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林西县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据2000年遥感资料统计,林西县沙化面积191.53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32.5%,平均侵蚀模数每年每平方公里在1500吨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达412.8万亩,占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的69.7%,风沙、水土流失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一、我省黄河流域林业生态的现状 我省黄河流域及故道区总面积6万平方公里,涉及11个地市50多个县市区,其中黄河流域面积3.62万平方公里,境内长度711公里。林业用地约1900万亩,有林地面积770万亩,分别占全省总量的33%和24%,活立木蓄积量3700万方立米,占全省总量的28%,森林覆盖率14%,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流域内天然林面积640万亩,占全省的40%,水土流失面积1500万亩,占全省水土流失总面积的三分  相似文献   

3.
六年间 六变化——我省实践退耕还林工程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地处我国西北部,全省东西狭长,地域横跨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分属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和内陆河三大流域.北部有腾格里、巴丹吉林、库姆塔格三大沙漠。山沙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0%以上,是个多山、多沙、多灾、水土流失严重、森林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的省份,生态区位重要。全省有15~25度的坡耕地1994万亩.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黄河流域工程区特点山西省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包括沿黄河6条一、二级支流流域,共涉及7个地(市)69个县和6个省直国有林区,总土地面积963.6万公顷,其中省直国有林区面积102万公顷。工程区的主要特点是: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62339.5平方公里,年均输沙量3.66亿吨,占全省输沙量的80%,占黄河流域总输沙量的23%;工程区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分别占总面积的65.9%和78.7%。坡度在25度以上的坡耕地平均每公顷土壤侵蚀模数高达43.95吨。森林植被稀少,地…  相似文献   

5.
曹振声 《中国林业》1998,(12):10-10
改革开放20年,山西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越的奋斗,全省林业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目前,全省林地面积达到313.33多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达到8000多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到20%,控制水土流失面积3.2万平方公里。近几年,全省荒...  相似文献   

6.
黄河三面环抱的鄂尔多斯.属于半干旱、干旱草原向荒漠草原过渡地带.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全市干早少雨.植被稀疏,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全市沙漠化土地面积约43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9%;沙化、退化草场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80%;水土流失面积4.7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7.
泾川县位于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陕甘交界处。全县总土地面积14.09万hm2,现有耕地5.86万hm2,其中25°以上坡耕地2.08万hm2,占总土地面积的35.4%;林业用地6.03万hm2,占总土地面积的42.8%。丰富的土地资源及气候特点为发展林业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多年来全县上下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快生态环境建设,使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4.64万hm2,森林覆盖率达到34.9%,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82.4%。1992年率先在甘肃全省实现绿化达标,被誉为“甘肃实现绿化第一县”,继而又荣获“全国造林绿…  相似文献   

8.
珠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是我国“九五”国土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以防护林为主的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多效益的生态工程。 开远位于珠江上游,全境属珠江流域水系,森林覆盖率为20.6%(不含 10%的灌木林覆盖率),大大低于全省森林覆盖率;森林年生长量为5万立方米,消耗量为9万多立方米,消大于长,森林赤字近1倍;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0.19%。 由于森林覆盖率低,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全市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日趋严重。1997年,中和营河、大庄河因暴雨造成洪灾泛滥,使17个村庄受…  相似文献   

9.
钱塘江流域水土流失特点和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遥感技术和定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钱塘江流域水土流失及其动态进行分析.钱塘江流域省内水土流失量占全省总流失量的47.66%.钱塘江中上游的金衢地区是水土流失较严重地区,面租达3955km2,占该地区山地面积的23.25%,衢州市近10年(1981~1990年)间统计,水土流失面积由原来的1586km2增加到2675km2,扩大68、66%;以经济林为主的常山县开发过程中强调水土保持措施,但流失面积仍扩大47、38%;.以用材林为主的开化县水土流失有急剧上升的趋势。文章讨论了钱塘江中上游近期水土流失的特点并提出综合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稳扎稳打的辽宁林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天民 《中国林业》1999,(10):15-16
林业建设的主要成就———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省森林面积已发展到451.1万公顷,林木蓄积量达到1.74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30.95%,分别比建国初期增长139.5%、160.3%和18个百分点,实现了林地面积大幅度增加,林分质量明显提高,三大效益同步增长,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现在东部有林地面积达200多万公顷,年涵养水源120多亿吨,占该地区用水量的80%以上;西北部林地达154万公顷,控制水土流失面积200万公顷以上;中部平原半平原农田防护林(网)9万公顷,保田增产面积达…  相似文献   

11.
阿伦河流域水土保持林土壤抗蚀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阿伦河流域水土保持林内土壤抗蚀性能的试验 ,提出了阿伦河流域水土保持林不同林种、不同树种对土壤的物理性质、结构、有机质及抗蚀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或增强 ,并总结出在阿伦河流域以落叶松、小黑杨、柳树为主体的水土保持林 ,对土壤抗蚀性能提高最大 ,为阿伦河流域水土保持林树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密云水库上游水源保持林水源涵养与防止土壤侵蚀效益评价信息系统是以管理信息系统理论为指导,按照信息系统的设计流程研制开发的,为水源保护林水源涵养与防止土壤侵蚀效益评价及预测的专题性系统。  相似文献   

13.
在东江中上游特定的气候条件和特定的紫色红壤上,开展了水土保持林树种选择试验。初步选择出具有固氮改土能力的肯氏相思、绢毛相思和大叶相思作为严重水土流失紫色红壤地区的先锋树种;选择了慢生的伴生树种红锥和海南红豆;在辅以人工施肥的情况下,选择了速生树种桃金娘科的尾叶桉和红胶木。在先锋、速生和慢生树种,以及乔、灌、草相互结合的技术措施指导下,营造的水土保持示范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保持水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毛竹林群落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对毛竹林群落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结果认为:1.植冠截留量,毛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毛竹纯林>毛竹、杉木混交林;2.枯枝落叶层持水量,毛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毛竹、杉木混交林>毛竹纯林;3.土壤层的蓄水功能,毛什、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毛竹纯林>毛竹、杉木混交林。通过本研究,将为毛竹林群落类型的科学管理及其生态经济功能发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片麻岩浅山区常用的几种水土保持工程模式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水平沟与撩壕相结合的水土保持工程同水平沟、鱼鳞坑相比,可提高早春地温2℃左右,提高土壤含水量47.76%,比水平沟扩大根系营养空间2.7m~3,克服了“盆栽现象”。  相似文献   

16.
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人工林减蚀效应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根据黄土高原绥德、延安、离石、安塞等地的径流小区观测资料,以降雨指标大于坡耕地侵蚀性降雨标准为条件,即PI30>3.20mm2·min-1和I30>0.28mm·5min-1,分析了不同次降雨条件下人工林地相对于坡耕地的减水减沙效益,及整地工程对林地减蚀作用的影响,建立了不同降雨条件下不同盖度林地减水减沙效益的关系式(V=0~100;PI30=3.20~100·mm2·min-1)R%=160.426-28.906 44(1/V)-37.442log(PI30·V), r=0.835**, n=88S%=161.953-31.031 89(1/V)-30.985log(PI30·V), r=0.682**, n=88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黑土丘陵漫岗区水土保持林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水土保持林体系区域性生态效益进行观测和分析 ,结果表明 :水土保持林具有较强的气温调节作用和减少水分蒸发作用 ;水土保持林内在生长季节各月平均湿度大于林外 ,并具有很强的截留降雨作用 ,平均截持率达 2 2 % ;并且改善了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 ,减少了地表径流和土壤流失  相似文献   

18.
金佛山方竹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佛山方竹(Chimonbambusa utilis)不仅是材、笋两用竹种,而且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优良竹种,但以往缺乏这方面的研究,为了较系统地揭示方竹蓄水保土的功能。本次对金佛山方竹的林冠层、枯枝落叶层、土壤层的蓄水保土功能加以调查;同时为了便于比较还结合调查其它的林分。通过研究其结果: 1.林冠截留量: 方竹>针叶混交林>针叶纯林 2.枯枝落叶层蓄水量亮叶水青冈—方竹林>方竹林>针叶混交林>针叶林 3.土壤层的蓄水功能方竹林>亮叶水青冈—方竹林>马尾松林>枫香×麻栎林从而,本研究将为防护林建设中重视竹子的功能与作用,为适地适竹,合理选择与配置树种提供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回顾了专家系统的定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并对其研究现状及在林业和水土保持研究中的应用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生态林业工程水土保持效益计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影响水土流失因子的分析,确定出影响水土流失量的区域自变量和林分自变量,建立起森林水土保持效益的整体扩散模型。应用STATISTICA软件包对模型中参数进行求解,得到幂函数形式模型。采用对比法计算出森林的保土量。并且进一步核算出三个生态林业工程区内森林水土保持效益的经济价值,结果分别为:三北地区:1.134亿元,长江中上游地区:0.722亿元,沿海地区:0.2463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