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耕地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对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本文以垦利县为例,分析了县域耕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变化趋势,并对未来耕地资源的供需状况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996-2005年垦利县耕地资源数量总体呈减少趋势,耕地质量总体下降。预测结果显示2020年耕地资源的供给已不能满足粮食安全对耕地的需求。因此,保护现有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最后提出了耕地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粮食安全的需求,综合考虑耕地的生产功能、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承载功能和生态保护功能等,从口粮需求、饲料粮需求、种子用粮需求、工业用粮需求、粮食损耗、出口需求等6项指标预测耕地保有量。在此基础上,结合平顶山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提出了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的对策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耕地保有量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民乐县土地资源现状与社会经济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利用该县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进行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需求量预测和耕地供需平衡分析预测,在此基础上开展耕地保有量预测,并结合该市的具体实际提出保护耕地资源的具体措施,以期在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前提下实现民乐县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耕地规划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甘肃省武山县为对象,根据武山县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变化和城乡建设等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建立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模型,对用地规模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重点从耕地压力、保护规模预测和保有量方面对耕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耕地保护关系到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耕地需求量预测是耕地保护前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采用Excel,SPSS等数据分析软件,对云南省1997~2005年的人口数、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净调入或调出量、粮食平均单产、复种指数以及粮播比等数据进行处理,并建立相应的耕地需求量数学预测模型,预测出云南省近期(2010年)和远期(2020年)的耕地需求量,这对预测云南省耕地变化趋势,制定合理的耕地保护、开发对策,保障粮食安全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耕地保护关系到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耕地需求量预测是耕地保护前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采用Excel,SPSS等数据分析软件,对云南省1997~2005年的人口数、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净调入或调出量、粮食平均单产、复种指数以及粮播比等数据进行处理,并建立相应的耕地需求量数学预测模型,预测出云南省近期(2010年)和远期(2020年)的耕地需求量,这对预测云南省耕地变化趋势,制定合理的耕地保护、开发对策,保障粮食安全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就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护耕地之间关系开展相关内容的研究与分析,以西藏自治区为例,对全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及耕地保护现状进行分析,详细分析二者之间的影响、相关系数、制约因素,重点对经济发展对耕地面积减少的影响、经济发展对耕地质量变化影响、耕地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以及耕地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对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与耕地资源的需求进行研判,最后提出要加强土地流转最大量限制土地流失与提高利用率;保护土地资源不光靠限制城建用地等手段来实现;解决土壤侵蚀问题必须重在防与合理治;耕地保护要全面协调农业发展等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与保护耕地问题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处于社会高速转型期,县域耕地需求量的预测是否合理关系到区域和全局的耕地保护压力程度。以夹江县为例,利用粮食安全法、GM (1,1)模型和时间序列预测法对夹江县的耕地需求量进行预测,结合县域的自然、社会经济实际状况及土地利用现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3种预测结果赋予权重,最后用固定权系数预测夹江县的耕地需求量。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耕地需求量14 49359 hm2,2030年为14 28945 hm2,该方法综合了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准确地研究了目标年耕地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以江苏省为例,结合国民经济发展及各用地部门需求,分析并预测其耕地变化趋势,同时从保障粮食安全的角度对其耕地保有量进行预测,最终提出"生活用粮自给,工业用粮市场调剂"的耕地保护策略,并确定2010和2020年的耕地保有量目标。  相似文献   

10.
耕地后备制度是指为了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出于国家粮食安全考虑,对一定规模的土地进行统筹管理,并保留为耕地后备资源的制度。它的核心目标是保护耕地资源不受非农占用,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当前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耕地后备制度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针对耕地后备制度对土地资源保护与粮食安全的作用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