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9 毫秒
1.
香菇L18中小型,形态好,肉厚,质地致密,耐贮运;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4~26℃,3℃温差刺激可以诱导原基发生,原基发生最适温度18~25℃,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18~26℃;培养基最适宜的初始pH 5.0~6.0;培养基最适含水量58%~61%,子实体生长最适空气湿度80%~90%;子实体生长适宜光照强度100~800 lx;子实体生长二氧化碳浓度600 mg/kg以下最好;L18为高温品种,适宜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反季节覆土栽培;生物学效率60%~90%。  相似文献   

2.
1.滑菇要求的环境条件 (1)菌丝生长温度为5~35℃,最适温度是25~27℃,子实状生长所需温度因品种不同而不同,高温型为26~28℃,低温型为10—12℃。(2)菌丝生长过程中所需水份,主要是从培养料和空气中吸收,只要配制培养料含水适宜,一般都满足菌丝生长,菌丝生长所需湿度为60~70%,子实体生长期要求湿度80~90℃。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ha菌株在工厂化条件下的适宜生长因子和最佳栽培料配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丝发菌阶段最适温度为(23±0.5)℃,子实体生长阶段最适温度为(20±0.5)℃,湿度为(80±2)%,CO2浓度不高于0.075%,光照强度为20 lx~100 lx;最佳栽培料配比为棉籽壳20%、玉米芯60%、麸皮19%、石膏1%,为工厂化企业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平菇要求的环境条件一、温度平菇菌丝所需温度是在5至35℃,以24至28℃为宜;子实体形成温度是5至20℃,最适温度是10至15℃左右,这时生长速度快,肉质肥厚;若温度过低则生长缓慢,温度高于25℃时就停止生长。二、湿度平菇菌丝生长阶段培养基含水呈约在60-70%之间较适宜;子实体形成阶段要求空气湿度在85-90%之间,这样平菇生长快而好。在玉米地里种平菇,六月份雨水少可下种,七月份温度高可培养菌丝,八月份雨季到来,空气湿度大,气  相似文献   

5.
对松脂皱皮孔菌(Ischnoderma resinosum)进行生物学特性及驯化栽培研究。在实验范围内,松脂皱皮孔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30℃,pH为5~6,酵母浸粉和蛋白胨均为适宜的氮源。驯化栽培结果表明:松脂皱皮孔菌二级种接于菌袋后(栽培料配方为78%杂木屑、20%麦麸、1%石灰、1%石膏,含水量65%)于(25±1)℃,湿度65%条件下培养,接种第2天菌丝开始萌发,在第3~5天开始吃料,约60 d菌丝长满菌袋;长满菌丝的菌包于(21±1)℃,空气湿度90%~95%,每天12 h光照(400~500 lx)条件下催蕾出菇,从催蕾开始约50 d后出现原基,16~20 d后原基分化为成熟的子实体。  相似文献   

6.
“鸡腿菇2001”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特定的条件下,“鸡腿菇2001”菌株的子实体形态独具特色;菌丝生长最适宜温度24℃-27℃,子实体最适温度为18℃-25℃;最适宜的pH值范围6.5-7.5;湿度:培养料适宜含水量为65%,出菇时空气湿度90%即可;光照:弱光为好。  相似文献   

7.
1磐安杏鲍菇的生长条件1.1营养杏鲍菇是一种分解纤维素、木质素能力较强的食用菌。浙江省县杏鲍菇生产以木屑、棉籽壳作为栽培的主要原料,辅料选用麸皮、石膏粉、石灰,所用配料要求新鲜,未受潮。1.2温度杏鲍菇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4~25℃,出菇最适温度是14~16℃。应考虑其生长适宜温度从高到低的特点,根据各地海拔高度安排生产季节(磐安县为8月下旬~10月中旬)。温度过低或过高都难以形成子实体。杏鲍菇不同于其它菌类的是,第一批菇蕾若未能正常形成,将影响到第二潮菇的正常出菇,且温度高易导致已成形的子实体萎缩死亡。1.3湿度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要求培养料含水量63%~65%,以手捏培养料有水渗出但不滴下为宜。菌丝培养时空气相对湿度要求60%左右;子实体的形成、发育和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各为95%和85%~90%。1.4光线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但子实体的形成、发育和生长阶段需要散射光,一般以在菇棚内可以看清5号字的报纸为准。1.5空气杏鲍菇各生长阶段均需要氧气,但是在菌丝生长阶段,培养室内积累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反而能促进菌丝的生长;而子实体的形成、发育和生长阶段需要充足的氧气,否则菌盖难以形成,易出现畸形菇...  相似文献   

8.
对采集自岫岩的野生肺形侧耳进行了菌种分离纯化,并通过比较碳源、氮源、温度及pH等营养因子和环境因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对该菌株的菌丝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的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25℃;培养基适宜pH为5~11,最适pH为6;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玉米粉,最适氮源是酵母膏。出菇试验,生长出的子实体与采集的野生标本菇型一致,常见的食用菌栽培料可实现栽培。  相似文献   

9.
羊肚菌子实体培育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主要研究了2年羊肚菌菌株在不同栽培原料上和不同栽培条件下菌丝的生长情况、菌核的培养特征以及子实体的形成特性。结果表明,菌核是着羊肚菌子实体产生的重要标志和重要阶段;光照、温度和湿度是子实体形成的关键因子;北芪渣对菌核和子实体的形成有刺激作用;人工栽培适宜在杨树林地和苹果园进行;草木灰和杨树根土可促进羊肚菌子实体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真姬菇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真姬菇的形态特征和影响其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比较了不同温度、pH、湿度、碳源和氮源条件下菌丝生长和原基发生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真姬菇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0~30℃,最适温度为20~25℃;原基发生的适宜温度为12~16℃,最适温度为15℃;菌丝生长的适宜pH为4.0~8.5,最适pH为6.5~7.5;菌丝生长的适宜培养基含水量为55%~70%,最适为65%;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膏。  相似文献   

11.
苹果轮纹病和炭疽病病原菌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 1994~ 1999年研究 ,明确了生长最适温度苹果轮纹病菌为 2 5~ 2 8℃ ,苹果炭疽病菌为 2 8~ 30℃ ,最适 p H值苹果轮纹病菌为 p H7~ 8,苹果炭疽病菌为 p H4~ 7。 2种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均以蔗糖为最佳碳源 ,天门冬素和硝酸钠为最佳氮源 ,硫酸铵明显抑制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燕麦粉对菌丝生长不利 ,但能促进轮纹和炭疽病菌子实体的形成。轮纹病菌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形成子实体。短光波 36 0~ 4 0 0 nm黑光灯连续照射有利于 2种病菌子实体的大量产生。苹果叶片、果实组织液能激发孢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2.
王大平  李道高 《西南园艺》2005,33(Z1):40-42
夏橙绿斑病是一种新报道的病害。通过对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和生长特性研究,表明该病是由绿藻门虚幻球藻属虚幻球藻(Apatococcus lobatus)所致;病藻的适应温度范围比较广,5~30℃都可生长,15~25℃为其适温范围;病藻具有广泛的光适应性,在500~4 000lx的光照范围内均可生长,1000~3 000lx为其适宜的光照范围;在pH值为4~10时病藻均能生长,适宜生长的pH值为5~9.田间观察结果表明,该病的发生还与空气湿度密切相关,当空气湿度大于80%时,发病就严重.  相似文献   

13.
羊肚菌的子实体培育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2个羊肚菌菌株在不同栽培原料上和不同栽培条件下菌丝的生长情况,菌核的培养特征以及子实体的形成特征。结果表明,菌核是羊肚菌子实体产生的重要标志和重要阶段;光照,温度和湿度是子实体形成的关键因子;北芪渣对菌核和子实体的形成有刺激作用;人工栽培适宜在杨树林地和苹果园进行;草木灰和杨树根土可促进羊肚菌子实体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蜜环菌菌种的分离纯化复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发现,蜜环菌子实体在现蕾时,对其环境条件有较严格的要求,即温度为14℃~20℃,湿度80%~90%,光照1000lx左右。虽分离蜜环菌种源的材料很多(菌材、菌索、母麻、白麻、蜜环茵子实体),但以从蜜环菌子实体中用孢子分离法,分离的成功率高,得到的菌丝体和菌索生长势强,生活力旺盛。生产和分析了制作蜜环菌栽培种和原种的5个配方,证实配方1和配方2是最优化的培养基。培养基中含水量以65%~70%为宜。  相似文献   

15.
银耳是中温型食用菌,菌丝生长适宜温度25℃~28℃,子实体生长适宜温度20%~25%,生长周期为35d-40d。从银耳栽培季节的选择、培养料配方、栽培室的设置、菌草栽培银耳工艺及其子实体采收与加工等几个方面探索温室菌草袋栽银耳技术。  相似文献   

16.
研究冬虫夏草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和形成规律,为冬虫夏草人工培殖及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将老熟待僵化的幼虫,在不同温度、基质含水量和光照条件下培殖,观察子实体形成与伸展情况。研究表明,子实体分化与形成需要0℃左右低温刺激,变温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子实体的生长还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及高湿环境,在子实体生长期间,应保持基质含水量为60%~80%,相对湿度95%~100%为宜;微弱的光照都能诱导子实体产生,子实体有向光性生长的特性。环境因子对冬虫夏草子实体形成及伸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有现形侧耳P95418菌株属高温型食用菌,在广东省雷州半岛多于复秋季发生。研究该菌株的形态特征及培养料、温度、料水比 、pH光照等因素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其菌丝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菌盖扇形 或贝形,菌褶延生;适于菌丝生长的培养料依次为稻草、剑麻枯草、甘蔗渣、杂木屑 、剑麻渣;菌丝生长适温为10-35℃,30℃时菌丝生长最快 ;适宜pH4.0-8.0,最适pH为6.0-7.0;适宜的料水比为1:2.4和1:2.6;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都需要光照。  相似文献   

18.
蛹虫草菌丝生长条件的试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蛹虫草菌丝生长的环境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蛹虫草菌丝生长温度为1~30℃,最适温度为20℃,菌丝生长的pH范围是4.5~11.0,最适pH为7.0,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  相似文献   

19.
鲍鱼菇又名台湾平菇、黑鲍耳,属草腐性菌类。子实 体肉质肥厚,菌柄粗,清香可口,营养极其丰富。为加快南阳市食用菌内部品种结构调整,南阳市内乡、邓州等县、市区先后引进新品种鲍鱼菇,一举栽培成功,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栽培过程中须加强以下管理:1 合理安排栽培季节 鲍鱼菇是一种高温型的草腐性菌类,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5~28℃,子实体生长温度为20~32℃,最适温度25~28℃。接近30℃时子实体  相似文献   

20.
高温蘑菇浙Ag HWZ—1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浙Ag HWZ-1是一株性状与大肥茹(Agaricus bitorquis)相似,风味近似于双孢蘑菇(A.bisporus)的高温四孢蘑菇菌株。出菇适宜温度为27~30℃,菌丝生长温度18~34℃,最适为27℃,为至今国内报道的出菇温度最高的蘑菇菌株。PH值范围为4~9,最近为6。基质(棉籽壳)最适含水量为60~66%。菌丝在黑暗下生长良好,光照对菌丝生长具抑制作用,高浓度CO_2可促进菌丝生长,子实体纽结和发育仅需很少的新鲜空气。菌株对碳源利用以麦芽糖为优,淀粉、乳糖和甲基纤维素较差;有机氮比无机氮更有利于菌丝生长,以酵母粉最优,尿素最差。菌丝在供试的三种基质上均能生长,在麦粒上生长最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