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合作局于 2 0 0 0年 8月 2 3~ 2 5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主持召开了“对俄合作研究成果交流会”。中科院所属研究所、教育部所属重点院校和部分部门、研究所的 4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国家基金委副主任周炳琨院士、基金委国际合作局常务局长、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李维雄出席了会议并讲话。与会代表畅谈了对俄合作研究的大好形势和新局面 ;交流了对俄合作研究的经验、教训和体会 ;找出了对俄合作研究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为今后开展对俄合作研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供决策部门参考。通过交流 ,与会代表及承担…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林业》2003,(2):21-21
中国内蒙古森工集团公司在俄罗斯进行木材采伐、加工业务起步较早。自1987年第一次赴原苏联采伐过火木之后,与俄方在此方面的业务始终没有间断。特别是1995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首次全区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以来,森工集团把对俄开展经济技术合作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了林区的整体发展战略。森工集团主要领导多次率各企业负责人赴俄考察、洽谈与俄方合作开发森林资源的项目。目前森工集团所属的19个森工企业中,已在俄罗斯赤塔、乌兰乌德、伊尔库茨克…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宋湛谦研究员为首的中国林化科技考察组于 2 0 0 0年 1 1月 9~ 2 7日应邀访问了俄罗斯。在俄期间 ,考察组主访了全俄中央林化所 ,顺访了俄罗斯科学院高分子化合物研究所、《列斯马》林化科技咨询公司、国立莫斯科林业大学、国立西伯利亚化工大学(前身为西伯利亚林业大学 )、下诺夫哥罗德有机合成厂、列索西伯利亚浸提松香厂等单位 ,考察组所到之处 ,均受到了热忱接待 ,相互介绍了各国林化科研和生产情况 ,引起了各方的注意和兴趣。考察组与俄有关单位签署了一项科研合作备忘录 ,三项合作意向书 ,为发展中俄林化科研合作与…  相似文献   

4.
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加快构筑黑龙江省森工对俄林业经济合作的新格局,是黑龙江省森工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黑龙江省森工对俄合作的现状,从诸多方面论述了现存的基础优势及俄方战略调整带来的新机遇,都为构筑新格局提供了可行的条件和保证;阐明了森工行业要想与俄构筑合作新格局就必须向开放型经济升级;并提出了面临新形势、新发展的新要求和总体设想,为实现森工又好又快发展,探索出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产学研合作主导型模式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单介绍了国外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重点分析了基于产学研合作主体(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将产学研合作模式划分为五种主导型模式,并对产学研合作的未来发展进行了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6.
一、香港某公司以投资方式支持企业及个人发展,一次限投入资金20万~100万元,用期5年,固定利息8%。项目地区不限,要求项目短平快,收益好无投资风险。不担保不抵押,经司法公证办理。详情资料挂信付10元即寄。二、美国某集团公司以收取回报率方式对中方企业(项目)融资合作。项目地区不限,一次限额在300万元(人民币)以上,合作期3年~15年。前三年为建设期不收回报率,第四年逐步还本付息,收取年回报率为12%~15%。有关办理手续、程序挂信付资10元即寄,无资概不复函。三、合资合作建立肉狗养殖场,总投资…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国家林业局2004年228号文件《关于合作(托管)造林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2005年6月5日,由中国林产品经销协会、中国林业产业协会(筹)、绿色中国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合作托管造林规范化经营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新时等专家学者及国家林业、金融和工商等部门的权威人士、合作托管造林的企业代表、  相似文献   

8.
合资合作     
合资合作成都市电力有色金属制品厂寻合作企业一、企业概况:成都市电力有色金属制品厂于1995年5月筹建,1996年12月投产。工厂地处成都市外东沙河堡,工厂占地面积2000m2。工厂为民营工业企业,工厂总投资2100万元,其中,一期投资1500万元,现...  相似文献   

9.
健康 《广西林业》2009,(5):I0011-I0011
10月21日,来自台湾十多家花卉企业及广西的花卉企业、花卉主管部门负责人齐聚邕城,共同对桂台花卉产业的合作与发展展开深入的对话和交流,务求合作,共谋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大洋彼岸袭来的金融风暴,将全球的经济联系得更为紧密,危机之下,只有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才能抱团取暖,共同抵御风险和挑战。始建于1965年的黑龙江省松岭林业局,用43年的努力书写了中俄林业合作采伐经营的华美篇章,  相似文献   

11.
森林资源监测中的合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探讨了森林资源监测中各部门、各学科领域及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关系,并找出合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介绍了如何促进合作的方法、途径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投资合作快讯华裕公司已在国内办理合资企业40余家。合作领域包括(能源、交通、建材、化工、制药、皮革、服装、农副产品、食品加工等),1998年公司针对以下业务进行广泛的投资及合作:1.对目前各类项目较好,尚缺部分资金的企业,本公司可以多种方式进行合资合...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办学水平,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校企合作课程体系与合作途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4类必修课和5类选修课的校企合作课程体系,三级实践教学、三层实验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及校企合作的管理和考核、校企优势互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等方面的校企合作途径。实践结果表明:该课程体系和校企合作途径能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增强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学生就业率和创业率;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和产品销售率。  相似文献   

14.
北京初春,初暖乍寒。福建三明市有关单位负责人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曾祥辉的带领下来到北京林业大学,与校领导和有关部门、学院负责人座谈,一起盘点校地合作取得的新成果,商讨进一步深度合作的大计。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风景园林专业与企业合作的意义,介绍了长春大学旅游学院风景园林专业与企业合作的实施途径,提出了在校企合作机制的运行下,建立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和顶岗实习的平台,并从企业对毕业生岗位能力的需求、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教师实践能力等方面阐述了校企合作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应用型创新人才成为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高等学校与企业合作联合开展实践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存在着以下问题:首先,实践教学内容与企业要求不接轨;其次,部分合作企业不能提供完备的实习条件;第三,校企合作缺乏政府的有力支持。为此,探讨了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教学的有效措施:第一,校企共同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联合培养企业需要的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双能型、应用型"人才;第二,校企共建科研平台,通过创建企业"生产实践基地"和高校"科研创新基地",使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互利共赢;第三,政府应加大对校企合作的支持力度,促进企业和学校的长期合作,健全校企合作的保障制度。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培养了高质量的专业人才,提高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推动了科技成果的研发与转化。  相似文献   

17.
邓刚 《技术与市场》2009,(12):38-39
中国和印度是相互毗邻的两个大国,两国之间存在分歧和矛盾,同时也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和潜力。怎样消除分歧.互利共赢是两国政府需要面对的重要议题。气候合作成为中印建立共同点、提升合作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中印关系的发展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参考我国先后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的基础上,梳理了政府鼓励优势企业走出去的对外投资产业导向政策、对外合作经济扶持政策、对外合作专项资金支持政策、私营企业对外投资鼓励政策和境外企业森林可持续经营指南等政策要点,展现了中国林业企业对外合作的大好发展机遇,将推动境外企业了解和用好国家政策,促进中国林业对外经济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前产学合作质量不高,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知识转移阶段的绩效。另外,在产学合作实践中,许多公司多使用主观的宽泛标准来评估合作伙伴的合适性。以一家互联网医疗公司产学合作项目为例,试图从产学合作实现目标、产学合作实现过程出发,在商业分析OSM指标建模基础上提出OCF(目标Objective-度量标准Criteria-实现路径影响因素Factor)方法,构建了匹配质量的三大标准,并在标准下基于层次分解模型HDM构建一种可评估产学合作匹配质量的框架模型。该模型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有效的产学合作要求,识别潜在的合作伙伴,减少未来产学合作潜在的障碍,增加产学合作成功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 5月19日,由俄罗斯工商会森林工业及林业发展委员会主办、俄罗斯依利姆纸浆公司赞助协办的“中俄林业合作发展论坛”在北京市港澳中心瑞士酒店举行。俄罗斯联邦政府官员、俄驻华使馆官员、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政府官员、俄罗斯企业界代表、中国国家林业局外事司、计资司、木行办的官员、中国林业产业协会代表、中方有关企业代表等8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