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6 毫秒
1.
今年6月份以来,我站陆续接诊了几例狐狸、貉子白鼻子、干爪子,狐貉越长越小的病例。经查阅资料,结合实际病例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白鼻子病"是2001年才在我县开始发现的。开始的时候,养殖户发现自家饲养的狐狸,水貂,貉子的黑色的鼻子头上出现了红点,然后面积逐渐扩大,整个鼻子头都变红了,再之后,逐渐出现白点,最后鼻子头全部变白。接着又发现这些动物的爪子逐渐变长,变白,脚垫也发白、增厚。开始养殖户认为这种情况不影  相似文献   

2.
经济毛皮动物“白鼻子病”发病原因初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鼻子病”在毛皮动物间的广泛流行已经影响到了毛皮动物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虽然大多数学者认为是营养代谢病,但是到现在还没有确定该病的具体发病原因。在综合分析了近年基层兽医对“白鼻子病”的治疗体会和国外曾发生过的毛皮动物代谢病的情况后,对它们的发病原因、发病症状、防治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为“白鼻子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狐白鼻子病也称为干爪病,属于一种营养代谢病,主要是由于饲喂单一饲料、过少的动物性饲料、饲料品质低劣,以及摄取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不足引起,典型特征是毛皮质量变差、鼻子变白、爪部变干,并出现繁殖障碍,因此该病的发生与狐饲养环境和饲养管理水平紧密相关。现主要对狐白鼻子病的发生原因及其对繁殖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介绍其临床症状、类症鉴别,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减少发病。  相似文献   

4.
<正>貉属食肉目、犬科、貉属,属杂食动物,由于貉子抗病力强、耐粗饲、对养殖技术要求不高等特点,普遍受到养殖户的欢迎,在我国东三省、山东、河北等地广泛饲养。但自2000年前后,白鼻子病在貉子养殖区域普遍发生,该病病情发展缓慢,病程长,多见于饲料单一、饲养环境条件差的小型养殖户,规模化养殖场发病较少。该病发生无明显季节性,分窝后开始发病,到冬毛期大面积发生,白鼻子、白爪子的症状逐渐明显,造成貉子生长发育迟缓、繁殖力降低、毛皮质量下降,甚至死  相似文献   

5.
貉"白鼻头病"是2001年最早在东北出现。开始的时候,养殖户发现自家饲养的貉子的鼻头由黑色慢慢的出现了红点,然后面积逐渐扩大,随后就出现白点,最后鼻头全部变白。接着还发现爪子逐渐的变长、发白,脚垫也变白、增厚。有的前脚的前臂部逐渐的掉毛、掉皮屑,最后很难支撑身体。留做种用,发  相似文献   

6.
正在毛皮动物养殖过程中,狐貉貂经常会出现一种"白鼻子病",发病地域广,季节性不显著,它不仅死亡率高,难治愈,而且严重影响毛皮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临床症状1.1患病初期,毛皮动物黑色、褐色鼻尖上出现粉红色点状物,随着病程的延长,点状物面积不断扩大,颜色变浅,点状物转变成为白斑,出现生长回缩,毛皮质量下降的现象。1.2病兽四肢肌肉病变,导致趾爪变形,脚垫发白、角质层增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不仅养殖种类增多,同时养殖数量也不断增加。然而,由于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用药不规范导致各种病原耐药力的逐渐提高,毛皮动物在饲养过程中疾病的种类、发生的频率以及治疗难度均逐渐加大;与此同时,在疾病大面积发生的过程中,养殖户没有及时准确的投药而导致病情的加重进而导致严重的损失。因而,做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总结了毛皮动物配种准备期白鼻子病、脚掌子病,消化系统疾病,自咬症,食毛症,脱毛症,黄脂肪病等疾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方法,以期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9.
<正> 笔者在下乡,指导服务过程中,发现毛皮动物养殖有以下一些问题需引起广大养殖户注意。1 盲目选种由于毛皮动物饲养量的持续增长,导致种源紧张,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部分急于发展毛皮动物养殖的新养殖户,便不加选择地留种,或在引进种兽时已没有选择的余地。这样做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会给养殖带来更大的风险。性能优良的基础种群,是毛皮动物养殖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基础,对种兽不加选择,往往会造成繁殖率低、个体生长发育不良、毛皮品质差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导致养殖失败。因此,提醒广大毛皮动物养殖户,发展毛皮动物养殖一定要提前作好准备,严格选留、购进种兽。2 饲料配制不科学  相似文献   

10.
正众多的毛皮动物流行性疾病中最为典型的疾病类型就是毛皮动物的蹄爪病。蹄爪型疾病主要是由许多种疾病共同表现才出现的症状,但是蹄爪病的病性和危害性都是有所不同的,因此,这就需要医疗工作者认真的进行鉴别并且做到正确的处理。本文主要是重点讲述了毛皮动物的几种蹄爪病类型,同时也提出来了各种蹄爪病的鉴别、诊断以及治疗。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档服饰呈井喷式需求,成就了特种毛皮养殖市场的繁兴,2010年、2011年、2012年连续3年毛皮市场呈现上扬态势,养殖规模随之扩大,在养殖户朋友喜获收益的时候,也发现现在的毛皮动物越来越难养,疾病越来越多、控制越来越难,但养殖水平在提高、疾病检测手段在增强、新药品新疫苗在突破,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尤其在2011~2012水貂脑炎这种病例愈演愈烈,严重困扰着广大养殖户朋友,是新病毒?还  相似文献   

12.
貉白鼻子综合征病因分析与防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貉白鼻子综合征这一近年来比较高发的、源于营养缺乏症的营养代谢性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进行了总结与报道,对发病原因与机理进行了归纳分析,指出发生白鼻子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多种水溶性维生素缺乏及蛋白质不全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进一步指出了目前以商品配合饲料养貉、狐等毛皮动物养殖方面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3.
2007年,特种养殖业给广大从业者留下了太多深刻的回忆,毛皮动物一改往年的牛市,价格连连下跌,养殖户苦不堪言;獭兔皮、兔毛的价格也出现滑坡,唯有肉兔价格稳中攀升;一批以特种野猪、乳鸽、黄粉虫以及彩色毛皮动物为代表的特养新势力兴起,期待新希望的同时,更多的人持疑惑的态  相似文献   

14.
狐貉“白鼻子”病的病因,现在国内报道趋于认为,由于营养代谢失衡而引起综合性的营养代谢障碍疾病。主要由于毛皮动物日粮中,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氨基酸的缺乏或者是比例不平衡引起的;也有人认为是寄生虫感染导致的慢性病,长期消耗动物体内的营养,造成毛皮动物的营养不良引起的。在兽医临床中单纯应用营养补充剂可以治好,但即使在全价饲养情况下终止给予后不久还患。而同时投与驱虫剂的治疗效果良好,很少重患。可见病因除了日粮的营养不平衡外,寄生虫也是一大病因,全价饲养情况下,狐、貉感染了寄生虫也会患该病。1临床症状由于营养不良表现…  相似文献   

15.
《北方牧业》2008,(9):3-4
<正>2007年,特种养殖业给广大从业者留下了太多深刻的回忆,毛皮动物一改往年的牛市,价格连连下跌,养殖户苦不堪言;獭兔皮、兔毛的价格也出现滑坡,唯有肉兔价格稳中攀升;一批以特种野猪、乳鸽、黄粉虫以及彩色毛皮动物为代表的特养新势力兴起,期待新希望的同时,更多的人持疑惑的态度;珍禽和其他一些稀特品种则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往日的辉煌只能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2008年,特种养殖业新一轮的大调整  相似文献   

16.
<正>毛皮动物的饲养管理与其他畜种有很大区别,很多养殖户凭借养殖普通家畜的经验饲养毛皮动物,在饲养管理方面存在很多误区,导致经济效益不高,笔者通过对毛皮动物的研究并结合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对养殖户在毛皮动物饲养管理方面存在  相似文献   

17.
<正>毛皮动物的饲养管理与其他畜种有很大区别,很多养殖户凭借养殖普通家畜的经验饲养毛皮动物,在饲养管理方面存在很多误区,导致经济效益不高,笔者通过对毛皮动物的研究并结合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对养殖户在毛皮动物饲养管理方面存在  相似文献   

18.
<正>笔者就近几年走访多个毛皮动物养殖密集区和多个大型养殖场的经验总结发现,在毛皮动物养殖领域最常见的、给养殖户带来最多困扰和最大损失的就是毛皮动物的腹泻问题。首先,腹泻对毛皮动物的危害极其严重,由于毛皮动物的抗应激能力比较差,所以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在毛皮动物分窝断奶阶段非常容易出现排黄、绿色稀粪或  相似文献   

19.
猪业资讯     
北京通州两养殖户卖病猪被立案据介绍,2006年12月18日,通州漷县村有部分养殖户的猪出现了不明原因的高热病,病情发生后,个别人为谋私利,没有按照规定向主管部门上报,私自将病死猪的肉以超低价格违法销售给猪贩子,使病猪肉流入市场。北京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有关负责人介绍,通州漷县村养殖户张殿全于12月11日发现所养的猪生病后,未向兽医站报告,将80头病猪分别以每斤1元至2元的低价销售给了猪贩子,另一位养殖户田志忠也以每斤1元的价格销售了100头病猪。目前两人已被通州动物卫生监督所立案调查。北京市农业局紧急召集各区县畜牧服务中心负责人…  相似文献   

20.
这段时间,不少的毛皮动物养殖户来电反映,他们所饲养的毛皮动物,尽管注射了疫苗,为什么还有诸如像犬瘟热、传染性胃肠炎、脑炎等症状的出现?其实,在生产中,每到即将给毛皮动物注射疫苗的时期,这种情况比较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