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昌黎县农业水资源供需平衡及可持续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趋势外延法、判断法及单位用水量法,以1999年为现状水平年,预测2020年的昌黎县农业用水供需状况;建立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昌黎县2020年农业用水状况进行了可持续性评价,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在促进当地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其他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农业是用水大户,农业用水效益得到广泛关注。农作物用水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供水阶段,水进入田间,这包括灌溉水和降水;二是田间作物用水阶段,即农作物根系吸收利用水分,作物发芽、生长、开花,最终形成产量。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农业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同等水资源供给的情况下,提高农业产出率。目前的农业水资源效益评价主要是针对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益进行评价,而由于农田水资源包括降水和灌溉水两个来源,单一地评价灌溉水资源效益不能代表农业用水的整体状况。为了科学合理地评价农业用水,尝试着用水分利用效率、水分生产效益、降水利用率、农田表观节水量和节水当量五个指标,建立对农田水平的水资源利用效益进行评价,力图更好地说明工程与农业结合条件下,农田水资源利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农业水价制定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水资源无论开发与否都有价值,水资源价值的内涵主要体现在稀缺性、资源产权和劳动价值3个方面,其中劳动价值是区别天然水资源和商品水资源的重要标志。农业用水属于商品水资源。农业水价是反映农业用水商品价值属性的重要指标。可持续发展条件下制定的农业水价应能应用经济规律对用水户对水资源的需求进行调节,最终促进农业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相似文献   

4.
针对辽河干流水资源的实际情况,依据辽河流域供需状况等,选取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单位面积水资源可利用量、人均增加值、人均粮食占有量、生活用水定额、人口密度、耕地灌溉率、万元增加值用水量、生态用水率等指标,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综合的评价了流域内现状和不同水平年的水资源承载力,并系统分析评价了各个流域分区城市的承载状况。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糊综台评价法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和确定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分析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及其评价方法,选取人均供水量、水资源利用率、单位GDP用水量、供水模数、需水模数、生态用水率等6个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榆林市水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榆林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已经达到相当规模,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该地区的水资源承载潜力已相对较小,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同时,提出了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为今后的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邹君 《节水灌溉》2007,(2):18-21
分析了湖南省水资源利用的3个区域性特征:洪涝灾害和季节性干旱问题严重;水利工程调蓄能力整体偏弱;节水护水意识不强,资源利用效率低.在此基础上选取能够反映区域特色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从水资源利用现状、水资源利用效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压力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4个方面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给出了湖南省14个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的得分高低和类型划分.结果表明,在空间结构上看湖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呈现周高中低的态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能力和效率整体偏弱,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利用压力、利用能力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现状年水资源(量和质)状况、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用水效率以及水资源供求动态进行研究,达到水资源系列存储数据与动态采集信息的有效结合,及时提供本地区来水、供水、用水、水质的动态信息,为水管理部门决策提供技术支持的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农业用水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为资源型重度缺水地区,水资源的需求量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而骤增,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农业用水是用水大户,接近全市用水的40%.水资源紧缺导致北京农业水资源严重不足,而农业用水浪费现象还普遍存在,节水农业是解决北京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概述了北京地区的农业水资源的现状,阐述了北京农业用水特点,分析了农业用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优化种植结构、雨洪利用、农艺节水、工程节水以及管理节水等方面提出了农业节水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使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保证社会、经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水资源配置方案进行评价优选,研究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建立涵盖社会合理性、经济合理性、资源合理性、生态合理性等诸多因素的水资源合理配置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某市的实际情况,选用FS-BP-ANN评价模型对某市4个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以期合理规划和配置水资源,缓解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10.
胡伟 《河北农机》2023,(22):115-117
“三农”问题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对象,都和农业水资源利用有着密切联系,解决农业水资源利用率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非常重要,能够有效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同时是传统基础产业,占用了大量的淡水资源,而占用大量淡水资源的地区主要在农村,这是因为耕地在农村的本质形成。以目前农田灌溉面积的扩张速度,农业灌溉用水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如果不转变农业灌溉方式,最终增扩的农田将无水可灌,而且为了争取和保护农业灌溉用水,其他产业的用水就会受到限制,这是因为农业生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本质造成。为了让有限的淡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合理利用和分配,从农业灌溉方面着手研究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解决农业灌溉用水和其他产业用水都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分析如何从农业用水中节省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