm2,森林覆盖率 37%。 自1986年列入首都周围绿化工程县以来,认真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基本出发点,坚持“宜封则封,宜造则造,造封结合”的原则,在积极开展人工造林的同时,大搞封山育林,加速了荒山绿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到目前,全县累计完成封山育林 7.3万 hm2,成林面积6.5万hm2,其中油松林3.3万hm2,栎类6 667hm2,山杏林1万hm2…  相似文献   

3.
通过试验筛选出樟子松为绥中岩海沙质海岸防护林的优良树种;总结出采用机械开小沟整地,选用2年生合格苗春季顶浆造林,适当密值,小坑靠壁载植,打小管井灌水和造林后封滩育林等先进技术措施,营造900hm^2防护林,造林平均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为90.1%和87.5%。7-11年林木郁闭成林,发挥了防护效益。  相似文献   

4.
对商洛地区19年来的飞播造林成就进行了总结,全区共飞播造林26万hm^2,其中成林和可望成林12万hm^2。飞播造林不但对该区的荒山绿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片石砂土地区封山育林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片石砂土地区从1984年起至1994年止,共封山育林1.10万hm^2现已基本成林,原来绿化难度大的近0.67万hm^2荒山。成为多树种,多层次的立体结构混交林。封山育林成本低,效益好,对恢复植被,涵养水源、防治病虫害等都有较大的效果,它是解决农村能源紧缺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并能减少地表径流,减轻水旱灾害,保障农业丰收。  相似文献   

6.
通过试验筛选出樟子松为绥中沿海沙质海岸防护林的优良树种;总结出采用机械开小沟整地,选用2年生合格苗春季顶浆造林,适当密植,小坑靠壁栽植,打小管并灌水和造林后封滩育林等先进技术措施,营造900hm2防护林,造林平均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为90.1%和87.5%。7~11年林木郁闭成林,发挥了防护效益。  相似文献   

7.
鳗竹是刚竹属水竹组的一新种或变种,适应性强,耐水湿,耐干旱瘠薄。出笋季节迟,笋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笋产量平均19964Kg/hm^2,最高为29688Kg/hm^2,留养新竹8856株/hm^2,平均笋产值为43322元/hm^2,竹材产值7084.4元/hm^2,合计产值为52406.8元/hm^2,最高可达72500元/hm^2。它繁殖容易,当年造林,当年出笋,翌年成林,第三年可产笋1221  相似文献   

8.
据抽样调查:在造林密度420-630株/hm^2及常规培育管理条件下,雷竹造林第4年郁闭成林并形成经济产量,第6年转入盛产笋期,第7年每公顷平均产笋19.7t,产值5.11万元,当年投产比1:4.7。造林7年中,投资年平均效益数K=0.30元,年平均投产比R为1:1.73,投资回收期T=4.93(年)。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国家造林项目”是首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造林的项目(即NAP项目),从1991开始历时6年,共营造落叶松集约经营人工林9027778hm2,其中日本落叶松70120hm2,长白落叶松2015778hm2,大部分已郁闭成林。现根据其投资和生长情...  相似文献   

10.
白山市自1988年开始, 植苗营造水曲柳混交林1 333 hm2。目前树木长势良好,现已郁闭成林,造林成活率平均达95% 以上,生长迅速。可在东部及中东部山区大力发展,特别是应作为参后还林地、林参间作地的主要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1.
“三北”叶区风沙干旱严重地影响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影响防护林体系建设。解决抗旱造林浊该地区林业建设当务之急。修剪侧枝可提高造林成活率9%左右;浸根可提高造林成活率9%~11%;深栽可节约用水,促进幼林生长。1978~19087年间,辽西地区,采用此技术营造的近3333.33hm^2杨树速生丰产林,成活率高达98%,一次成林,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相似文献   

12.
吴大强 《贵州林业科技》1997,25(2):52-55,62
针对龙洞堡地区植树造林难的客观情况提出了龙洞堡浅丘灰岩森林植被恢复的应用课题,从1985冬~1990年春,累计值树造林面积33.7hm^2,约16.355万株,封山育林3.3hm^2,保存率达合理造林株树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景谷县是一个有75万hm^2面积,森林覆盖率达68.5%的林业重点县,实行分类经营是适应林业建设特点的需要,是转变林业展模式的重要条件,也是巩固造林绿化成果的重要措施,根据分类经营的划分依据,将景谷县划分为(1)商品林448649.5hm^2,占59.6%,(2)生态林100173.0hm^2,占13.3%,(3)混合林203533.5hm^2,占27.1%,并提出了各类型森林今后的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14.
孟连县1985年与1999年两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其森林资源变化趋势是:林业用地减少31936.6hm^2(包括退耕地1301.1hm^2),其中有林地增加41969.6hm^2,疏林地减少3783.9hm^2,灌木林地减少22271.0hm^2,未成林造林地增加864.6hm^2,苗圃地减少11.6hm^2,无林地减少48704.3hm^2,活立木蓄积量增加39170m^3,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减少36.9m^3,年均生长量211810m^3,年均消耗量188720m^3,生长量略大于消耗量。  相似文献   

15.
白蚁危害幼龄桉树防治试验及技术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靖国有林场在4hm^2桉树造林地上进行了灭蚁灵诱杀白蚂蚁试验,有效地灭除了白蚂蚁,造林成活率提高到98%,继而在7个林场的142hm^2林地推广灭蚁灵诱杀法,使造林成活率平均达到95%。  相似文献   

16.
在毛乌素沙地和库布齐沙漠推广飞机播种治沙造林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8年累计飞播10.33万hm^2,投入1020.7万元,产出7276.77万元,投入产出比1:7.13,播区植被盖度由播前的3%-12%,增加到50%-70%。使23.13万hm^2流沙得到的初步治理,保护农田80万hm^2,牧场31.07万hm^2同时,围护国道,省(区)道100km,围护矿区公路40km,保护煤  相似文献   

17.
日本柳杉和杉木人工混交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日本柳杉和杉木人工混交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结果表明:16年生,密度为1770株/hm^2的日本柳杉和杉木混交林,其两个树种的单株生物量分别可达到152.10Kg和73.7Kg。林分生物量达到268.00t/hm^2,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248.05t/hm^2(日本柳杉生物产量为228.15t/hm^2,杉木19.90t/hm^2)占林分总生物产量的92.70%;草灌层总量为10.22t/hm^  相似文献   

18.
马尖相思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持续6年,面积达23.67hm^2的造林试验,初步探索出适于云南引种区采用的马尖相思育苗、造林技术。在普文引种试区马尖相思生长迅速,6年生树高年均生长量达2.31m,胸径年龄生长量为2.9cm,活立木蓄积289.04145m^3/hm^2,年均生长量48.173575m^3/hm^2;4.5年生的马尖相思林,地上部分生物量达105.6t/hm^2,有效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三北”地区杨树剪枝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5%,浸根可提高成活率9%-11%;深栽可以节约用,并促进幼林生长。1978-1987年在辽西“三北”地区营造的1400hm^2杨树速生林,成活率高达98%,一次成林,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20.
南靖丘陵竹杉混交造林与裸地种竹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闽南丘陵生态气候特点,南靖林场在杉木迹地更新二代杉木2年后大套种毛竹与裸地种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竹杉混交可提高毛竹造林成活率和新竹生长率,新竹数量多、质量好、竹竹鞭生长快,容易蔓延成林。以杉木初值密度1425株/hm^2的低密度套种300株/hm^2母竹,造林效果好。裸地种竹可在山洼下坡水湿条件好的立地条件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