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红麻专用脱胶菌T1163分别在振荡和静置条件下,对红麻鲜皮进行了脱胶试验,测定了发酵液中的活菌量、PH值、挥发酸、COD、还原糖、胞外可溶蛋白及脱落物量和总残渣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在振荡条件下,54小时内完成红麻鲜皮脱胶;微生物在0~12小时旺盛繁殖;PH值为6.5~7.5;挥发酸峰值为236mg/l,COD在6小时出现峰值,为958mg/l;还原糖在0~24小时迅速下降。在静置条件下,48小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红麻专用脱胶菌T1163在振荡条件下,对红麻干皮进行脱胶试验。测定了干麻脱落物量及发酵液中pH值、活菌量、总残渣量、COD、还原糖、挥发酸7项指标。结果表明,在振荡条件下,36小时内完成红麻干皮脱胶;脱落物量、总残渣量在脱胶完成后分别达到麻重23.17%、3.17%;pH值呈碱性,在脱胶完成时最高;微生物在0~12小时旺盛繁殖;COD在12小时出现峰值;还原糖在36小时达到最高值,其值为979mg/l;挥发酸变化规律类似于“U形”。  相似文献   

3.
红麻干皮加菌脱胶过程中静止发酵液成份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对红麻干皮加菌脱胶过程中静止发酵液的成份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脱落物和总残渣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其增加幅度随脱胶的进程而逐渐降低;pH值在脱胶前期慰藉降低,随后基本稳定,脱胶完成后回升;COD,微生物活菌量,可溶性糖和挥发酸在脱胶前期迅速增加,后期下降。  相似文献   

4.
利用红麻专用脱胶菌T1163分别在振荡和静置条件下,对红麻鲜茎进行了脱胶试验,测定了发酵液中的活菌量、pH值、挥发酸、COD、还原糖、胞外可溶蛋白及脱落物和总残渣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在振荡条件下,84小时完成红麻鲜茎脱胶;pH值为6.80~7.45;挥发酸和可溶蛋白含量较低,其峰值分别为148mg/l和53mg/l.在静置条件下,72小时完成红麻鲜茎脱胶;pH值为6.20~6.80;挥发酸随脱胶的进程而不断增加,脱胶完成时下降,峰值635mg/l;胞外可溶蛋白变化趋势呈"M"型.两种发酵体系中,脱落物和总残渣量均随脱胶时间延长而呈不断增加趋势,脱胶完成时,其去除率均达11%左右;微生物均在2-6小时迅速旺盛繁殖;COD和还原糖均呈"M"型趋势.  相似文献   

5.
利用红麻专用脱胶菌T1163 分别在振荡和静置条件下 ,对红麻鲜茎进行了脱胶试验 ,测定了发酵液中的活菌量、pH值、挥发酸、COD、还原糖、胞外可溶蛋白及脱落物和总残渣量等指标。结果表明 ,在振荡条件下 ,84小时完成红麻鲜茎脱胶 ;pH值为 6 .80~ 7.45 ;挥发酸和可溶蛋白含量较低 ,其峰值分别为 1 48mg/l和 5 3mg/l。在静置条件下 ,72小时完成红麻鲜茎脱胶 ;pH值为 6 .2 0~ 6 .80 ;挥发酸随脱胶的进程而不断增加 ,脱胶完成时下降 ,峰值 6 35mg/l;胞外可溶蛋白变化趋势呈“M”型。两种发酵体系中 ,脱落物和总残渣量均随脱胶时间延长而呈不断增加趋势 ,脱胶完成时 ,其去除率均达 1 1 %左右 ;微生物均在 2— 6小时迅速旺盛繁殖 ;COD和还原糖均呈“M”型趋势。  相似文献   

6.
利用红麻专用脱胶菌T1163 分别在振荡和静置条件下,对红麻鲜皮进行了脱胶试验,测定了发酵液中的活菌量、pH 值、挥发酸、COD、还原糖、胞外可溶蛋白及脱落物量和总残渣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在振荡条件下,54h 内完成红麻鲜皮脱胶;微生物在0~12h 旺盛繁殖;pH 值为6.5 ~7 .5;挥发酸峰值为236mg/l;COD在6h 出现峰值,为958mg/l;还原糖在0~24h 迅速下降。在静置条件下,48h 内完成红麻鲜皮脱胶;T1163 活菌量在6h 左右出现一个“低谷”;pH 值为5.0 ~6.0 ;挥发酸峰值为1920mg/l,COD和还有糖分别在12h 和6h 左右出现峰值。两种发酵体系中,脱落物和总残渣量均随着脱胶时间延长而增加,至完成脱胶时分别占麻重的18.51% ~20.05% 和4.1% ~5.52% ;可溶性蛋白质变化规律均类似于“M”型。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红麻天然水浸脱胶过程中微生物群体、COD和pH值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细菌数量在沤麻后第一天内迅速增加,随后增加速度减缓;红麻天然水浸脱胶过程中起主要脱胶作用的是厌氧菌;COD在脱胶前期迅速增加,后期下降;pH值的变化呈“U”形;发酵液中COD增加和pH值下降可能是沤麻造成环境污染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红麻子皮加菌脱胶过程中静止发酵液的成份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脱落物和总残渣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其增加幅度随脱胶的进程而逐渐降低;pH值在脱胶前期迅速降低,随后基本稳定,脱胶完成后回升;COD、微生物活菌量、可溶性糖和挥发酸在脱胶前期迅速增加,后期下降。  相似文献   

9.
红麻天然水浸脱胶过程中微生物群体,COD和PH值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红麻天然水浸 过程中微生物群体、COD和PH值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细菌数量在沤麻第一天的内迅速增加,随后增加速度减缓;红麻天然水浸脱胶过程中起主要脱胶作用的是厌氧菌;(COD在脱胶前期迅速增加,后期下降;PH值的变化呈“U”形,发酵液中COD增中和PH值下降可能是沤麻造成环境污染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亚麻脱胶菌Ym68′,对亚麻原茎进行快速脱胶试验,定期测定了发酵液中的各项指标.结果表明,在水浸振荡体系中,接种后发酵10h-12h,脱胶菌的活菌量、挥发酸、COD和残渣增量等均达到最高值,pH值降到最低,其值分别为5.13×10 9cfu/ml、133mg/l、2870 mg/l和453mg和5.91.还原糖和蛋白质的变化在整个脱胶过程中略呈"M"型.  相似文献   

11.
苎麻厌氧菌脱胶研究──Ⅱ.脱胶条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着从工厂生产实际出发,降低成本的原则,对筛选到的优良厌氧脱胶菌株进行了①最佳C源,N源试验;②脱胶接种量试验;③菌株对数生长期测定;④菌种的扩大培养试验;⑤扩大脱胶试验;⑥生物-化学联合脱胶试验及脱胶麻纤维强度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厌氧脱胶菌株在以麸皮(或淀粉)作C源,以(NH4)2SO4作N源时,脱胶酶活达最高。脱胶时采用1%的接种量与采用20%的接种量其脱胶酶活没有差别。试验菌株的对数生长期均在20—32小时之间.以5L/min的N2气流量通气培养45小时的菌液,用于5kg水平浸麻脱胶总残胶在14—17%。1kg水平生物脱胶麻经5g/LNaOH,1kg/cm2压力蒸煮2小时后,其总残胶为0.2—1.4%。5kg水平生物脱胶麻经5g/LNaOH+2g/L三聚磷酸钠,1kg/cm2压力蒸煮2小时后,总残胶降至1.5%以下。生物-化学脱胶麻的纤维强度不比纯化学脱胶麻低。  相似文献   

12.
从红麻田土壤中分离到一株多粘芽孢杆菌(Bacillus polymyxa)T1163,这株菌可在36小时内使红麻脱胶,96小时内基本脱掉黄麻胶质。系统研究了这株菌的适宜培养条件,并采用湿润发酵方式进行了红麻接种T1163菌的小型脱胶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杂菌干扰下,脱胶红麻干皮只需3天时间,比传统的天然脱胶法缩短7天以上,并大大减少纤维损失,使精洗率提高5.7%。文中还就T1163的分类、培养及发酵条件和湿润加菌脱胶法的经济、生态效益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红麻微生物发酵过程中胶胶酶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一株多粘芽孢杆菌对红麻博士、鲜皮和鲜茎3种材料在振荡、静置2种发酵体系中脱胶酶的活性变化和作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同一材料在发酵对应时段,振荡系的酶活均较静置系的高,在干皮和鲜皮脱胶过程中,果胶酶活的峰值出现较半纤维素酶活的早,鲜茎则相反,峰值过后酶活变化幅度较小;(2)混合酶系中果胶和半纤维素酶作用的最适温度均为50℃,最适pH分别为8.0,4.4;(3)用豆饼粉培养基静置培养24h的粗酶液接种4.0mL可在30h内完成干皮脱胶。  相似文献   

14.
用植物低温保护剂(PLTPA)喷施油菜幼苗,使SOD、POD、CAT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Pro、可溶性总糖、叶绿素含量增加,根和叶的TTC还原率同步增大,电导率同步降低.  相似文献   

15.
通过3年田间试验,探讨了甜菜施用氯化钾的效果。结果表明:KCl对甜菜增产效果稳定,在黑钙土和淡黑钙土区均表现较高的增产效果,其最高增产量分别为8.2%和12.8%;KCl对甜菜的增糖效果因土壤类型而异,在黑钙土区可增糖0.22~0.38度,但在淡黑钙区则表现出减糖效果;喷施KCl并不增加甜菜Cl-含量,但可促进N、P、K的吸收;KCl不但与K2SO4一样对土壤pH值无不良影响,而且在增产、增糖效果上表现出较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于1996年-1997年研究了黄壳铜、细叶青等6个特异苎麻种质的17项生理生化指标,其中净光合强度、水分自然饱和亏、可溶性糖、POD、CAT、NR和Pro的变异系数达22.4-31.8%,尤以光合、电导率、POD、NR和Pro等与原麻或总干物量与有较强相关性,可作为苎麻种质生理生化优质的研究的重点内容:电导率的日变化呈交陡的单峰曲线;光合、电导率和Pro等指标随生育期变化较大,因此应注意测定时间和  相似文献   

17.
苎麻高效脱效菌株T85—260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近期选育出的苎麻高效脱胶菌株T85-260的培养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营养琼脂斜面14小时即长成丰满菌苔。该菌株适宜生长pH为6.0 ̄8.0,最适生长pH6.5 ̄7.0,pH≥9.0或≤5.0时,活菌量仍有少许增加;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高生长温度在40 ̄42℃。液态培养采用面粉无机盐培养基,适量通气培养6 ̄7小时即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苎麻脱胶菌种的分布、生长、营养和脱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苎麻脱胶菌广泛分布于7省28县(市)的10类苗样中,从500多株脱胶菌中筛选出一株高效脱胶菌(编号为T85—260),它可在8小时内完成苎麻脱胶;T85—260的生长速度快,接种后10小时的活菌数即达顶峰;对苎麻胶质中较难被碱溶解出的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的发酵速度快,因而在脱胶过程中定向破坏苎麻胶质主体结构,使之易于用稀碱除去,表现出生物脱胶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19.
陈灿  彭源德 《中国麻作》2000,22(2):37-40
在天然水体条件下,对亚麻不同株龄、粗细、部位、含水量及霉变程度的麻茎进行了脱胶试验。结果表明:麻茎越老熟、越粗者,脱胶越难,反之,脱胶速度越快;鲜茎经刹青处理后,脱胶速度较快,其完成脱胶的时间分别较鲜茎、干茎缩短6h和12h;麻茎发生霉变后,脱胶速度明显变慢,整株霉变的脱胶时间长达82h,较未霉变的延长28h,且纤维质量变劣。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中肥条件下基施P2O5(0、120、240、360kg/hm 2)对花生主茎第12 片叶展开后不同天数的CAT(过氧化氢酶)活性、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展开后不同天数的叶片CAT 活性随施磷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每公顷施用120kgP2O5 时CAT 活性最高;SOD活性随施磷量的增加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