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一手硬一手软”,农村的文化建设往往跟不上经济建设的步伐,群众喜闻乐见又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相对匮乏,因此努力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用健康文明而又丰富多彩的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新时期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李柯凝 《河南农业》2023,(30):43-44
河南省林州市茶店镇翟二井村通过“村晚”这一农民自导自演的文化活动满足了当地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激活了当地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增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内生动力。茶店镇翟二井村“村晚”这个典型案例说明文化活动与农民参与乡村治理之间存在共荣关系,搞好文化活动能够助力乡村振兴,以“文”化“治”既能够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也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精神风貌,体现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文化馆干部“走进农村”组织、指导群众文化工作,经过两年的实践,使所到之处的群众文化活动热闹纷呈,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和肯定。为此,笔者就文化馆干部到农村指导文化工作的做法提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一手硬一手软”,农村的文化建设往往跟不上经济建设的步伐,群众喜闻乐见又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相对匮乏。不断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努力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用健康文明而又丰富多彩的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新时代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对农村群众的文化供给应当以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决策依据,农村文化供需错位和脱节必然导致资源浪费和供给无效率。以重庆市为例,在对重庆市农村群众文化需求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从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活动参与情况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农村文化的供需错位状况,最后从信息反馈、体制改革、供给方式、供给评价四个方面提出促进重庆市农村群众文化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图说     
《农家科技》2014,(6):58-59
6月10日,2014“迷人的哈尔滨之夏”旅游文化时尚活动启动仪式暨第4届中国·哈尔滨松花江湿地节开幕式在哈尔滨人民广场隆重举行,省市领导及有关负责人参加了这次开幕式活动。通过活动宣传打造哈尔滨音乐旅游名片,此次活动以“感受松江湿地”,走进音乐名城”为主题,上午10点美丽的姑娘们及甲继海乐队在百年老街举办了时尚巡游,这次活动哈市群众广泛参与、以文化艺术时尚内涵彰显的城市新名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怀集县以加强和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目标,精心组织,扎实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科技和文化水平,解决了部分困难群众缺医少药、无钱看病的问题,推动了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近年来,农村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成绩有目共睹,特别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总体上说来,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不适应,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化馆干部要“走进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文化馆干部“走进农村”组织、指导群众文化工作,经过两年的实践,使所到之处的群众文化活动热闹纷呈,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和肯定。为此,笔者就文化馆干部到农村指导文化工作的做法提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群众文化建设是社会文化建设的关键要素。提升群众文化素养,组织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不仅有利于群众个人文化内涵的提升,而且有利于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本文旨在通过探索组织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具体措施,以期能够更好地指导群众文化活动高效高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群众文化活动当前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组成内容之一,其效果已经不弱于“衣食住行”。观察当前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我们可以发现,其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可动、可静”。如我们可以利用图书馆等设施让人们“读文化”,我们可以借助音乐、舞蹈、组织剧团等活动,促使文化“下乡”。我们还可以应用广场舞、健美操等活动引领“大妈时尚”,当然,我们还可以引入新媒体资源提升我们的文化服务水平,应用传统文化打造文化、经济一体化的品牌产业链……。由此可见,我们优化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改变的是整个社会大环境。本文中笔者就对优化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乡镇文化站是国家基层文化发展建设的重要机构,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家对文化发展日益重视的今天,乡镇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到了人们的日益关注,为了能够更好提升乡镇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成效,需要充分发挥出乡镇群众文化活动中文化站的作用。为此,文章结合当前乡镇文化活动开展实际情况和特点,分析乡镇群众文化活动中文化站的作用,并为如何优化乡镇群众文化活动中文化站的建设进行策略分析,旨在能够更好地发挥出乡镇群众文化活动中文化站在优化和谐群众文化发展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促进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更加丰富,需要开展多种创新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的精神层面的需求,是提高农民精神素质的有效方法。如何做好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工作,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农村文化活动的作用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阐述了加强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工作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目前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现状,提出了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工作顺利进行的建议与决策。  相似文献   

14.
《甘肃农业》2014,(22):F0003-F0003
什川依托得天独厚的古梨树资源,先后荣获“世界第一古梨园”“国家级生态乡镇”“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影响世界中国文化旅游名镇”四张名片,大大提升了什川镇发展生态旅游的潜力,什川逐渐成为兰州、白银及省内外游客赏花品果、避暑纳凉的好去处,旅游也带动了镇域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步伐。  相似文献   

15.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的五个方面,应以“乡风文明”为重点;充分挖掘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大力扶持农村传统文化的开展;大力加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基层文化队伍建设,重点培养群众文化工作者;积极调动民间文化工作者的热情,大力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农村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改革媒体宣传栏目,积极引导服务“三农”。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还应积极发挥基层党政机构的主导作用,重视对“村规民约”和“风俗习惯”的改造,引导和利用,重视以“城镇化”来推动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乡镇文化站是农村唯一的文化事业单位,肩负着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是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桥梁与枢纽。乡镇文化站能否以新颖的、健康文明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吸引和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地抵制现代文化中各种消极的现象,有效地推进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是广大乡镇文化干部责无旁贷的职责。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强国之梦的基石。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文化发展已被确立为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快速增长。满足文化需求、体现文化关怀,越来越成为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农垦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搞好农场文化建设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8.
顾方 《安徽农业科学》2023,(22):249-251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举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服务乡村文化振兴有利于加强乡村的建阵地建设,有利于树新风凝聚乡村正能量,有利于安民心促进乡村和谐稳定。针对存在的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较弱、实践活动的形式单一、实践内容吸引力不强、实践活动开展氛围不浓等困境,提出如下对策:一是注重理论和活动创新;二是注重与文明创建相结合;三是注重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四是注重与乡村治理相结合;五是注重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一、群众文化的概念群众文化是指人们在工作之外,自我参与、组织、开发的社会性文化。人们在参与娱乐的过程中,能够得到一种积极性的休息。它通过调节参与者的意识和思维活动,使之获得积极的情绪,达到思想、文化、情感上的一致满足,具有群众性、多样性、自娱性等特征。它包括了群众文化生活、群众文化工作、群众文化事业乃至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在内的具体概念。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城镇群众文化建设中的“边缘”群体文化发展阐述了笔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