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sch.)为玄参科植物,以根入药,是焦作地区的四大怀药之一.由于河南焦作地区的栽培条件更适合其生长,因而外观品质优良,有效成分含量高,是地道的中药材.地黄因加工不同,分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鲜地黄有清热、生津、凉血的作用;生地黄有清热、生津、润澡、凉血、止血的作用;熟地黄有滋阴补肾和调经补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怀地黄为玄参科植物(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前者称鲜地黄,后者称生地黄。怀地黄是四大怀药之一,生长在河南焦作境内。鲜地黄性寒,味甘苦,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的功效;生地黄味甘苦,性大寒,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正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别名酒壶花、山烟、山白菜、生地等,为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块根入药,主要功效为降血糖、保肝、止血、消炎等,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地黄每667m~2产干货在300~400kg,每667m~2效益在1 200~2 000元,市场年需求量在2万t以上,而且近年来有增无减,地黄已成为河南产区重要经济来源  相似文献   

4.
正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属常用中药材,具有清热、凉血、生津等功效。本标准规定了地黄无公害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选地整地、繁殖方法、田间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采收和初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山东各地无公害地黄生产。  相似文献   

5.
《农村实用技术》2007,(2):38-38
1、地黄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 (1)产地.主产于河南省.以河南温县、博爱、孟县等地产量最大,质量最佳. (2)产地加工.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者习称"鲜地黄";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内部变黑,约8成干,捏成团块,习称"生地黄".  相似文献   

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外源添加物蚯蚓粪、活性炭、过磷酸钙对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Gaert.)Libosch.ex Fisch.et Mey.]在连作(连作一年、连作两年)土壤中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蚯蚓粪,特别是高添加量(30%)的蚯蚓粪可以明显提高连作地黄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物量,大幅提高连作两年地黄的成活率,明显改善地黄的连作障碍;活性炭和过磷酸钙也可在部分程度上提高连作地黄的生物量和生理指标,但总体效果不如蚯蚓粪。  相似文献   

7.
用RT-PCR技术从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Gaertn.)Libosch.]幼叶中克隆地黄基因RghBNG,使用Pst I和HindⅢ分别酶切地黄基因RghBNG和植物表达载体p CAMBIA302-GFP,经过重组,构建其过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菌株GV3101,获得其工程菌;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该基因转入地黄幼叶细胞,再生转化地黄植株。经过潮霉素抗性筛选、PCR和qRT-PCR检测,获得过表达基因RghBNG地黄植株。这些结果为进一步阐明地黄基因RghBNG功能和地黄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为中医学上最常用的药材之一,入药部分为其根状茎.因其历来广植于"怀庆府"(今河南孟州、沁阳、温县、武陟一带),又称为"怀庆地黄",是享誉中外的"四大怀药"(地黄、山药、牛膝、菊花)之一.由于地黄适应广泛、管理方便、耐贮藏、价值高.越来越受到农民的喜爱,种植面积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9.
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Libosch.)为玄参科多年草本植物植物,以根入药,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常用中药之一,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地黄的显著特点是油性大,柔软、皮细、内为黑褐色并有光泽,味微甜,尤其是断面呈菊花心状。据统计它在中药处方中的使用频率排名处于前10位。地黄因加工不同,分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鲜地黄有清热、生津、  相似文献   

10.
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为玄参科多年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常用中药之一。是载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常用中药材,药用基原为"块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2005)。据统计它在中药处方中的使用频率排名处于前10位。地黄因加工不同,分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鲜地黄有清热、生津、凉血的作用;生地黄有清热、生津、润澡、凉血、止血的作用熟地黄有滋阴补肾和调经补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建立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不同部位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检测7份地黄种质的总环烯醚萜苷含量。以梓醇为对照品,采用硫酸-香草醛显色法于510 nm对地黄叶片和根中的总环烯醚萜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01~0.25 mg/mL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A=1.191 7ρ-0.003 5,相关系数R2=0.999 9。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0.65%,RSD为1.61%。地黄叶片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普遍高于根含量。试验建立的方法简单快捷、准确,可以用于对地黄根和叶片中总环烯醚萜苷进行含量分析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2.
地黄肌动蛋白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从分子生物学基础较薄弱的药用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中克隆分离肌动蛋白基因片段,并对所获得的地黄肌动蛋白基因序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地黄IRehmannia glutinosa(Gaertn.)Liboseh.]属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的大宗中药材。主产区集中于河南古怀庆府地区(现在的修武、武陟、温县、孟县、博爱等地)。  相似文献   

14.
<正>地黄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江苏、湖北等省区均可栽培。其根部为传统常用中药材,可加工成鲜地黄、干地黄与熟地黄。花淡红紫色,花朵大,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因而也可作为花卉栽培。地黄喜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  相似文献   

15.
<正>地黄,别名酒壶花、山烟根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河南、山西、河北等地。以块根入药,依加工方法不同分为鲜地、生地和熟地。  相似文献   

16.
杜琳  任国艳  李欣  樊金玲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1):4905-4907
为降低怀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f.hueichingensis)试管苗的生产成本,比较了封口膜与蘑菇袋、蔗糖培养与无糖培养、添加谷氨酸(Glu)培养与无Glu培养对怀地黄试管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对试管苗的生长发育有极显著影响,蔗糖培养明显优于无糖培养;而封口材料与Glu仅对个别指标有显著影响,对怀地黄试管苗的整体生长发育情况无显著影响.所以,可以用蘑菇袋代替封口膜作为封口材料,但不能通过添加Glu用无糖培养代替有糖培养.  相似文献   

17.
地黄花叶病毒(Rehmannia mosaic virus,ReMV)是地黄上发生的一种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可能的新病毒。笔者对ReMV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ReMV粒子形态为杆状,可以侵染茄科、番杏科、十字花科和藜科等4科10种植物,其中在茄科的心叶烟、黄花烟、蔓陀罗;番杏科的番杏;藜科的苋色藜和昆诺藜上表现为局部枯斑症状。在红花烟、普通烟、番茄和白菜等植物上表现为系统花叶症状。ReMV的钝化温度为90-95℃,稀释限点为10-5-10-6,20-22℃条件下的体外存活期在60d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地黄花叶病毒(rehmannia mosaic virus, ReMV)在河南地黄上的发生与分布及其基因变异情况,从河南温县中草药园采集若干疑似受病毒侵染而呈现出花叶、枯萎等症状的地黄样品,用酚仿法提取地黄样品总RNA,通过PCR扩增目的基因地黄花叶病毒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片段,经过回收纯化后,克隆至pMD19-T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DH5α,随机挑选4个阳性单克隆测序,最后将结果与NCBI数据库中已有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并结合NCBI数据库中已发布的不同地区ReMV分离物的CP基因序列,构建基于CPReMV核苷酸序列的ReMV不同地区分离物的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成功克隆出ReMV河南分离物的CP基因,将该序列上传至NCBI后获得GenBank登录号为OM964874;通过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该分离物与郑州、山西、韩国报道的ReMV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近,可能有相近传染源,而与美国、日本的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远,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序列一致性分析结果与此一致。综上,这一研究扩大了ReMV群体的传播范围,丰富了其基因信息,为揭示ReMV的...  相似文献   

19.
地黄别名酒壶花、生地、熟地,干地黄等,为玄参科植物.地黄以根茎入药.鲜地黄有清热、生津、凉血的功能.近代药理研究表明,地黄有强心、利尿、镇静、降血糖及保护肝脏的作用.主要产于河南"怀庆府",为"四大怀药"之一.远销港澳、东南亚和日本等国家,在国际药材市场上享有盛誉.现全国各地均有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20.
孙丽娟 《北京农业》2007,(19):14-15
<正>地黄来源于玄参科植物怀地黄的块根,原产于河南省古怀庆府(现新乡地区)简称地黄,别名:生地、怀生地、酒壶花。干地黄经过炮制后为熟地。生地和熟地药性有所不同,不能混同和替代使用。地黄是以根茎供药用,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生地黄是多年生草本,株高25~40厘米,前茬以禾本植物较好,忌重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