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绿兴)对大豆苗期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过程中能量代谢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大豆苗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绿兴)可显著提高大豆叶片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其中总光合速率比对照提高4.96 g/(m2·h)、净光合速率比对照提高1.60 g/(m2·h),呼吸速率也较对照提高4.22 g/(m2·h),蒸腾速率下降18.50 g/(m2·h)。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植株总吸收能量较对照多18.30 kJ/(m2·h),总光合作用过程中固定的能量较对照多63.14 kJ/(m2·h),蒸腾作用消耗能量降低了44.84 kJ/(m2·h),净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提高17.38 kJ/(m·h),但呼吸消耗能量提高了45.80 kJ/(m2·h)。大豆苗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绿兴)促进了能量的吸收和固定,光能利用率提高了0.42%。  相似文献   

2.
生长调节剂对冬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在冬小麦三叶期对叶片喷施不同生长调节剂 ,研究其对冬小麦冬前生理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生长调节剂可以明显影响小麦分蘖节中内源激素含量及相互间的平衡 ,并对小麦的分蘖力产生明显影响。PP333和 6-BA处理的小麦冬前群体数分别比对照提高了 1 0 %和6%。同时 ,PP333和 6-BA还能够提高小麦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 ,并使叶片维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3.
以小麦为研究材料,在分蘖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分别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动力—2003和云大-120,研究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产量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10 d后,小麦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3.6%和19.7%,光合速率比对照提高了12.5%和13.3%;收获后室内考种测产,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8.97%和15.52%。由此可见,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增产的生理效应主要是促进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和提高光合速率,增加小麦穗长、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和千粒重,最终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4.
生长调节剂在巴旦杏保花保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以鹰嘴巴旦杏为试材,分别在盛花期和幼果膨大初期进行了喷施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保花保果的研究.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喷施生长调节剂后每隔10 d调查一次果枝的坐果数,计算坐果率,并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盛花期喷施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中赤霉素和2,4-D以40和20 mg/L处理保花效果最好,坐果率分别比对照提高7.67;和8.33;;幼果膨大初期喷施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和比久以30和100 mg/L处理保果效果最好,坐果率分别比对照提高11.00;和6.67;.  相似文献   

5.
以小麦为试材,在小麦分蘖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分别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动力—2003和云大-120,该试验主要研究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产量和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测定结果:喷施10天后,小麦植株叶片每克鲜重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3.6%和19.7%,光合速率比对照提高12.5%和13.3%;收获后室内考种测产,增产幅度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8.97%和15.52%。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显著提高产量。增产的生理效应主要是促进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和提高光合速率,增加穗长、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和千粒重,最终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调节效应,比较研究了在花生下针后期至结荚初期喷施多效唑和壮饱安对花生生长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从花生植物生长来看,这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明显降低了花生主茎高、侧枝长,以喷施壮饱安300 g/hm2效果最好,主茎比清水对照矮4.63 cm,侧枝比清水对照短6.59 cm;从对花生重要农艺性状影响来看,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程度地增加了花生单株结果数、饱果数、饱果率、百果重、百仁重。其中,喷施壮饱安300 g/hm2使花生百果重较对照增幅较大,较清水对照增加3.5 g;喷施多效唑600 g/hm2使单株结果数和百仁重增幅较大,较清水对照分别增加1.7个和1.9 g,同时饱果率较对照提高了1.09个百分点。试验结果还表明,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降低花生公斤果数,提高花生荚果整齐度。综合考虑花生产量和农艺性状调控效应,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增加花生荚果产量,增加幅度为93.75~322.93 kg/hm2,其中喷施多效唑600 g/hm2增产率最大。  相似文献   

7.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砂土地小麦千粒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砂土地小麦灌浆初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使小麦千粒重提高0.8~5.2g。在10种供试的生长调节剂中,以BN、小麦粒重保、KH2PO4为最好,其千粒重比对照分别提高15.3%、12.6%和12.4%。  相似文献   

8.
以6个萝卜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萝卜三叶期叶喷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ABA、CCC、S3307)对其抽薹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均可降低不同萝卜品种的C/N、现蕾率和抽薹率。3种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中,S3307(600 mg·L-1)对抑制萝卜现蕾、抽薹的效果最好。但不同萝卜品种的抽薹效应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响应不同,S3307处理使萝卜潍青3号、翘头青、501水萝卜、满堂红叶片中C/N分别下降了54.2%、37.14%、34.62%、62.20%,对其现蕾率、抽薹率的抑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碧全、细胞分裂素、NK-P植物营养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增产菌,采用不同应用方法在大豆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碧全对大豆增产无明显作用,其余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有一定增产作用,增产菌拌种增产效果最好,比对照增产31.71%。  相似文献   

10.
大豆高产栽培过程中,郁蔽倒伏造成捂花捂荚,一般减产10%以上。通过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TK-50抗倒伏增产素或乙烯利),对大豆植株进行化学调控,比对照增产6.9-21.5%,保花荚、防倒伏、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选取不同生长习性大豆品种DN50、DN594和Charleston,按照20、35株·m-2两种密度盆栽种植,植株生长期间每天测量株高,利用Excel 2010软件统计并分析株高数据,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不同生长习性大豆不同密度处理条件下生长规律模型,明确不同生长习性大豆生长规律。结果表明,高密度与低密度处理的大豆品种主茎生长发育规律一致,呈"慢-快-慢"S形曲线,前慢期持续时间长于后慢期,不同密度植株最大生长速率出现在同一时段。两种密度条件下株高发育曲线在生长发育前期几乎完全重合,而发育后期曲线分离,株高差异明显。因生长习性不同,不同品种株高生长速率曲线存在差异。不同生长习性大豆品种Logistic解析式曲线预测株高最大值差异明显,但3个品种不同密度处理下模型曲线均为"S"型,拟合情况良好,可为大豆田间管理和高产株型育种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以桂春豆103为材料,设单作、甘蔗/大豆间作、间作+地膜覆盖3个处理,研究甘蔗/大豆间作及地膜覆盖对大豆生长、生理、营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大豆间作的出苗速度最快;间作+覆膜处理植株的干物质积累量在鼓粒期(20.99 g/株)和成熟期(28.16 g/株)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间作+覆膜处理豆荚的干物质积累量在各时期均表现最大;间作+地膜覆盖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在鼓粒期和成熟期显著高于单作处理的叶绿素含量,但与甘蔗/大豆间作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间作+地膜覆盖处理的根系活力在开花结荚期、鼓粒期、成熟期均显著强于其他2个处理的根系活动;间作+地膜覆盖处理植株叶片的氮含量在各时期均表现最高,且在鼓粒期和成熟期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的氮含量,甘蔗/大豆间作处理植株叶片的磷含量和钾含量在成熟期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的;间作+地膜覆盖处理的单株鲜荚质量(38.33 g)和单株干豆质量(10.55 g)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的,单作、甘蔗/大豆间作、间作+地膜覆盖3个处理的干豆产量分别为1 621.41、627.90、743.85 kg/hm2,3个处理干豆粗蛋白含量及干豆粗脂肪含量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野生大豆为材料,研究了盐胁迫下外施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野生大豆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抑制了幼苗的生长,表现在植株变矮,生物量减少;叶片的丙二醛膜质过氧化物、脯氨酸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增加,叶色变深;外施植物激素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上述变化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4.
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芒果无胚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芒果进行无胚果诱导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时期、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芒果坐果有明显的影响。Irwin芒幼果期坐果量高,收获的果实也较多,台农1号坐果量低;Irwin芒以刚抽花序处理的幼果期坐果量最高,台农1号以盛花期处理的坐果量最高;Irwin芒和台农1号均以处理4(100mg/L IAA 50mg/L GA3 100mg/L 6-BA)的幼果期坐果量最高;处理N3、N4对Irwin芒保果效应较好。  相似文献   

15.
镁及镁与芸苔素内酯配合对香蕉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镁和芸苔素内酯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与调节物质。通过对威廉斯香蕉苗期施用镁肥和芸苔素内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镁肥和芸苔素内酯均能提高叶片抽生速度,促使假茎伸长、增粗和叶片增厚,并能提高单株干物质积累量;二者配施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在田间以新鲜豆1号为材料研究了6种不同施氮量对根系生长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覆膜栽培大豆单株结瘤数增加快,单位面积根系干质量比露地栽培高30.45%~53.47%;施氮肥能够显著减少单株根瘤数,但同时却能促进根量的增长和根系下扎,增加根冠比,提高根系活力;除高氮处理(N120+30)外,其余处理单位面积根干质量均在结荚期达到峰值后迅速下降;高氮处理(N120、N120+30)抑制开花至结荚期间根系的生长,但减缓了结荚期至鼓粒期间的根系干质量的降低;施氮量为90 kg/hm2时,根系综合性状优良,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使用BP神经网络预测大豆生长发育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大豆种植者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大豆各生育阶段的具体日期,使用BP神经网络构建了简单而有效的预测模型。以播种日期作为模型的主要预测因子,排除病虫害以及突发自然灾害等干扰因素影响,对大豆营养期和生殖生长期分别建模。以垦农18号大豆作为研究对象,以黑龙江九三垦区作为试验基地,历时5年,对大豆的生长阶段数据进行统计。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后,用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预测,预测的结果表明模型的平均预测精度较高,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限量标准的比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我国植物生长调节剂现行的限量标准进行概述,并与CAC、欧盟、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相关限量进行比对分析,以期对我国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和限量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我国植物生长调节剂限量标准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植物生长调节剂限量标准有缺失,与批准使用的种类数量脱节;二是标准规定的产品种类和限量与国外农产品进口国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三是标准限量集中于植物源性产品,缺少动物源性产品标准.并提出以下建议:应尽快建立健全我国已批准使用的植调剂限量标准,并考虑设定植调剂在动物源性产品中的残留限量.  相似文献   

19.
不同结荚习性大豆品种综合生产力的分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不同结荚习性大豆的综合生产力进行了两年的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一般肥力条件下,亚有限型结荚习性大豆综合生产力优于有限型结荚习性大豆。亚有限型大豆辽豆14号的产量及综合生产力都显著优于其他品种(系)。而在育种目标相似的情况下,不同结荚习性大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对不同结荚习性大豆来说,产量构成主导因素均是单株荚数、单株分枝荚数。努力提高大豆单株荚数是今后大豆育种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不同时期接受遮光胁迫对大豆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遮光处理,研究不同时期遮光及遮光强度对大豆的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播种、3节期(V3期)、开花始期(R1期)和鼓粒始期(R3期)开始遮光至完熟期,遮光强度超过20%后,大豆株荚数、株粒数、株粒重、单株地上部生物量、百粒重及小区产量显著或极显著下降。早期(V3期以前)开始遮光50%至完熟期,大豆单株有效分枝数显著减少。3节期至完熟期遮光20%~30%、R5期至完熟期遮光20%~50%和全生育期遮光50%,大豆单株瘪荚数显著增加。对大豆株荚数、株粒数、株粒重、单株地上部生物量和小区产量影响,同一遮光强度,早期(V3期以前)开始遮光比中后期(R1期以后)开始遮光更显著,3节期(V3)开始遮光比全生育期遮光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同一时期遮光,遮光强度强比遮光强度弱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