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攻克防治香榧落果的难关,在1996年4月,诸暨市政府、市林业部门组织科技人员和榧农代表一起建立了《香榧保果增产试验》专题攻关组,首先在香榧产地赵家镇杜家坑村青年榧农宣军达种植的3株榧树中,进行喷洒“爱多收”(系日本国生产的植树生长调节剂)保果试验...  相似文献   

2.
香榧细菌性褐斑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落果是造成香榧产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香榧落果现象十分严重,除生理性落果外,很多是病害引起的,根据我们在东溪公社西坑大队的调查,1976年发病严重的香榧树病果率高达70~80%,1977年病果率达60~70%,一般都在10%左右。病果大多脱落,对产量影响很大。这两年的产量  相似文献   

3.
诸暨市共有香榧古树群188个,面积1147.9hm^2,有香榧古树40356株。调查发现并确认了规模最大、最古老的香榧古树群,同时也发现了树种组成复杂的、原生性较强的榧树群落。  相似文献   

4.
香榧绿藻的发生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诸暨市香榧产区绿藻发生情况进行了典型调查,并开展了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香榧主产区绿藻的发生率达51% ~ 64%;采用晶体石硫合剂800倍液喷施,除治效果达85.7%.结合营林措施,加强抚育管理,能有效地控制香榧绿藻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从诸暨市的实际出发,对香榧新造林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并就如何促进香榧的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2019年4月-2020年6月,调查了浙江地区5个不同香榧Torreya grandis林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结果表明,香榧主要病害有香榧绿藻Chlorella sp.、香榧膏药病Septobasidium pedicellatum和香榧枝条黄化,主要虫害有香榧瘿螨Nalepella sp.和白蚁Odontotermes sp.。以诸暨东白湖香榧林的香榧绿藻和香榧膏药病发生最为严重,香榧绿藻在幼苗、幼树和古树上均有发生,可造成落果,香榧膏药病对香榧古树和幼树均有危害性;桐庐旧县香榧林枝条黄化的发病率最高(28.33%),但主要为轻症(感病指数为0.07);松阳玉岩镇的香榧瘿螨发生最为严重,为害率(33.33%)最高;遂昌三仁乡香榧林的白蚁为害率最高(24.00%)。调查结果为香榧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控提供了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7.
香榧畸形果是由“香榧细菌性褐腐病”[Erwinia carotovora(Jones)Bergey et al]病菌侵染香榧幼蒲所致。香榧幼蒲感病后造成大量落果,是造成香榧产量低下的主要原因。 防除香榧细菌性褐腐病的方法:在4月初(授粉前)和4月底或5月初(授粉后)各进行一次用400倍-500倍稀释的5%菌毒清  相似文献   

8.
每年4月,诸暨市林业局都要为采购香榧花粉忙碌一阵子,而榧农则放下一切农活像夏收夏种一样忙着给香榧树授粉,以求来年的丰收。这不由使我想起13年前倒在金钱、权力和愚昧的利斧之下的那株雄香榧树。 香榧是红豆杉科冰川时期的孑遗植物,列入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香榧雌雄异株,生  相似文献   

9.
过度的落花落果是香榧生产长期低产的主要原因 ,通过 3a的林间试验表明 ,在加强肥水管理和人工授粉等综合措施的基础上 ,在香榧花期、幼果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爱多收”5 0 0 0倍液 ,平均每果枝的幼果保存率为7 2粒 ,比对照增加 10 0 % ;果实平均保存率为每果枝 1 0 2粒 ,比对照增 2 0 9 1% ,香榧产量比对照增加 6 12 5 % ,保果增产效果极其显著。  相似文献   

10.
香榧细菌性褐腐病的症状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胡萝卜软腐欧氏菌Erwinia carotovora(Jones)Bergeey等引起的香榧细菌性褐腐病是危害香榧果实的一种重要病害,病斑呈褐色,常引起香榧落果而减产。4月底5月初开始发病,5月中下旬为发病高峰。经雨水传播,从皮孔或伤口侵入,连续的阴雨天易发病,用5%菌毒清8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达90.4%,50%退菌特4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达76.9%。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国家林业局香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南工作站正式落户松阳。这是浙江省内首个香榧工作站。同时,松阳抓住香榧协会换届的机遇,提高发展水平;借力小港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大花园"建设、中医药示范县建设,增强发展动能。通过一系列措施,松阳香榧迎来发展新的篇章。松阳是浙江省"香榧南扩"示范县和浙江省香榧产业发展重点县。  相似文献   

12.
以浙江省诸暨市不同树龄(20 a、100 a和500 a)的香榧为研究对象,于种子近成熟期分别采集香榧根、茎、叶、种子等器官样品和土壤样品,分析各器官的养分含量、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为香榧的经营管理提拱依据。结果表明:(1)香榧各器官中的有机碳(TOC)含量在395.63~524.47 g·kg-1,平均为448.49 g·kg-1,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种子>叶>茎>根,种子中的TOC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各器官中的含量(P<0.05),茎中的TOC含量在不同树龄间有显著差异(P<0.05),其它各器官的TOC含量在不同树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2)香榧各器官的全氮(TN)、全磷(TP)、全钾(TK)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1.48、2.85、14.55 g·kg-1。其中,20 a树龄香榧各器官中的TN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叶>种子>根>茎,TP含量为种子>茎>叶>根,TK含量为种子>根>茎>叶;100 a和500 a树龄...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香榧(Torreya grandis Merrillii)幼林土地利用率,增加前期经济收入,解决幼林香榧遮荫问题,在香榧幼林基地内套种皇菊开展复合经营试验,统计分析复合经营的经济效益,观测复合经营对香榧生长的影响,监测复合经营对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榧皇菊复合经营试验样地每年可增收2 050元/667 m~2,可节省香榧各项管理费用1 050元/667 m~2;皇菊对香榧树盘基部形成的覆盖遮荫,可降低地表温度,减轻夏季高温对香榧叶片的灼伤程度;实施复合经营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得到显著提高。复合经营不但增加前期经济收入,节省香榧管理支出,提供香榧遮荫环境,同时优化基地土壤,促进香榧生长。  相似文献   

14.
就黄山1号、2号、3号三个类型香榧品质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山3号的综合品质最佳,其仁壳比为3.4953,总酸0.2071,含油率40.4878%,酸价2.9874,皂化值188.5379,碘值135.9541.这一结果说明了香榧油是一种品质优良的食用油,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文中还就香榧品质构成和品质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为提高香榧品质及其商品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香榧优质苗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榧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干果,树干挺拔、枝叶四季常青、木材材质优良、种子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集食用、观赏、生态、用材于一体的优良树种。优质香榧干果市场销售好、价格高达每千克200元以上。近几年浙江香榧发展速度很快,宁国的野生资源十分丰富却被忽视,部分林农育苗因没有掌握香榧的生长习性而失败,优质苗木紧缺。本人经香榧育苗示范积累了一些经验,优质苗培育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香榧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由于受异花授粉、生态环境和栽培技术的影响,用种子繁殖子代变异很大。为了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嫁接繁殖是目前应用的主要手段。但采用一般的嫁接法,实生砧木要培育二、三年,这不但延长时间、成本较高,而且嫁接时间较集中,对迅速发展香榧生产,尽快实现香榧良种化带来一定影响。如何缩短苗期,降低成本,多快好省地培育大批香榧良种壮苗,以满足各地造林需要,已成为当前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比较不同树种遮荫对香榧幼龄期生长的影响,选择板栗、厚朴、杉木、杨梅4个树种进行林下套种香榧试验,以同种林分林缘裸露的山地种植香榧为对照。结果表明:林下套种香榧,平均成活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不同树种之间成活率差异不显著;新梢年均生长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且板栗林下套种香榧的新梢年均生长量极显著大于其它3个树种。说明以板栗遮荫最有利于香榧幼龄期生长。  相似文献   

18.
香榧是第三纪孑遗植物,其果实——香榧是我国的珍稀名果。香榧生产中心为浙江绍兴会稽山区,对外统称为“枫桥香榧”。它具有壳薄、仁满、肉脆、味香的特点,并以风味隽永,品质特优而驰名中外。笔将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影响“枫桥香榧”质量的主要因子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香榧是榧树中的优良变异类型经人工选育后嫁接繁殖栽培的优良品种,长期以来,林农以香榧小苗种植为主,因香榧小苗前期生长慢,造成基地荒芜不成林的现象,挫伤了林农的积极性;同时,有些育苗户从低产树上剪接穗,出现光长树不结果的现象,果品质量参差不齐。从林地选择、榧树造林、定砧嫁接等方面总结了香榧定砧嫁接建园技术,从而提高香榧造林成活率,巩固香榧造林成果,保障香榧品质,促进香榧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香榧产地和苗圃的香榧病虫害进行全面调查,结果:危害香榧的主要虫害有香榧小卷蛾、斜纹夜蛾、香榧瘿螨、香榧细小卷蛾、白蚁等59种;病害有香榧褐腐病、软腐病、茎腐病、根腐病、苗木立枯病等6种。通过观察香榧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危害症状,提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