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黑龙江垦区八五六农场,了解孙章林的人都知道这个人心思活。前些年他种蔬菜,把别人扔掉的玉米育秧盘收集起来育菜苗,又卖菜又卖苗,还真挣到了钱。可看到别人种地挣到了大钱,心思又活了,不种菜了,种了300多亩地的小麦大豆,不走运的是,两年下来不但没挣到钱,反而把种蔬菜挣的钱也赔进去了。  相似文献   

2.
"以前种菜不知道上哪卖,而且价格也低,加入合作社后,有了一条龙服务,蔬菜愁产不愁卖,今年我家种的3亩番茄,一天就收入好几百元。"在江苏省灌云县圩丰镇周庄村,  相似文献   

3.
我地由于去年的红薯价格很低,导致今年很多人不愿种红薯,有的人把贮存了半年的薯种去喂猪.然而,青年李某却收购了500多公斤薯种,并用地膜催芽.当薯芽长至三四厘米长时,用盆子栽起来,一部分没有种的也用泥土混装在拖拉机上,拉到城里去卖.他以每盆5元的价格出售,没想到很快被城里人抢购一空,没盆栽的薯种也以一元一只卖了个精光,获净利3000多元.城里人说,盆栽甘薯种在阳台上既能美化环境,薯藤、薯叶又能当蔬菜吃,真是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4.
贺瑛 《今日农村》2006,(1):12-13
“俺这大棚,西瓜1年能卖2.2万元,1亩(1亩=1/15公顷)地尖椒能卖4000多元,加上种菜的收入,我1年就能收入3万多元钱,现在俺村发展大棚的积极性可高了!”去年11月30日上午,河南省内黄县东庄镇渡店村种植户史麦昌站在自家大棚前,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起他的大棚种植,喜悦之情溢下言表。  相似文献   

5.
今年的甘蓝市场,便宜了买菜的,亏了种菜的,往年一两元钱才能买到的1棵甘蓝,今年1角钱任意挑选,往年种甘蓝亩(1亩=1/15公顷)收入千元很平常,1500元以上的也相当普遍,特别是去年3000元以上的也不是罕见,而今年1亩甘蓝怎么卖也掐不回本钱,就是说农民在种植甘蓝上全赔了钱。  相似文献   

6.
“俺这大棚,西瓜1年能卖2.2万元,1亩(1亩=1/15公顷)地尖椒能卖4000多元,加上种菜的收入,我1年就能收入3万多元钱,现在俺村发展大棚的积极性可高了!”去年11月30日上午,河南省内黄县东庄镇渡店村种植户史麦昌站在自家大棚前,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起他的大棚种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像史麦昌一样,内黄县越来越多的农民兄弟选择了发展大棚种植,仅渡店村1个村今年就新增温棚1200栋,而内黄县1年新增的温棚就超过1.5万栋。在采访中,内黄县副县长赵宪法高兴地说:“我县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做文章,按照‘规模发展抓小区,优化结构抓质量,依靠科技抓效益…  相似文献   

7.
既卖饲料又帮推销生猪石山头村饲料店老板想出一个新招:谁买他家的饲料,他就为谁销售生猪。他还和猪贩子签了合同,每介绍一头猪,收劳务费5~10元。这样一来,不仅他的饲料卖得火,而且每年为养猪户推销生猪的收入也不少,真是一举两得。甘薯盆栽市郊一老农把500多公斤薯种用地膜催芽,当薯苗长到三四厘米长时,他就用花盆栽起来,然后运到城里去卖,以每盆5元出售,没想到很快被抢购一空,就连还没上盆的薯苗也以每棵1元的价格卖了个精光,共收入3000多元。卖菜苗赠信誉卡桐河乡邱家庄村有个年近花甲专门育菜苗卖的农民。他卖菜苗已经好几年了,从来没有…  相似文献   

8.
种薯能年收入10万?说来可能没有几个人相信。但是,就是有这么一个人,坚持实验、摸索了4年,去年,他种了1.8万株紫色红薯,收了1万余千克,以每千克8~12元销售,收入达10万余元,创造了种薯神话!他就是在湖北丹江口三官殿办事处蔡湾村包了约近5公顷橘园的袁华。  相似文献   

9.
于如生是江苏省东台市东台镇于南村菜农,他种的蔬菜.不仅产量比别人高,售价也比别人高出一大截。2007年,他承包的6.5亩蔬菜大棚.亩收入达到1.5万元。他的主要经验是“四招”。  相似文献   

10.
<正>重庆市璧山区丁家镇高古村一片蔬菜基地里,大棚里的丝瓜苗已有几厘米长。大棚外一大片刚收获过儿菜的地里,渔马蔬菜种植有限公司经理王新全带着几位工人,在用旋耕机翻地。"天一放晴,苗子就要移栽到这地里。"王新全说,"5月初我种的丝瓜就能上市,会比周边菜农种的丝瓜至少提早半个月,相信又能卖个好价钱。""你就这样自信?"笔者问他。"当然!"他搓了搓满手的泥。在外种菜,又回乡种菜王新全不是高古村的人,老家在璧山三河镇。他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种菜,后外出到珠海等地打工,几年前,又与别人合伙,到江苏流转土地,建起一座小型农场,专门  相似文献   

11.
王贵碧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0):115-116
江津红薯"豫薯王"主要是以鲜薯和淀粉为经济学产量的,其育苗技术和贮藏技术直接影响红薯的产量及经济价值。为了提高红薯"豫薯王"的产量和商品价值,增加经济收入,红薯"豫薯王"育苗技术和贮藏技术十分必要。介绍了红薯"豫薯王"贮藏和育苗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四川农场》2005,(2):24-24
在我国的红薯主产地四川省,2004年每公斤红薯卖0.3元,比2003年涨了18%,每吨红薯淀粉卖3000元,比2003年涨了20%。不但您不信,就连专门种红薯的人也没想到,因为在以前,只要一提起红薯,没有人不摇头的:这粗粮,上不得台面。  相似文献   

13.
“2007年我种红薯24亩,按每千克1.2元合同价交售,扣除肥料、种子等成本,少说也纯赚8万元。”湖南浏阳市溪江乡浆田村农民刘冬生,谈起黎福根带领农民加工红薯致富的甜头时,笑得合不拢嘴。浏阳盛产红薯,薯料营养丰富。但原薯口味不佳,价贱伤农。农民一年风雨辛劳,薯山座座,口袋瘪瘪,红薯只能用作牲畜饲料。  相似文献   

14.
“2007年我种红薯24亩,按每千克1.2元合同价交售,扣除肥料、种子等成本,少说也纯赚8万元。”湖南浏阳市溪江乡浆田村农民刘冬生,谈起黎福根带领农民加工红薯致富的甜头时,笑得合不拢嘴。浏阳盛产红薯,薯料营养丰富。但原薯口味不佳,价贱伤农。农民一年风雨辛劳,薯山座座,口袋瘪瘪,红薯只能用作牲畜饲料。  相似文献   

15.
正益阳市赫山区会龙山街道办事处沙河村蔬菜科技示范户张超凡,今年67岁,有近40年的种菜历史。2015年他种植蔬菜4135平方米,年总产量35.18吨,年总产值7.28万元,年纯收入5.19万元,实现每667平方米纯收入7985元;加上加工收入1.2万元,共计年纯收入6.39万元。他每年带动周边菜农20余户走上科技种菜的致富路。近日,笔者了解到老张种菜致富有四大法宝。1.有技术指导员的指导近年来,张超凡均受益于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会龙山  相似文献   

16.
今年的甘蓝市场,便宜了买菜的,亏了种菜的。往年一两元钱才能买到的一棵甘蓝,今年一角钱任意挑选..往年种甘蓝667平方米(1亩)收入千元属很平常.1500元以上的也相当普遍,特别是去年3000元以上的也不是罕见。而今年667平方米甘蓝较好的也卖不够本钱,就是说农民在种植甘蓝上全赔了钱。  相似文献   

17.
特色红薯     
【汨罗有“薯”】2006年11月中旬,湖南岳阳泊罗市桃林寺镇南林村村民黄细和从地里挖出了一兜4个连体、重达44公斤的“红薯王”.其中一个单体重20公斤。在当地,像黄细和这样种红薯种出了名堂的薯农不计其数。他们种的红薯不但个头大,而且品种多,该市5万多亩红薯中既有工业用薯、鲜食薯,也有菜用薯和保健型薯,香喷喷的汨罗特色红薯为农民增加了收入。  相似文献   

18.
绝招一:调整准 致富“稳” 前不久,山东省郯城县泉源乡蚕农李学卫在家中盘点去年的收入。他高兴地告诉笔者:“比起去年,今年增加了3000元的收入。这多出来的3000元,是养蚕增加的收入。前年667平方米地能收入1600元,今年667平方米地可以收入2600多元,多亏乡里推广植桑养蚕,家里有0.2公顷(3亩)桑地,一年就能成为万元户……”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猪往前拱,鸡往后刨”,这叫各活一路。在我家附近的市场上有一位卖烤红薯的大爷,卖红薯有一招鲜,别人的红薯摆一天还得剩下,而他的红薯去晚了你还真买不着。每次途经他的摊前,听到他的吆喝,人们不禁都放慢了脚步。你听:“这位大哥你过来,买卖不成仁义在,我送你二斤拿回去,品尝品尝下次来。我的红薯不好吃,你骂我来我一声都不吱。”买红薯的被他的顺口溜逗笑了,他也笑着说:“你这个同志是干部,叫俺羡慕又嫉妒,我祖辈是官没为民做主,罚我今天来这儿卖红薯。”“我鸡叫二遍就起床,二十里地用腿量,我的红薯吃着美,如果不香您扇我的嘴!”…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阜宁县吴滩镇通阳村68岁的蒋守惠,人称“菜王”。从1996年以来,他靠1.4亩(1亩=1/15公顷)承包田一年四季滚动种菜,年收入都达到了1万元以上,2002年纯收入达到1.5万元。他的“真经”主要有以下一些。 1.好种出好苗,良种产量高 1995年以前,他种菜也不“精”,采用老祖宗露地种植的方法,1年种豆菜类七八个品种,产量低,色泽差,口感不好,卖不出好价钱。1995年10月他通过参加县、镇农技校学习和听致富典型介绍,深感不换脑筋没法种菜致富,于是他订阅致富类报刊认真学习。1995年12月,他从报刊上得知中国农科院良种繁育组供种信息,便邮购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