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水培的方式探测了地枇杷在不同浓度磷处理下的生长特点和生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磷在30~60 mg/L时能够促进地枇杷叶干物质的累积,此时地枇杷的干物质累积最高。磷对地枇杷叶片数和分枝数影响不大,但高浓度磷(180 mg/L)对地枇杷分枝总长度有抑制作用。磷对地枇杷磷的吸收累积有促进作用,但对地枇杷体内氮含量而言,仅在浓度为15、30 mg/L时增加根对氮的吸收,其他部位和磷浓度中氮的含量变化不大。此外,中低浓度磷对地枇杷体内钾含量影响不大,但在高浓度(180 mg/L)时降低茎和根中钾的累积。磷对地枇杷叶绿素a含量有促进作用,但是磷对地枇杷叶绿素b含量存在低浓度(15 mg/L)抑制,中高浓度(60、180 mg/L)促进的规律。低浓度磷(15 mg/L)处理能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比值,而高浓度磷(180 mg/L)能够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不同浓度磷处理下,地枇杷根和叶中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不同。在根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低浓度磷时增加,而在中高浓度时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适中浓度磷时升高,而在高浓度和低浓度时降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着磷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叶中,SOD活性在所有磷处理下增加,而POD活性降低;但CAT活性在缺磷或高磷时增加。  相似文献   

2.
镉胁迫下萝卜幼苗根、茎、叶保护酶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水培方法,对镉胁迫下萝卜幼苗的根、茎、叶抗氧化保护酶的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镉的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萝卜幼苗叶和茎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现下降趋势,而在根中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叶和根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上升的趋势,在茎中呈现下降的趋势;叶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明显上升,茎呈明显下降趋势,根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特点。在相同镉胁迫条件下,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保护酶活性表现不同,萝卜幼苗SOD活性表现为根>叶>茎,POD活性表现为根>叶>茎,CAT活性表现为叶>根>茎,丙二醛(MDA)含量表现为根>叶>茎。耐镉性根最大,叶次之,茎最小。  相似文献   

3.
钾处理对杜梨幼苗膜脂过氧化及其保护酶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钾离子对杜梨幼苗的影响,试验以Hoagland营养液中的钾离子浓度为基础,设置0 K(0倍)、0.5 K(0.5倍)、1 K(CK)、1.5 K(1.5倍)、2 K(2倍)、2.5 K(2.5倍)、4 K(4倍)、6 K(6倍)等8个处理,60 d后分别测定其叶、茎和根的POD、SOD和CAT活性以及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随着钾浓度的提高,杜梨幼苗叶和茎中POD活性以及根中CAT活性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叶中POD活性,叶、茎和根中SOD活性,叶和茎中CAT活性,以及丙二醛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不同器官中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均以对照组相对较低,说明在高钾浓度和低钾浓度条件下,杜梨均会受到胁迫,因此,生产中钾肥的使用应适度。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通过砂培盆栽的方式,运用单因子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样本t检验的统计方法,探讨不同浓度的磷、锑复合胁迫对地枇杷(Ficus tikoua)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氮磷钾吸收及锑吸收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低浓度磷对地枇杷茎和叶的干物质累积有促进作用,磷处理不仅能够增加地枇杷根和叶中的磷含量,而且高浓度磷对地枇杷根中钾的吸收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磷会增加地枇杷叶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同时也会增加叶片中具有保护作用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减少光合作用系统的损伤。磷对锑处理下地枇杷生长有促进作用,能够增加地枇杷根和叶的干物质累积,而且高浓度磷能够缓解锑的毒害作用,降低叶片中脯氨酸含量,促进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合成。此外,适量的磷能够促进地枇杷根对锑的吸收,而限制锑在地枇杷叶中的存储。  相似文献   

5.
氮素水平对干旱胁迫下红小豆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沙培的方法研究了氮素水平对旱胁迫下红小豆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氮素水平的提高,红小豆幼苗叶片、茎部、根部SOD、POD、CAT活性大体呈增加趋势,叶片和根部APX活性则表现为WS+N150和WS+N100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各器官MDA含量则以WS+N100最低。相关性分析可知,红小豆叶、茎、根中SOD和CAT,以及叶、茎中POD和APX活性与氮素浓度呈极显著线性正向相关关系,根中APX酶活性与氮素浓度可通过一元二次方程很好地拟合,根中POD与氮素浓度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叶、茎、根中MDA含量随氮素浓均度变化均呈倒抛物线变化,可以通过一元二次方程很好地拟合。综合分析认为,氮素浓度为100 mg·L-1时既提高了抗氧化酶活性,又显著降低了MDA含量,提高红小豆幼苗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6.
分析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种苗根、茎、叶抗氧化酶SOD、POD、CAT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铁皮石斛种苗的根、茎、叶SOD酶活性大小顺序依次是茎根叶,POD活性大小顺序依次是根茎叶;而CAT活性大小顺序依次是叶根茎;不同部位的不同抗氧化酶的活性变化不同。推断根和茎生长过程中起抗氧化作用的关键酶是SOD与POD,而叶的生长过程中起抗氧化作用的关键酶是CAT。  相似文献   

7.
重金属(Cd2+、Zn2+)胁迫对番茄幼苗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温室水培试验,研究不同浓度Cd^2 、Zn^2 对番茄幼苗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2 、Zn^2 胁迫浓度的增大,番茄幼苗生长明显受抑制,生物量积累、株高和叶面积下降。番茄根系和叶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抗氧化酶系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GAT)活性上升。酶活性高浓度下变化明显。叶片中SOD、CAT活性大于根系,但活性变化小于根系,而POD则相反。且叶片中活性变化高于SOD、APX、CAT。抗氧化酶活性的上升能够提高幼苗适应和抵抗重金属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Cd(0、10、20、40、80、160 mg·kg-1)处理下,龙葵(Solanum nigrum L.)幼苗对氮(N)、磷(P)和钾(K)吸收及质膜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添加Cd浓度≤40 mg·kg-1时显著促进龙葵幼苗生长及生物量的积累与分配,添加Cd浓度>40 mg·kg-1时抑制作用加强;叶绿素含量随Cd添加浓度的增大而下降,在较低浓度Cd(10 mg·kg-1)处理时,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随Cd添加浓度的增加,根、茎、叶和果实中的全N、全P和全K含量先升后降(除茎全P降低外);叶片中的Cd积累量最高,茎次之,果实中最低;丙二醛含量与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大,但超氧化物歧化酶(POD)活性先升后降;幼苗地上(茎与叶)和地下(根)部H+-ATP以及地下部Ca2+-ATP酶活性随Cd添加浓度的增加不断降低,而地上部Ca2+-ATP酶活性则先升后降。这些结果表明,龙葵在高Cd胁迫(≥40 mg·kg-1)下,能通过加快根系对Cd离子积累来提高抗氧化酶(CAT和SOD)活性、降低POD与质膜ATP酶活性、改变对N、P和K的吸收,从而起到对Cd胁迫的解毒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萍萍  唐咏  孙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153-3155
主要研究了重金属Cu2+胁迫对龙葵部分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u2+浓度为0.2mmol/kg时,叶绿素含量达到峰值,随Cu2+浓度的增加,含量下降.几种光合色素对Cu2+的敏感性顺序为:叶绿素a>叶绿素a+b>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随Cu2+浓度增加,细胞膜透性呈上升趋势.在龙葵根、茎、叶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有很大差异.龙葵根中SOD活性随Cu2+处理浓度增加而升高;茎中SOD活性随Cu2+浓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叶中SOD活性随Cu2+浓度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OD活性根中明显高于茎和叶.龙葵根中CAT活性随Cu2+浓度增加呈极显著负相关;茎中的CAT活性则与Cu2+浓度变化无明显的相关性;叶中的CAT活性随Cu2+浓度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供钾水平对不同品种金盏花幼苗生长特性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金盏花的株高、茎鲜重、茎干重、叶鲜重、叶干重均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150 kg/hm2K处理下均较高;保护酶POD、CAT的活性均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SOD的活性则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MDA的含量随钾素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随钾素浓度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铜胁迫对苋菜幼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培试验研究了铜胁迫对苋菜幼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mmol/kg以上浓度铜处理明显抑制茎和根的伸长,降低干物质积累,但增加了成熟叶的干重(1.0—2.0mmol/kg);显著增加成熟叶SOD和POD活性,降低CAT活性,并伴随MDA含量和细胞电解质渗漏增加。  相似文献   

12.
施磷量对烤烟体内氮磷钾含量、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研究了褐土区不同施磷量对烤烟体内氮、磷、钾含量、积累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烤烟生长发育过程中 ,增施磷肥增加了根、茎、叶中磷、钾的含量 ,降低了根和叶中氮的含量 ;同时 ,增施磷肥还增加了根、茎、叶中氮、磷、钾的积累量 ;各生育时期不同处理根、茎、叶中氮、磷、钾含量和积累量的变化规律一致。另外 ,增施磷肥不影响氮、磷、钾在根、茎、叶中的绝对分布量 ,但随磷肥用量增加 ,根中磷的相对分布量增大  相似文献   

13.
研究钾水平对人参根系、叶片保护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利用水培的方法,考察0.0 mmol/L,3.0mmol/L,6.0 mmol/L,12.0 mmol/L钾水平对人参根和叶保护酶、活性氧代谢及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钾水平条件下,保护酶系统对钾水平响应的趋势不同。除叶片中SOD活性一直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外,人参根系保护酶SOD、根叶保护酶POD活性均随着钾水平的升高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3.0 mmol/L的条件下活性最强,后期主要表现为被动忍耐。根系SOD、CAT和POD活性小于叶片。CAT活性与SOD和POD趋势不同,呈现出先降低后又升高的趋势,即主要在缺钾和高钾条件下发挥作用,6.0 mmol/L条件下,CAT活性最低。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随钾水平的升高先降低之后升高,6.0 mmol/L条件下最低。根系MDA含量小于叶片MDA含量。不同钾水平条件下,SOD、POD、CAT保护酶相互协调作用共同抵御活性氧损伤,促进人参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石菖蒲作为供试植物,研究了铅、磷交互作用对植物抗氧化系统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磷浓度增加,相同浓度铅处理下植株SOD、POD、CAT活性先增加后减小;在铅浓度1 mmol/L时植株SOD、POD、CAT活性较低,并随铅浓度增加而增加,但在0.5 mmol/L的磷作用下有所降低。植株叶片MDA含量则出现相反变化。实验结果还显示,铅浓度与POD酶活性呈正相关,与CAT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磷浓度与POD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CAT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以铅、磷胁迫浓度为自变量X1、X2,POD活性为应变量Y1、CAT活性为应变量Y2,回归方程分别为Y1=0.230 X1-0.1195 X2+27.674,Y2=-24.888 X1+6.720 X2+862.417。由此说明,适宜浓度的磷(0.1~0.5 mmol/L)可降低高浓度铅的活性,利于石菖蒲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狗牙根遭受铜胁迫的毒害机制,采用水培的方法,模拟三峡库区长江水体Cu2+污染环境,研究不同浓度Cu2+胁迫对三峡库区库消落带生植物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新芽和新根数、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和Cu2+积累效应.结果表明,在0~40 mg/L Cu2+对狗牙根植株生长没有明显伤害,甚至表现出一定的促进性,新芽和新根数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狗牙根叶片中SOD、POD、CAT活性均增加;当Cu2+浓度≥40 mg/L时,狗牙根新芽和新根数、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片中SOD和CAT的活性被抑制,而POD活性略增加.同时,狗牙根对Cu2+的积累主要分布于根,其次为茎.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土荆芥浸提液处理对小麦、水稻的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土荆芥浸提液对小麦、水稻的生长影响不大,较高浓度土荆芥浸提液处理明显抑制小麦、水稻的茎和根的伸长,降低植株干物质积累;低浓度土荆芥浸提液处理的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CAT(过氧化氢酶)活性及MDA(丙二醛)含量均高于对照。当土荆芥浸提液浓度为0.125 g/mL时,小麦SOD活性达到最高,之后随着土荆芥浸提液浓度逐渐升高,SOD活性随之降低。但是随着土荆芥浸提液浓度的提高,小麦、水稻的POD、CAT活性及MDA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小麦抗氧化酶活性增加的趋势均高于水稻。  相似文献   

17.
磷胁迫对滴水观音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磷对滴水观音(Alocasia macrorrhiza Schott)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磷(0~1.024 g/L)促进滴水观音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高浓度磷(1.024~5.120 g/L)则抑制滴水观音叶片POD、CAT活性;0~0.512 g/L磷促进滴水观音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0.512~5.120 g/L磷则抑制滴水观音叶片SOD活性.表明低浓度磷可促进滴水观音植物体内活性氧物质的转化、清除,提高植株抗氧化酶活性;但高浓度磷则对滴水观音叶片抗氧化酶活性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CO2浓度对番茄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CO2浓度对番茄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O2浓度升高,番茄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根/冠比增大,说明促进根系生长的作用比促进地上部生长更为明显;发达的根系大幅增加了氮、磷、钾的总吸收量,但对体内氮、磷、钾含量的影响表现不一,对氮含量影响不大,钾含量反而有所降低,高浓度CO2处理明显增加磷含量.增施CO2极显著地降低番茄体内尤其是叶片中的硝酸盐含量.因此,增施CO2不但可大幅增加作物产量,还可显著改善农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19.
镉和锌对番茄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水培试验,就不同浓度的Cd2 、Zn2 对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幼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d2 、Zn2 处理浓度的增加,番茄幼苗生长受到抑制,生物量积累下降.根系和叶片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丙二醛(MDA)含量增加.根系和叶片中的抗氧化酶活性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上升.在低浓度时,酶活性变化相对平缓,高浓度下变化较快.叶片中POD活性变化最快.Cd2 对番茄幼苗的毒害性比Zn2 强.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培方法,设置5个不同供钾水平0.32、0.22、0.12、0.02、0.00 g/L,研究孔雀草(Tagetes patula L.)防御性酶对低钾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钾浓度的逐渐降低,孔雀草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逐渐增高,丙二醛(MDA)含量急剧增加,根质膜透性随钾浓度降低而升高。这说明低钾胁迫下孔雀草的防御性酶活性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