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出穗后叶片数及质量对籽粒结实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中粳稻武运8号和杂交中籼稻汕优63号为试验材料,出穗期剪去不同茎生叶和喷施增粒增重剂等处理,研究其对水稻结实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出穗期剪去不同茎生叶,供试品种的千粒重、结实率和结实指数均下降且下降幅度依次增大;其中剪除剑叶对籽粒灌浆结实的影响最大,随着叶位的下降,剪叶对灌浆结实的影响程度逐渐降低;剪叶越多,对灌浆结实的影响越大。出穗期喷施增粒增重剂,能显著增加结实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OD活性、降低叶片MDA含量,进而使籽粒的结实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2.
甘蓝型油菜遗传图谱的构建及芥酸含量的QTL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一个由甘蓝型油菜品种Quantum (黄花、低芥酸)和人工合成的甘蓝型油菜品系No.2127-17(白花、高芥酸)为亲本材料建立的DH群体中芥酸呈现单基因的遗传模式。为了发展与芥酸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其实行有效的控制,随机选择121个结实正常的DH系为作图群体,利用SSR和RAPD标记构建了一张甘蓝型油菜的遗传连锁图谱。在亲本间检测  相似文献   

3.
硼对甘蓝型双低春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旨在阐明硼对甘蓝型双低春油菜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机理,明确甘蓝型双低春油菜产量和品质形成与施硼量的关系。试验以甘蓝型双低春油菜"青油14"为供试材料,采用单因素五水平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施硼量对甘蓝型双低春油菜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蓝型双低春油菜单株角果数与施硼量之间呈显著线性关系,而每角果粒数则与施硼量呈二次曲线关系,适量施硼可以协调每株角果数与每角果粒数的关系,有利于提高产量。籽粒产量与每角果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性(r=0.982 8**),与单株一次有效分枝数和千粒重也呈一定的正相关性,而与单株角果数则呈一定的负相关性。适量施用硼肥,可明显提高甘蓝型双低春油菜的籽粒产量和产油量,增加籽粒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而降低硫苷含量,进而改善品质。籽粒产量、产油量与施硼量之间均呈二次曲线关系,施硼量分别为17.84 kg/hm2和19.42 kg/hm2时,籽粒产量和产油量分别达到理论最大值3 154.18 kg/hm2和1 344.61kg/hm2,施硼过量,籽粒产量、产油量均下降。粗脂肪含量与施硼量之间呈单峰曲线关系,粗脂肪含量达到最大值(45.3%)时的施硼量为24.62 kg/hm2。硫苷含量与施硼量则呈开口向上的二次曲线关系,施硼量为19.42 kg/hm2时,硫苷含量为10.29 mg/g(≤30 mg/g)。试验综合考虑甘蓝型双低春油菜的籽粒产量、产油量及籽粒综合品质,提出适宜的施硼量(含硼11%)以19.42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4.
剑河县土壤微量元素与有机质、pH值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剑河县12乡镇72个土壤样本的有效态微量元素、有机质及pH值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土壤中有效锌、有效铜、有效锰、有效铁、有效硼元素与有机质、pH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与有效铁、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含量有正相关性,与有效锰含量呈负相关性;土壤pH值与有效锰、有效铁、有效锌、有效硼含量有负相关性,与有效铜含量呈正相关性的规律.在生产过程中,应针对不同乡镇的土壤微量元素状况,应在长期施用氮磷钾肥料的基础上,可采取调节有机质和pH值等提高微量元素有效性的方法来提高农作物对微量元素的吸收,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  相似文献   

5.
甘蓝型油菜与埃塞俄比亚芥种间可交配性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兴梁  孟金陵 《作物学报》1995,21(4):385-390
在甘蓝型油菜×埃塞俄比亚芥中,杂种胚乳不甚发育并提前形成细胞,杂种胚发育缓慢,消耗早育的胚乳组织后便停滞在心形期或鱼雷形期.反交时胚乳早期发育旺盛,但在发育中期不能形成细胞并逐渐退化解体;杂种胚从原胚阶段即有退化现象发生,并可持续到鱼雷形期,胚退化时常伴有胚柄细胞的解体.甘蓝型油菜母本基因型对杂交的生殖过程有显著影响.对受精的影响表现在其柱头与异种花粉的亲和性不同,以Rucabo作母本时表现与反交相似的高亲和性和高受精率.以84014A作母本时近半的胚珠中发生体质不育现象.而华油8号作母本时产生的杂种胚和胚乳在后期的发育相对正常,可形成少量有生命力的杂种种子.文中提出通过杂交重组创造出种间受精率高,又具结实潜力的“桥梁品系”,以经济有效地克服甘蓝型油菜与埃塞俄比亚芥杂交的不可交配性.  相似文献   

6.
主要有大豆霜霉病、大豆灰斑病、大豆食心虫。防治措施:一是农业防治:在大豆生育期内搞好中耕,促进新生根的大量形成,破坏病原菌生存环境。加强大豆生育期间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准确及时地确定防治期,进行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7.
硼肥在作物生长中的作用及其施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农业施肥技术得到极大发展,特别是N、P、K等大量元素的施肥水平逐年提高。但是农业团场及地、县农民对微量元素尤其是硼肥的重视程度还很不够,导致土壤中元素含量失衡,因此提高硼等微量元素的施用技术已愈来愈显得重要。1 硼在土壤中的状况及形态转化1 .1 硼在土壤中的状况自然界广泛存在着硼,动植物残体、降雨、矿物等都是土壤中硼的来源,其中最主要的还是矿物。土壤含硼量多少与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及气候条件等有密切的关系。土壤中的硼可简单分为全硼(不可利用)和有效硼(可利用)。一般干旱地区土壤的含硼量多于温润地区的土壤…  相似文献   

8.
益农 《种业导刊》2009,(1):24-24
硼肥是影响油菜开花泌蜜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油菜的定期缺硼试验(与全生育期供硼的正常产量相比)表明,苗期缺硼,减产9.3%,薹期缺硼,减产46.3%;花期缺硼,减产55.5%;结角期缺硼,减产46.3%。苗期影响较小,生殖生长期影响较大,尤以花期较明显。苗期和薹期喷施硼肥是两次关键时期,通过常规施用英国CMI有限公司生产的红A硼TM后,苗期、花期长势良好,增产效果显著,经济效益提高。  相似文献   

9.
培矮64S制种田稻粒黑粉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灭黑1号,克黑净、粉锈宁等药物不同的防治次数对培矮64S制种稻粒黑粉病防除效果及对异交结实的影响,提出了采用灭黑1号或克黑净等三次用药处理是防除病害,提高结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白菜—甘蓝染色体附加系的性状遗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菜和甘蓝种间对应性状作为遗传标记性状,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建立白菜—甘蓝附加系,并用附加系研究种皮颜色、花色和雄性不育等三个质量性状的遗传。结果表明,在甘蓝的染色体组和甘蓝型油菜所含的甘蓝染色体组中,控制种皮颜色和控制花色的基因分别载于不同染色体上,控制所用白菜雄性不育的育性恢复基因与控制种皮颜色和花色的基因也分别载于不同的染色体上;选择种间对应质量性状有显隐性差异的白菜和甘蓝材料合成的甘蓝型油菜附加系,可用所选择性状作遗传标记对其进行区分和利用。  相似文献   

11.
摘 要:【目的】研究化杀剂SX-1对甘蓝型油菜品种制种双亲的影响,探讨规范科学标准化的油菜化杀杂交制种技术。【方法】油菜母本苔高20cm左右,80%植株最大花蕾达到2mm,花粉发育在单核期到单核靠边期第一次喷施5.5mg/L的SX-1,7-10天后第二次喷施6.5mg/L,每次每株着药量2.5ml左右,【结果】SX-1对两油菜品种母本的育性影响一致,杀雄彻底,雄性不育株率可达99%以上,自交不结实,异交授粉结实正常,植株没有明显药害,而部分器官形态和农艺性状则呈现显著性变化,如株高、有效分枝部位降低,主花序变短,花蕾、萼片和花瓣变小,花丝缩短,重量减轻,雌蕊伸长,重量增加等,结实上角果数、千粒重增加,每角粒数减少,制种产量仅比对照减产9.07%和15.27%;而对两父本的相关性状和结实没有影响或影响不显著。【 结论】SX-1是一种高效油菜化学杂交剂,用于大面积制种是安全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油菜优质育种初期优质与高产的矛盾,使用“结合株型结构理论、注重亲本选配、使用聚合杂交、低世代系谱选择、高世代集团选择”的育种方法和思路,“十五”期间选育出了一批产量、品质同步提高的优质常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这些新品种突出特性为:产量水平较高,各期营养生长旺盛,植株较高,产量结构协调,每株有效角果数较多,结角层为华盖式或近似华盖式结构;品质指标较优;抗逆性较强。实践证明,聚合杂交育种在常规甘蓝型油菜育种中的正确使用,有利于同步提高常规甘蓝型油菜的产量和品质,也证明了常规油菜产量水平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不同硼效率油菜品种细胞壁组分中硼的分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不同硼效率甘蓝型油菜品种(Brassica napus),研究硼在细胞壁各组分中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细胞壁硼主要结合在果胶中,根系细胞壁80%以上的硼、叶片细胞壁95%以上的硼结合在果胶中。叶片细胞壁果胶硼含量高于根系细胞壁。品种间细胞壁各组分硼含量存在差异,低效品种苗期叶片中螯合剂可溶性果胶硼含量显著高于高效品种  相似文献   

14.
在大田生产条件下对甘蓝型油菜胞质不育系130A自交和异交结实性研究结果表明:130A纱帐隔离自交结实,单株生产力7.9g,比可育株的23.4g低15.5g。在天然授粉情况下,130A的结实能力较强,单株生产力为24.3g,比可育株低3.7g。在大田开放授粉备件下,播种期之间130A异交结实形成的单株产量的差异很大,随着播种期推迟,单株产量呈下降趋势;130A自交结实随播种期波动变化,11月4日以后播种130A自交结果率为0,不育性表现稳定,前期130A不育性表现不稳定,上下波动。  相似文献   

15.
戚永明  刘建军  付云龙  胡小杰  汤勇 《种子》2006,25(10):93-95
经过大量研究及实践,在单核期用定军1号杀雄剂处理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可显著降低不育系的微粉花朵数,微粉量和育性指数,提高不育度,有效减少或消除微粉的产生,提高种子纯度5%-10%;该杀雄剂用药幅度较宽,成本低廉,大面积易操作,在甘蓝型三系油菜CMS制种领域,对提高种子纯度,降低制种风险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滨海平原耕地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变化特征,在浙北和浙南分别建立不同围垦利用时间的土壤系列,采集不同围垦利用时间的表层土壤混合样和剖面分层土样,分析土壤基本性状和微量元素全量与有效态含量。结果表明:围垦利用时间对微量元素有很大的影响,随着围垦利用时间的增加,土壤中铜、锌含量呈现增加,而铁、锰、硼、钼含量呈现下降;有效态铜、锌、铁、锰都呈现明显的增加,而有效态硼、钼含量呈现明显的下降;围垦时间的增长也增加了上下层土壤之间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土壤剖面由上至下铜、锌和钼含量呈现下降,而铁、锰和硼呈现出向中下层增加的变化。围垦利用时间对微量元素的影响主要是土壤基本性状发生变化、长期种植水稻发生淋溶作用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探明黄河滩区土壤营养状况,以期为黄河滩区经济林的适种性及合理的施肥措施提供参考依据。以河南原阳县滩区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中大量速效养分氮磷钾,中微量元素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硫、有效锌、有效铜、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及pH、有机质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含量,分析其土壤质地类型及土壤养分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黄河滩区土壤质地类型可以分为砂土、壤砂土、砂壤土、壤土、粉壤土和粉土6种;土壤平均pH 8.43,属碱性土壤;土壤有机质、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大量速效养分氮磷钾含量整体上较缺乏;除有效硼外,其他中微量营养元素含量均较为丰富;相关性分析表明,大多数营养元素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镁、有效铜、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CEC与pH均呈负相关关系,交换性钙、有效硫、有效锌与其他营养成分间相关性较低。黄河滩区(河南段)非常适宜种植经济林,在栽培管理中,应注重增施有机肥,合理搭配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比例;同时通过叶面喷施方式适量补充硼肥,从而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芸薹属种间远缘杂交结实的特异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甘蓝型油菜与白菜、白菜与甘蓝型油菜进行种间远缘杂交,观察杂交当代结荚、结籽以及种子发育的特异性。采用特定的芸薹属甘蓝型油菜、白菜不育系材料和白菜、甘蓝型油菜自交材料进行配组,选用染色体数目不同的甘蓝型油菜不育系和白菜薹不育系分别与白菜薹和甘蓝型油菜进行杂交,观察分析杂交后的种子发育过程,分析不同组合的结荚、结籽以及种子发育的特异性。结果表明:以染色体数目多的油菜不育系为母本,杂交亲和力明显高于以染色体数量少的白菜型不育系做母本的杂交组合;虽然其结实率远低于非远缘杂交组合,但所结的种子大多发育正常;而以染色体数量少的白菜型不育系为母本同染色体数目多的甘蓝型油菜进行杂交,在种胚的发育过程中,出现严重的遗传紊乱,致使杂交结实过程中出现授粉困难,授粉后绝大部分受精不良,甚至胚发育死亡,特别是部分种子尚未发育成熟即在荚内发芽等特异情况的发生得到了反复验证,但其内在机理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9.
了解异源四倍体甘蓝型油菜中AMT基因家族的功能,为进一步克隆和利用基因改良甘蓝型油菜的氮素利用效率和铵毒抗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鉴定出20个BnaAMTs基因,其中14个为AMT1亚家族成员,6个为AMT2亚家族成员,它们不均匀地分布在油菜的12条染色体上。进化与保守基序分析结果表明,BnaAMTs蛋白亚家族内的蛋白质序列保守性较高,但亚家族之间的差异较大。BnaAMTs基因在油菜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谱显示,该基因家族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利用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发现,根部在供应高浓度的铵态氮和硝态氮时,BnaA7.AMT1;3表达量最高;在硝态氮缺乏条件下,BnaA5.AMT1;1表达量最高;在上述几种处理下,BnaC6.AMT1;1都是地上部表达量最高的拷贝。在缺硼或缺磷条件下,油菜BnaAMTs基因整体呈现表达上升的趋势;但在盐胁迫条件下,表达量下降;镉胁迫对BnaAMTs基因的表达影响较小。这些基因可能在铵态氮与其他必需营养元素的互作、镉胁迫、盐胁迫等逆境响应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并为进一步深入解析甘蓝型油菜AMT家族基因的分子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根据病虫害防治工作现状,结合现代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实际案例,从种植前期土壤、种苗筹备阶段和作物在田间生长发育、抽芽结实的阶段出发,交流农业生产过程中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要点措施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