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张洪强 《蜜蜂杂志》2012,32(8):25-25
转地养蜂,是养蜂人寻找优质蜜源,提高养蜂效益的重要措施。但日常养蜂生活中,不少养蜂人总为搬一次家就损失一批蜜蜂而苦恼。江苏省滨海市三中港养蜂基地通过多年来的实践,总结出转地养蜂的实践经验,避免了搬运中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正>韭菜花期是天气由热转凉的时间,几乎是最后一个蜜源植物,也是培养越冬蜂最好的蜜源植物之一。强大的蜂群在有大面积种植韭菜的地区,每群蜂会采集到大量的蜂蜜。韭菜花分泌大量的蜜汁,蜜蜂非常爱去采集。在韭菜花期,中午下午蜂群忙个不停。在韭菜花期,养蜂员看到一框框蜂蜜,都十分高兴。有的养蜂人取蜜,有的养蜂人增加巢框,忙个不停。韭菜花是养蜂中最后一个蜜源,此时,把整框的蜂蜜提  相似文献   

3.
<正>养蜂,一般人认为应该是在乡村、在山区林地,或是随着季节追随蜜源植物的花期走,哪儿有花、有蜜源,就把蜜蜂送到哪里,安营扎寨又不断迁徙。在人们的印象里,养蜂人是极为辛苦的一类人,他们远离城市、村镇、人群密集的地方,身处荒郊野外,风餐露宿,可以说,养蜂与城市风马牛不相及。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养蜂这一产业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城市也可以养蜂。下面我就谈几点对城市养蜂的观察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优良的蜜源是养好蜂的条件,而各地的蜜源情况往往在变化.面对蜜源条件的变化,养蜂人可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变,以利夺取养蜂生产的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5.
王治荣  任付珍 《蜜蜂杂志》2019,(6):I0004-I0004
4月9日,山西省介休市科协和介休市养蜂协会共同举办养蜂专业技术培训班,市科协主席任晓华、副主席郭健、养蜂协会会长王治荣出席会议,来自全市的养蜂人员共计90人参加培训。介休市辖区总面积800 km2,境内以刺槐、枣树、荆条蜜源植物为主,全市蜂群饲养量为5 000群,以意蜂居多,从业人员100多人,蜂产品以自产自销为主。为适应市场需求,解决产品单一问题,市科协和市养蜂协会联合组织举办本次培训,专门聘请运城市蜂业协会副会长、闻喜县冯氏蜜蜂园经理冯群龙为培训班授课。  相似文献   

6.
2003年《蜜蜂杂志》第6,7,9期发表了孙哲贤、葛凤晨等同志的文章———《种植蜜源植物发展养蜂业的探讨》,读后感触极深,我认为这是一篇关心中国养蜂事业,具有远见卓识的好文章。蜜源植物是养蜂生产的物质基础,是决定蜂群发展快慢、产量高低和养蜂成败的主要因素。因此,发展蜜源植物,保护蜜源资源,加强对蜜源植物的研究,普及蜜源植物知识,是当前发展养蜂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土地辽阔,植物种类繁多,适于蜜蜂繁衍生息和生产商品蜜的自然环境具有区域性差异。我国养蜂人采取追花采蜜的生产方式,充分利用蜜蜂资源和蜜粉植物资源,从而取得可…  相似文献   

7.
读书人有十年寒窗之说,养蜂人对特种蜜源也有十年守候之苦.从1995~2006年长达11年,就云南的野坝子蜂蜜来说,养蜂人尝到了许多甘苦.他们在野坝子蜜源上投入的资金,特别是定地养蜂大户投入的资金集中起来,可以建多少高楼大厦.由于自然界物种的变化,过去在野坝子蜜源上创造出的辉煌一去再不复返,许多的养蜂人因此一贫如洗,总是希望-失败-贫穷!对别无生计的专业养蜂大户,虽然蜜价年年上升,但这几年野坝子泌蜜很少,始终无济于事.  相似文献   

8.
张明浦 《蜜蜂杂志》2007,27(2):30-30
读书人有十年寒窗之说,养蜂人对特种蜜源也有十年守候之苦.从1995~2006年长达11年,就云南的野坝子蜂蜜来说,养蜂人尝到了许多甘苦.他们在野坝子蜜源上投入的资金,特别是定地养蜂大户投入的资金集中起来,可以建多少高楼大厦.由于自然界物种的变化,过去在野坝子蜜源上创造出的辉煌一去再不复返,许多的养蜂人因此一贫如洗,总是希望-失败-贫穷!对别无生计的专业养蜂大户,虽然蜜价年年上升,但这几年野坝子泌蜜很少,始终无济于事.  相似文献   

9.
(接 7期 )4 种植蜜源养蜂的几种模式种植蜜源发展定地养蜂是养蜂经营方法的一种改革 ,一切都在探索之中。今提出几种模式 ,只是雏形 ,并不完善 ,需要大家进一步充实和改进。养蜂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参考采纳 ,也可以几种模式相结合 ,设计更适合自己的养蜂模式。总之 ,只要有改变过去那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养蜂生产方式的计划 ,在充分认识种植蜜源发展养蜂的重要性的基础上 ,有意识地把有限的资金或人力逐渐投入到蜜源基地建设上 ,办法总是有的。4 1 蜜源园式养蜂模式江西省养蜂研究所杨柳报道 ,该所在遂川县大坑乡开展科技扶…  相似文献   

10.
辽宁地区养蜂的特点是规模小、小转地、产品单一,受当地蜜源所限,加之病虫害和极端天气的影响,养蜂生产效益始终不高。为了提高养蜂生产效益,养蜂人就要从提高生产技术入手,通过引进蜂种、规模化饲养、防疫灭病,从多方位多角度提高养蜂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1.
<正>开着养蜂车去养蜂有利有弊,养蜂车免除了养蜂人装卸蜂群的劳苦,免除了租车的麻烦事,减轻劳力强度,节省时间和运费,但也有诸多弊端。一辆养蜂车装载100~200多箱蜜蜂究竟停放在什么地方饲养?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国家不可能在所有公路边每隔一段距离修一个停车场,也不可能修一条专供养蜂车使用的公路,所以养蜂人只能将养蜂车停靠在有大片蜜源的公路旁。  相似文献   

12.
随着蜜源植物逐渐减少,有些甚至灭绝,摆在定地养蜂人面前的是走自己种植蜜源植物之路,否则养蜂的路会越走越窄.现在是商品经济社会,不挣钱光亏本的事是没有人愿意继续做的.今年我县就有十几家养蜂户弃蜂改行.如果不考虑走一条创造性的思路定会走进死胡同.  相似文献   

13.
<正>湖南常桃一带部分地方,在2014年7~8月,定地饲养的意蜂群巢前蜂尸成堆,幼蜂满地爬,个别蜂群的蜂王离奇失踪,养蜂人目睹此情,不知所措。有些养蜂十几年从未见过,因找不出原因,收集一些死蜂寄往北京寻求答案,也未得到确切结果。笔者养蜂多年,曾遇到此类情况,不外乎以下4个原因:一、有毒蜜源中毒每年7月是有毒蜜源喜树花盛开的季节,若当年  相似文献   

14.
养蜂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养蜂应根据蜜蜂的习性,按照养蜂人的要求,施加管理措施。导引它们进行活动。使壮年蜂出现的高峰期和蜜源植物的流蜜期或授粉作物的授粉期相吻合,这是奠定蜜、蜡、浆高产以及高效授粉的基础,也是养蜂技术综合集中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5.
<正>在蜜蜂饲养过程中,强大的蜂群、丰富的蜜源、良好的气候形成了缺一不可的养蜂三要素。然而,随着近20年来气候的改变,掠夺性耕作制度的悄然兴起,大量优良蜜源消失,蜜蜂顽固病虫害等增加了养蜂生产的不确定性,加上养蜂人员逐渐老龄化,蜂产品市场的混乱,使我国养蜂业雪上加霜。如何走出困境?这是养蜂人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应引起我们的积极思考。引进蜜蜂活框饲养和西方蜂种后,我国养蜂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从业人员快速增加,由此带动了很多  相似文献   

16.
<正>1971—1979年,笔者在生产大队养蜂。每年跟随邻近几个大队的养蜂场组成的车皮,在江西春繁之后,于4月上旬左右赶赴江苏昆山采油菜花、紫云英。昆山的油菜和紫云英蜜源,当时被养蜂者称为"天蜜源"。在那追花夺蜜的岁月,每当火车载着蜂群进入苏南平原,金色的油菜花,姹紫嫣红的紫云英便映入眼帘,心情豁然开朗,无比激动,因为养蜂人最繁忙的季节就要开始了。  相似文献   

17.
秋繁对养蜂人来说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工作,南北秋繁因蜜源不同遇到的问题也不一样。我是北方人,在这里只谈北方秋繁的问题。在养蜂过程中一般认为秋繁在9月份才算开始,实际上我在秋前荆条花蜜源中期就开始准备了。  相似文献   

18.
<正>盛夏的桐梓县娄山关绿叶葱葱,山川秀丽,叠踩峰岭,短短几十平方公里内,海拔从300多米直升到2 000多米。一日之内可以遇到多种气候,不同海拔造就了植物多样性,对于养蜂人来说是养蜂的天堂。这里的主要蜜源有油菜花、青麸杨(夏五倍)、乌柏木、五倍子、枇杷,辅助蜜源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19.
王乔 《中国蜂业》2013,(9X):63-66
<正>我能奉献的没有其它,只有热血、辛劳、眼泪与汗水。——温斯顿·丘吉尔佛子庄乡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西北部大石河中游,地处山前暖区,蜜源植物丰富,素有"京西蜜库"美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历史悠久的养蜂传统产业,佟福华正是坚守这一产业的京郊老蜂农的优秀代表之一。从集体蜂场养蜂到养蜂协理员管理养蜂,再到家庭养蜂,佟福华走过的养蜂事业路,见证着不同时期房山区养蜂人的辛劳历程,诠释着温斯顿·丘吉尔笔下的奉献……  相似文献   

20.
宋心仿 《蜜蜂杂志》2010,30(6):20-20
<正>"养蜂人苦,养蜂人累,养蜂人生活单调乏味",这是养蜂人对自己工作与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社会人对养蜂工作和生活的客观评价。养蜂人之所以既苦又累,主要是因为养蜂有流动的特点,长年在外转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