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草浪平息了,牧归的牛羊群从远方走来,只有那些夜间也不回返的骆驼群,还在柳林附近的湖边上游荡着……” ——玛拉沁夫  相似文献   

2.
我县杉木林基地蚁害(黑翅土白蚁、黄翅大白蚁)非常严重,有的大队杉木林株害率达100%,“泥裤子”(蚁路、蚁被)高达二、三米,使杉木的针叶发黄,生长减弱,有的甚至全株枯死。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凡蚁  相似文献   

3.
几年来,我场城门工区部分杉木发生了小袋蛾,为害严重。遵照毛主席关于“同病虫害作斗争”的教导,科研小组与工人群众对杉木小袋蛾的为害进行调查防治,取得了良好效果。发生小袋蛾的杉木针叶被蚀,叶背千疮百孔,以致整片枯黄。由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杉木无性系良种“洋020”、第2代良种及人工林混合种子培育的10 a林龄杉木生长量进行调查,分析“洋020”生长增益。结果表明,10 a林龄“洋020”杉木林分保存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的平均值为86.67%、10.56 m、11.07 cm、0.0574 m^(3),分别比杉木2代林分的均值高5.7%、14.78%、13.3%、42.79%。“洋020”林分单株间的分化程度较小,林分整齐性更高。因此,杉木无性系良种“洋020”可以在古田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追溯杉木从常绿阔叶林的伴生树种被选择为人工造林树种的历史.剖析从古老的杉木混农林制度演变为现行的“大面积连片纯林、大面积炼山整地、大面积杉木连栽”的历史背景和严重的生态后果.引起对现行的杉木经营体制的重新思考,认为应让杉木从纯林回归到阔叶林中去,应按生态系统原理组织杉木的栽培制度来经营杉木林,以实现杉木的可持续经营,这是21世纪的发展方向.提出实现可持续经营的途径7条建议.  相似文献   

6.
杉木是我国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在毛主席关于“绿化祖国”教导指引下,我县广大贫下中农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综合治理山、水、田、林、路,以社队林场集体造林为主,大力绿化宜林荒山,杉木用材林基地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近两年来,在新城镇、沙河、狮子、城门等公社调查时,发现五种象鼻虫危害杉木幼林,其中尤以杉象虫危害最高。1975年4月据在新城镇东风大队林场(九江地区革委会试验林)内调查,发现有虫株数占总株数的90%以上,虫口密度1-20头/株不等。个别小区有虫株率高达100%,1棵杉木植株上最多达40头,严重地影响了杉木的  相似文献   

7.
杉木是本省的主要用材树种,我们舟山地区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大力开展杉木基地建设,营造了大片的杉木幼林。近年来发现被杉梢小卷蛾为害比较普遍严重。据今年调查,舟山林场杉木幼林受到第二代幼虫为害,被害率100%,主梢受害率70%;定海皋泄公社富强大队3—4年生杉  相似文献   

8.
在广西国有维都林场进行红椎纯林、杉木纯林、“红椎+杉木”混交林(5∶5行状混交)早期生长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杉木纯林、红椎纯林、“杉木+红椎”混交林的成活率、保存率皆超84%以上,不同造林模式对树种成活率、保存率无显著影响;混交林杉木的平均树高较纯林增长13.11%,平均胸径增长9.13%;混交林红椎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分别比纯林增长2.03%、36.65%;混交林中红椎、杉木生长值皆超过相应树种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规定的生长指标。采取杉木与阔叶树红椎混交造林,对杉木、红椎的早期生长量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杉木产区群众都知道:杉木伐后迹地再连续栽杉的“二耕土”其生长不及“头耕土”,“三耕土”又不及“二耕土”,即杉木连栽往往引起杉木生产力下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传统的看法是杉木林地土壤养分收支不平衡或人为措施如皆伐、炼山等不合理引起水土流失,上层变薄,造成土壤养分物质匮乏,引起杉木生产力下降。由于地力有限,杉木不断地摄取同类养分,可能使土壤主要养分元素出现亏缺。“炼山”引起土壤氮、磷、钾、灰分的严重流失,尤其是有效磷的流失是南方山地种杉失败的主要原因……。叶仲节等(1986)的研究则认为:连栽…  相似文献   

10.
白蚁对林木的危害,随着林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而被引起重视。经初步观察:林木上的白蚁有6—7种,其中以黑翅土白蚁危害较严重,分布较广,在镇江、南京、苏州等地均有发现。受害树种有杉木、刺槐、枫杨、栎树、松树、毛竹、茶叶、桑树等,以杉木受害较普遍。在我场杉木被害株率达87%。黑翅土白蚁蛀食杉木树皮,咬破形成层,产生流脂现象;在地下啃食树根,使杉木生长受到影响,危害严重者枯死。对毛竹啃食地下鞭和嫩芽,蛀食竹笋,影响竹林生长发育。对茶叶、桑树蛀食地下根部,影响生长和产叶量。我们遵照毛主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教导,近二年来对黑翅土白蚁进行了观察研究,解剖和分析了大量的蚁巢,初步了解它的生活习性,掌握了防治方法。现将结果整理如下,错误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浦城县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营造的21年生杉木山杜英混交林的生长情况及土壤养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山杜英(Elaeocrpus Sylvestris)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混交林的林分总蓄积量分别比杉木、山杜英纯林高66.03%和46.34%;山杜英杉木混交林0~20cm土层内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等养分含量分别比杉木纯林提高了6.48%、7.96%、7.28%、32.43%和12.45%。说明山杜英与杉木种间关系协调,可作为杉木多代连栽林地恢复地力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最近,区林业厅电视新闻宣传报道工作,被广西电视台评为一九八九年度新闻报道先进单位,授给“先进单位”奖旗。韦健康、何乃缘同志被评为广西电视台优秀通讯员。韦健康、何乃缘同志拍摄的《我区沿海防护林工程体系建设初具规模》、《我区建成最大的杉木种子园》和《融安、龙胜等地发生严重油茶毒蛾》  相似文献   

13.
杉木是我省重要用材树种。生长快、材质好、产量高、用途广,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但过去由于“条件论”的影响,局限于浙南、浙西山区分布,广阔的丘陵地区被列入杉木的“禁区”,栽培甚少。造成这些地区木材缺乏。  相似文献   

14.
我场于1966年开始营建杉木嫁接种子园。初搞杉木嫁接时,接株偏冠严重。不能形成完整冠形(塔式树冠)的接株,不仅树型不好看,结实层薄,种籽产量低,而且易遭风雨和冰雪折损,我场1972年一次就被冰雪折损20多株。工人群众称这种接株叫做“上面一把扇,下面光杆杆,结实又不多,冰雪一来就完蛋”。为了解决杉木嫁接偏冠的问题,提高杉木嫁接种子园的结实量,我场革命职工和技术人员遵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地协调农业用地与林业用地之间的关系,探讨杉木-花生林农间作模式,本论文选取广西种源2.5代实生苗(简称“广西-2.5”)杉木、福建种源无性系扦插苗-020(简称“福建-020”)以及福建种源无性系扦插苗-061(简称“福建-061”)杉木幼林纯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花生间作对相应种源杉木幼林的成活率、光合特性以及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花生-杉木间作模式下的广西-2.5、福建-020、福建-061杉木的成活率分别提高了4.02%、6.06%、7.39%;树高总增长量分别增加了8.31%、28.57%和6.55%;地径、冠幅和新枝分支角度均略低于于未进行花生间作的对照组;不同种源的杉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曲线均为不对称双峰曲线,其中净光合速率Pn的大小依次为:广西-2.5>福建-020>福建-061;花生间作模式和未间作的杉木纯林的光响应曲线趋势一致,依次为:广西-2.5>福建-020>福建-061。研究结果可为科学优化杉木幼林套种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最近,因过失烧毁国营隆安县礼智林场400亩杉木萌芽林的“3.16”森林火灾肇事者卢秀芬被依法逮捕。这是隆安“严打”以来逮捕的第4名森林火灾肇事者。 今年第一季度,由于连续干旱天气的影响,隆安森林火灾、火警频频发生,仅该县林业公安机关立案调查的就有16起之多,且受灾面积大,林火损失严重。“严打”开始后,县林业公安  相似文献   

17.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林业战线的广大工人、贫下中农、干部和科技人员,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各级党委的一元化领导之下,积极响应毛主席“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大搞杉木林基地建设,杉木林面积越来越大,造林质量越来越高,特别是在过去曾被资产阶级“专家”、“权威”认为不能种杉的广大丘陵区,涌现出一批像株石、  相似文献   

18.
在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战略决策指引下,我区广大干部群众坚决贯彻落实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号召,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大面积营造杉木林,建设杉木林基地。但是,随着杉木林  相似文献   

19.
杉木是我区土要用材树种之一,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绿化祖国”的号召下,人工造林面积大,分布广。但由于造林密度不一,加上经营管理跟不上,一部分密度过大的林分,自然分化现象严重,影响杉木的生长和木材产量。为了适应杉木用材林基地建设的需要,摸索杉木造林比较适宜的密度,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1966年春,我们在本所科研基地进行丁杉木不同密度造林试验,现将九年来试验结果整理  相似文献   

20.
试验表明:“爱多收”、“金满利”、”叶面宝”、“双子叶多效菌”四种生长素对杉木苗的高径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其中“爱多收”效果最为显著,平均苗高增长18.4%、径粗增长26.8%,一级苗提高率为35.2%,亩增值246.4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