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理论与技术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被恢复是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首要工作。在回顾国内外植被恢复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提出了植被恢复的理论基础, 总结了植被恢复技术措施, 包括植被恢复目标的确定、植被恢复的步骤与途径及其采用的技术方法, 最后探讨了植被恢复研究尚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多伦县近年来实施飞播技术、封育技术、人工造林技术、沙障固沙技术等植被恢复技术来防治土地沙漠化。针对这些植被恢复技术进行效果分析,认为这些技术在多伦县沙漠化防治中经推广应用是成功的,并且效果明显。沙障固沙技术实施成林后,起到了明显的阻沙、降低风速、恢复植被的作用;封育、人工造林技术可迅速提高植被盖度,稳定植被群落;在实施封育、人工造林、沙障固沙技术的前提下进行飞播,效果更明显,保存率更高,植被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3.
煤矸石山植被恢复技术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煤矸石山作为矿区主要废弃地类型之一,严重破坏了矿区生态环境.目前,对煤矸石山植被恢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矸石山的环境危害、基质改良和植物生长状况的分析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矸石山植被恢复理论的研究.本文在分析了煤矸石山植被恢复的研究现状和煤矸石山植被恢复存在的困难的基础上,提出了由立地条件分析与评价、矸石山基质改良技术、树种选择和规划、抗旱造林栽植技术、植被抚育管理技术和植被恢复的监测与评价等组成的矸石山的植被恢复“六阶段“技术模式,加深了煤矸石山植被恢复的理论研究,为矸石山的植被恢复提供系统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裸露边坡植被重建已成为解决工程边坡生态问题的一项重要技术,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推行。为科学地评价边坡植被恢复效果,常需要对恢复时期植被群落的动态变化进行长期跟踪监测,以调查边坡植被群落演替规律。围绕裸露边坡植被群落演替的主题,综合阐述了我国工程边坡植被恢复技术应用现状,国内外关于裸露边坡重建植被群落演替研究进展,以期为植被护坡技术的改进与创新提供参考,就群落演替研究在植被护坡领域的广阔前景寄予了希望。  相似文献   

5.
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影响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煤炭开采对土壤、水体、大气、森林植被破坏的表现形式及危害,总结了矿区植被生态恢复的主要技术和技术关键,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及矿区植被恢复和重建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阐述拉萨河谷植被分布特征及演替规律,分析人为干扰对植被分布的影响。提出保护残存的天然植被,适度的造林技术,适当选择造林树种,采用容器育苗技术,开发替代能源,合理利用水资源等植被恢复对策。  相似文献   

7.
高等级公路植被护坡工程技术发展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依据恢复生态学原理,在探讨植被护坡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对高等级公路植被护坡工程技术中的生物治理和工程治理进行分析,提出了植被护坡工程设计原则、技术发展趋势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岷江上游植被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GIS技术,探索岷江上游植被空间格局与地形因子(高程、坡度、坡向等)之间的关系,得出不同地形地貌区的植被分布特征。研究表明,不同地形地貌区植被的分布状况不同,各种植被因受地形、水份等因素影响而具有一定的分布特征,GIS技术在植被空间分异研究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生态毯植被恢复技术研究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毯植被恢复技术指用马利瓦特(Maliwatt)缝编工艺,将可降解的植物纤维为原料编制成卷,同时将一定配比的植物种子和基质混合后植入成卷材料而成的快速植被恢复技术。本文比较分析了国内外生态垫、生态植被垫等技术的应用范围、技术优势等;分析了在地震滑坡、沙化治理、矿山废弃地和公路边坡治理的植被恢复效果,进而提出生态毯植被恢复技术的未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
根据科尔沁沙地概况以及植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评价了现有的成功技术和应用效果,并结合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的现状,提出了科尔沁沙地生态建设指导思想和目标,进一步探讨了科尔沁沙地植被建设的主要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1.
论干热河谷植被恢复过程中的适度造林技术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11  
本文分析了攀枝花市干热河谷区自然条件和自然植被的特征,针对攀枝花干热河谷植被恢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干旱地区植被恢复技术的问题,提出植被恢复与重建应遵守植被分布规律,根据区内环境空间异质性和多样性,参照自然植被的空间结构确定人工植被的空间结构,为加快植被恢复进程,提出干热河谷“适度”造林技术;并从生态、经济和生态经济角度,讨论了“适度”的内涵和“适度”造林的概念与含义。  相似文献   

12.
矿区森林植被恢复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张家口矿区植被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分类阐述了当前采矿业生产造成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问题,讨论通过利用林业技术措施对矿区进行土地复垦、植被恢复,旨在通过理论和技术措施使矿区开采及其周边环境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环境污染得到缓解,现有植被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3.
岩溶石质山地因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给植被恢复造成诸多困难,不仅直接影响生态系统恢复,更严重制约着山区的经济发展。本文介绍了岩溶石质山人工造林及植被自然恢复技术,通过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植被覆盖度提高了26.75%,水土流失减少55%,具有显着的社会效益和潜在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
大红山矿区植被恢复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红山矿区地形、地势及植被恢复地块类型、当地林产业发展的特点,按照矿区植被恢复与矿企业创建国家“环境友好型”现代化企业的发展思路,提出矿区植被恢复技术,主要包括树种选择、整地、客土、树种配置、树木种植等方面,并阐述各类技术要点。通过对大红山矿区进行植被恢复,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植被恢复成效显著,矿区面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闸述了立体森林分布图在林地森林植被发生变化时,图面植被符号的变更技术。对立体森林分布图图面植被符号变更具有指导意义。该技术操作简单,值得向用图单位推广。  相似文献   

16.
矿区植被生态恢复的技术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矿区生态问题突出的现状,应用生物学和生态学原理,以植被恢复为技术主线,针对矿区不同的生态破坏类型、立地条件类型和环境条件,探析了矿区树种选择、造林技术、抚育管理、封育技术等方面植被恢复的适用条件、施工工艺、技术要求和目标方向,归纳总结了矿区造林技术和封育技术的多种模式,为矿区植被生态恢复和全省全面实施“811”生态...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速公路边坡植被防护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运生  石亮 《防护林科技》2011,(1):105-107,114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快速发展以及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植被护坡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被广泛应用.综合我国高速公路边坡植被防护技术现状,就我国高速公路植被护坡的方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速公路边坡植被防护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并认为灌、草结合,加快人工植物群落向自然群落演替是实现边坡稳定...  相似文献   

18.
甘肃古浪县沙漠治理与林草植被恢复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甘肃省古浪县沙漠治理与林草植被恢复模式的研究,总结分析了沙漠治理与林草植被恢复模式的技术特点,并在沙漠化治理与林草植被恢复开展了示范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矿山边坡植被恢复的规划进行综述分析,提出了恢复矿山迹地边坡植被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20.
乌江流域喀斯特石质山地植被自然恢复配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植被调查和育林技术试验研究,提出了喀斯特石质山地植被自然恢复配套技术,包括植被自然恢复地段选择,封育类型划分,并针对各种封育类型提出相应的人工促进植被自然恢复的措施,以及封育方式,林分保护,组织管理等系列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