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正>《谈中蜂小继框养殖的好处》在《蜜蜂杂志》第6期上刊出后,有热心于小继框养殖的读者来信询问养殖方面的许多问题,恕我不能一一复信,今借杂志的一角作答。1蜂箱和巢框的大小蜂箱的大小应因地、因蜂制宜,由于各地气候、蜜源决定了养蜂的强与弱,若平箱群的蜂有6~7框,那么小继箱内径35~38 cm就够大了,能装6~9框。若平箱群蜂有8~10框,小继箱内径宽39~42 cm,  相似文献   

2.
《中国蜂业》2015,(11):39-40
<正>中蜂活框饲养在养蜂书籍上称为科学养中蜂,相对中国传统的中蜂土法饲养,也就成了落后的养蜂方式。本人以活框、传统两种方式饲养中蜂多年,总结对比,发现各有所长。我把活框养蜂的技术注入到中蜂土法饲养的管理中,经反复实验,给传统中蜂饲养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在此,我把自己的经验,作为对中蜂传统饲养的入门知识介绍给大家,希望对喜爱中蜂传统饲养的人们有所帮助。传统养蜂的好处是蜂具简便,蜂种易得,投资少,  相似文献   

3.
正看了蜂友李家勤在《蜜蜂杂志》2015年第9期26页写的《用接节框+高体箱养中蜂》一文颇受启发。养蜂人都知道中蜂喜好造新脾,尤其是业余养蜂爱好者,就想快点见到成效,而不愿像专业养蜂者那样按照龚凫羌老师讲的把巢脾换来换去的,业余爱好者养蜂更不可能做到像龚老师讲的那样精通。我开始也想做一种能不断更换上、下侧梁的巢框,可是一直没找到能快速简单连接几段侧梁的宝贝,在"淘宝"上搜快捷连接扣,终于找到一种叫  相似文献   

4.
<正>中蜂爱储蜜于巢脾上层,更爱往巢脾下端造新脾,在新脾里产子育儿,这是它的生物学特性。活框组合箱从上层卸浅框摇蜜或淘汰陈脾,能给蜂巢下端增装空浅框保证蜂巢下端有足够的空间造新脾,这是适应中蜂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十多年来我以组合箱(框)养中蜂总能养出大巢脾、大子圈、大蜂巢、大群势,其群势完全可以与土法养中蜂或野生蜂巢相媲美。这是我后半生苦心追求的,希望能有一个适应中蜂的饲养蜂箱,但因用原木制作组合蜂框规格要求严格,手工制作没有多少人愿意,其养蜂方式一时又  相似文献   

5.
小继框养蜂跟小继箱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小继框是在同一个箱内,上框与下框之间没有隔王栅。小继框养蜂蜂蜜产量高、质量好,长年不用饲喂,取蜜不受外界因素影响,不会失王;没有“分蜂热”,逃蜂少、省工时、易管理。1 小继框与平箱混养产蜜量高、质量好我总结:100群平箱的蜂场,取1次蜜约250 kg,而在100群蜂中养小继框70群、平箱30群,单取小继框的蜜就可超过325 kg,而30个平箱群不取蜜,为繁殖群,专为70个小继框群“服务”,取蜜比平箱群多75 kg以上,少取30个平箱既省工又省时。小继框养蜂非常适宜生产巢盒蜜,1个小框能生产1.25 kg巢盒蜜(500 g巢蜜盒2个,250 g 1个)。  相似文献   

6.
望运权 《蜜蜂杂志》2022,(10):43-45
<正>随着中蜂养技术的普及,出现了很多的养蜂技术和配套蜂具,目前主流的就是意标活框养殖和传统土法养殖两大类。本人要介绍的这种养殖方法和蜂具从大的方面说是一种活框养殖技术的改进,是在意标箱基础上改进的一种养蜂方法。目前活框养蜂有几个比较大的问题影响中蜂,对养蜂技术要求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活框养蜂需要用巢础,通常买的巢础里面有大量的脱模剂和石蜡,中蜂造脾的  相似文献   

7.
多数用活框饲养中蜂的蜂友都有一个同感,认为中蜂发展、增殖缓慢,蜂群数年年总是在10~20箱之间徘徊,久久不能上规模.有的蜂友弃中蜂改养意蜂,有的弃蜂改行.笔者饲养中蜂20多年,曾有过灰心丧气、弃蜂改行的念头,但最终还是安下心来养蜂.  相似文献   

8.
<正>(续《蜜蜂杂志》 2023年第10期)李龙标老师:您好!我是湖南永州市邵阳一老翁,客居东安县。2010年一位养蜂的朋友送我一箱中蜂,养着养着竟然爱上了它们。从此,也就开始了我的养蜂之路。开始养蜂那几年,用意标箱养中蜂,根本不懂养蜂技术,仅凭一本早年的《养蜂手册》自己摸索着。  相似文献   

9.
郭成志 《蜜蜂杂志》2007,27(1):28-28
多数用活框饲养中蜂的蜂友都有一个同感,认为中蜂发展、增殖缓慢,蜂群数年年总是在10~20箱之间徘徊,久久不能上规模.有的蜂友弃中蜂改养意蜂,有的弃蜂改行.笔者饲养中蜂20多年,曾有过灰心丧气、弃蜂改行的念头,但最终还是安下心来养蜂.  相似文献   

10.
活框活格养蜂法在2012年《蜜蜂杂志》多期发表之后,有许多同行打来电话询问中蜂是否适用.这里告诉大家:笔者饲养西方蜜蜂多年,却没有饲养过中蜂. 然而,在2012年9月13日我住处却飞来1群中蜂,收捕之后,群势不足2框.由于当时他人询问中蜂问题,我正好向50 km之外一蜂友要来1张中蜂巢脾试验生产中蜂塑料布巢础,正好派上用场.  相似文献   

11.
<正>1认识GN式蜂箱我很喜爱蜜蜂,在用活框蜂箱养中蜂的四十多年时间里,知道用郎氏箱养中蜂还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通过长期实践,我已摸索出不用药物就能解决诸如烂子病、白头蛹、盗蜂这样一些中蜂饲养大难题,六七年来卖出去的三百多群中蜂强群,都是依靠自己用郎氏箱与相关经验和方法来实现的。因此,自以为养蜂水平还可以——用郎氏箱养中蜂也就那么回事,没啥需要再作深入研究的了。听说GN箱,则纯属于  相似文献   

12.
晋华贵 《蜜蜂杂志》2012,32(11):30-31
"逆向思维养蜂法"是经《蜜蜂杂志》独家推出的一种全新的中蜂活框继箱饲养法。它有别于传承了近百年的、翻版和克隆于现代西蜂饲养法的中蜂活框继箱饲养法,更吻合中蜂生物学特性,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养蜂法沃土之中,与其更为接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风格。这种养蜂法,经过近几年来不懈的宣传和介绍,已经引起国内中蜂饲养界的极大关注并开始运用于生产,从而实现了从书本到生产的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13.
李家勤 《蜜蜂杂志》2011,31(4):31-31
我从《蜜蜂杂志》上看到方耀斗先生发明的组合蜂箱(即无下梁浅框)养中蜂的资料后,立刻改箱做新框进行由中一式箱、框向浅框过渡的试验。2009年秋,同时将二中等群势的蜂群移入试验箱内;2010年春加入浅框,并用比平时快的速度撤去老框,始终保持蜂多于脾,  相似文献   

14.
《中国蜂业》2015,(3):32-33
<正>为解决巴马县群众中蜂土法饲养蜂蜜产量低、蜂群易飞逃和死亡、养蜂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产品商品化程度低等问题,根据我地养蜂生产的实际和中蜂活框饲养的特点,通过实施《中蜂活框饲养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把中蜂饲养技术入门、饲养场地的选择、蜂群改良、活框蜂箱的制作、野生中蜂的收捕和过箱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中国蜂业》2015,(12):39-40
<正>中蜂饲养要想实现全方位主动管理,就必须采用活框蜂箱饲养,活框养蜂肯定是中蜂现代化生产的大方向。中蜂活框饲养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是时至今日,中蜂活框饲养的综合效益并不让人满意,远远没有达到西蜂饲养的群体水平和生产水平。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现象,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管理技术上;一方面是养蜂工具上。二者又可能相互作用而把问题进一步放大。总而言之,中蜂活框饲养之  相似文献   

16.
<正>笔者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养蜂,感觉身边很多养蜂人进入了一个误区:蜜蜂管理越来越细,药物越用越多,蜂却越来越难养好。这些困惑,在我读了《中国蜂业》2019年第6期刊登的《谈谈建立在达尔文理论基础上的养蜂法》后,恍然大悟,结合多年来养蜂经验把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今年我在方城县小史店镇给侯朝阳(南阳养蜂协会理事长)养中蜂,闲暇时听当地吴沟村刘金中  相似文献   

17.
程守锦 《蜜蜂杂志》2010,30(7):20-20
<正>受家庭传统熏陶,我自幼喜爱蜜蜂。成年后在大哥程默的带动下,开始养中蜂。由于缺乏经验,解决不了中蜂活框饲养后遇到的一些难题,蜂群状态总是时好时坏,很不稳定。大约10年前,为了求得养蜂"真经",我们哥俩到四川农业大学向龚凫羌老师请教。由此可见我们的执著与试图养好中蜂的决心。  相似文献   

18.
李家勤 《蜜蜂杂志》2022,(10):48-49
<正>本人是个中蜂痴,与蜜蜂已经结缘30年有余,亲自料理定地小蜂场超过20年。为了养强群多产蜜,我曾用过多种箱型养中蜂,有时看到养蜂书刊上有好用的中蜂箱就动手仿制几个进行试养。但多年来一直没有较满意的蜂箱类型,直到2020年我看了徐祖荫老师主编的《蜂海问道》一书后,才如梦初醒地认识到蜂箱固然重要,但巢框的长短高矮以及箱内摆放的数量更不可小觑,因为蜂箱的类型是由巢框的尺寸决定的。例如:中蜂和意蜂的巢框长短宽窄不同,所以蜂箱的各部尺寸也截然不一样。当巢框和蜂箱的尺寸决定后,也并非摆放的巢框越多或越少就越好。下面说几点自己的粗浅体会,供蜂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三峡中蜂冬季过箱的好处三峡秭归县传统饲养中蜂的人很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普及,中蜂活框饲养也随之兴起。本人经过多年对中蜂不同时期的过箱实验,认为养蜂书籍上介绍在20℃以上过箱有以下缺点:幼虫脾取出时间长,易受冻被工蜂拖弃;残蜜清理不净,易引起盗蜂;绑脾埋  相似文献   

20.
我对中蜂活框饲养的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世钧 《中国蜂业》2005,56(8):17-18
近几十年来,我国养蜂者创造出不少活框饲养中蜂的蜂箱模式,其中多数套用郎氏标准箱.在推广活框饲养中蜂的管理模式时,很少有人提醒饲养者注意中蜂与西方蜜蜂的差别.大多数中蜂群改为活框饲养是照搬西方蜜蜂的管理模式,结果很多养中蜂的人都感到中蜂改为活框饲养后的群势越来越小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这个问题在养蜂刊物上也有过不少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