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黄地老虎是新疆地老虎中的优势种,发生量大,危害严重,尤其对棉花、玉米、蔬菜常造成缺苗断垅,甚至耕毁改种。1973年,我们在马铃薯田采到的黄地老虎感病幼虫,死后加水稀释喷于玉米、棉花、白菜、甜菜、马铃薯、蕃茄等作物上,将叶采回室内饲养幼虫,幼虫感病率均高;1977年鉴定为颗粒  相似文献   

2.
正瓜绢螟是一种适应高温的害虫,8—9月气温偏高、雨量偏少,发生重。主要为害黄瓜、丝瓜、苦瓜、冬瓜、西瓜等葫芦科蔬菜,还可为害番茄、茄子、马铃薯等作物的叶、花、果和茎蔓,不仅降低蔬菜的品质,而且造成蔬菜大幅度减产。1为害特点通过幼虫取食为害。初孵幼虫为害植株嫩梢,1个嫩梢一般只有1头幼虫。为害叶片时,先取食叶片下表皮及叶肉,仅留上表皮,使叶片呈灰白斑。虫龄增大后,吐丝把叶片连缀,左右卷起,幼虫  相似文献   

3.
菜螟又称菜心野螟、萝卜螟、钻心虫等。主要危害萝卜、白菜、包菜、花菜、红菜苔等十字花科蔬菜,尤以秋萝卜、大白菜、包菜幼苗受害最重。菜螟幼虫钻蛀取食心叶及叶片,受害幼苗因生长点被破坏而停止生长或萎蔫死亡,造成缺苗断垄。高龄幼虫还能蛀食茎杆,形成隧道,甚至钻食根部引起腐烂,还可传播软腐病,导致减产。菜螟在我市一年发生6~7代,以8月、9月第4~6代发生量最大。卵多散产于心叶、叶柄或外露的根上,以心叶着卵最多。初孵幼虫潜叶为害,3龄吐丝缀合心叶并在其中取食为害,4~5龄可由心叶或叶柄蛀入茎杆。幼虫有吐丝…  相似文献   

4.
小菜蛾属鳞翅目菜蛾科害虫 ,主要在十字花科蔬菜上为害严重。以低龄幼虫啃食叶肉 ,二龄后多在叶背为害 ,取食下表皮和叶肉 ,仅留上表皮呈透明的斑点 ,俗称“开天窗”。四龄幼虫则蚕食叶片呈孔洞或缺刻 ,严重时 1株能聚集上百头 ,将叶片上下表皮一起食尽 ,仅留主脉。因其初孵幼虫 4~ 8h(小时 )即钻入寄主叶片的上下表皮之间啃食叶肉或叶柄 ,在叶片内蛀食成小隧道 ,二龄后才从隧道退出 ,因而一般药物难以接触虫体 ,到三、四龄幼虫时受惊激烈扭动 ,倒退吐丝下垂 ,且老龄幼虫抗药力极强 ,因而一般药剂防效很差 ,已成为蔬菜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  相似文献   

5.
甘蓝夜蛾的为害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学俭 《植物医生》1997,10(6):9-10
甘蓝夜蛾(Barathra brassicae L.)又名甘蓝夜盗虫,国内各地都有分布,以北方发生较重.甘蓝夜蛾是多食性害虫,主要为害甘蓝、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以及瓜类、豆类、茄果类蔬菜和甜菜等,其中以甘蓝、秋白菜、甜菜受害最重.幼虫共6龄,具有群集性、夜出性、暴食性,初孵幼虫集中在叶背取食,啃食叶肉,使叶片残留表皮,呈密集的“小天窗”状.幼虫稍大后可将叶片吃成孔洞和缺刻,并迁移分散;4龄后白天隐伏在心叶、叶背或植株根部附近表土中,夜间出来取食,高龄的幼虫可钻入叶球内为害,并排出粪便,降低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6.
斜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杂食性、暴食性的食叶害虫,常间歇性大爆发。能取食蔬菜和烟草等99科290多种植物,在大田栽培作物中,主要危害芋、莲藕、烟草、甘薯和花生等;而在蔬菜中,以十字花科蔬菜危害最重。幼虫取食叶片,也危害花果及嫩技,高龄幼虫取食量大,虫口  相似文献   

7.
菜蛾又名小菜蛾,俗名小青虫、扭腰虫、吊死鬼等,主要为害甘蓝、球茎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初龄幼虫潜叶为害,在叶片上下表皮之间潜食叶肉,造成细小隧道.2龄幼虫除吃叶肉外,叶片下表皮也被吃掉,只剩上表皮.较大的幼虫则把叶片吃成孔洞.幼虫尤其喜食嫩叶,所以菜心部位受害最重,严重时难以包心,有时畸形生长.在留种菜上,为害嫩茎、幼荚和籽粒,影响结实.为了有效防治菜蛾的为害,笔者现介绍菜蛾的无公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菜蛾俗称小菜蛾、吊死鬼,是我国蔬菜生产上重要害虫,近年来在我县蔬菜上为害不断加重,特别是春夏之交(4~5月)和秋冬之交(10~11月)危害更重。该虫以幼虫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幻虫在苗期喜群集心叶为害,初孵的幼虫钻入叶片组织取食叶肉,幼虫稍大啃食叶肉,留下一层表皮呈网状,3~4龄幼虫将叶片吃成孔洞、缺刻,失去食用价值.造成严重减产。上杭县1996年的秋冬之交(10~11月)小菜蛾在花椰菜、萝卜、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上大发生,受害面积3万亩,约占全县蔬菜面积30%左右。3000亩毁种无收,损失掺重。现将…  相似文献   

9.
枣叶瘿蚊Dasineura jujubifolia是新疆枣树上一种重要害虫。明确枣园枣叶瘿蚊及捕食性天敌的发生动态与空间分布,将为科学防控枣园枣叶瘿蚊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于2021—2022年在新疆南部阿克苏地区采用水盘诱捕法和目测法分别调查了枣园枣叶瘿蚊成虫、幼虫和捕食性天敌昆虫种群消长动态,及枣叶瘿蚊幼虫对枣树叶片的为害情况。同时,比较了枣叶瘿蚊幼虫和捕食性天敌数量、枣树叶片受害程度在枣树不同方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枣叶瘿蚊主要发生在5、6月,种群发生存在2个明显高峰期;成虫发生1周后幼虫开始为害,2~3周后下一代成虫羽化。枣园捕食性天敌主要是瓢虫和草蛉,种群数量较低。每年5、6月枣叶瘿蚊幼虫对枣树叶片为害严重,嫩叶受害率为6.2%~17.8%,枣吊受害率为11.0%~33.8%。枣叶瘿蚊幼虫的种群密度、捕食性天敌数量、枣树叶片受害程度在枣树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之间无明显差异;枣树叶片受害程度与枣叶瘿蚊幼虫的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本研究明确了南疆阿克苏地区枣园枣叶瘿蚊及捕食性天敌昆虫种群消长动态及枣叶瘿蚊幼虫对枣树叶片的为害规律,为枣叶瘿蚊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效氯氟氰菊酯5%微乳剂防治甘蓝菜青虫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菜青虫为我市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食叶,2龄前在叶背啃食叶肉.残留表皮,呈小形凹斑,留下一层透明的表皮,3龄后菜青虫初龄期吃叶成孔洞或缺刻.  相似文献   

11.
1979年在新金县皮口镇首次发现美国白蛾,1980年再次普查,疫情已扩散到15个乡(镇),疫区面积达37640亩。疫情严重时20几年生的糖槭树树叶被幼虫吃光,挂满幼虫网幕,长达lm多。树下的玉米、蔬菜的叶子也被幼虫吃光。仅1980年全县  相似文献   

12.
易良湘 《植物医生》1998,11(4):14-14
斜纹夜蛾(ProdenialituraFabricius)又名莲纹夜蛾、夜盗虫,是一种食性很杂、暴食性极强的害虫。它可危害蔬菜、玉米、水稻、甘薯等多种农作物。斜纹夜蛾以幼虫啃食植物叶片、花、花蕾及果实。初孵幼虫常群集叶背危害,4龄后进入暴食期。由于其...  相似文献   

13.
白粉虱 (Trialeurodesvaporariorum) ,属同翅目 ,粉虱科 ,在黑龙江省白粉虱原为居民室内盆栽花卉的一种害虫 ,主要为害倒挂金钟、蝴蝶梅、菊花、扶桑、仙客来等。近几年白粉虱由为害花卉到温室蔬菜 ,并为害田间蔬菜。其中以番茄、黄瓜、豆类等受害严重 ,给蔬菜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1 形态习性成虫为白色小蛾 ,体长 1 .5mm ,覆有蜡粉。卵为长椭圆形 ,长 0 .2~ 0 .5mm ,有柄 ,初产时为黄色 ,孵化前转为黑色。幼虫长卵圆形 ,淡黄色 ,扁平。 1龄幼虫体长约 0 .2 9mm ,2龄幼虫约 0 .38mm ,3龄幼虫约 0 .5 2m…  相似文献   

14.
桃潜叶蛾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潜叶蛾是近几年危害核果类果树叶片的主要害虫之一 ,严重时能造成果园绝产。主要危害桃、杏、李、樱桃等核果类果树 ,同时又危害苹果、梨等果树叶片。一、危害症状以幼虫在叶组织内潜食危害 ,串成弯曲潜道 ,并将粪便充塞其中 ,叶表皮不破裂 ,由叶面可透视虫道。叶受害严重时枯死脱落 ,严重时造成果园绝产。二、虫源及发生规律桃潜叶蛾属鳞翅目 ,潜叶蛾科 ,又称桃叶潜蛾。它1年发生6~7代 ,以蛹在被害叶上结一白色丝茧越冬。来年桃展叶后 ,羽化成虫一夜间在叶表皮内产卵 ,幼虫孵化后危害 ,老熟后在叶内吐丝结白色薄茧化蛹 ,5月上中旬发…  相似文献   

15.
白边地老虎     
白边地老虎的为害在我国迄今未见报导。1961—1962年在内蒙埧上(后山)地区发现这一害虫,发生普遍、数量多,集中于苗期为害,被害率一般在20%以上,致造成缺苗断垅,严重者需补种或改种。在埧上地区一年发生一代,5月下旬幼虫出现,6月分大量发生为害,6月下旬出现成虫,7—8月为成虫发生盛期,卵可以越冬。幼虫为害粮食、经济和蔬菜等作物,以豆类、蔬菜受害特别严重。  相似文献   

16.
旱地小地老虎的综合防治技术福建省上杭县临城农技站(364200)薛德乾小地老虎俗称上蚕、地剪、切根虫等,是旱地作物花生、玉米、茄、瓜及十字花科蔬菜等苗期主要害虫之一。低龄幼虫常群集在幼苗心叶或叶脊上取食危害,吃成网孔状,三龄后幼虫常白天躲伏于近作物根...  相似文献   

17.
豌豆潜叶蝇及其防治豌豆潜叶蝇PhytomyzahorticolaGoureau,别名称豌豆植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该虫为害豌豆、菜豆、豇豆、甘蓝、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莴苣、番茄、茄子、马铃薯、茹菜、黄瓜等蔬菜。以幼虫潜叶为害,蛀食叶肉留下上下表...  相似文献   

18.
闽南菜田黄曲条跳甲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striolata)是闽南菜区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之一,成虫、幼虫均为害.为害损失最严重的蔬菜主要是白菜类,为害率高达100%,损失率35%~60%,甚至绝收;甘蓝、花椰菜发生相对较轻,主要在苗期为害.严重影响蔬菜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9.
银杏大蚕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大蚕蛾在陕南1年发生1代,以卵在核桃树皮缝内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开始孵化。初孵幼虫群集危害,3龄后向四周扩散,4~6龄为暴食阶段,是危害严重时期。幼虫食尽核桃树叶后,还转而取食板栗、漆树、杜仲、椿树等其他树叶。幼虫6月上中旬在树下灌木丛中缀叶结茧化蛹。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成虫羽化交尾、产卵于核桃树皮缝内。幼虫孵化期用赛丹或菊酯类杀虫剂常规喷雾,防效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大猿叶虫(Colaphellus bowringi Baly)和小猿叶虫(Phaedon brassicae Baly)均是南方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之一,宁波地区8—11月,其在十字花科蔬菜上为害比菜青虫(Pieris rapae)、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严重。目前十字花科蔬菜上大量应用的生物农药Bt、阿维菌素对菜青虫、小菜蛾具较好防治效果,但对大、小猿叶虫基本无效。大、小猿叶虫的发生规律同菜青虫、小菜蛾不一样,幼虫、成虫常常隐蔽在蔬菜的根部、菜心和土中,菜农只能依靠多次喷化学农药如毒死蜱+敌敌畏控制它们的危害。我们从田间筛选到女贞潜叶甲生曲霉菌株,经初步鉴定为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 vat.fumigatus)(暂称叶甲生烟曲霉)。室内试验后发现,该菌株培养液能使大、小猿叶虫幼虫、成虫,女贞潜叶甲(Argapistes tsekooni)幼虫、菜青虫幼虫和夜蛾的幼虫发病死亡。通过化学、物理诱变选育对害虫的高毒力菌株已有报道。我们利用物理诱变和化学诱变方法选育对大、小猿叶虫有高毒力的烟曲霉菌株。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