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罗非鱼链球菌病是一种由无乳链球菌或海豚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细菌性暴发病,自2009年以来一直在我市流行,2011年达到高峰。据调查2010年前我市罗非鱼链球菌病多发生在100g以上的罗非鱼,2011年开始7厘米~9厘米的罗非鱼苗也出现了链球菌病,该病发病率一般达20%~30%,发病鱼死亡率可达95%,给我市的罗非鱼养殖带来了重大损失。由于海豚链球菌可以利用宿主巨噬细胞逃避抗生素对其的杀灭作用,此  相似文献   

2.
<正>鱼类出血病也叫爆发性出血病,或细菌性败血症、出血性腹水病等。这种鱼病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危害养殖水域类别最多、造成的损失最大,是治疗难度很大的一种传染病。据全国许多地区的案例报道,患该病的鱼从发病到死亡只有35天的时间,生产上往往还没有来得及确诊,鱼已大批死亡。研究表明,该病是  相似文献   

3.
<正>诺卡氏菌属革兰氏阳性菌,可引起体表溃疡、出血及组织器官形成结节为特征的慢性肉芽肿疾病。该病潜伏期长、传染性强、发病率高且无特效治疗药物,会导致患病鱼大量死亡,给加州鲈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本文总结了诺卡氏菌病在加州鲈养殖中的防控方法。一、诺卡氏菌病的流行及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4.
白头白嘴病是危害夏花鱼种的严重病害之一。它发病快,来势猛,一日之间可使成千上万尾夏花草鱼死亡。5月下旬到7月上旬是流行季节,6月是发病高峰。草、青、鲢、鳙、鲤等鱼苗和早期夏花鱼种都有发生,尤其对草鱼苗危害最大。长江和西江流域均有该病发生。  相似文献   

5.
罗非自溃烂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的嗜水亚种引起的,该菌广泛存在于正常鱼的肠道中和池塘水体中,属于条件性致病菌。1996年2月中旬,四川广安县一罗非鱼越冬地中的尼罗罗非鱼种发生鳞片松动、脱落、体表充血、溃烂,少数溃烂是孔穴状;同年4月初,笔者在江津市热带鱼场的罗非鱼鱼种培育池中也发现类似情况,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一、发病情况 该病对苗种和成鱼都有危害,特别对于鱼体受伤、水质恶劣,水温16—18℃、溶氧低,密度高的越冬池,因鱼体抵抗力下降而导致发病。对于越冬池,从发病开始,如果不及时改善环境条件,可引起鱼群大批发病和死亡。 二、症状及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6.
常见养殖鱼类细菌性疾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暴发性出血病 又称细菌性败血症,是我国目前危害鱼的种类最多、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及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传染病.该病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两种病原菌引起,发病后的鱼体表充血,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大量的腹水并有溶血现象,肠道内无食物,却有很多的黏液.病时有时伴有眼球突出,鳞片竖起,鳃丝末端腐烂等现象.  相似文献   

7.
杨学军  陈洪建 《淡水渔业》2000,30(10):34-34
尼罗罗非鱼是全国各地最重要的罗非鱼养殖品种。近年来 ,由于集约化养殖的发展 ,其暴发性鱼病日趋严重 ,给养殖业者造成极大损失。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和有关文献 ,将该病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供参考。1 发病特点 :①流行季节长。 6~ 10月是该病的暴发流行季节。发病时水温多在 2 5℃以上 ,发病高峰期水温 2 8℃~ 35℃。②发病率、死亡率高。流行期间发病率可达 50 %~ 78% ,发病严重者达 10 0 %。死亡率为 52 %~ 95% ,甚至全军覆没。③发病类型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发病死亡多发生于一周之内 ,慢性发病时间长达两周甚至两…  相似文献   

8.
病鱼有眼球外突、腹部膨大、平衡失调等症状。该病发病率为40%~50%,发病死亡率达95%。该病病因是配合饲料营养不全,导致鱼体肝肾等器官发生病变,造成鱼体抵抗力下降,从面继发感染了嗜水气单胞菌嗜水亚种,造成养殖的尼罗罗非鱼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9.
细菌性败血病是我国目前危害鱼的种类最多,范围最宽、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及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传染病。该病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引起。发病后的鱼体表充血,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大量的腹水和溶血现象,肠道内无食物.有很多的黏液;有时伴有眼球突出,鳞片竖起,鳃丝末端腐烂等现象。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罗非鱼养殖规模快速扩展,水体环境发生变化,病害逐渐增多,特别是细菌性疾病日益严重。在目前苗种质量、养殖环境状况和饲料质量水平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改善的情况下,养殖病害的潜在危害风险较大。细菌性败血症是罗非鱼常见的一种疾病,会引起鱼的大量死亡,主要致病菌是嗜水气单胞菌。该菌不仅具有溶血性,能产生外毒素、肠毒素及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1.
冯东岳 《水产养殖》2010,31(11):43-44
<正>随着我国罗非鱼产业迅猛发展,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罗非鱼产量不断攀升,但目前的养殖模式也为疾病暴发流行创造了条件。如广东、海南等省养殖罗非鱼暴发一种流行性疾病,发病率达10%~30%,病鱼死亡率高达25%~50%。主要流行于  相似文献   

12.
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败血症,简称牛出败,是由多杀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染快、危害大的特点。该病常见于春、秋放牧和牛呈散发,有时呈地方性流行,常以发生高热、肺炎或急性肠炎和内脏的广泛出血为主要特征。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多见于秋末、春初,一般为散发或小范围爆发性流行。但是,该病多数为急性经过,若不能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会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张燕 《科学养鱼》2016,(9):76-78
正罗非鱼属鲈形目、鲡鱼科、罗非鱼属。罗非鱼是一种中小型鱼,它具有广盐性、杂食性、耐低氧、不耐低温、天然抗病性强、生长快、繁殖性强等特性,具有很高的养殖经济效益。我国养殖的罗非鱼品种主要有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以及各种组合的杂交后代等,其养殖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及云南等地区。近年来,我国罗非  相似文献   

14.
竖鳞病也叫鳞立病,是鱼类在冬春季节极易流行的一种疾病。该病主要危害鲤、鲫与金鱼、罗非鱼、草鱼、白鲢等鱼类。鱼体受伤及水质污浊是引起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该病死亡率极高,一般在50%以上,严重者可达100%。因此,对鱼类竖鳞病必须及时进行诊断,认真加以防治。 一、症状 病鱼离群独游,活动缓慢,反应迟钝,浮于水面。鱼体发黑,体表粗糙,鳞片竖立,鳞下有渗出液,用手按压渗出液会从鳞下喷出。鳞片脱落,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腹腔内有积水。病鱼贫血,鳃、肝、脾、肾色变淡,鳃部表皮充血。  相似文献   

15.
一、暴发性出血病暴发性出血病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鱼龄范围最广、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危害养鱼水域类别最多、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1991年在我国主要养殖区开始流行,危害的鱼种类有异育银鲫、白鲫、鲫、团头鲂、鲢、鳙、黄鳝、加州鲈、草鱼等多种淡水鱼类。在水温9~36℃均有流行,水温持续在28℃以上及高温季节高发。发病严重的鱼场发病率高达100%,重病鱼池死亡率高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6.
白头白嘴病是危害夏花鱼种的严重病害之一。它发病快,来势猛,一日之间可使成千上万的夏花草鱼死亡。5月下旬到7月上旬是流行季节,6月是发病高峰。草、青,鲢、鳙、鲤等鱼苗和早期夏花鱼种都有发生,尤其对草鱼危害最大,长江和西江流域等养鱼地区都有流行。  相似文献   

17.
梭子蟹养殖中的一种新疾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2000年9月底以及2001年10月中下旬,在宁波、台州、舟山等地区发生了一种会导致梭子蟹肌肉腐化的暴发性蟹病,引起养殖蟹的大规模死亡。该病具有感染迅速、流行面广、死亡率高等特点,发病高峰期集中在9-11月的育肥时期。在发病严重的地区,部分海塘养殖蟹成活率极低,且新建海塘死亡率普遍偏高,甚至高于50%,损失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8.
2012年初,笔者在福建漳州地区开展项目工作时,接到四例罗非鱼斜管虫和车轮虫并发病死鱼报告,分别为芗城区、南靖县、平和县和长泰县.发病时间集中在1-2月,水温14~18℃,发病鱼体规格为200~300g/尾.在罗非鱼发病前期,养殖户防范意识不强;到发病后期,又盲目下药,导致罗非鱼批量死亡.现将相关情况介绍如下,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广东省惠州地区罗非鱼链球菌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病鱼早期症状不明显,到中期治疗难,严重影响了罗非鱼养殖效益,给惠州水产养殖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2014年7月~10月,惠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罗非鱼链球菌病流行性调查,旨在找出惠州地区罗非鱼链球菌病发病原因及安全有效的药物,为生产中有效防治该病提供依据,促进惠州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罗非鱼病样采自惠州地区罗非鱼养殖密集区:惠城区小金口镇、仲恺高  相似文献   

20.
<正>淡水鱼出血病,又称"腹水病"或"细菌性败血症",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种类最多、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主要细菌性病原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该病几乎危害所有主养的淡水鱼类,且在各个地区均有广泛流行,死亡率可达50%~80%。临床发病鱼体表现为体表严重充血,眼眶周围充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