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陆水产》2001,26(10):33-33
根据广东、福建、江苏等地养殖户反映2001年是鳜鱼出血病爆发流行,危害严重的一年。发病早期的病鱼,目观症状,可见病鱼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眶、鳍基部及体表两侧轻度充血。严重时病鱼体表两侧严重充血或出血,眼眶周围严重充血,肛门红肿。有的鱼腹部膨大,眼球突出,少数病鱼出现竖鳞、鳃丝末端腐烂的现象。解剖后发现鳃颜色较淡,有的鳃丝边缘有轻度腐烂现象。脾、胃肿大、色淡、胆囊膨大、贫血,肠道充血发炎,常有大量粘液,一般没有食欲,有的肠腔内积水或有气泡。肠系膜及肝脏有分散的出血斑点,鳔壁充血。有的严重的病鱼腹…  相似文献   

2.
1病原  有的学者认为病毒为该病的主要病原,有的认为是由寄生虫及细菌感染引起的,也有的认为是这几种致病因子混合感染所致。2症状  病鱼少食或不食,有时在池边、水底静卧或缓游。有的体色发黑,有的病鱼头部、体表、鳍条及鳃丝有明显的出血点,有的鳃丝呈白色,肛门红。解剖观察,肝脏发白或呈点状、斑块状出血,胆囊大,胆汁浑浊变淡呈黄色。脾脏黑红色,无光泽,有的有腹水。3诊断3.1根据症状进行初步诊断,但要注意以肠出血为主的出血病和细菌性肠炎病的区别。活检时前者的肠壁弹性较好,肠腔内粘液较少,严重时肠腔内有大量红细…  相似文献   

3.
鳙鱼暴发性水肿、出血并发病,以传染速度快,感染率高,死亡量大,严重威胁着渔业生产。现将此病的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浅谈如下,供同行交流参考:一、症状病鱼体色发黑,食欲减退或停食,集群情况差,病鱼症状以水肿、出血并放症为主,兼单纯水肿症状,出血症状并存。1.水肿性症状病鱼全身浮肿,腹内因大量积水肚皮外鼓,从岸上着鱼肚是明显灰白色,积水是无色,腹内压强大。严重的眼睛外突,嘴肿得无法闭合,造成呼吸困难,窒息死亡。此病状虽与鲤鱼传染性水肿病相似,但也有不同之处:(l>没有竖鳞现象。(2)鳃丝、内脏未见异…  相似文献   

4.
鲤鱼出血病是近年来北方地区高密度集约化养鲤的一种危害严重、死亡率高的常见病,它和鲢、鳙、鲂出血病非常相似,但又有本质的不同。一、症状发病早期,病鱼全身有轻度充血,严重时由点状出血斑变成斑块状或全身出血,顺鳞片触摸则有血液渗出,鳃出血呈浅红色,或鳃淤血呈深紫红色,鳃小片囊肿,鳃丝末端甚至腐烂坏死,腹部膨大,有的肛门红肿,凸眼。  相似文献   

5.
黄颡鱼的常见疾病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义 《水产养殖》2002,(4):25-26
1 烂鳃病1.1 病原 柱状纤维粘细菌。1.2 症状及流行情况 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游,游动缓慢,少食或不食;鳃分泌大量粘液,鳃丝腐烂,严重时鳃丝上附有污物。黄颡鱼鱼种和成鱼均可发病,4~6月为发病高峰,可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以原绵霉为原发病原、继发嗜水气单胞菌的日本鳗鲡腐皮病组织病理学的研究。外观症状:病鱼体表粘液斑块状脱落,皮肤坏死、溃烂,有出血和炎性渗出物。组织病理变化:烂鳃,鳃丝固有结构崩解;皮肤坏死,肌纤维融解、消失;心肌纤维紊乱、坏死,肌间炎性细胞浸润,血栓;肝脏肿大、空泡、坏死;脾出血,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肠道粘膜上皮脱落、坏死,固有膜炎性白细胞浸润;肾脏受损严重,广泛充血、出血,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肿胀、坏死,肾小球萎缩,囊腔内出现血球。  相似文献   

7.
1989年6月上句至8月中旬,江苏省溧阳县暴发了一种出血性鱼病,涉及该县14个乡镇渔场和养鱼户的鱼池,发病鱼类主要是白鲫、鳊鱼,有的鱼池中,鲢鳙鱼及其他鱼类也发病。这次鱼病来势猛、范围广。我们对10个渔场和3户养鱼户的鱼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病鱼症状主要是口腔、鳃盖骨或眼睛出血、体表鳞片鳍条等多处充血发炎、肛门红肿突出、皮下出血、肌肉呈鲜红色、有的鱼鳃丝肿胀、粘液增多或肝脏发白或有腹水;发病鱼池水深从0.8米至2米,多数为1~1.5米,池底淤泥厚30~50厘米,已养鱼5~10年;5~7月的气象特点是日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8.
草鱼出血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严重鱼病。这种病的症状是体色暗黑,微带红色,肌肉显现点状或块状充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部分病鱼的口腔、下腭、头顶、眼眶周围、鳃盖、鳍条充血。有的鳃丝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鳜鱼高密度养殖的飞速发展,疾病也随之发生,特别是鳜鱼的出血病,在流行季节发病率一般为50%,严重的塘口发病率达90%以上,甚至全军覆没,现将此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主要症状 病鱼吃食明显减少,甚至不食。有时在池边水底静卧或缓游。有的体色变淡,黑纹变浅或消失,严重的头部、体表、鳍条及鳃丝有明显的出血点。有的鳃丝呈白色,肛门红肿,解剖观察肝脏呈点状斑块出血,胆囊大,胆汁呈淡黄色,有的有腹水,肠粘膜斑块状出血,内含黄色粘液。2病因分析2.1池塘久未清淤淤泥深,平时因投饵过多,残饵及…  相似文献   

10.
<正> 草鱼出血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严重鱼病。这种病的症状是体色暗黑、微带红色、肌肉显现点状或块状血斑,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部分病鱼的口腔、下颚、头顶、眼眶周围、鳃盖、鳍条充血。有的鳃丝苍白,肠道发炎。每年5~9月,这种病在各地流行,  相似文献   

11.
《海洋与渔业》2009,(9):42-42
病名:泰国笋壳鱼白鳃白肝综合症 病因:暂不清楚。 症状:病鱼于塘边浮游,活动无力,拒食且病鱼体表鳞片脱落、出血发炎,尤其是鱼的尾部两侧最为明显;鳃丝末端糜烂,鳃丝浮肿沾有污泥,肝脏白色或土黄色、易碎,有腹水。  相似文献   

12.
自1999年7月下旬以来,作者在济南市西部的养鱼场和南郊的钓鱼场发现精养的鲤鱼和鲫鱼发生大面积败血病,且流行时间较长,有的养鱼户的鲤鱼9月底还有发病,由于发现和治疗及时,避免了较大的经济损失。1病鱼的主要症状病鱼食欲大大降低,吃几口饵料就游走,鱼体两间,各鳍条及鳍基部充血,严重者吻端、下颌、眼眶、鳃盖也充血,鳃丝贫血是灰白色,有的鳃丝充血肿胀,多粘液。解剖鱼体发现肝脏发白,严重者肝脏糜烂,有的有腹水,胆囊色变浅,部分肠道充血,肠内无食物,而有许多黄色粘液,镜拉鳃丝及体表充血部位粘液。发现大量粘球菌,仅…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3月上旬,本试验室从成都某养殖场患病黄颡鱼体内分离鉴定出溶酪巨型球菌,并分析了其发病情况和治疗方案,总结如下。一、发病状况患病黄颡鱼体长14~22厘米、体重95~120克,病鱼一般患病3~4天即死亡。患病初期,病鱼特征表现为食欲减退,离群独游,游动缓慢,体表轻微出血。严重期,病鱼游姿平衡失调、有的侧游,体表严重出血,皮肤溃烂,鱼嘴边缘及下颌均溃烂出血,  相似文献   

14.
梁洪 《科学养鱼》1997,(1):31-31
在我校的养鱼池塘中,鲫鱼赤皮和烂鳃井发症常有发生。一、发病鱼池的条件池塘总面积20亩,各池面积半亩到几亩不等,池底污泥较厚,生产用水缺乏,以生活污水为主。二、发病症状此病多发于九月至十月,在养鱼池中,只有鲫鱼染发此病。病鱼两侧,轻者充血,重者发炎糜烂,鳞片松动,手摸即脱落。病灶呈块状,或连结成片状,尤其在鱼体后腹部和尾柄部更为严重。鳍的基部充血,末梢腐烂残缺,鳍条间的组织被破坏。病鱼颌部及鳃盖部充血,或表皮糜烂。鳃丝腐烂残缺,鳃丝软骨外露,鳃丝夹杂泥沙及污物。病鱼离群漫游于水面,受惊时下沉缓慢,不…  相似文献   

15.
一、病况观察 1.症状对24尾病鱼的观察,病鱼侧线上方及背部鳞片粗糙,失去光泽,颜色较白,易脱落,有时有丝状物(藻类或真菌待查)附着;眼眶下方常有明显小血斑点,上颌、口腔内两颊部及下颏充血,严重者腹面两胸鳍间有一较大出血斑或灰褐色斑块,腹、臀、尾鳍基部充血,尾鳍及背鳍末端常腐蚀残缺。鳃充血或失血成白鳃,但不腐败;发病初期部份鱼肛门见有红肿。剥去皮鳞,尾柄和背鳍前侧线上方肌肉常呈片状出血,严重者两侧肌肉有紫色血斑、该处肌肉有的开始腐烂,出血症状典型;体腔内腹水兼有血水严重,肠道充塞度  相似文献   

16.
<正>鱼鳃霉病是鳃霉菌寄生在鱼鳃丝引起的疾病,鱼鳃霉菌的生物学分类为水霉目、水霉科、鳃霉菌属。鳃霉病主要危害罗非鱼、草鱼、青鱼、鲤鱼、黄颡鱼、鲇鱼、鳙等淡水养殖鱼类。近年来鳃霉病的临床诊断存在许多误区,有的水产技术人员把普通细菌性烂鳃病诊断为鳃霉病,有的把锦鲤疱疹病毒引起的烂鳃症状诊断为鳃霉病,有的把鳃丝部位寄生的水霉菌  相似文献   

17.
一、草鱼细菌性出血病与病毒性出血病 1.症状与诊断草鱼细菌性出血病:发病后鱼体表充血,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大量腹水并有溶血现象。早期肠道内有少量食物,并且有充气的现象、多粘液,同时鳃丝末端腐烂。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病鱼体表各组织器官或组织出现斑点或块状出血,甚至全身出血,  相似文献   

18.
正草鱼肝胆综合征是草鱼养殖中频繁出现的一种常见鱼病。每年的6-10月份均可发生此病,主要危害对象以高温季节未达商品规格草鱼。发病率高、死亡量大、易反复、治疗周期长、治疗难度大是该病的发病特点。病鱼鱼体发黑,尾鳍、背鳍末端发白,掀开鳃盖,可见鳃部黏液明显增多,附着杂物,鳃丝肿大并伴有局部充血现象,有的病鱼鳃丝末梢发白。将活  相似文献   

19.
牙鲆腹水病在牙鲆疾病中危害最为严重,该病从苗种到成鱼均有发生,死亡率可达50%-80%,而且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给养殖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该病病程长,流行面广,主要症状表现为腹部肿胀,各鳍基部、口部、鳃裂后部均有出血症状;鳃盖凹陷,鳃丝发白,呈贫血状,有的肛门微红。研究其发病原因,根据国内外研  相似文献   

20.
正烂鳃病是水产养殖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老三病"、败血症以及暴发病、并发症、综合征等鱼病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烂鳃"伴随发生,尤以草鱼最易患发烂鳃病,凡鱼患鳃病均以"烂鳃"为主要症状表现,发病症状非常明显,鳃上黏液增多,鳃丝肿胀,严重时鳃丝末端缺损,软骨外露,鳃盖"开天窗"。虽是常见病但又是不易治好的鱼病之一,也是最易造成死亡的主要鱼病,现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