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姬松茸的室内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姬松茸Agaricus blazei murrill又名巴西蘑菇,原产巴西、秘鲁等地。姬松茸肉质鲜美可口,具有杏仁香味,发展前景较好。但姬松茸因其特有的生态习性而人工栽培的产量低且不稳定,近年来,我们通过栽培摸索,总结出了一套在室内床栽姬松茸的技术,现介绍如下:1栽培季节 姬松茸属中温偏高菌类,菌丝生长10~35℃,最适22~26℃;原基形成与分化阶段温度16~26℃,最适18~21℃;子实体生长15~33℃,最适20~25℃;春秋两季均栽培,各地应以当地的气温安排栽培期。2 塑料棚搭建 菇房选择交通方便、近水源、环境干净的地方建造。坐北朝南,利于通风换气,又可提高冬季室温,避免春秋季节干热的南风直接吹到菇房。用毛竹支架的塑料大棚菇  相似文献   

2.
1 栽培季节与环境选择。1.1 栽培季节选择 姬松茸属中低温型菌类,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0~27℃,子实体最适生长温度18~26℃。春秋两季均能栽培,春菇低海拔区可在3月播种,高海拔区可在4月播种;秋菇可在7~8月播种。各地应根据当地条件具体安排工作日程。  相似文献   

3.
姬松茸北方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气候制约北方地区 ,姬松茸栽培一直受到限制。笔者从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所引种 ,针对国内外姬松茸栽培存在的问题 ,根据东北资源及气候特点 ,系统研究了姬松茸生物学特性、栽培条件、管理技术 ,进行了适应性驯化栽培和出菇试验 ,初步获得成功。1 生物学特性 姬松茸属中温偏高菌类。菌丝生长 10~37℃ ,适温 2 5~ 2 7℃。最适 pH6 .5~ 7.5 ,以料水比 1.0~ 1.4为宜 ,最适碳源为蔗糖 ,其浓度为 7% ,硫酸铵为最适宜的氮源 ,其浓度为 0 .3% ,子实体发育温度为 2 0~ 2 6℃ ,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 ,子实体生长阶段需少量的散射光。2…  相似文献   

4.
姬松茸属中高温型品种,菌丝生长适温10~37 ℃,子实体生长发育适温10~30 ℃.春栽最佳播种期为清明至谷雨之间.产菇盛期5~7月,是最适于春末夏初栽培的菌类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所从 1994年引进姬松茸菌种 ,经过近十年的推广 ,栽培方式主要是室外大棚床栽 ,近两年 ,年栽培面积达 2 0 0万m2 ,鲜菇产量近万t。今年春季以来 ,姬松茸市场疲软 ,销售缓慢 ,价格为干品8万元 /t,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下降 2 0 % ,主要原因 :产品中被检出有高毒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超标。因此 ,推广姬松茸无公害生产技术 ,是一件非常紧迫的任务。1 生产季节安排 姬松茸属中偏高温型的草腐菌 ,菌丝生长温度范围 15℃~ 35℃ ,最适温度 2 3℃~2 7℃ ,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 16℃~ 2 8℃ ,最适温度18℃~ 2 3℃。各地气候不同 ,应安排在播种后…  相似文献   

6.
春末夏初最适栽培姬松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姬松茸属中高温型品种,菌丝生长适温范围10℃~37℃,子实体生长发育适温范围10℃~30℃。最佳播种期清明至谷雨之间,产菇盛期5月~7月,是春末夏初最适栽培的菌类品种之一。1 原料准备 按每200m2产于品菇100~150kg计算,需料:稻草或麦草 2 500kg,杂木屑500kg,干牛粪粉 1500kg,石膏粉40kg,碳酸钙40kg,过磷酸钙20kg,尿素20kg,石灰40kg,菌种7支(原种20瓶,栽培种800袋)。2 原料处理 牛粪、木屑混合后用清水预湿,稻、麦草用水浸泡24小时,然后捞出沥去…  相似文献   

7.
鸡腿蘑又名毛头鬼伞 ,“2 0 1”是我园在万亩榴园采得野生菇体组织分离而成 ,经栽培出菇 ,生物转化率可达 10 0 %~140 %。1 鸡腿蘑 2 0 1的生物特性1.1 营 养 鸡腿蘑是一种草腐土生菌类 ,能利用相当广泛的碳源和氮源 ,各种食用菌栽培后的废料、杂木屑、棉子壳、玉米芯、麸皮、畜粪、杂草、麦草、稻草等都可使用。1.2 温湿度 属中温偏高型菌类。菌丝生长温度 3~ 3 5℃ ,最适 2 4~ 2 6℃ ,- 10℃不会被冻坏 ;子实体生长温度为 8~3 0℃ ,出菇最适为 16~ 2 4℃。该菌株菌丝生长培养基含水量以 65 %左右为宜 ,但发酵后的培养料含水量…  相似文献   

8.
姬松茸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姬松茸是一种美味的药用蘑菇。近年来,我们进行姬松茸的引种栽培研究,本文报道姬松茸子实体的形态特征及菌体培养条件等的一些研究结果。姬松茸菌丝体能利用蔗糖、葡萄糖等作为碳源;但不能利用可溶性淀粉。其中以7%的蔗糖最佳,氮源利用上以硫酸铵(NH_4)_2SO_4最好,其最适浓度为0.3%,硝酸(HH_4NO_3)次之,但不能利用蛋白胨。姬松茸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7℃,最适温度为23~27℃。菌丝体在酸碱度范围为pH4.5~8.0,最适为pH6.0~8.0。菌丝体能在料水比为1:1.2~2.2的培养基(含水量为54.5~68%)中生长,其中以料水为1:1.4时(含水量为58.5%)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姬松茸栽培季节安排,培养料配制度菌丝、覆土、出菇阶段的管理等技术阐述,总结姬松茸双季栽培高产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0.
鲍鱼菇又名台湾平菇、黑鲍耳,属草腐性菌类。子实 体肉质肥厚,菌柄粗,清香可口,营养极其丰富。为加快南阳市食用菌内部品种结构调整,南阳市内乡、邓州等县、市区先后引进新品种鲍鱼菇,一举栽培成功,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栽培过程中须加强以下管理:1 合理安排栽培季节 鲍鱼菇是一种高温型的草腐性菌类,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5~28℃,子实体生长温度为20~32℃,最适温度25~28℃。接近30℃时子实体  相似文献   

11.
徐明高 《食用菌》2004,26(3):28-28
我县姬松茸栽培地区海拔都在550m以上,早春和晚秋气温一般低于18℃,不利于菌丝生长发育,而夏季无酷暑,在栽培方式上作一些改进,能够顺利越夏,每年栽培1次,从6~11月份均可出菇,最高产量14kg/m^2,经县科委验收平均单产5.6kg/m^2,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经过几年实践,我们总结出一套适宜我县的姬松茸高产稳产栽培模式,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地姬松茸引种,适度栽培至推广已历经几年时间,姬松茸种植已达到一定规模,但在栽培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技术问题影响产量进一步提高,现就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简述如下:1保湿和通风问题姬松茸是喜高湿菌类,因此对栽培环境湿度要求较高,一般菇房内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95%以上;同时姬松茸又是好氧菌,出菇期对CO2非常敏感,要求CO2浓度在30ppm以下,故需要保持菇房良好的通风透气即勤通风、增加通风量和延长通风时间,然而通风良好对保温不利,这就要求对菇床勤喷水(一天最少要喷水2次以上),同时对菇房地面进行浇水,菇…  相似文献   

13.
雷银清 《食用菌》2007,29(3):54-54
银耳属于中温型稳温结实性菌类。银耳菌丝(指纯白菌丝和香灰菌丝的混合体)在6~32℃范围内能生长。以22~25℃为最适,其子实体生长温度为18~25℃,以23~24℃最适。根据银耳的这一生物学特性,古田县在高海拔地区利用野外阴棚,在  相似文献   

14.
丁湖广 《西南园艺》2006,34(2):65-66
猴头菇人工栽培在各地已不同程度地形成规模生产。但突出的问题是:产量虽能达标,而高品位产品的比率小,商品性低,影响生产者的经济效益。本文介绍猴头菇高品位栽培的几个关键技术。1把握种性,确定栽培季节猴头菇属中温发菌,低温变温结实型的菌类,菌丝生长10~33℃均可,最适25~28℃;子实体生长12~24℃均可,最适16~20℃,高于25℃生长缓慢,低于12℃子实体变红。根据其生物学特征,顺应自然气温的最佳生产季节,应以秋分(9月下旬)接种,至小雪(11月下旬)出菇1~2批,翌春再产1批菇。山区也可采取早春1月接种,加温发菌培养,3—4月长菇。2精选原料,…  相似文献   

15.
茶树菇属中温型菌类,菌丝生长适温20~27℃,低于14℃时菌丝生长缓慢,生产时间延长,高于33℃时菌丝生长受到严重抑制,易老化变黄。子实体生长最适温16~24℃,低于15℃不易出菇,高于28℃子实体菌盖薄而色淡,超过30℃时。子实体难以发生。因此,茶树菇常规栽培在春、秋两个季节。  相似文献   

16.
1栽培季节 在自然气候条件下栽培双孢蘑菇,栽培季节的选择是首要的问题。双孢蘑菇是一种中低温型食用菌,具有子实体生长所需温度低于菌丝体生长温度的降温结实的特点,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2~26℃,而子实体形成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6~18℃。我国各地的双孢蘑菇播种季节一般都安排在秋季,  相似文献   

17.
姬松茸属于蘑菇科蘑菇属 ,又称小松菇。该菇原产北美南部地区和南美北部巴西、秘鲁等国 ,是海岸地带草场上生长的一种食用菇类 ,其子实体脆嫩爽口 ,香味浓郁 ,菌盖菌柄均可食用 ,也是一种美味的药用真菌。福建省农科院于1992年从日本引栽培 ,我们自1993年引进菌种 ,经试验、示范栽培 ,认为姬松茸比当前我国大面积栽培的蘑菇产量高 ,管理方便 ,平均每平方米产菇7.4kg,最高产量可达9~10kg,现将其生长特性及栽培技术简介如下。1形态特征姬松茸的子实体比较粗壮 ,菌盖半球形至平展形 ,直径5~10cm ,表面被覆淡褐色至栗褐色纤维状鳞片 ,边缘有菌…  相似文献   

18.
张健 《蔬菜》2007,(3):14-14
姬松茸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被称为“健康食品”。位于福建省政和县高山区的杨源乡平均海拔860m,年均气温14℃,昼夜温差大,同时有丰富的稻草、毛竹等原料,非常适宜姬松茸栽培。2006年,杨源乡栽培姬松茸50000m~2,平均每平方米产鲜菇9kg,按照每千克鲜菇4元计算,每平方米产值36元。姬松茸在高山区栽培产量高、效益好,是高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好项目。现将姬松茸高海拔山区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姬松茸的生物学特性1.温度温度是姬松茸生长发育重要条件之一,菌丝在10~30℃内都能正常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2~  相似文献   

19.
为加快南阳市食用菌内部品种结构调整 ,南阳市内乡、邓州等县、市区先后引进新品种鲍鱼菇 ,一举栽培成功 ,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栽培过程中须加强以下管理 :1 合理安排栽培季节 鲍鱼菇是一种高温型的草腐性菌类 ,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 2 0~ 30℃ ,最适温度为 2 5~ 2 8℃ ,子实体生长温度为 2 0~ 32℃ ,最适温度 2 5~ 2 8℃。接近 30℃时子实体生长较快 ,而低于 2 5℃和高于 30℃时子实体发生较少。低于2 0℃和高于 35℃则完全不能长出菇蕾。基于此种情况 ,鲍鱼菇在河南省栽培季节宜在 7月上旬 ,8月下旬至 9月上旬出菇。2 栽培料配比 …  相似文献   

20.
陈朝阳 《食用菌》2004,26(1):35-35
1栽培季节 安排双孢蘑菇子实体形成要求温度较低,8~15℃发育良好,人工栽培8~25℃均可生长,15~20℃生长较快。因此,在气温降至15~20℃前40~50天制袋、接种最适。由于菌丝以24~26℃生长最好,所以商洛地区生产季节应安排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制袋,12月至翌年4月为出菇期。当然,12月至2月制袋,3、4月份出菇一样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