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小麦秸氨化的标准化探讨于振山(河北省无极县畜牧局052460)刘墨生(石家庄市畜牧局)地处河北省中南部的无极县,属太行山山前冲积平原。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这两种作物面积大,秸秆量大,每年可产作物秸秆3.2亿kg,其中小麦秸1.6亿kg,占秸秆总...  相似文献   

2.
氨化秸秆含水率的建议石务本,朱增会,苏玉芬(河北省无极县畜牧局052460)用3%的液氨量,氨化风干麦秸(约含水13%),虽然氨化效果不错,但由于水分不足,影响了氨化质量再提高。在多年的氨化实践中,我们认为秸秆含水率30~40%,用液氨量3%,既经济...  相似文献   

3.
秸秆氨化技术规程初步探讨石务本,粱占军,朱增会,刘淑娟,高长山(河北省无极县畜牧局052460)秸秆氨化需要一个技术规程,以实现氨化技术的规范化,保障氨化的质量和安全。无极县从1986年开始搞秸秆氨化,总结这些年的氨化经验,并参考有关资料,写成了这个...  相似文献   

4.
<正> 平原农区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我们于1987年10月23日在无极县石家庄牛场进行氨化麦秸预饲,试验10月29日开始,12月18日结束,共50天。用黑白花杂交公牛40头,平均体重350.4公斤;据体重、年龄、膘情、随机均分四组。液氨组,喂经液氨氨化的麦秸和混合精料。尿素组,喂尿素氨化的麦秸,精料同一组。对照组,喂未经氨化的麦秸,精料同一组。常规组,按传统喂法:精料以棉仁饼为主,粗料以棉籽壳,谷草为主。  相似文献   

5.
王惠  冯强 《饲料工业》1997,(3):14-14
尿素氨化小麦秸饲喂秦杂牛试验甘肃定西县饲草饲料站王惠冯强刘志玉冯建山李爱萍为探索尿素氨化小麦秸对秦杂育肥牛增重效果,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我们进行了尿素氨化小麦秸饲喂秦杂育肥牛增重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牛选择该养殖户从市场选购秦杂阉牛12头,年龄...  相似文献   

6.
氨化小麦秸与酒糟饲喂短期育肥牛效果的观察王顺德,张书缙,陈春芳(河北省畜牧局)(保定地区畜牧水产局,071051)(河北农大,保定市,071001)小麦秸经氨化处理可以提高饲用价值正被诸多试验和生产实践所证实。本试验的目的在于探讨氨化小麦秸饲喂短期强...  相似文献   

7.
王惠  冯强 《饲料工业》1997,18(7):41-41
氨化小麦秸对舍饲小尾寒羊增重效果的试验甘肃定西县饲草饲料站王惠冯强刘志钰景和平冯建山1995年5月6日至6月26日进行了氨化小麦秸对舍饲小尾寒羊增重效果的试验。1氨化小麦秸调制11材料尿素(含N46%)、小麦秸、市售大棚塑料薄膜。12方法小麦秸用...  相似文献   

8.
本次试验测出:氨化小麦秸饲喂肉牛,日增重达863g,比对照组提高36.0%;微贮小麦秸饲喂肉牛增重达741g,比对照组提高16.7%;氨化秸秆组与微贮秸秆组相比,日增重提高16.5%;氨化与微贮相比,氨化操作较简便,微贮操作较复杂,但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9.
为广开饲草来源,提高饲草的利用率,大力推广秸杆氨化技术。在推广过程中,从实际出发,改大垛氨化为家庭院落小垛循环式氨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988年我们在4个乡5个村121户共搞了小垛氨化麦秸  相似文献   

10.
许腾 《畜牧与兽医》2005,37(9):31-32
将小麦秸、玉米秸经氨化、微贮处理后饲喂小尾寒羊进行增重肥育试验。30只供试羊随机分成6组,分别与饲喂未处理秸秆羊进行对比,其结果为:氨化小麦秸组、氨化玉米秸组每只日均增重分别为0.169 kg、0.196 kg;饲喂微贮小麦秸组、微贮玉米秸组每只日均增重分别为0.173kg、0.200 kg;小麦秸对照组、玉米秸对照组每只日均增重分别为0.148 kg、0.150 kg。小麦秸和玉米秸经氨化或微贮处理后增重效果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而氨化处理组与微贮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将所耗精料、粗料及增重按当时市价进行分析,60 d试验期内每只每日获利:小麦秸氨化组、微贮组、对照组分别为0.32、0.37和0.25元;玉米秸氨化组、微贮组、对照组分别为0.46、0.50和0.24元。玉米秸秆微贮后饲喂小尾寒羊经济效果优于氨化、微贮的小麦秸秆,更优于未处理秸秆,且操作简单,值得在农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1.
麦秸氨化喂畜好麦秸经氨化处理后饲喂牛羊等家畜效果好。据试验:每公斤麦秸氨化后可增加粗蛋白质含量30克。饲喂牛羊,采食速度可提高11%,采食量和消化率也都有所提高。一、麦秸氨化法:1、塑料袋氨化法。将麦秸铡成2—3厘米长的小段,每100公斤加尿素4公斤...  相似文献   

12.
氨化麦秸育肥肉牛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城地区是全国小麦生产基地,年产麦秸7.5亿kg,牛的饲草80%来源于麦秸。为了确定氨化麦秸喂牛对提高增重和麦秸利用率等的效果,进行了氨化麦秸育肥肉牛饲养试验,试验结果,试验组喂氨化麦秸牛比对照组饲喂普通麦秸牛肥育期平均日增重增加197.8g,试验组比对照组牛平均每头日增加收入0.4844无。  相似文献   

13.
1991年在建平县惠州乡进行了氨化麦秸饲喂育肥牛试验,经90天饲喂,试验组(氨化麦秸)和对照组(玉米秸)差异不显著,实践证明,在建平地区,利用氨化麦秸饲喂育肥牛也是可行的。每头牛降低饲养成本17.95%,用尿素做氨源氨化麦秸喂牛安全可靠,其喂量以占粗饲料总量的50%为宜。  相似文献   

14.
尿素氨化麦秸质量与诸因素关系王同仁,李书勤,杨杰,肖鹏,黄付哲,孙彩堂,刘建勋(安徽省界首市畜牧兽医管理站236500)利用尿素氨化麦秸已推广多年,效果尚好,提高了养牛效益,促进了养牛业发展.我市尿素氨化麦秸是按100kg麦秸,尿素3kg,水20kg...  相似文献   

15.
微贮麦秸氨化麦秸与风化麦秸育肥西杂牛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贮麦秸氨化麦秸与风化麦秸育肥西杂牛的效果比较@刘文新¥山东省平度市畜牧研究所微贮麦秸氨化麦秸与风化麦秸育肥西杂牛的效果比较刘文新山东省平度市畜牧研究所(266700)秸秆微贮饲料技术是农业部、国家科委从1995年开始在全国推广的饲草开发新技术,也是“九五...  相似文献   

16.
氨化、微贮秸秆饲喂鲁西黄牛不同增重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将小麦秸、玉米秸经氨化、微贮处理后进行饲喂鲁西黄牛增重肥育试验。30头供试牛随机分成6组,分别与饲喂未处理秸秆牛进行对比,其结果为:氨化小麦秸组、氨化玉米秸组每头日均增重分别为0.931kg、1.012kg;饲喂微贮小麦秸组、微贮玉米秸组每头日均增重分别为0.985kg1、.064kg;小麦秸对照组、玉米秸对照组每头日均增重分别为0.684kg0、.708kg。小麦秸和玉米秸经氨化或微贮处理后增重效果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而氨化处理组与微贮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将所耗精料、粗料及增重按当时市价进行分析,60d试验期结束,期内每头每日获利:小麦秸氨化组、微贮组、对照组分别为:2.103元、2.665元、0.806元;玉米秸氨化组、微贮组、对照组分别为:2.279元、2.960元、0.819元。玉米秸秆微贮后饲喂鲁西黄牛经济效果优于小麦秸秆的氨化、微贮,更优于未处理秸秆,且操作简单,值得在农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用袋装法氨化风干小麦秸来探讨尿素比例一定时不同含水量对氨化效果的影响。氨化处理过程以小麦秸含水量的不同设7个处理组,它们分别是:含水量为20%(处理Ⅰ)、25%(处理Ⅱ)、30%(处理Ⅲ)、35%(处理Ⅳ)、40%(处理V)、45%(处理Ⅵ)和50%(处理Ⅶ)。氨化时的温度为20—25℃。经过21d的氨化,调制出7种含水量不同的氨化小麦秸,对其进行感官鉴定和营养成分分析并与未氨化小麦秸作对照。结果表明,尿素氨化风干小麦秸秆时30%~45%的含水量氨化效果好,感官品质好,且CP提高幅度和NDF降低幅度均较大。表明河西地区用尿素(3.5%)氯化风干小麦秸秆最适宜的含水量为30%一45%。  相似文献   

18.
太平洋西北地区有着丰富的小麦秸资源,这作为肉母牛冬季饲料潜力很大。氨化处理是提高麦秸消化率的一种方法,由此可提高牛只的生产成绩,氨化处理还有助于增加反刍动物日粮中劣质饲草的喂量。Males和Coonrad(1982)曾以产前和产后肉母牛作过试验,表明在产后初期,氨化麦秸不足以维持母牛的生产成绩。据此,本试验对产后母牛还加喂了半干青贮料。曾有实验表明,以氨化麦秸作为唯一的粗饲料来源时,  相似文献   

19.
尿素氨化麦秸垛技术操作规程王同仁(安徽省界首市畜牧兽医管理站,236500)1物资准备1.1尿素氨化枪1.2水泵、电线、胶管、缸、桶、秤、皮尺、水井、电源。1.3尿素2适宜氨化麦秸垛2.1麦秸无霉变2.2麦桔垛贮存时间不少于2个月2.3麦秸垛重量达7...  相似文献   

20.
孙海奎  李有业 《青海草业》2006,15(2):11-12,18
对小麦秸秆进行氨化和微贮处理、分析,发现氨化麦秸CP含量高于未处理麦秸255.80%(P>0.05),微贮麦秸CP含量无大的变化,其含量同未处理麦秸;微贮后的半纤维素含量低于未处理麦秸27.10%(P<0.05),低于氨化麦秸15%(P>0.05),氨化麦秸的半纤维素含量低于未处理麦秸14%(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氨化麦秸和微贮麦秸均低于未处理麦秸(P>0.05),但酸性洗涤纤维(ADF)又高于氨化麦秸和未处理麦秸(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