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树莓为蔷薇科多年生小灌木果树.果香味甜,营养丰富,近几年在我国发展很快.据树莓果实成熟时颜色不同,分为红莓、黑莓、黄莓等.为给大面积开发提供足够的苗木,1999~2000年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园艺研究所对黑莓、红莓、黄莓育苗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取全光雾扦插技术明显优于传统的分株、压条和硬枝扦插技术,一般100平方米的苗床可育苗3~4万株,从扦插到苗木移栽仅需35天左右,一年可育2~3次,育苗10万株以上,从而大大缩短了育苗周期,降低了育苗成本.现将该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细介绍了树莓无性繁殖的四种技术:扦插繁殖、压条育苗、根蘖育苗、埋根育苗。并从苗床准备、插条采集和处理、穗条处理、插后管理等多方面对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技术进行了说明,以期为生产中繁育树莓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不同药剂对树莓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树莓黑尔品种的冬季硬枝为试材,研究硬枝扦插育苗技术;采用吲哚乙酸、萘乙酸和ABT生根粉等3种药剂,探讨不同药剂对树莓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吲哚乙酸(IAA)100mg/L的生根率(70%)最高,且根系生长最发达;树莓生根高峰期在扦插后30d左右。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树莓的主要繁殖技术.分株繁殖、根段扦插、成枝扦插、压条繁殖,以及组织培养繁殖在树莓繁殖中各具特点,育苗者可根据育苗条件、育苗数量及繁育树莓的种类、品种等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5.
由于树莓具有其独特的保健功能,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各种食品制品,所以在欧美等许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树莓的生产栽培及技术研究.据有关资料介绍,树莓是21世纪世界上最有发展前景的果树品种之一.近年来,沈阳农业大学等单位纷纷从国外引种试栽,选出了一些优良品种,并逐步应用于生产.2006年,沈阳市于洪区农林局以沈阳农业大学为技术依托单位,在沈阳市于洪区平罗镇平罗三村栽植树莓400 hm2,促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为农民增产增收服务.  相似文献   

6.
黑树莓绿枝扦插繁殖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树莓在生产中多采用压条繁殖,以压条繁殖方法进行规模化育苗时,需要大面积苗圃地、大量繁殖母株和较多的劳动力。为探索黑树莓绿枝扦插的可行性和工厂化育苗技术,我们于2004年8月选择美国黑树莓赫尔(Hull)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7.
树莓全光雾扦插技术明显优于传统的分株、压条和硬枝扦插技术,一般100m~2的苗床可育苗3万~4万株,从扦插到苗木移栽仅需35天左右,一年可育2~3次,育苗10万株以上,从而大大缩短了育苗周期,降低了育苗成本。现将该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丰富辽宁省树莓品种结构,2002-2008年,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先后从中国林业科学院、沈阳农业大学引进夏果型树莓品种9个,对其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结构表明,9个夏果型树莓品种在熊岳地区均可正常生长发育,综合分析农艺性状等指标,发现'费尔杜德'维拉米'和'托拉米'表现较好,可在熊岳及立地条件相似地区进行推广.'托拉米'可作为品质育种,'无刺红'可作为早熟育种的亲本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9.
以19个树莓品种为试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定性定量分析了树莓果实中的非花色苷酚类物质,以期为寒地树莓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技术指导,为寒地树莓的栽培生产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树莓果实中共鉴定出31种非花色苷酚类化合物,不同树莓品种果实中非花色苷酚含量为24.75~154.06 μg·g-1;黄烷-3-醇、黄酮醇和黄烷酮对树莓非花色苷酚的组成起重要作用;19个品种可聚为2类,第1类树莓果实中非花色苷酚的种类较多且相对含量较高,第2类树莓果实中非花色苷酚的种类较少且相对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树莓利用日光温室嫩枝扦插育苗的技术要点和栽培管理措施,有效地解决了树莓难生根问题,总结了一些经验,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在林业生产中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树莓(Rubusidaeus L.)为蔷薇科悬钩子属多年生半灌木性果树,原产欧洲、亚洲、美洲等地.目前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均有分布,以东北地区栽培最多.树莓果实为浆果,甜而芳香,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C、鞣化酸及多种矿物质,具有防衰老、抗癌等功效,不仅可以鲜食,而且可加工成果茶、果酱、果酒等保健品,被誉为第三代水果,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树莓是多年生小灌木浆果类果树.果实营养丰富,可鲜食,也可加工成果酒、果酱、果汁和蜜饯等高档饮料、食品.近几年来成为国际市场畅销热品,在我国发展也较快.为帮助农民稳妥地引种树莓,现将我们几年来在生产实践中取得四条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树莓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灌木型果树.果实为聚合浆果,色泽宜人,风味独特,既町鲜食,也可加工成果酱、果汁、果冻及多种食品添加剂,其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远远高于苹果、橘子、葡萄等水果.树莓在食品加工、医药、化妆、天然香料、食川色素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是近年来世界发展最为迅速的、集营养与保健于一身的第三代新兴水果.  相似文献   

14.
树莓为蔷薇科多年生小灌木果树 ,据其果实成熟时颜色不同 ,分为红莓、黑莓、黄莓等。 1 999-2 0 0 0年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园艺研究所对黑莓、红莓、黄莓育苗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 ,供试品种为美国黑莓、澳洲红莓、波兰黄莓。结果表明 ,采取全光雾扦插技术明显优于传统的分株、压条和硬技扦插技术 ,一般 1 0 0m2 的苗床可育苗 3~ 4万株 ,从扦插到苗木移栽仅需 3 5天左右 ,1年可育 2~ 3次 ,育苗 1 0万株以上 ,从而大大缩短了育苗周期 ,降低了育苗成本。现将该项技术总结如下。1 苗床建立及器械安装  选择地势平坦处建直径为 1 2m的圆形苗…  相似文献   

15.
树莓的营养保健价值与市场前景浅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树莓(Raspberries)又名覆盆子、托盘、刺莓、马林等.是蔷薇科(Rosacea)悬钩子属(Rubus.L)半灌木果树.该属果树野生种很多,栽培种主要有树莓(空心莓亚属)和黑莓(实心莓亚属).树莓与黑莓的主要区别在于果实成熟时与花托是否分离.树莓果实成熟时与花托分离,形成外形似帽状的复合果;黑莓成熟时果实与花托不分离,成为复合假果(花托可食).199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树莓为国际上"第三代水果",我国政府亦将树莓发展列入国家"948"计划.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树莓的营养价值及其抗菌、抗氧化、抗肿瘤、降血脂等功能,树莓产品和种类的现状,为树莓资源的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我国树莓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红树莓、黑树莓引种江西的表现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树莓性喜冷凉,一般分布在寒带及温带地区.我国目前栽培的树莓品种多从国外引进,主要产地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目前,江西尚未见栽培树莓的研究报道.本试验于2001年11月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引进红、黑树莓品种,定植于江西农业大学职业师范学院实验站果园.连续3年对引进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果实经济性状及适应性进行观察,旨在探讨树莓在江西地区大面积栽培的可行性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树莓新品种''托拉米''引种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莓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世界推荐的“第三代水果“.其果实中含有鞣化酸、水杨酸、SOD、黄酮等保健成分,长期食用树莓或其加工产品,可不断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对防癌、健美、减肥、美容和抗衰老等都有极好的作用,被誉为癌症的克星.在国际市场上,年需树莓鲜果约30万t,速冻果价格稳定在1 800~2 000美元/t.由于供应不足和需求的不断增加,各国都在积极发展树莓产业,但在发达国家果实的采摘无法用机械完成,使生产成本上涨,有些季节的产品生产价格高于进口,使树莓栽培面积及产量趋于稳定或缩减,因此进口国已开始寻找新的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9.
刘凤斌 《落叶果树》2002,34(5):61-61
我站从1999年开始探索树莓的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用ABT 1号生根粉处理插条,扦插后用喷水仪定时喷水保持湿度,20天后即可生根,生根率95%以上.当年移栽后加强管理,苗木粗壮,芽眼饱满,根系发达,苗高达50~150cm.  相似文献   

20.
树莓在欧美各国栽培已久.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也有分布,以黑龙江为最多.树莓及其加工制品是前苏联家家户户的时令果品,本文主要介绍俄罗斯的7个树莓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