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冷是对刚采收的果蔬迅速除去田间热,冷却到预定温度的过程,是果蔬流通、贮藏、加工重要的前处理技术。预冷与流通冷链的有机结合成为果蔬保持采后品质、扩大流通范围的重要技术保证。差压预冷是在冷库预冷的基础上弥补了其预冷时间长、不均匀等不足而研究发展起来的预冷技术,差压预冷是通过加大冷空气流经蔬菜表面的速度,提高蔬菜与冷空气之间的热交换来实现快速降低蔬菜温度的。  相似文献   

2.
玉米雄性不育系原种繁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杂种优势的利用使玉米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在配制杂交种时需要人工去雄,不仅增加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种子生产成本,而且会因去雄不彻底难以保证杂交种的质量。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玉米杂交种是提高玉米杂交种子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泰安市农科所自1995年起致力于玉米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利用技术研究,现已对部分骨干自交系成功地实现了雄性不育基因转育,育成了不育株率达到100%且遗传稳定、抗逆性好、配合力高的雄性不育系,在部分组合上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配套,育成了强恢复型的杂…  相似文献   

3.
《山东蔬菜》2004,(4):10-13
为大力推进山东省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实现产品安全、卫生,蔬菜出口创汇,巩固拓展国内市场.实现科普蔬菜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特制定本标准。  相似文献   

4.
西瓜育苗移栽,是实现西瓜高产的重要途径,但瓜苗移栽技术性较强,移栽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西瓜的早生快发和均衡生长,因此必须坚持做到以下“六不栽”:  相似文献   

5.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稳定粮食增产的重要方式,可以使大豆的边行效应和固氮养田效果得到最大程度发挥,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在保证玉米产量不降低的前提下,增加一茬大豆收益,实现土地集约利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探讨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要点和推广策略,旨在为相关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华北地区高大平房仓储粮管理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际红 《粮食储藏》2005,34(2):16-19
根据华北地区的气候特点,系统地论述了通风储粮技术、冷却通风低温杀虫技术、仓房密闭储藏技术、粮面隔热压盖储粮技术在高大平房仓的综合运用,从而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绿色储粮。  相似文献   

7.
钵仔糕圆了致富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晶钵仔糕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一种时尚风味食品,由于糕身是放在酒杯大小的陶质小钵碗里的,故称为钵仔糕。钵仔糕糕体晶莹雪白,表层油润光洁,口感细腻嫩滑,味甜冽而清香,入口感觉滑爽、软棉,吃起来有黏韧性且不粘牙,有红绿豆、菠萝、草莓、芝麻、苹果等十几种口味,还可在糕体表面加入葡萄干或各种果肉加以点缀。这种风味食品特别适合小本创业者摆小摊流动经营。顾强就是靠着这种钵仔糕技术实现了自己的致富梦。  相似文献   

8.
甘蔗双高栽培技术能够有效提升甘蔗产量,种植者在栽培过程中,要做好品种选择,及时补充甘蔗需要的各种养分,摒弃粗放式的栽培模式,实现规模化、机械化、水利化、良种良法化栽培,发挥双高栽培技术的最大价值,借助技术的力量栽培更多优质品种,让甘蔗实现规模化生产,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收益。文章讨论了甘蔗种植过程中的问题,并分析了双高栽培技术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原料作物,用途广泛,市场需求量巨大,保证小麦安全稳定生产至关重要。小麦生产时,种子包衣和栽培管理是降低小麦病虫害发生率、确保小麦健康生长、实现高产稳产的关键,因此要加以重视。文章分析了小麦种子包衣技术,并探讨了小麦配套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了搞好各级储备粮的安全储藏工作,大连金州国家粮食储备库以2004年承储5.9万吨市级储备小麦和3万吨市级储备玉米为契机,因地制宜,利用冬季低温入仓或采用机械通风形成低温粮堆,再充分利用夏季“热皮冷心”现象,对地槽、仓房上部、外围做好密闭及隔离防护,仅在粮堆表层30cm拌撤防虫磷粉剂,大幅度降低了整仓粮食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基本实现仓内散装小麦不熏蒸,  相似文献   

11.
叶宏斌 《种子科技》2023,(18):61-63
“有机化”是水稻生产的主要发展方向,需在栽培技术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从种植角度来说,营造良好的种植条件,做好土壤养分管理工作,能够保证水稻健康生长。为实现有机水稻高产高效,要做好品种选择、种植地选择以及秧田管理等工作,保障水稻种植效益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文章论述了有机水稻具体的应用种植技术,提出了应用有机水稻种植技术的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藜麦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生育期长,种植区域无霜期短,开花期遇高温花粉败育不结籽以及成熟期遇雨穗发芽等诸多问题。为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促进藜麦种植产业升级,自2013年起,盐城市新洋农业试验站结合江苏沿海地区的气候特征,通过连续几年的田间试验,根据生产实际经验,从地块选择、播前准备、品种选择、播种方式、田间管理、收获、第二季藜麦种植等方面总结了一套藜麦一年两季高效栽培技术。该项技术不仅可以实现藜麦一年两季就地加代育种,缩短育种年限,还能使藜麦产量翻番,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的制种、亲本的繁殖不仅成本高,种子价值大。而且易受气候条件影响,产量不稳定,市场波动大。解决年份间积压余种的安全贮藏,保持种子品质,避免损失,并实现以丰补欠,平衡供种,利用恒温恒湿低温库贮藏是切实有效的办法。但贮藏过程中的技术和贮后使用技术的得当与否,对贮藏种子的生产使用价值影响极大。现根据我们的观察试验与实践,对几项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北疆麦田机械套种玉米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高分子膜调控种子发芽技术打破了亲疆传统的耕作制度,使北疆实现了一年两熟的梦想。小麦、玉米品种的合理搭配,能充分利用北疆有限的光热资源;机械化定位运行技术实现了北疆兵团国营大农场麦田套种玉米从种到收的全机械化;而确定适宜的玉米套播期和麦收后套播玉米的有效管理措施则是两套作物创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玉米制种总的技术要求:一是父、母本达到理想的花期相遇,实现充分授粉。二是防止混杂,保证种子纯度,提高种子质量。三是提高杂交制种质量,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6.
按“低温储粮”模式管理好储备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长期的储粮实践中,我国储粮工作者摸索出一套“冬季粮堆通风冷却、春季隔热保冷、夏季低温过夏”的低温储粮管理模式。低温不仅可稳定储粮粮情,降低储粮费用,更重要的是保持粮食品质,抑制虫霉生长,减少药剂使用,实现绿色储粮,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近年来新建仓房隔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作者根据35年气调储粮的实践,概述了真空储粮充氮储粮、密闭储粮、密闭低药量储粮充二氧化碳储粮、早期除氧剂储粮方法和储粮效果,它们均能使粳米度夏后不生虫、不发热、不霉变,解决了上海储粮历史上大米不能安全度夏的老大难问题,但大米有不同程度的异味,煮成的饭不香、不粘、不好吃,水分偏高,局部生霉,本文重点叙述了采用自制保鲜剂,保管含水量16%的粳米的方法和效果,它不仅能使大米安全度夏,而且能使大精确度垛达到“四无一新鲜”,即无氧气、无二氧化碳、无霉菌和酵母生长、无异味,粳米的质量新鲜,煮成的米饭光泽油亮,具有米饭固有的清香味。  相似文献   

18.
徐嗣江  谭元国 《种子》2006,25(8):106-107
建设核桃良种基地,培育优良种苗,是实现林木良种化、基地化的重要基础工作。本文从核桃良种基因库、采穗圃、繁殖圃、示范园的建园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垄稻沟鱼以稻田进水口挖10-20m^2的鱼坑,坑深1.5m以上,冬季存水养萍放养种鱼6-8条,鱼苗500-600尾,稻田1m宽起垄,宽窄行插植水 稻,能充分利用边行优势,实现晚稻和冬菜免耕栽培,节约人工,便于稻、鱼、菜(绿肥)管理、改善稻、鱼、菜(绿肥)生长环境,夺取稻、鱼、菜(绿肥)高产稳产,经济高效。  相似文献   

20.
贵州水稻超高产育种目标及实现途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显权 《种子》2002,(4):46-47
针对贵州省已经实现的水稻12t/hm^2超高产典型田块,在分析自然条件及主要栽培技术措施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现有杂交稻组合高产个体,群体变化数量、质量及有关生理主要指标,根据这些指标,提出了贵州水稻育种目标是12.5-13t/hm^2,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拓宽遗传基础,利用优良基因资源,创造新种质、新材料,改良现有品种(组合)的株叶型结构及源--库--流关系,提高光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