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7 毫秒
1.
包衣尿素在春白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普通尿素和包衣尿素不同用量、不同施肥方法(普通尿素为基肥 两次追肥;包衣尿素处理为70%的包衣尿素 30%的普通尿素一次性基施)对春白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衣尿素处理在施氮量为N168kg/hm2的情况下产量与尿素习惯施肥处理(N240kg/hm2)接近,但显著高于等氮量尿素处理;包衣尿素处理氮素利用率达到了69.2%,氮肥生产率达到了257.6kg/kg,显著高于两个普通尿素处理;此外,采收后包衣尿素处理0~100cm土壤中硝态氮含量较普通尿素处理减少了24.6%~51.6%;各处理间鲜菜硝酸盐和Vc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枣不定芽再生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普通尿素和包衣尿素不同用量、不同施肥方法(普通尿素为基肥+两次追肥;包衣尿素处理为70%的包衣尿素+30%的普通尿素一次性基施)对春白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衣尿素处理在施氮量为N 168 kg/hm2的情况下产量与尿素习惯施肥处理(N 240 kg/hm2)接近,但显著高于等氮量尿素处理;包衣尿素处理氮素利用率达到了69.2%,氮肥生产率达到了257.6kg/kg,显著高于两个普通尿素处理;此外,采收后包衣尿素处理0~100cm土壤中硝态氮含量较普通尿素处理减少了24.6%~51.6%;各处理间鲜菜硝酸盐和Vc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蚓粪复合基质对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蚓粪是蚯蚓消解有机固体废弃物的产物,该文在均匀混合了一定量蛭石、磷肥和钾肥的新鲜蚓粪中复配不同量氮肥,利用温室大棚进行蚓粪复合基质的辣椒育苗研究。结果表明,在辣椒幼苗整个生长期,蚓粪复合基质中添加0.5kg/m3尿素处理(F1)的开展度、株高、叶片数、总鲜(干)重和茎叶鲜(干)重最大,添加1.0kg/m3尿素处理(F2)的株高、茎粗、总鲜(干)重、茎叶鲜重、根鲜重等比添加2.0kg/m3尿素处理(F3)和市售育苗基质(CK)大。壮苗指数、G值和根冠比等综合指标也表明F1和F2比对CK更有利于辣椒幼苗壮苗形成;F1和F2辣椒幼苗叶绿素含量在苗前期较高,而苗中后期F3的效果逐步转好;幼苗生长中后期F2的根长、根表面积、根直径和根体积都比F1和F3大;蚓粪复合基质中过量氮肥添加量在苗初期导致了辣椒成苗率下降。新鲜蚓粪与蛭石按4:1的体积比混合后,添加适量无机养分制成的复合基质可以作为辣椒育苗基质,其对幼苗生长促进效果显著好于对照市售基质;蚓粪复合基质中添加中低量氮肥(0.5~1.0kg尿素/m3)有利于辣椒形成壮苗,并缩短育苗周期;苗中前期氮肥添加对辣椒幼苗存活有明显的影响,而苗中后期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包膜尿素对甜瓜产量、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基质盆栽试验研究了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对甜瓜产量、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包膜尿素-次性接触施肥于幼苗根部.结果表明:包膜尿素处理的甜瓜产量显著(P<0.01)高于常规施氮处理,增产19.2%-19-4%;相比常规施氮,施用包膜尿素显著降低了果实硝酸盐含量(P<0.05);常规施氮处理的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在追肥前后出现较大波动.而包膜尿素处理在甜瓜生长期间均比较稳定;甜瓜植株氮素吸收曲线与包膜尿素氮素释放规律吻合;施用包膜尿素较常规施氮提高氮肥利用率1.1~20.6个百分点.综上所述,施用包膜尿素能实现增产、提高氮肥利用率以及改善品质的目的,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新型肥料.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合理的包膜尿素用量以指导黄瓜育苗施肥,采用生产中常用的草炭:蛭石(2:1)为育苗基质,研究了包膜尿素不同用量对黄瓜幼苗生长、养分吸收及氮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膜尿素用量在125~375 mg N/株的情况下,可协调黄瓜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促进幼苗对磷、钾的吸收;移栽时,基质中的氮素残留总量90.5~250.3 mg N/株,其中,残留的包膜氮素占75.4%~82.3%,可实现带肥移栽;育苗期间可产生31.9~121.5 mg N/钵的氮素表观损失。  相似文献   

6.
草酰胺对菇渣混合基质理化性状和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工厂化育苗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方便管理者取得简单易用的肥料,试验以菇渣有机复合基质为育苗基质,以缓效氮肥草酰胺为肥源,番茄为试验材料,采用穴盘育苗法研究了草酰胺在培育番茄壮苗中的施肥效果。结果表明,与施速效肥尿素基质EC值相比,在整个育苗过程中,施缓效肥草酰胺的育苗基质EC值变化平缓,呈现缓慢上升而后缓慢下降的趋势;草酰胺施肥处理能够促进番茄幼苗对N、P、K营养元素的均衡吸收,利于鲜重、干重的快速积累,幼苗生长较快,株高、茎粗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尿素处理,幼苗生长健壮。表明草酰胺是培育壮苗的优良氮肥肥源,能够促进番茄壮苗形成,操作简单,适于工厂化育苗使用。  相似文献   

7.
控释尿素接触施用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升蔬菜育苗的养分管理水平、培育壮苗,从而为作物高产打下基础,以不同释放期的控释尿素为试验材料,通过穴盘育苗试验研究了控释尿素与番茄种子接触施用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CU50处理出现烧苗现象,番茄幼苗生长受到抑制,与常规育苗相比,株高、茎粗、叶绿素分别降低27.9%、11.1%和10.6%,地上部干重、根干重和壮苗指数则分别降低47.2%、35.6%和35.8%。而PCU130处理的番茄幼苗长势良好,茎粗、叶绿素含量和壮苗指数相比常规育苗分别增加3.70%、10.0%和35.0%,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分别增加95.1%和44.7%。控释肥与种子接触施用关键在于合理的控释肥释放期的选择,综合考虑番茄幼苗各项生长指标,认为释放期为130天的控释尿素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9):6564-6573
为提高槟榔树氮肥的利用效率,筛选槟榔树生长过程中偏好的氮肥形态。本试验采用盆栽土培方法,以两叶一心槟榔幼苗为材料,分别用酰胺态氮肥(尿素)、硝态氮肥(硝酸钠)和铵态氮肥(氯化铵) 3种形态氮肥对槟榔幼苗进行处理,以不施氮肥为对照,研究氮肥形态对槟榔幼苗氮素吸收、土壤氮素有效性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槟榔植株及各器官全氮含量在不同形态氮肥处理60 d后,铵态氮肥酰胺态氮肥硝态氮肥对照,各器官氮素含量为:叶片茎杆根系;与对照相比,不同形态氮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硝态氮含量;酰胺态氮肥和铵态氮肥处理下土壤铵态氮含量明显提高;各氮肥形态处理下槟榔幼苗根际土壤酶活性几乎全部高于非根际土壤。以上结果说明,施用氮肥能显著提高槟榔幼苗植株氮素吸收,有利于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有效氮含量和酶活性的提高,但槟榔幼苗更偏好吸收氨态氮肥。本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槟榔合理施用氮肥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氮肥减量控释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施肥对蕹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褐土上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鸡粪、包衣尿素、素、硝铵4种肥料对蕹菜硝酸盐累积以及其他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量施氮下,鸡粪处理表现缺氮症状,长势不及等氮量的尿素处理,在中量施氮情况下,蕹菜长势为:鸡粪,包衣尿素>硝铵>尿素。在硝酸盐指标上,施用等量鸡粪可以明显降低其含量;在中量施氮情况下,植株的硝酸盐含量为:尿素>硝铵、包衣尿素>鸡粪;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植株硝酸盐呈增加趋势,以尿素处理增加更为明显。鸡粪的施用量增加有利于提高蕹菜的Vc有可溶糖含量,但尿素素处理没有表现出类似的结果:在中量氮素投入情况下,硝铵及包衣尿素处理的Vc含量相对较高、中、高量化学氮肥施用显著地促进了土壤无机氮累积,其中又以尿不处理累积为甚,包衣尿素累积量较少,因此在生产中鸡粪或化学氮施肥用量的合理控制是蔬菜施肥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番茄穴盘育苗基质适宜养分添加量,以番茄品种中杂105为试材,3∶1∶1(V/V/V)草炭、蛭石和珍珠岩为育苗基质,研究了基质养分添加量对番茄穴盘苗生长发育及成苗质量的影响,测定了种子出苗率、基质速效养分含量变化趋势及幼苗形态指标等。随基质养分添加量的升高,番茄幼苗根区基质养分含量呈增加趋势,番茄种子出苗率、幼苗壮苗指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总的来说,基质养分添加量为600N-120P-600K时,培育的番茄穴盘苗质量较优,表现为出苗率升高、壮苗指数增加,分别比其他处理提高了18.54%~22.60%,2.07%~147.79%。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以樟树加工剩余物为原料制备的育苗容器对黄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通过分析3种不同原材料制备育苗容器[未提取精油加工剩余物(TF-A)、提取精油后的加工剩余物(TF-B)和1:1共混物料(TF-C)]的理化特征、生物可降解性,测定育苗容器吸水特性变化与养分释放规律,以及对黄瓜种子发芽、幼苗生长生理指标及形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平衡前,吸水率、吸水厚度膨胀率与浸渍时间呈线性相关(R2>0.8521),疏水性TF-A>TF-C>TF-B。育苗期间,容器总氮释放量最高达50.23%,总磷释放速率略低于总钾,有机碳矿化率差异不显著。与塑料容器(CK)相比,TF-B发芽率达74.81%,育苗容器发芽率最高达94%,无显著差异;TF-C茎基宽、叶绿素、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分别提高4.59%、12.18%、3.01%、6.80%、2.86%和15.79%,壮苗指数提高23.64%。总体上,樟树加工剩余物育苗容器对黄瓜幼苗生长表现出良好的育苗特性,与塑料容器育苗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以樟树加工剩余物作为基质载体在苗床育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拓展了其剩余物资源高值加工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2.
摘 要:针对于蘑菇菇渣在蔬菜育苗上的应用尚无研究、报道,采用蘑菇+珍珠岩+炉渣的不同配比得到不同基质,测定其物理、化学、养分性状,与理想基质性状相比较;同时,在这些基质中进行姜柄瓜的播种,以烤烟漂浮育苗基质为对照,在苗龄30天时,测定不同处理基质中姜柄瓜的壮苗指数、G值。结果表明,以6:1:1(蘑菇菇渣:珍珠岩:炉渣)的基质无论是在物理、化学、养分性状,还是播种姜柄瓜的壮苗指数、G值,均较其他处理和对照为好,可以初步确定为育苗替代基质。  相似文献   

13.
为开发利用林芝地区林下腐殖质资源为无土育苗基质,以解决当地蔬菜种苗培育中优质基质缺乏问题,以落叶松往年凋落物为主料,发酵腐熟的牛、羊、鸡、猪粪为辅料,以体积比配成系列基质配方,以‘津春4号’黄瓜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凋落物与家畜粪配比基质对黄瓜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从出苗率、株高、茎粗、总真叶面积、根系长度,还是株均茎叶鲜重和根鲜重,猪粪与落叶松往年凋落物配比基质表现最好,尤其是根系方面,株均根鲜重是土壤对照的1.2~1.7倍,表明该系列基质配方是培育黄瓜优质种苗的良好基质,可直接在生产上使用。其他系列配方均存在一些问题,不能直接在黄瓜育苗上使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旨在探索黄瓜集约化穴盘商品成苗质量快速检测方法,为商品苗成苗形成定性标准及苗期病害的及早隔离防治提供参考。试验抽样采集70份北京、河北和山东地区集约化育苗场生产的黄瓜穴盘商品苗样品,对株高、茎粗、干/鲜质量和壮苗指数等生理指标进行系统检测,同时对严重影响黄瓜种苗生产交易的霜霉病带菌情况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北京地区采集的55株样品平均壮苗指数0.078,霜霉病检出率34.55%;河北地区采集的10份样品平均壮苗指数0.079,霜霉病检出率80.00%;山东地区采集的5份样品平均壮苗指数0.101,霜霉病检出率20.00%。另外,研究发现黄瓜商品苗根干重与壮苗指数相关性高达0.995且呈显著正相关,可以作为快速评价黄瓜穴盘商品苗形态生理质量的可靠依据;同时,PCR技术可以作为早期评价黄瓜穴盘商品苗健康质量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可为快速精准评价黄瓜种苗质量和进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亦可为其他蔬菜种苗质量评价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乙酰化葡萄糖对碱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乙酰化葡萄糖(Ac-G)对碱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揭示其对碱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机制,以小麦品种山农129为材料,设置7个处理:W(蒸馏水)、CK(碱胁迫液)、T1(碱胁迫液+1 mmol/L Ac-G)、T2(碱胁迫液+2 mmol/L Ac-G)、T3(碱胁迫液+3 mmol/L Ac-G)、T4(碱胁迫液+4 mmol/L Ac-G)、T5(碱胁迫液+5 mmol/L Ac-G),测定了小麦幼苗的生理生态指标。结果表明,缓解胁迫的最适剂量为4 mmol/L乙酰化葡萄糖,碱胁迫液的p H值可降至7.44;随着乙酰葡萄糖剂量的增加,小麦幼苗株高、根长、根冠比、幼苗生物量、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a/b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T4处理时达到最大值;随着乙酰化葡萄糖剂量的增加,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增加,最后趋于稳定;叶片中SOD和POD活性逐渐增强;在T4处理下,幼苗叶片的丙二醛含量和电导率达最小值。结果可为今后盐碱地改良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鑫力三号’、‘升力砧木’、‘神力砧木’和‘圣砧一号’为砧木,‘津春39号’黄瓜为接穗,研究不同砧木对嫁接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合黄瓜嫁接的优质砧木。不同砧木对黄瓜嫁接成活率、物候期、株高、茎粗、生长势、产量和品质等均有影响。其中,‘神力砧木’嫁接黄瓜成活率最高,‘圣砧一号’嫁接黄瓜生长相对最强,自根苗(CK)与各砧木嫁接组合的果实瓜瘤、瓜棱、刺色和果肉脆度均无显著差异。‘鑫力三号’嫁接黄瓜的小区平均产量与自根苗(CK)无显著差异,‘神力砧木’和‘升力砧木’嫁接黄瓜长度显著高于自根苗(CK),‘圣砧一号’嫁接黄瓜明显高于自根苗(CK)。‘升力砧木’、‘神力砧木’和‘圣砧一号’嫁接的黄瓜维C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自根苗(CK),可溶性糖含量均低于自根苗(CK)。因此,‘圣砧一号’与‘津春39号’黄瓜亲和性强,作为砧木嫁接黄瓜后植株不仅生长势强,产量高,而且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的含量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7.
不同基质育秧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探究目前常用的不同育秧基质对机械化水稻生产的影响,以便找出具推广价值的育秧基质。以‘金早47’为试验材料,梯度试验法研究基质母剂的适宜用量,并以‘金早09’和‘甬优9号’为试验材料,比较无机基质、母剂、壮秧剂、客土(对照)4种育秧基质对机插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母剂的适宜用量为母剂与客土1:3。基质试验结果显示,3个处理培育的秧苗叶龄、基茎宽、干物质量三项指标均比对照增高,并以无机基质条件下最高。产量方面,3个处理条件下有效穗数和产量增加,‘金早09’在无机基质条件下产量最高,比对照增加2.88%,‘甬优9号’则在母剂条件下达到最高,比对照增加8.86%。3种基质均具有壮苗增产的功能,但以无机基质和母剂的效果更佳,在生产上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无基质营养液育苗是一种新的育苗技术。幼苗整个苗期都生长在营养液中,如何控制徒长,特别是夏季如何培育出壮苗是一个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试验研究了在营养液中添加5、10、15mg/kg矮壮素对夏季黄瓜幼苗生长发育、徒长抑制和培育壮苗的效果。结果表明:在营养液中添加矮壮素能降低幼苗下胚轴长度和植株高度、缩短最大节间距,植株叶片颜色加深,根冠比和壮苗指数增大。5、10、15mg/kg矮壮素处理植株的壮苗指数为0.042、0.048、0.038,比对照分别增加27.3%、45.5%、15.2%。说明添加矮壮素处理能较好的抑制黄瓜幼苗徒长和地上部物质积累,同时促进地下部的生长,从而有利于壮苗的形成。夏季采用无基质营养液育苗,在整个育苗期间于营养液中添加10mg/kg矮壮素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