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果畜结合是一种低碳、环保、生态的循环农业模式,符合当前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大力推进果、草、畜、沼结合,不仅是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加快畜牧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实现果、草、畜、沼结合经营模式,是实现以果为主,以草为纽带,果畜结合的生产模式,是提高果品产量,降低果品生产成本,提高果品质量和价格,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好路子。  相似文献   

2.
提出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与多层次利用技术,构建以食用菌产业为核心,与植物产业、动物产业相链接的三元结构良好农业生态系统,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分析总结金坛市食用菌循环产业发展现状及蘑菇、金针菇、草菇等3种主要食用菌循环生态产业模式。指出今后须进一步落实"扩大规模,产业协作,制订标准,培育主体等"4项发展举措,促进金坛市食用菌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圣源生态示范园基于立体循环农业思想,以生态建设理念为核心,综合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现有自然资源,在强化核桃产业的同时发展养殖业和旅游业,建设成为多产业、资源循环利用的山地立体观光农业园。  相似文献   

4.
正生态农业是伴随着整个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全新农业。搞好生态农业建设,一方面要注重总结与推广我国传统农业中适于生态农业的经验和做法;另一方面,要加紧研究与大力推广先进的生态农业新技术。广西自2003年实施生态富民小康建设"十百千万"工程以来,经各级农业部门坚持不懈地探索,推广应用了一批高效可行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实现农业发展的生态、经  相似文献   

5.
发展循环园艺经济的意义在于: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环境的改善.资源循环利用是发展循环园艺经济的关键,其主要模式:生态技术模式、立体生产模式、跨业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6.
蔡正国 《花卉》2016,(6):117-118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农业发展逐渐转向了新型的循环发展模式,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就是为了节俭资源与能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文就针对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利用酿造白酒的下脚料酒糟作为饲料发展肉牛养殖业,用牛粪和秸秆大面积发展双孢菇生产,不仅投入少、效益可观,而且净化了环境、变废为宝,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实现酿酒、养牛、种植双孢菇产业的良性生态循环,是实现吕梁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平湖市利用本地丰富的稻草资源,积极发展蘑菇等草腐型食用菌生产,并利用蘑菇菌渣作基肥还田发展芦笋等高效经济作物,形成了水稻-蘑菇-芦笋的循环生态种植模式,既推动了蘑菇、芦笋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又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走出了一条生态农业发展之路。2009年全市34.25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水稻创产值41611万元,2500亩蘑菇创产值7635万元,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生态循环农业的内涵及其必要性,分述了我国果树上生态循环模式的三种主要类型,分析了各自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以期将成功的生态循环模式应用到其他果树生产中,达到安全、高效、绿色、循环的目的,为现代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10.
刘玉升 《蔬菜》2020,(2):1-7
2019年12月12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12月21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明确了三大攻坚战之一污染攻坚战的总基调:"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2020年中国即将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生态环境保护也将进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阶段。2月5日发布的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将"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列为补齐农村短板八大举措之一,要求有"大力推进禽畜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等。"黑色农业"可通过环境昆虫、微生物和环境昆虫的结合以及多种环境生物系统技术实现生物质资源全物质循环利用,是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本期业界观察特别邀请"黑色农业"发起者山东农业大学刘玉升教授对"黑色农业"的内涵、意义、技术内容及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进行介绍,以期将"黑色农业"概念及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体系推广给广大农业工作者,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推进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近年来利用本地丰富蘑菇菌渣资源作基肥发展芦笋,形成了蘑菇、芦笋的循环生态种植模式,在实现蘑菇优质高产的同时,推动了芦笋产业的生态高效发展,由成熟型产业带动了成长型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循环的农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发展循环农业模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介绍了6种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简要阐述了每种模式的操作过程和经济效益,提出发展循环农业模式是今后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应从技术开发和保障措施方面给予支持,以使生态循环农业得到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西乡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及其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娟  孟全省 《北方园艺》2011,(20):201-204
以循环农业发展可以促进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民增收和环境保护为出发点,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陕西省西乡县4种主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希望对西乡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和推广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国瓜菜》2006,(1):60-60
农业部日前对建设节约型农业作出总体部署。农业部要求,紧紧围绕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和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为重点.大力推广应用节约型的耕作、播种、施肥、施药、灌溉与早作农业、集约生态养殖、沼气综合利用、户用高效炉灶、秸秆综合利用、农机与渔船节能等“十大节约型技术”.促进我国农业尽快走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李荣花  杨海峰  徐兴权 《蔬菜》2012,(11):21-22
生态循环种养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介绍了一种日光温室“甜瓜(草莓)、食用菌、鸡、蚯蚓”四位一体生态循环种养新模式,并分析了其产值和效益。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业与桑蚕业的高效结合与循环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阐述了食用菌与桑蚕两行业大棚周年生产、桑枝、蚕粪、菌糖的高效利用及桑园内菌桑立体生产模式等方面的高效结合与循环利用,这是发展我国高效生态立体创汇农业的一个典范,这种结合的提出,在缓解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态良性循环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将是未来农业发展方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茭白产业快速发展,于长江中下游各省份广泛种植,目前全国茭白种植面积6.67万hm2,年产值30多亿元。然而茭白采收后通常将叶片成堆抛弃在路旁、河道和田头,叶鞘则留在田间,任其腐烂或者将其焚烧,每年因此堵塞河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如何对茭白鞘叶进行生态循环利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番茄品质、降低化学肥料用量、促进番茄生态循环生产,探索了养殖蚯蚓后茬种植番茄的栽培方式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和果实品质等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蚯蚓养殖后种植番茄,一方面可以促进番茄植株营养生长、坐花坐果并提高果实品质;另一方面,可以抑制番茄土传病害的发生,使枯萎病发病率降低69.78%,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实现生态循环生产。  相似文献   

19.
阐述循环农业的基本原理、"猪沼果"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在重庆三峡库区的实际应用与经验作法,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循环农业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行总结,认为循环农业是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以辽宁省阜新市为例,以统计数据与作者调查为基础,详细指出了阜新市在循环农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阜新市在循环农业方面的工作举措与取得的成果,并结合阜新市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循环农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