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二)秋黄瓜栽培技术 1.露地秋黄瓜栽培。 (1) 播种秋黄瓜在6月上、中旬播种,此时气温和地温均较高,可直接播种,每掩播3~4粒种籽,要座水后点籽,水渗后复土,复土厚度1~2厘米。行株距70×30厘米或60×40厘米。  相似文献   

2.
香菇代用料室内栽培,目前常用的栽培方式有压方块(砖式)栽培、压柱块(柱式)栽培和直接脱袋(袋式)栽培三种。为了探索这三种出菇栽培方式对香菇产量的影响,我们于1986年冬至1987年春进行了比较试验,现将结果简述如下:材料和方法供试品种为广香47号,引自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母种和原种按常规方法制作。栽培种培养基配方为蔗渣80%、麦皮20%,于1986年10月20~25日制作,采用17×33×0.06厘米的聚丙烯塑料薄膜袋作容器,每袋装干料250克。试验于86年12月25日脱袋和压块。砖式栽培规格为25×25×8厘米的木模压块,用料每块为6袋栽培种,共压制8块,耗用48袋栽培种;柱式栽培规格为高30厘米、直径12厘米,用料为3袋栽培种,共压制18个菌柱,耗用栽培种54袋;直接脱袋栽培为28袋。三种栽培方式的出菇管理相同,每潮菇采后都用浸水催蕾。  相似文献   

3.
(一)配抖装袋培养料为木屑78%,麸皮20%,糖、石膏粉各1%,按常规加水拌匀后过筛,装入12×50厘米的塑料袋中.两头袋口用线扎紧并灼烧封好,用直径1.5厘米的打洞器打洞,洞距9厘米、深2~2.5厘米,洞口贴胶布,常压灭菌6~8小时,闷一夜。  相似文献   

4.
营养液膜(NFT)栽培的优越性之一就是以其根系的良好生长发育,能较好地吸收水分和营养,以及流动着的浅层营养液,可使得根系能充分吸收氧气,从而协调了植林吸收水、气的矛盾。为了充分发挥这种优越性,加速植株的生长,关键是要选择一种较好的育苗与定植方式,使得幼苗定植在栽培槽后,根系不受抑制,并能迅速生长,从而达到利用营养液膜栽培提高作物产量和缩短生长期的目的。 材料和方法 试验在塑料大棚内进行。 供试番茄品种为矮黄×524,于1987年1月5日播种,2月2日移苗,3月14日定植。行株距60 × 26厘米. 栽培槽为黑色地膜槽比降1:100。输液由ZS…  相似文献   

5.
黄瓜霜霉病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目前该病已对常用药剂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 ,防效不理想。为筛选有效药剂 ,笔者进行几种新药剂防治效果对比试验 ,初步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药剂  6 0 %灭克·锰锌可湿性粉剂(沈阳化工研究院生产 ) ;6 6 5 %霜霉威盐酸盐水剂(青岛农药厂生产 ) ;72 %克露可湿性粉剂 (美国杜邦化学有限公司生产 ) ;5 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温州鹿城农药厂生产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龙湾区龙水镇蔬菜基地 8× 5 0m(米 )大棚黄瓜上进行 ,供试黄瓜品种为超优一号 ,试验田块面积 4 0 0m2 (米2 ) ,…  相似文献   

6.
从被棉纺厂中弹花清理出的瘪籽、破籽(下称废棉籽),常常被作为废料处理。1986年由洛阳棉纺厂提供这类废棉籽,我们做了栽培平菇试验,生物效率远远超过棉籽壳。一、材料和方法供试菌种为中平10号。培养料为洛阳棉纺厂的废棉籽;以孟县榨油厂的棉籽壳为对照。试验设3个处理:①废棉籽袋栽,每袋(45×20厘米)装料550克;②废棉籽盘栽,每盘(46×30×8厘米)装料1250克;③棉籽壳袋栽(对照),每袋(45×20厘米)装料710克。各处  相似文献   

7.
黄腐酸营养液在黄瓜追肥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怀云  刘芳 《蔬菜》2018,(3):18-20
为研究黄腐酸在黄瓜增产提质方面的应用效果,选用嘉有黄腐酸营养液开展黄瓜田间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黄腐酸营养液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黄瓜生长;处理1(增施黄腐酸营养液12.50 kg)能够极显著增加黄瓜产量,667 m2产量达4 673.88 kg,较常规施肥及处理2(增施营养液6.25 kg)分别增产576.21、314.93 kg;处理1及处理2黄瓜的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C含量均高于常规施肥处理。施用黄腐酸营养液后,虽然黄瓜的追肥成本增加,但经济效益较好,在农业生产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我们本着经济实用、简便可行的原则,改制出了一种地膜接种袋,经过实用效果很好。其具体制做方法和使用方法如下。1.制做方法将白色透明的地膜用火熔接成袋底为一米见方或更阔些(视具体情况而定),高为1.8米的方形袋。在袋的一面靠着袋底,剪出两个相距30厘米,直径各为17厘米的圆孔;再取事先用地膜制做好的两只直径各为17厘米、长为50厘米圆筒的一端,分  相似文献   

9.
苏明长  李庆满 《蔬菜》1990,(6):18-19
在马铃薯栽培中,有些菜农因吝惜种薯,往往把薯块切得很小,种植密度也偏稀。在生长早期好用大水漫灌,致使秧子徒长。这些作法都影响产量。为了摸索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正确的栽培管理方法,我们在本市友谊乡光明村科技队进行了正交试验。一、试验材料和方法我们采用的正交表是L9(3~4),设计了3个试验因子、3个试验水平。第1个因子:密度;3个水平:①67厘米×40厘米双株=5000株/亩②67厘米×50厘米双株=4000株/亩③67厘米×67厘米双株=3000株/亩。第2个因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地防止“化瓜”现象 ,提高早期坐果率 ,并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 ,我们采用浙大园艺系最新科研产品早瓜灵在西葫芦上进行了应用技术研究 ,现将试验初步结果小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作物 试验在本所梧田华东型 ( 16连栋× 4 2m(米 )长× 7 5m宽× 5m高 )连栋大棚西葫芦上进行。试验田块面积 63 0m2 (米2 ) ,小区面积 温州农业学校实习生周云飞和周海里参与试验工作 ,在此致谢。4 8 75m2 ,西葫芦于 1月 4日播种 ,2月 15日移栽 ,每连栋 4畦单行栽培 ,株间距 0 3m ,采用无土基质栽培 ,基质为珍珠岩 鸡粪 ,营养液采用杭州…  相似文献   

11.
材料和方法试材为一致的一年生 Wagner 氏岔(直径265mm、深300mm)栽兴津早生温柑/枳树,盆中于1986年、1987年3月下旬用花冈岩土和茎皮堆(2:1)肥充满。直到试验开始时,试材均置于大田。通过将盆载桔树安置在可与其分离的水池(640×440×380mm)装置里,用加热或冷却的办法来控制土温。每个水池表面用泡沫聚苯乙烯板包被,只为树干和环流管留一小孔(Poerwanto,R.1987)。试验一般所有树保持在25℃恒定气温中。将试材分为三组,每一组分别给予15、20、25  相似文献   

12.
菌柱——形如“人造菇木”,是本厂在采用菌砖培植技术上的改进,创造了更为适合香菇生长发育的条件,而且对简化香菇的培植方法,提高香菇的产量和质量等有较明显的效果。一、菌柱的制作首先把按一定规格做好的白铁皮圆筒放在薄膜上,圆筒上下敞口,上口直径为15厘米,下口直径为25厘米,筒高40-50厘米。然后把培养好的代用料菌种倒入筒内,操作时,要边倒边压,压至上口后(上口呈凸顶),再轻轻脱去圆筒,用薄膜复盖好,待菌丝愈合即可形成柱式菌块,故名。通常压块后7天左右,就可上床进行催菇。  相似文献   

13.
在金针菇生产中普遍存在着菇体色泽深、产量偏低等问题.为解决这问题,笔者于1992年10月至1993年3月进行了袋栽金针菇用大塑料筒出菇试验.结果表明,用塑料筒出菇可改善金针菇的品质和提高产量.现将试验结果简介如下:(一)供试材料 菌株为金针菇19号,引自河南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室.栽培料配方为棉子壳90%,麸皮10%,另加石膏粉1%,含水量70%,pH值自然.(二)试验方法 采用常规熟料袋栽,袋规格有两种,15×45×0.06cm的袋装干料250g,17×45×  相似文献   

14.
1973年我所在红壤丘陵山地进行宫川早生温州蜜柑密植试验。栽植密度包括每亩60株(11尺×9×9),80株(11尺×8×7.5),100株(11尺×8×6),120株(10尺×6×6),240株(5尺×5)五种不同处理。每种密度栽一区,每亩60株的面积为1.53亩,80株的1.46亩,100株的1.47亩,120株的3.25亩,240株的1.37亩,试验地共计9.64亩(实际利用面积9.08亩)。于1973年3月17~18日定植,全部成活,并且都抽生了三次梢,其中有60%抽生了四次梢,已具备了幼树的雏形。现将第一年柑桔培育经过与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李娟  周健民 《园艺学报》2006,33(4):730-733
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Mill.)‘合作906’为材料进行溶液培养试验,设2个因子:CO2和营养液浓度;CO2浓度设正常(360μL/L)和倍增(720μL/L)2个水平;营养液浓度设基本营养液(日本山崎番茄营养液),微量元素采用阿农营养液配方的1/2、1/4、1/8、1/164个水平,完全试验方案8个处理,3次重复。pH为6·0±0·2,3d更换1次营养液。移植到1·2L盆(2株/盒)中,植株在CO2生长箱(VS-3DMC)中培养,全天施放CO2,白天25℃,晚上15℃,光照为14h/d,光照强度11000lx,相对湿度60%。46d时收获,根、茎、叶经蒸馏水冲洗吸干水分后,放入纸袋105℃杀青,75…  相似文献   

16.
在无土栽培中,用HFT(营养液膜)栽培黄瓜效果不太好,这可能是由于NFT的营养液浅,黄瓜在生长过程中有大部分根不能浸泡在营养液中而吸收不到足够养分的缘故。为了研究营养液深度对黄瓜生长及根形态变化的影响,作者进行了以下的试验。 供试材料采用‘Special Hybrid No.2’,此品种有根和芽生长迅速的特点。试验时,摘除雌花使其只限于营养生长,在第一真叶期移植于容量为4.5L的水培营养杯中,每40个营养杯又置于一个容量为250L的容器中,使营养液循环以供应足够的氧气. 各个营养杯利用不锈钢筛网作隔层浸在深度分别为1、5、50、170mmfb营养液…  相似文献   

17.
绿色木霉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温室盆栽测定绿色木霉对黄瓜灰霉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绿色木霉对灰霉病的最佳预防浓度为 4× 10 9个 /ml(毫升 ) ,而且在灰霉病菌侵染前喷施为好 ;在黄瓜受灰霉菌侵染初显症状时 ,喷施绿色木霉防治的最佳浓度是 10 8个 /ml(毫升 )。  相似文献   

18.
天台县山地资源丰富 ,境内海拔 50 0~ 80 0m(米 )山区夏日凉爽 ,昼夜温差大 ,雨水充沛。从 1994年开始 ,我们利用这一气候资源 ,开展了高山夏秋黄瓜品种选择试验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品种比较试验 供试品种或组合为 :中农8号、0 16×秋选、秋黄瓜 1号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 ;夏丰 1号 (天津市东丽区种子公司 ) ;津春 4号 (天津市黄瓜研究所 ) ,以津研 4号为对照品种。 6月 11日直播 ,种植密度为每 6 6 7m2 (亩 ) 2 72 0株。1.2 栽培试验  (1)不同播种期试验 供试品种为津春 4号 ,设 4个处理 ,播种期分别为 …  相似文献   

19.
千屈菜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磷的去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骅  夏宜平  邓云兰 《园艺学报》2003,30(5):579-579
试验于 2 0 0 1年 8月 11日~ 9月 10日进行。千屈菜选用整齐健壮的 6月份扦插苗 (株高约 2 0cm) ,用清水洗净后置于总P浓度不同的营养液中 (以NaH2 PO4·2H2 O配制 )。选用能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凤眼莲为对照植物 ,置于总P浓度为 0 0 5和 0 4mg·L-1 的水体中。植株用打孔的泡沫板固定在培养箱中 ,每框用水均为 10L ,定期以蒸馏水补足蒸发失去的水分。 3次重复 ,完全随机排列。塑料温室内空气流通 ,光照为自然散射光。试验共 30d ,每 5d采集水样 1次 ,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总P浓度。从试验结果 (表 1)可以看出 ,在总P 0~0 4mg·…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总结菜农常规育苗经验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适合早春瓜类蔬菜育苗的新方法,即早春瓜类蔬菜基质无土育苗法。经过在广大菜农中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育苗方法介绍如下:1 育苗前准备1.1 育苗箱的选择 育苗箱可选择塑料泡沫箱、普通纸板箱、木板箱或装农药用的钙纸板箱。育苗箱规格:长×宽×高分别为40厘米(cm)×30厘米×25厘米,一次可育瓜苗500~800株。育苗箱上备一块箱盖,在箱盖底下固定一只25W普通白炽灯泡,以供育苗时光照、保温之用。1.2 培养基准备 培养基用砻糠或秕谷烧制而成。要注意待砻糠或秕谷有6~7成炭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