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筏式养鲍是目前人工养鲍的主要生产形式之一。它应用范围较广,投资数额不大、生产费用较低,易被群众接受。所以,开展筏式养鲍只要注意以下问题,就会取得比较理想的生产效益。 一、海区选择问题。 筏式养鲍对海区的选择一般不必考虑海底状况。但必须附合以下条件:、1.水流畅通、水质清澈而无污染;2.年平均透明度在200—250cm;3.平均流速为35—55cm/s;4.年平均水温变化范围不大于2—27℃;5.海区水深不小8m,最好在10—15m;6.年平均盐度变化范围30—32‰;7.不受10级以上大风浪袭击,最大波高不大于1.5m;8.海水的PH值,溶氧和各种营养盐处于正常水平即可。  相似文献   

2.
皱纹盘鲍浮筏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皱纹盘跑(Haliotisdiscushannai)为找国北方鲍类养殖的主要种类。目前养殖方式主要有陆地养殖、海上浮筏养殖和底播放流增殖三种。浮筏养殖以低投入、高产出,为养鲍企业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笔者经过几年的研究,对浮筏养殖技术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观介绍如下。1海域选择浮筏养鲍海域应选择泥砂、砂泥或泥质底质。水深10-20m,水流畅通,水质清洁,沿岸水域大量生长野生藻类,无工业污染,无大量淡水和生活污水流入,冬季无结冰或浮冰现象,夏季水温在27℃以下,不受或很少受台风影响。2养殖器材浮筏养鲍器材主要包括浮筏、吊绳、网笼…  相似文献   

3.
南方海区筏式养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属海产珍品,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笔者近年在福建省莆田县南日岛开展皱纹盘鲍海区筏式吊养技术研究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为我国南方筏式养鲍起到了示范作用。现把其技术规程总结如下,供海区筏式养鲍参考。一、海区选择  相似文献   

4.
鲍海上筏式养殖是目前我省推广的一种养鲍方式。本文主要介绍鲍海上筏式养殖的海区、养殖方式、养殖品种与投苗时间的选择,养成管理中的养鲍密度调整,饵料投喂、清污除害、养殖水层调整等的技术要点,并对养殖鲍病害、赤潮灾害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鲍的养殖形式很多,目前主要有浅海筏式养殖、陆上工厂化养殖以及海底养鲍等生产形式。 这里仅就我们几年的小规模试验和生产实践,谈谈海底养鲍有关技术方面的粗浅看法。 一、海底养鲍是一种合理的养鲍生产形式。 所谓海底养鲍,就是采取科学手段、合理的方法,将人工培育的鲍苗,投放于预先选择好的海 区底部,让其自然生长的一种生态系或半生态系的养鲍生产形式。其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投资少。海底养鲍不论那种形式,投资都很少,不用像工厂化养鲍那样建设水、气暖配套的生 产车间;也不用像筏式养鲍那样购置根橛、筏架、浮漂等养成器材。所以投资和生产费用很少。 2.成本低。海底养鲍不用人为地进行水体交换,不用人为地供暖保温,器材和人工费用都很 少,所以它的生产成本是很低的。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连江县从1989年开始规模化养鲍,目前,全县已有海陆养鲍场上百家,其中兼有育苗生产的40多家,养鲍的方式有陆地和海上养殖两种,陆上养鲍量达2000万粒,海上养鲍量达3000万粒,其中海上养殖多采用筏式方法,现将海上筏式养鲍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养殖海区的选择 养鲍理想的海区必需是水深、水流畅通、水质清新、盐度高、透明度好、温度相对稳定、附近无河流、水质不受工业和生物(特别是赤潮)污染的海区。 1.水深:养鲍海区不宜过浅,水深要求在低潮时保持在10m左右,最好在15—20In之间。 2.水温:…  相似文献   

7.
一、海区的选择 养殖鲍鱼的海区选择:水深流畅,水质清新,无污染,附近无河流,海藻资源丰富,海水盐度比较稳定且为中盐度.具体要求是: 1.水深:养鲍海区,海水不易过浅,最好水深能达到15-20m之间. 2.水温:鲍鱼其生存的水温范围在1~28℃,生长最适水温为14~22℃.所以养鲍海区冬季水温不低于1℃,高温季节水温不超过28℃.  相似文献   

8.
鲍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作者在福建省莆田县南日岛开展皱纹盘鲍海区筏式吊养技术研究工作,购平均壳长19.7毫米的鲍苗,经过16~19个月的吊养,平均体长达66.4毫米,平均体重达42.38克/只,成活率达83.53%,投入产出比为1∶2.76,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现将其技术规程总结如下,供海区筏式养鲍者参考。一、海区选择养鲍海区水深不应小于4米。水流畅通(最大流速时,养殖箱吊绳与筏架平面的倾斜角≤45度),水质清新,pH值在7.8~8.2,溶氧≥4毫克/升,氨氮≤80毫克/米3,常年比重在1…  相似文献   

9.
荣成市俚岛镇在鲍鱼筏式养殖上取得成功经验。本文是荣成市筏式养鲍技术协作组在推广该镇养殖经验过程中的技术总结,是适合我国北方海域鲍鱼筏式养殖的操作规程。本文对筏养鲍鱼的海区条件、苗种饵料选择、日常管理方法、病害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突出可操作性。按本技术要求操作,筏养10万头鲍鱼,经三年养成,成活率80%以上,年亩纯益达4万元,是筏养海带扇贝的20多倍。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福建、广东等南方地区的鲍鱼养殖主要有陆上水池养殖与海区筏式养殖两种方式,养殖的主要品种为盘鲍和九孔鲍。海区筏式养鲍常常受到台风、赤潮、附着生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增加了养殖风险,成活率仅50%~60%。陆上养殖虽然养殖成活率可达70%-80%,但是养殖成本太高,而且养殖周期要比海区长。因此我们提出了鲍鱼海区与陆上轮养的养殖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唐箭飞 《水产养殖》2010,31(12):39-41
<正>江苏沿海是我国条斑紫菜的主产海区,养殖方式有潮间带的半浮动筏式、潮下带浅水区的支柱式和全浮动筏式3种。这里主要谈谈半浮动筏式养殖。1养殖海区的选择叶状体养殖与海区的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养  相似文献   

12.
八大海珍品之首——鲍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鱼是世界公认的美味佳肴和珍贵食品,我国主要经济鲍鱼的种类有皱纹盘鲍、杂色鲍、羊鲍、耳鲍、平鲍和多边鲍。综述了鲍的生物学特性、生活习性、繁殖与培育、常见疾病及防治等。应结合海区特点,改进养殖方式和提高养殖技术,实施鲍与海带、裙带菜、紫菜的套养和与海胆的混养,减少筏式养鲍的代谢物对养殖海区的水质和底质的污染;严格选种;做好病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浅海筏式养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皱纹盘鲍 ( H aliotisdiscus haunai)是高档海珍品 ,其肉质细嫩 ,味道鲜美 ,氨基酸含量位于海珍品之首 ,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目前在国内外市场上供不应求 ,是极佳的出口创汇养殖品种。其养殖技术要点如下。一、海区的选择选择水流畅通 ,水质清新 ,附近无河流 ,海藻资源丰富 ,盐度为中盐度的海区。具体要求是 :1.水深  养鲍海区不宜过浅 ,水深最好在 15~ 2 0 m之间。2 .水温  生存水温为 1~ 2 8℃ ,最适生长水温为 14~ 2 2℃。所以养鲍海区冬季水温应不低于 1℃ ,高温季节不超过 2 8℃。3.盐度  鲍鱼属于中盐度的海洋生…  相似文献   

14.
筏式养鲍是目前北方鲍鱼养殖的主要形式。本文从苗、饵、水、管等方面,对影响筏式养鲍生长、成活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探讨,认为采用远缘杂交苗种、保持适当水层、利用秋苗养二茬海带保证鲍鱼鲜饵需求,能有效提高鲍鱼生长及成活。依照本经验北方筏式养鲍养成期缩短半年左右,成活率提高10%以上,平均亩年效益达40,000多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养鲍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和一定的水平。但受多方面条件制约,筏式养殖尚未形成较完整的操作技术规程。荣成市俚岛镇经多年的养殖实践,基本摸清了皱纹盘鲍的生态习性以及在筏养条件下鲍的生长规律,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实现了规范化管理,制订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切实可行的操作规程。筏养10万头幼鲍,经3年养成,成活率达 80%以上,规格 6~8 cm,产量 3~4吨,产值150万元左右,纯益120万元,年亩纯益4万元以上,在我国北方筏式养鲍生产性技术研究上取得了初步效果,为我国北方筏式养鲍起…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养殖鲍鱼的主要方式有四种:工厂化养鲍、坑道养鲍、筏式养鲍、及浅海增殖养鲍。坑道养鲍及浅海增殖养鲍,投资小、风险少、见效快,是一种较简单的方法。因此坑道的开发利用及浅海区域的增殖,已成为热点。现就其优劣势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于1986年11月从大连引进的3000只“皱纹盘鲍”幼鲍(壳长1~1.2 cm)经室内培育一周后选择350只,首次移养在象山港西泽海区  相似文献   

18.
3.鲍的筏式养殖技术要点是什么? (1)养殖海区的选择 水深要求低潮时10米以上,水越深,水环境相对越稳定,养殖水层的调节越灵活。但太深时,筏架设置投资较大,一般15~20米为宜。 养殖区应远离工业排污和城市排污口,水质应达到国家颁布的渔业水质标准。盐度周年变化幅度不应超过  相似文献   

19.
4.岩礁潮下带沉箱养鲍技术要点是什么? (1)海区选择 这种养鲍方法的优良海区条件,应是(岩礁底、砾石底或砂砾底)底质稳定且平坦、水质稳定、海区无污染、低潮时水深1.5~10.0米、海流畅通、管理方便。饵料供应也应方便。在方便的条件下,海区水深最好是在1.5~5.0米范围内,既能满足鲍的生活条件要求,又便于沉箱设置、投饵和其它生产管理。依据各海区的水温及相关条件,确定适养的鲍种类。  相似文献   

20.
2006-2009年,在长海县大长山岛和广鹿岛两个虾夷扇贝浮筏养殖海区采集4个批次沉积物样品,检测重金属、有机质、硫化物、石油等8项化学指标,分析沉积物中的弧菌数量和异养细菌群落结构,评价筏养海区表层沉积物质量,在此基础上,探讨虾夷扇贝筏养海区表层沉积物与虾夷扇贝大规模死亡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筏养海区沉积物中的重金属(Cu、Pb、Cd、Hg、As)各项指标低于《海洋沉积物质量》(GB 18668-2002)中一类海洋沉积物评价标准,时空分布无显著规律;4个批次调查中,远岸水域石油含量均低于近岸,个别站位石油含量超出《海洋沉积物质量》(GB 18668-2002)中一类海洋沉积物标准;有机质和硫化物指标低于海洋沉积物一类标准,且远岸水域有机质含量显著低于筏养海域(P0.05),2006年各站位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2007年至2009年(P0.05)。2006年筏养海区的异养细菌数量和弧菌数量显著高于2007至2009年(P0.05),且近岸水域异养细菌数量和弧菌数量显著高于远岸水域(P0.05),四个批次表层沉积物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均较低,2006年筏养海区的细菌群落生物多样性高于2007至2009年。大规模筏养虾夷扇贝对海区沉积物表层环境造成了显著压力,沉积物环境中相对单一的细菌群落结构、高丰度弧菌存在与虾夷扇贝大规模死亡可能具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