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不同阴离子化肥对黄瓜生长及营养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三个施肥水平条件下比较了施用含NO3^-、SO4^2-和Cl^-离子的化肥对黄瓜生长、营养元素吸收及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阴离子处理与CK相比较都表现出对黄瓜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施肥水平越高,抑制作用越大。从黄瓜营养元素的吸收可以看出S、N和Cl之间存在竞争性抑制,且在叶含量中表现更明显。三种阴离子处理都使黄瓜根、茎、叶中Mn的含量增加,可能是由于三种阴离子处理均使土壤EC值上升、pH下降,增加了Mn的可溶性,植物易于吸收所致。  相似文献   

2.
不同阴离子对黄瓜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化肥中的NO3^-、SO4^2-和Cl^-三种不同阴离子在三个不同施肥水平条件下对黄瓜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阴离子处理都增加了黄瓜叶片的电解质相对渗漏率、MDA及游离Pro含量,降低了黄瓜叶片的渗透势,其作用强度是Cl^->SO4^2->NO3^-,而且,随着土壤中阴离子浓度的升高,此趋势更加明显。不同阴离子处理对不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是有差异的,但都比CK有所增加,其中SO4^2-处理条件下,POD活性最高;S0D活性在Cl^-处理中最高;CAT活性在SO4^2-和Cl^-处理中无大差异,但均高于NO3^-处理和CK。  相似文献   

3.
在黄瓜的4个生长时期分别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取样并测定土壤的无机阴离子含量,研究了无机阴离子NO3-、SO42-和Cl-在土壤中的运移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阴离子在垂直方向的含量随时间推移不断下降,NO3-下降缓慢而持续时间长,SO42-和Cl-开始下降幅度大,后变得缓慢.土壤阴离子在垂直方向的运移变化比水平方向明显.  相似文献   

4.
试验在黄瓜定植后的不同时期分别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取土样并测定土壤中的无机阴离子含量,研究膜下滴灌方式下无机阴离子NO3-、SO42-和Cl-在土壤中的运移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追肥时期,土壤中NO3-、SO42-和Cl-呈上升趋势,定植后40天测得土壤各层阴离子含量为整个生长期最高。定植40天以后不再向土壤中追施肥料,不同土层中的阴离子含量呈下降趋势。垂直方向,NO3-较快,最终3个土层中的NO3-含量基本相同;SO42-和Cl-开始下降幅度大,后变得缓慢。水平方向,距离滴头较远(10~15cm)土层中的阴离子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5.
日光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状况及有机肥腐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0~80 cm日光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状况及施用腐熟和不腐熟度有机肥对土壤盐分的影响。主要结果为:0~20 cm菜地EC比相邻粮田增加了2.3倍,K+和NO3-分别增加了10.8倍和8.3倍,Ca2+、Mg2+、SO42-、Cl-增加了0.9~1.3倍,HCO3-无显著变化。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菜地EC及各盐分离子含量逐渐降低。增施化肥使土壤EC及K+、NO3-、Ca2+、Mg2+、SO42-含量等均显著增加,HCO3-含量明显降低;施用腐熟有机肥显著增加土壤EC;低量化肥与腐熟有机肥配施显著增加土壤NO3-;中量和高量化肥与腐熟有机肥配施显著降低土壤NO3-;化肥与不腐熟有机肥配施显著降低土壤EC和NO3-。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SO42-化肥及不同施用量对黄瓜叶片生长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SO42-化肥的过量施用对黄瓜叶片生长有不良影响,SO42-化肥的量越高,不良影响越大;但对叶片叶绿体数目影响不大. SO42-化肥施用量过高时主要影响叶绿体的大小和淀粉粒的数目、体积,并破坏叶绿体基粒片层.  相似文献   

7.
施用氰氨化钙对土壤pH值·EC值及黄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氰氨化钙CaCN2预处理土壤,研究了施用CaCN2对盆栽黄瓜土壤pH值、EC值及对黄瓜生长以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CaCN2可以使土壤pH值上升,并且随着用量的增大pH值逐渐增大,但增长幅度逐渐减小;施用后对EC值的影响不大;施用10 g/盆CaCN2可以明显增加黄瓜叶绿素含量,增强根系活力,促进黄瓜生长,但施用30和60 g/盆则不同程度影响了黄瓜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采用现场采集土样及室内处理和分析方法,研究了2种典型湖南森林土壤对SO42-、NO3-的吸附及解吸规律。结果表明,红壤和黄红壤都具有相当强的SO42-和NO3-吸附能力,但其NO3-最大吸附量约为SO42-吸附量的39%~62%;表土SO42-解吸率远高于底土SO42-解吸率,且NO3-解吸率明显低于SO42-解吸率;土壤SO42-和NO3-的解吸率随着解吸液pH值的下降而下降;由于SO42-与NO3-的竞争,共同吸附试验中土壤对SO42-或NO3-的吸附量都小于单独吸附试验中的吸附量,共同解吸试验中解吸液明显增加了对SO42-的解吸率而降低了对NO3-的解吸率。  相似文献   

9.
营养液浓度对黄瓜产量、品质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黄瓜品种"春秋王"为材料,研究了在高垄覆膜滴灌条件下3个浓度水平的营养液对黄瓜产量、品质及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A的黄瓜在植株生长、果实品质及产量上均显著优于其他处理.除了滴头间0~10 cm土壤深度的土壤EC值和滴头处0~10 cm土壤深度的土壤pH显著高于滴灌前外,其他区域的土壤EC值和pH与处理前相比均无显著增加.综合以上因素,处理A为黄瓜栽培的最适浓度.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陪伴阴离子条件下,土壤不同Zn含量对2个品种玉米吸收Cd、Zn的影响。不同阴离子NO-3、Cl-、SO42-以Zn(NO3)2,ZnCl2和ZnSO43种不同Zn化合物形式添加,添加Zn浓度设0、80、160和240mg·kg-14个水平,土壤Cd浓度为10mg·kg-1。结果表明,土壤中Zn添加促进了玉米生物量,其中NO-3陪伴下增加幅度最大。与对照相比,不论何种阴离子陪伴下,土壤中Zn的添加都明显降低了2个品种玉米地上部分的Cd含量(P<0.001),最小Cd含量出现在Zn80mg·kg-1或Zn160mg·kg-1处理。3种阴离子相比,NO-3比SO24-和Cl-降低幅度更为明显(P<0.001)。不同阴离子陪伴下2个品种玉米体内Cd浓度大小分别为(吉单209)SO42->Cl->NO-3,(长单374)Cl->SO24->NO-3。SO24-和Cl-处理下Cd浓度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与地上部相反,Cl-陪伴时根系Cd浓度较低,而SO42-陪伴下Cd浓度最高。Cl-利于玉米根系对Zn的吸收及向地上部分的转移。  相似文献   

11.
施肥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13  
施肥作为农业生产中最普遍的增产措施,也具有促进重金属形态转化从而达到修复污染土壤的作用,从其影响重金属有效性的机理及植物效应两方面阐述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氮肥主要通过硝态、铵态氮的根际碱化和酸化效应来影响重金属的活性;磷肥不仅通过三种酸根(H2PO-4,HPO24-,PO34-)形式来影响土壤表面电荷,进而影响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而且其陪伴阳离子(Ca2 、Mg2 )也有一定贡献;钾肥的效果主要表现为伴随阴离子的作用,氯离子可降低土壤对金属阳离子的吸附,硫酸根、磷酸根作为专性吸附离子对其作用相反,硝酸根的影响较小。肥料对重金属的作用实质上是在不同条件下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影响了重金属的植物有效性。文章在归纳分析的基础上,对今后该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用水培法研究了Ca(NO3)2、KNO3、NaNO3和NaCl 4种盐对黄瓜幼苗鲜重、叶面积、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和膜质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NO3--N肥对黄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NaNO3>KNO3>Ca(NO3)2。营养液中,随着阴离子浓度增大,植株的含水量逐渐降低,但是NaCl和Ca(NO3)2处理好于其他2种盐;4种盐处理均使黄瓜幼苗脯氨酸含量升高;对黄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NaNO3>NaCl。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施肥措施及EM菌剂对大棚黄瓜连作障碍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连续种植 1 2年的大棚黄瓜 ,施用酵素菌肥或生物发酵鸡粪配合沼肥等生物肥料 ,均可明显改善黄瓜生长性状 ,减轻黄瓜枯萎病 ,提高产量 ,降低土壤EC值 ,减轻土壤盐渍化程度。施用生物肥料的效果优于平衡施肥。在不同施肥措施的基础上配合应用EM菌剂 ,对减轻黄瓜病害、降低土壤EC值也表现出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盐胁迫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不同种植年限设施黄瓜土壤为对象,研究并分析了土壤盐渍化状况,结果表明:所测设施土壤全盐含量为2.612 g/kg,分别是露地菜田土、大田土盐分含量的2.67倍和3.35倍;盐分离子组成主要以Mg2+、Ca2+、SO42-和NO3–为主,Mg2+、Ca2+和NO3-的大量存在可能是造成土壤盐渍化和影响黄瓜生长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K2SO4、MgSO4、Mg(NO3)2、Ca(NO3)2、CaCl2和MgCl26种不同盐及其5种盐浓度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选的6种盐中Mg(NO3)2对种子的损伤作用最大,其次是Ca(NO3)2,MgSO4的影响最小。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都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种子相对伤害率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在浓度100 mmol/L时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长期施用含氯和含硫肥料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湖南祁阳的红壤稻田进行了26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多年连续施用含氯和含硫肥料尤其是含硫肥料会造成土壤酸化。Cl^-1易随水流失,长期连续施用不会在土壤中大量残留;而长期施用含硫肥料,SO4^2-在表土层和底土层中有明显的累积,累积的SO4^2-因改变了土壤的化学性质而对水稻生长有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长期施肥对黄泥田碳和氮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长期施肥下南方黄泥田碳和氮的变异规律及其与硝态氮累积的关系,阐明影响硝态氮累积的主要因素。【方法】以25年定位试验为平台,通过室内分析和统计分析,研究不施肥、施化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条件下黄泥田有机碳(SOC)、全氮(TN)、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和氮素利用率的变化及与硝态氮累积的相关关系。【结果】(1)双季稻区,在提高土壤SOC、TN、碱解氮、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含量方面,有机无机肥配施明显优于单施无机肥,并以配施高量(70%)或低量有机肥(30%)效果最佳。(2)在等养分量条件下,与施无机肥处理相比,配施高量或低量有机肥处理在土壤硝态氮含量和累积量均有显著增加,有机无机肥等比例配施处理的硝态氮含量和累积量有大幅减少,与不施肥处理基本相当。【结论】提高土壤质量以配施高量有机肥效果最好,降低土壤中硝态氮累积量以等比例配施有机无机肥效果最佳。因此,从提高土壤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考虑,该区域有机无机肥配施应注意配施比例。影响硝态氮累积的因素主要有土壤有机碳、全氮、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是土壤微生物量碳。  相似文献   

17.
长期施用含硫含氯化肥稻田土壤化学性质的演变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长期施用含硫和含氯化肥土壤化学性质的演变,为稻田土壤的合理施肥及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持续33年施用含硫和含氯化肥的定位试验历年土壤样品化学性质进行系统测定,统计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长期施用SO42-、Cl-+SO42-和Cl-肥料的土壤pH均表现下降趋势,施用SO42-肥料的土壤pH随年份极显著下降,年均下降0.028个pH单位。各处理(SO42-、Cl-+SO42-和Cl-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及Olsen-P含量都有增加趋势,SO42-、Cl-+SO42-和Cl-处理土壤有机质年均增加分别为0.31、0.17、0.15 g.kg-1,全氮年均增加分别为10.6、3.0、11.2 mg.kg-1,全磷年均增加分别为22.9、21.0、4.8 mg.kg-1,Olsen-P年均增加分别为1.42、1.14、0.58 mg.kg-1。各处理土壤全钾和交换性钾含量基本保持平衡,无明显增加或下降趋势。【结论】长期施用含硫化肥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和全磷积累,以及土壤有效磷活化。因此在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应重视含硫肥料的施用并注意防止其酸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