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张掖市制种玉米田试验观察了不同药剂处理对玉米叶螨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各处理药后3、7、14 d的防效都达到84%以上,其中以500 g/L力满星(溴螨酯)乳油300 mL/hm2+5%替满松(噻螨酮)乳油450 mL/hm2处理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3、7、14 d的防效分别为87.31%、88.80%、89.31%。10%四螨·三唑锡悬浮剂300 mL/hm2、10%阿维·哒螨灵乳油300 mL/hm2、20.8%阿维·四螨嗪悬浮剂450 mL/hm2等3个处理的防效也较好,但略低于前者。4个药剂处理均无药害现象发生,对作物安全。建议在6月中旬至8月上旬根据张掖玉米制种田叶螨发生程度,及时选用10%四螨·三唑锡悬浮剂、500 g/L溴螨酯(力满星)乳油+5%噻螨酮(替满松)乳油、10%阿维·哒螨灵乳油、20.8%阿维·四螨嗪悬浮剂等药剂轮换交替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特福力对柑橘吹绵蚧的防治效果,在田间进行防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特福力(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4 000倍液、5 000倍液2种剂量处理对柑橘吹绵蚧若虫具有良好防治效果,施药后21~28 d的防治效果极显著高于对照药剂乐斯本(48%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剂量处理,且持效性长,能有效控制当代吹绵蚧的为害。特福力是一种毒性较低的农药,生产上推荐其4 000倍液在吹绵蚧低龄若虫期施药防治,可以作为低毒性柑橘吹绵蚧防治药剂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药剂防治柑橘溃疡病的药效,进行了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用药15 d后,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对于柑橘溃疡病有着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可以达到86.17%,对比77%氯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噻森铜悬浮剂500倍液、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效较高,而且具有低毒低残留的特点,是一种理想的柑橘溃疡病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4.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法,评价9种常用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根据结果筛选出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有效药剂。结果表明,按推荐剂量施药3次,400 g/L嘧霉胺悬浮剂,250g/L嘧菌酯悬浮剂和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的防效分别为86.4%、82.3%和80.5%,高于其他供试药剂的防治效果。因此在生产上推荐轮换使用上述3种防效较高的杀菌剂,在灰霉病发生前期或初期开始喷药,每7~14 d施药1次。  相似文献   

5.
草地贪夜蛾已经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了严重抗性,为筛选应急防控特效药剂,采用浸叶法研究了国家农业农村部推荐用于草地贪食蛾应急防控药剂清单中的7种不同作用机理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甘肃种群3龄幼虫的室内防效。结果表明,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 000倍液、5 000倍液和2%甲维盐乳剂2 000倍液、 4 000倍液处理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杀虫活性最好,药后24、48 h的校正防效均为100%。其次为0.5%苦参碱水剂300倍液、10%啶虫脒乳油1 000倍液和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 000倍液处理,48 h的校正防效分别为82.86%、88.73%、88.57%。生物源农药8 000 IU/u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00倍液处理速效性稍差,72 h后校正防效仅为43.28%;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1 500倍液处理48 h的校正防效均不足30%,表明草地贪夜蛾可能对该药产生严重的抗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浸叶法和试验田法对五种常见的化学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毒力进行了研究,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浸叶法试验中,所选的五种农药都能够对草地贪夜蛾产生较大的杀灭毒力;试验田法中,3%甲维盐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和甲维·虫螨腈这三种杀虫剂对于草地贪夜蛾的杀灭效果最强,14 d后防效都达到86%以上;敌敌畏和虱螨脲悬浮剂(SC)的毒杀能力相对较弱,防效分别仅为56%和32%。  相似文献   

7.
李定莉 《南方农业》2013,(Z1):97-100
根据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预报信息,具体确定田间施药时间和次数,利用4个马铃薯品种各选择2~3个药剂组合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防效差异不显著,平均防效23%~24%;产量以施药5次最高,达1119kg/667m2。从药剂组合来看,"4次富民1号+1次富民2号"产量最高,667m2产量为1768kg,比清水对照增产132%。由此可见,预警系统可以科学地指导防治,早熟感病品种4月25日施第1次药,晚熟耐病品种鄂马铃薯5号可推迟7~10d施药,大面积施药4次就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特大发生年份施药5~6次产量更高。"代森锰锌+克露+甲霜灵锰锌+克露+福帅得+银法利"适于高产户使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防治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新药,进行了辛巴瑞(36%氰虫·毒死蜱SE)防治稻纵卷叶螟兼治稻飞虱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辛巴瑞(36%氰虫·毒死蜱SE)悬乳剂的防效与福戈(40%氯虫·噻虫嗪WG)水分散粒剂的防效相当,且以辛巴瑞(36%氰虫·毒死蜱SE)悬乳剂2100 mL/hm2(有效成分含量756 mL/hm2)的施药量,对防治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选用4%四氟醚唑水乳剂、20%戊菌唑水乳剂、4%嘧啶核苷水剂、12.5%苯醚甲环唑+20%嘧菌酯悬浮剂、5%己唑醇悬浮剂浮剂、24%晴苯唑悬浮剂6种药剂进行葡萄白粉病的防效试验。从试验结果,12.5%苯醚甲环唑+20%嘧菌酯悬浮剂效果最好,其次是4%嘧啶核苷水剂,再其次是20%戊菌唑水乳剂,防效最差的是24%晴苯唑悬浮剂。通过试验为葡萄白粉病防治提供了最佳药剂选择。  相似文献   

10.
田间试验观察了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8%阿维菌素乳油、20%氯氟毒死蜱水乳剂对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0 mL/hm2兑水750 kg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50 g/hm2兑水750 kg于5月10日、7月20日、8月25日各喷药1次的杀虫效果好,校正防效分别为93.6%、93.4%,较药剂对照(80%敌敌畏乳油,CK1)分别高8.9、8.7百分点。平均折合产量分别为34 455.3 、33 583.8 kg/hm2;较药剂对照(CK1)分别增产57.5%、53.5%,较空白对照(CK2)分别增产206.6%、198.8%。其次是1.8%阿维菌素乳油450 mL/hm2兑水750 kg和20%氯氟毒死蜱水乳剂675 mL/hm2兑水750 kg处理,校正防效分别为89.7%、88.9%,平均折合产量分别为30 894.0、28 580.0 kg/hm2;较药剂对照(CK1)分别增产41.2%、30.6%,较空白对照(CK2)分别增产174.9%、154.3%。  相似文献   

11.
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化州市为害水稻的重要细菌性病害,近年来常常暴发成灾为害,对水稻高产稳产构成极大威胁。按照田间药效试验方法比较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两种处理和对照药剂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每667 m~2施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50~80 g,第2次药后14天对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效分别为73.61%~76.58%、61.43%~66.76%,优于对照每667 m~2施用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100 g(防效分别为60.11%、49.05%)。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在水稻细菌性病害田间防治上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九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控制水稻纹枯病的发生,选择市面上常用的9种药剂进行田间防治效果试验,通过叶面喷雾处理,定期调查纹枯病发病情况。结果表明,9种药剂中,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5%己唑醇悬浮剂、20%井冈·蜡芽菌可湿性粉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及300 g·L-1苯甲·丙环唑乳油这5种药剂对防治水稻纹枯病有较高的防治效果,防效均在70%以上,最高防效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3.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甲维·毒死蜱水乳剂不同剂量对稻飞虱达到防治指标、2~3龄若虫盛期进行防治速效性好,持效期长,药后3~7 d防效达96%~100%,药后10 d对稻飞虱的控制效果仍有88.5%~98.83%,极显著优于对照农药77.5%敌敌畏乳油、20%叶蝉散乳油。30%甲维·毒死蜱水乳剂推荐用量为50 m L/667 m2(制剂用量),防治适期达到防治指标、2~3龄若虫盛期前。  相似文献   

14.
在榆中县旱作农业区,进行了4种药剂对西葫芦白粉病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已唑醇微乳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27%高脂膜乳剂等4种药剂对西葫芦白粉病均有一定防效。其中以喷施5%已唑醇微乳剂1 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00倍液防效较高,分别为54.63%、52.12%;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72 863.6、72 836.4 kg/hm2,较清水对照分别增产9.87%、9.83%。建议生产中5%已唑醇微乳剂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交叉使用,最好在发病前喷施,同时结合药剂防治及时清除病、老叶,有效提高药剂防效。  相似文献   

15.
利用膜下滴灌系统,开展膜下滴灌土壤封闭式除草剂施用技术与田间杂草防除效果的关系研究,旨在探明滴灌系统应用除草剂的可能性,为玉米田间滴灌除草技术的合理应用及丰富滴灌施药理论提供科学依据。在三个不同滴灌带间距下,以三种方式滴施40%乙?莠悬乳剂,滴施后对不同分布区域土壤样品进行除草剂浓度检测,在杂草发生期调查防效。结果表明,施用后除草剂在土壤中的分布与滴灌带铺设间距无关,与末次施药后清水冲洗时间相关,冲洗时间越长乙草胺在土壤中的浓度越低,垂直沉降明显,径向扩散距离缩短。通过滴施,以滴灌清水15 min-滴灌药液30 min-滴清水冲洗5 min对杂草的株防效和鲜生物量防效最佳。本研究认为,覆膜玉米田随滴灌水施用土壤封闭除草剂是可行的,省时省工省力,可为玉米田早期杂草的防除提供新方法,实际应用中需要针对不同药剂类型和药剂性质开展实用技术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遴选出水溶性农药替代品,进行了虫螨腈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40 g/L虫螨腈SC对该虫有良好的防效,且具较好的持效性。药后1 d,防效在83%以上,其中100 g/hm2防效达98.13%;药后14 d,防效在69%以上,其中100 g/hm2防效仍达86.66%。可有效控制假眼小绿叶蝉。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探讨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地区大田条件下防治麦蜘蛛最佳药剂。结果表明,每667 m~2用1.8%阿维菌素乳油50 mL或45%毒死蜱乳油30 mL或15%哒螨灵乳油45 mL或70%吡虫啉水分散剂3 g,药后3天、7天防效均在90%以上,三者差异不显著,但667 m~2用1.8%阿维菌素乳油50 mL药后14天防效达91.9%,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且对小麦植株生长安全,可采用此药剂对彭阳县麦蜘蛛进行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18.
银法利、普力克、凯润3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第一次药后7d相对防效在61.4%~65.6%,第二次、第三次药后7d的相对防效都要高于其他药剂处理。第三次药后14d,此3种药剂的持效期也要高于其他药剂的处理,在本试验使用剂量范围内未发现对葡萄产生药害影响,可以有效防治葡萄霜霉病,可在生产上推广,建议几种药剂轮换使用,以免单一使用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19.
以陇糜14号为指示品种,在糜子播后苗前选用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70%乙-莠-氰草津悬浮剂,分3个剂量水平进行喷施,施药45 d后调查统计杂草防除效果;在糜子苗后杂草2~4叶期选用25%辛酰溴苯腈乳油分2个剂量水平进行茎叶喷雾,用药30 d后调查统计杂草防除效果。结果表明,播后苗前喷施70%乙-莠-氰草津悬浮剂4 200 mL/hm2处理对糜子出苗没有影响,对杂草株防效达76.39%,对杂草鲜重防效达90.04%,糜子产量提高35.08%。25%辛酰溴苯腈乳油3 000 mL/hm2苗期茎叶处理对杂草株防效达54.84%,鲜重防效达73.4%,但比对照减产19.9%。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引起潮州市橄榄黑斑病的病原菌种类,筛选有效防治药剂,对发病果实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并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引起橄榄黑斑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4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14种杀菌剂对链格孢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克菌丹水分散粒剂、8%氟硅唑微乳剂和4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的抑菌效果较好,EC50分别为1.267、1.207、1.100、0.944 mg·L-1。田间防效测定结果表明,4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8%氟硅唑微乳剂的防治效果显著,防效为68.58%、65.44%;而30%王铜、2%春雷霉素的防效较差,仅为10%左右。综上,推荐将8%氟硅唑微乳剂和4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种药剂作为防控橄榄黑斑病的首选药剂。本研究可为橄榄黑斑病高效杀菌剂的筛选提供数据参考,并为其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