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假眼小绿叶蝉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Empoasca)vitis Gothe), 属同翅目 (Homoptera)叶蝉科(Cicadellidae),是我国头号茶树害虫,以成、若虫刺吸茶梢汁液。受害芽叶叶缘泛黄,叶脉变红,进而叶尖叶缘萎缩焦枯,生长停滞,芽叶脱落,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陈宗懋(1997)认为假眼小绿叶蝉源于林木上的一种非适生性害虫,当茶树向山区、半山区发展时,该虫侵入茶园。由于叶蝉类以吮吸植物汁液为生,嫩梢密集,柔嫩多汁,假眼小绿叶蝉逐渐成为茶园中一个优势种。朱俊庆等  相似文献   

2.
<正>茶小绿叶蝉,属同翅目,叶蝉科。茶小绿叶蝉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茶树芽叶汁液,产卵于嫩梢组织内,影响茶树养分和水分的正常输送,使芽叶生长受阻。受害茶树,初期叶片发黄,叶脉变红,叶缘梢卷曲,叶尖和叶缘枯焦,芽叶卷缩硬化,生长缓慢或停止,严重时全叶枯焦脱落。茶小绿叶蝉在气候适宜的情况下,全年虫口数量呈现两次高峰,第一次在5—6月间,第  相似文献   

3.
小绿叶蝉 [Empoasca flauescens(Fabricius) ]属同翅目 ,叶蝉科 ,俗名浮尘子、叶跳虫。是我国茶区的主要害虫。成、若虫集中刺吸茶树嫩梢汁液 ,受害芽叶卷缩、硬化 ,叶尖和叶缘红褐枯焦 ,芽梢生长缓慢或停止 ,新芽减少 ,甚至不发芽。为害严重时 ,常使夏、秋茶严重减产 ,甚至绝收。小绿叶蝉在四川、重庆一带年发生 1 0代左右 ,由于常规农药在茶园中长时期使用而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 ,影响防治效果。为寻求适合茶园使用的新农药 ,我们引进年丰对小绿叶蝉进行了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报导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材料(1 )供试农药 :年丰为四…  相似文献   

4.
朱双瑶 《茶叶》2005,31(1):50-50
在夏茶生产中,危害最大的茶树害虫要算是小绿叶蝉和螨类了.在我市当前应作为重点防治对象. 1"二虫"的为害症状 1.1小绿叶蝉 该虫是茶树芽叶重要害虫之一.属同翅目叶蝉科,俗称叶跳虫,均以成、若虫刺吸芽梢汁液,使叶片失绿,叶脉变红,叶质粗老,严重时芽梢红褐焦枯,芽叶萎缩,状如火烧.受害芽叶制成干茶,碎末增多,滋味较苦涩,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正>小贯小绿叶蝉是茶树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以成虫和若虫吸取茶树汁液为害,干扰茶树营养物质正常输送,导致茶树芽叶失水、生长迟缓、焦边、焦叶,造成茶叶减产。此外,受小贯小绿叶蝉为害后的芽叶,加工成品率降低,对茶叶品质亦有严重的影响,现有防治主要农药吡虫啉、虫螨腈、联苯菊酯等因抗药性问题防治效果下降。为筛选出防治小贯小绿叶蝉的有效药剂,2016年笔者开展了5种农药防治小贯小绿叶蝉田间效果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茶园小绿叶蝉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绿叶蝉在茶园有很多种类,其中主要是假眼小绿叶蝉与茶小绿叶蝉。两者形态特征大同小异,发生规律与生活习性基本相同,均属同翅目叶蝉。但全国各地主要发生的是假眼小绿叶蝉。小绿叶蝉以成、若虫刺吸茶树嫩梢芽叶汁液为害。受害芽叶叶缘泛黄,叶脉变红,进而叶缘叶尖萎缩焦枯,生长停滞,芽叶脱落,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现将茶园的小绿叶蝉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假眼茶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 Fabricius)为茶树主要害虫之一,以成、若虫为害茶树新梢,受害后芽叶生长停滞,发芽减少、质地变脆,甚至桔焦。由于茶园长期使用菊酯类和有机磷类化学农药防治,使得假眼茶小绿叶蝉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为此,进行了此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肖强 《中国茶叶》2001,23(2):28-29
三、有机茶园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1.假眼小绿叶蝉 (1)识别特征.该虫属不完全变态昆虫,一生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3个阶段.成虫体长3~4mm,全身黄绿至绿色;卵长约0.8mm,香蕉形;若虫除翅尚未形成外,体形、体色与成虫相似.该虫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危害,被害芽梢生长受阻,新芽不发,危害严重时幼嫩芽叶呈枯焦状,无茶可采,全年以夏茶受害最重.成虫多栖息于茶丛叶层中,无趋光性,卵产于嫩梢组织中;若虫畏光,常栖息在嫩叶背面.  相似文献   

9.
白斑猎蛛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假眼小绿叶蝉是茶园的重大害虫之一,白斑猎蛛是假眼小绿叶蝉的重要捕食性天敌之一。室内条件下,白斑猎蛛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捕食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白斑猎蛛对假眼小绿叶蝉具有一定的捕食作用。白斑猎蛛雌、雄蛛对假眼小绿叶蝉成、若虫的功能反应均为Holling型反应,白斑猎蛛对假眼小绿叶蝉控制能力(a/Th)的大小比较关系为:雌蛛对若虫>雄蛛对若虫>雌蛛对成虫>雄蛛对成虫。白斑猎蛛对自身密度的干扰反应可用E=Na/(NP)和E=QP-m拟合,表明白斑猎蛛个体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相互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10.
茶梢不同节位假眼小绿叶蝉的着卵量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了茶梢顶芽及1~7节上假眼小绿叶蝉的卵量分布情况,假眼小绿叶蝉喜欢产卵于茶梢的幼嫩部位,各节之间着卵量差异显著,叶蝉卵主要分布在项芽之下的第一至四节间,顶芽及芽下第五至七节的卵量很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