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7 毫秒
1.
为研究锰(Mn)胁迫对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幼苗叶片光合特性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以长势一致的0.5年生红锥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Mn浓度(CK、200、600、1500和3000 mg/kg)处理下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作用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随Mn浓度升高,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Fv/Fm、Pn、Tr、Gs及K和Cu含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均在浓度为200或600 mg/kg时最高;P、Mn和Zn含量均呈上升趋势.Mn处理显著降低Fe含量,N、Ca和Mg含量在各处理间均差异不显著.叶绿素含量与Tr、Ci及P和Mn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类胡萝卜素含量与Ci及K和Mn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n与Fv/Fm、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及K和Cu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Tr、Gs和Ci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Tr和Gs与Cu含量呈显著正相关;Mn与N、P、Zn、Tr、Gs和Ci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与Zn、Ca与Mg及K与Fv/Fm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在红锥的生长过程中,可适当施加外源浓度为200~600 mg/kg的Mn.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欧李的光合作用特征,以欧李新品系"农大3号"及野生种为试验材料,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了叶片的光合作用指标。结果表明,欧李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主要为双峰型,第一次峰值出现在11:00左右,第二次峰值出现在15:00左右,有一定程度的光合"午休"现象。农大3号光合速率日变幅为14.58·mol·m-2·s-1,高于野生种。另外,欧李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大气温度(T)、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CO2浓度(Ca)及蒸腾速率(Tr)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61,0.607,0.623,0.639;其叶片蒸腾速率(Tr)与大气温度(T)、光合有效辐射(PAR)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49,0.529,与空气相对湿度(RH)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456。  相似文献   

3.
以桂东6个地理种源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为研究对象,了解不同种源火力楠的生长及光合差异,为火力楠优良种源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浦北、容县、北流、苍梧、兴业和玉林6个种源火力楠树高、胸径、材积、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潜在水分利用效率(WUEi)、瞬间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光能利用效率(LUE)种源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不同种源间的火力楠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能力有较大差别,容县、苍梧、玉林3种源的火力楠是具有较高光合生产潜力的品种。相关分析表明:Pn与Gs、Gs与Tr呈极显著正相关,但Pn与Tr无显著相关关系;LUE与Pn、Gs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若火力楠有高光合能力将有较强的光能利用效率。Pn与胸径、树高、材积均存在显著正相关,说明具有较高Pn的火力楠种源可获得较大的生长量。综合比较后发现,容县、苍梧、玉林种源火力楠对南宁地区立地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生长潜力。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施氮水平对景观树种光合特性的影响及其抗旱性提升方面的应用潜力,以深山含笑、秋枫、美丽异木棉、紫薇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法,测定并分析了0、0.4、0.8、1.2、1.6 g/L硝酸铵处理下4个树种幼苗的光合参数及其对干旱胁迫下施用0、0.4、0.8、1.2 g/L硝酸铵的生长、生理响应差异。结果显示:(1)各施氮水平对各树种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趋势无明显影响,其中深山含笑、紫薇存在光抑制现象;施氮显著影响了4个树种幼苗叶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叶绿素含量(Cc),且存在“低促高抑”的现象。(2)Pn与Tr呈极显著正相关线性关系,Pn、Tr分别与Gs呈显著正相关线性关系,Pn与Ci、Cc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Ci与Cc显著线性正相关。(3)在40%土壤含水率条件下,供试4个树种幼苗均遭受到了干旱胁迫,幼苗存活率下降,生物量增量降低,叶片水分亏缺率增大,Pn、Tr、Gs、Ci、Cc减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减弱,丙二醛含量升高。(4)采用11个指标进行评价,干旱胁迫下深山含笑、紫薇以0.8 g/L硝酸铵处理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梨砧木光合作用与气孔形态特征间的关系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分别以杜梨和豆梨为试材,分析了2种砧木生长量、叶片各光合参数日变化规律和下表皮气孔形态特征的差异情况。观测结果表明:相同环境条件下,杜梨的生长量显著高于豆梨的;两者间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规律的差异显著,其中,杜梨叶片Pn的日变化曲线呈单峰曲线,而豆梨的为双峰曲线,且杜梨的Pn整体大于豆梨的;杜梨的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在10:00时后均显著大于豆梨的,但杜梨的水分利用效率(WUE)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上;豆梨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是杜梨的1.5倍;两者气孔长度、气孔开度的日变化规律均相似,但在白天气孔开度的最小值,杜梨出现在14:00时,而豆梨出现在12:00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杜梨的WUE与试验环境温度(T)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叶片表面的相对湿度(Hr)呈显著正相关(P<0.05);豆梨的WUE与T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RH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表明:豆梨气孔对高温、强光等环境的响应较为敏感且强烈,随着每日温度的升高,其气孔闭合现象出现的时间提早,致使光合作用减弱;而杜梨能够保持气孔的正常形态,且杜梨的Gs、Tr均维持在较高水平上,其光合能力较强,并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从而表现出更强的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了解苦楝无性系光合生理特性,比较不同无性系叶片光合参数的差异。本文以5个苦楝优良无性系为参试对象,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叶片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浓度(Ci),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参试苦楝无性系胞间CO2浓度(Ci)和生理水分利用率(WUE)存在极显著差异;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叶片蒸腾速率(Tr)存在显著差异;气孔导度(Gs)差异不显著。苏楝J104、苏楝J7和苏楝J61净光合速率(Pn)较大,其中苏楝J61生理水分利用率(WUE)较高。  相似文献   

7.
思茅松干季光合生理日动态及光响应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Licor-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了思茅松干季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光响应特征,分析了光合生理与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思茅松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日变化均呈三峰曲线,Pn峰值分别出现在12:00、14:00和17:00,最高峰出现在光强最强、温度最高的时刻(14:00),胞间CO2浓度(Ci)变化方向则相反.Pn、Tr和气孔导度(cond)与主要环境指标光合有效辐射(PAR)、空气温度(Ta)和大气相对湿度(RH)之间的关系符合二次曲线的变化规律.Pn、Tr与PAR、Ta和RH的相关程度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Coind与Ta相关程度达到显著水平(P<0.05).PAR是影响干季思茅松Pn和Cond最主要的环境因子,而Tr是受Ta影响最强烈的生理因子.非直角双曲线拟合的思茅松光饱和点(LSP)为1800μmol·m-2·s-2左右,表现为典型的阳性树种.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不同栽培基质条件下荔波唇柱苣苔的光合生理特性,分别在田园土(CK)、泥炭土︰珍珠岩︰黄心土(2︰1︰1,A1)、腐殖土︰珍珠岩︰黄心土(2︰1︰1,A2)和腐殖土︰黄心土(2︰1,A3)4种不同栽培基质下,采用LI-6400XT测定荔波唇柱苣苔的光合参数及其影响因子的日变化。结果表明,4种栽培基质荔波唇柱苣苔的净光合速率[Pn,μmol/(m~2·s)]日均值为A2(1.00)A3(0.82)A1(0.76)CK(0.46)。不同栽培基质荔波唇柱苣苔(Pn)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无光合"午休现象";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_2浓度(Ci)日变化与蒸腾速率(Tr)日变化趋势相似,呈双峰曲线。相关性分析表明,CK中Pn与Gs呈显著正相关;A1中Pn与相对湿度(RH)呈显著正相关;A2中Pn与Ci、空气温度(Ta)呈显著正相关;A3中Pn与Tr呈显著正相关;A1、CK中Tr与Gs呈显著正相关,A2、A3中Tr与Gs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栽培基质荔波唇柱苣苔的光合日进程有所不同,说明荔波唇柱苣苔的栽培中要考虑相应的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9.
北京香山公园主要植被类型的夏季环境效应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香山公园典型植被生态环境效应相关影响因子分析评价,以期为游客选择香山公园最佳游览时间及公园绿地管理和景观设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夏季连续10天在北京香山公园5处不同植物类型的游憩点进行测定,选择园外广场为对照,分析6处监测点微气候、PM_(10)和PM_(2.5)浓度、人体舒适度、空气负离子浓度及噪音情况,研究各因子日变化规律,并统计比较不同游憩点间差异和各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香山公园日空气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呈单峰型变化,平均降低空气温度1.7℃,增加空气相对湿度6%;人体舒适度达到Ⅱ级标准的时间最长可达8.5 h;PM_(10)和PM_(2.5)浓度均呈早晚高、午后低的双峰型变化特征,各游憩点对PM_(2.5)日均净化率达27.6%,对PM_(10)日均净化率达25.9%,2种颗粒物浓度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2种颗粒物浓度与温度、湿度分别呈显著负相关(P0.05)和极显著正相关(P0.01);负离子浓度呈波峰波谷交替变化,早、中、晚出现3个高峰,园内日均值为795个·cm~(-3),为园外的2.43倍,与PM_(10)和PM_(2.5)浓度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温度显著负相关(P0.05)、与湿度极显著正相关(P0.01),通过空气离子评价指数得出各游憩点均在6:00前后和20:00—21:00达到了轻度或中度污染;噪音呈现出早晚2个高峰,园内噪音平均值为40.3 d B,平均降噪率达21.8%,与植物郁闭度显著负相关(P0.05);植物郁闭度与负离子浓度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PM_(10)和PM_(2.5)质量浓度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香山公园绿地内不同植被类型间增湿、降温、抗污染、降噪等能力存在差别,黄栌混交林的生态效应最高,草坪最低;香山公园夏季合理的游憩时段为7:00—11:00和17:00—20:00。  相似文献   

10.
Na2SO4胁迫对沙枣幼苗生长和光合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盆栽控制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0、60、120和180 mmol·L-1)Na2SO4胁迫对沙枣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盐胁迫对沙枣幼苗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不同浓度Na2SO4胁迫沙枣的株高、侧枝数、总叶面积、单株叶片数、比叶面积以及各组织(除根)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对照,且均随盐胁迫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而根冠比值则由对照的0.153 1显著增加到180 mmol·L-1Na2SO4胁迫幼苗的0.348 7。(2)盐胁迫显著降低了沙枣幼苗的光合能力。随着Na2SO4胁迫的加剧,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均呈下降的趋势,而气孔限制值(L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则依次增加,且Pn下降主要受气孔限制;180 mmol·L-1Na2SO4胁迫沙枣幼苗的Pn、Gs、Ci和Tr分别为对照的71.57%、30.85%、67.15%和51.65%,而Ls和WUE则分别为对照的1.91、1.38倍。(3)盐胁迫强度与幼苗株高、总叶面积、单株叶片数、比叶面积、茎生物量、叶生物量、总生物量等生长指标以及Pn、Gs、Ci、Tr等光合参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的光合参数与总叶面积、单株叶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叶片的生长指标、光合参数与幼苗的株高生长和生物量累积也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降雨和灌溉措施对毛白杨叶面颗粒物滞纳量的影响,分析降雨冲刷对叶片的生理性状的影响,为城市森林空气污染缓解能力提升技术的优化,以及树木生理活动与大气颗粒物污染交互作用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3年生毛白杨林分中,选取充分滴灌(DIFI)和不灌溉(CK) 2个水分处理,每个处理中各选5株样树,每株样树选取2根冠层下部枝条,然后设置一根枝条遮雨、另一枝条不遮雨2种处理。试验期间进行叶片颗粒物滞纳量、叶片生理性状的测定。【结果】1) DIFI处理滞纳的所有类型和径级PM的质量均略高于CK处理(水溶性PM2.5-10除外),但均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2)不遮雨时叶片上各类型和各径级PM(尤其是较大径级颗粒物)的长期累积滞纳量均略低于遮雨叶片,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3)遮雨和不遮雨处理中叶片上的蜡质层质量和蜡质层内PM质量在试验末期均显著降低(P0.01),但2个处理间却均无显著差异(P0.05)。4)试验中、末期,不遮雨叶片的气孔导度均显著低于遮雨叶片(P0.05),且试验末期不遮雨叶片的正午叶水势也更低(P=0.032)。经历降雨冲刷后(不遮雨处理),虽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没有显著变化(P0.05),但P_n和WUE却一直呈降低趋势,而Tr则未一直出现该趋势。【结论】在叶片尺度上,灌溉对毛白杨颗粒物的滞纳能力影响较小,而降雨可一定程度上冲刷掉叶片上较大径级的颗粒物。叶面颗粒物的增多会显著提高毛白杨叶片的气孔导度,从而对其气体交换速率可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天山中部3种自然生境下天山雪莲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8月2-8日的连续晴天中,在天山中部的国家林业局天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野生天山雪莲自然分布区3种生境(分布下限区2 630 m,中部区2 740 m,上限区2 890 m),利用便携式光合测定仪LI-6400测定天山雪莲野生植株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分布下限区、中部区和上限区天山雪莲的光补偿点(LCP)分别为(15.69±0.31).(15.94±0.05)和(19.93±0.12)μmol·m-2s-1,光饱和点(LSP)在1 550-1610μgmol·m-2s-1之间,3者之间无差异性.而3者间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差异显著.表观量子效率(AQY)在3个生境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在上限区处的羧化效率(CE)分别与下限区和中部区处的差异显著.相同生境下天山雪莲的光呼吸速率值(Rp)要高于暗呼吸速率值(Rd),且下限区处的光呼吸速率分别与中部区和上限区处的有显著的差异.下限区全天接受日光直接照射的天山雪莲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a)的日变化为单峰曲线,在中部区和上限区未接受到太阳直接辐射时段的Pn值随时间迅速下降,Tr下降缓慢,而Ga则有所上升.随着海拔的升高,天山雪莲Pn的日均值降低,但光能利用率(PE)却显著增加.不同生境下天山雪莲的水分利用效率(WEE)和气孔限制值(Lo)没有显著差异.天山雪莲的Pn与叶温(T1)、大气温度(Ta)和光照强度(PAR)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海拔高度(E)呈显著的负相关,但与空气相对湿度(RH)和大气CO2浓度(Ca)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Tr与Ta,T1和PAR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与RH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Ga只与Ca浓度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其他因子之间相关性不显著.Pn与Tr,Ga和叶温下蒸汽压亏缺(Vpdt)分别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与Ci呈极显著的负相关.通过对不同海拔高度内光合生理参数与光、温等生态因子关系的对比分析表明:天山雪莲具有一定的对高山自然环境变化的温度和光强有明显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以红叶石楠不同叶龄的叶片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Pn)、光响应曲线、比叶重(LMA)、叶绿素含量等光合生理指标,估算不同叶龄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d)和表观光量子效率(AQY),揭示其不同叶龄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1)不同叶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都呈双峰曲线;(2)叶龄较小的叶片Pn受蒸腾作用(Tr)和光照强度(PAR)影响较大,叶龄较大的叶片Pn受气孔导度(Cond)和相对湿度(RH)影响较大;(3)随着叶龄增加,叶片光合能力不断增强;20d生叶片光饱和点显著小于10d生叶片,对光照更加敏感;叶片的光补偿点和叶绿素a/b变化不显著,各叶龄叶片对弱光的利用能力变化不明显。本研究阐明了红叶石楠不同叶龄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因素,为红叶石楠的栽培和日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金森女贞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金森女贞光合生理日变化及其光补偿点和饱和点.结果表明:金森女贞的单日净光合速率(Pn)呈双峰曲线,出现"午休"现象,造成Pn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非气孔因素.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变化趋势与Pn相似,胞间CO2浓度(Ci)与之相反.Pn与Ci和PAR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Tr与PAR、RH和VPD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金森女贞的光补偿点(LCP)为16.67 μmol/(m2·s),饱和点(ISP)约为1 000 μmol/(m2·s),属于阳性植物.  相似文献   

15.
用多重比较法分析比较豫北地区不同功能区杨树、悬铃木、国槐、白蜡4种树木叶片铅含量与叶面尘中铅含量有无显著性差异,拟合4种叶片铅含量与大气铅浓度以及叶面尘中铅含量之间一元生物检测的数学模型,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三者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一元生物监测数学模型均显示,不同地区的4种树木的叶片与叶面降尘中含铅量、叶片与大气中铅含量均呈显著相关(悬铃木、白蜡)或极显著相关(杨树、国槐)。二元生物监测数学模型显示,杨树和国槐叶片的铅含量与叶面尘的污染元素铅含量以及大气污染物铅浓度均呈极显著相关(R~2=0. 779 2、0. 771 3),悬铃木、白蜡叶片的铅含量与叶面尘的污染元素铅含量以及大气污染物铅浓度均呈显著相关(R~2=0. 736 8、0. 733 3)。  相似文献   

16.
为给西北山旱地核桃土壤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6年生核桃品种‘鲁光’为试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研究不同肥料(核桃专用肥ZY_1、核桃专用肥ZY_2、复合肥FH、不施肥CK)处理对山旱地核桃叶片叶绿素含量、矿质营养含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并探讨核桃叶片矿质营养含量、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Pn)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肥料处理下核桃叶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4个肥料处理按照光合性能由强到弱排列依次为ZY_1、ZY_2、FH、CK。CO_2饱和浓度下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比饱和光强下的高,说明核桃叶片强光下(接近或超过光饱和点)光合速率的增加主要是受CO_2供应的限制。叶片矿质营养中大量及中量元素含量均为ZY_1处理最高,CK最低;微量元素中除Fe元素含量ZY_2处理高于ZY_1处理外,Mn、Cu、Zn含量均为ZY_1处理最高,其次为ZY_2处理,CK最低。4个肥料处理按照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a+b)含量由高到低排列依次均为ZY_1、ZY_2、FH、CK。核桃叶片的各矿质营养含量、叶绿素含量和Pn之间大多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N含量与Pn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Mg含量与叶绿素b含量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P0.05),叶绿素b含量与Pn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相关系数为0.757。综合来看,核桃专用肥优于复合肥,能显著提高山旱地核桃叶片叶绿素含量、矿质营养含量,有效提高叶片的光合能力,且ZY_1肥料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小林窗对人工更新紫椴苗木生长、存活以及叶片形态、气体交换参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叶绿素和碳氮含量的影响,为紫椴苗木在小林窗及其林冠下人工更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尚志市小九林场2年生紫椴人工更新苗木为研究对象,对小林窗(G1,> 30 m2;G2,20~30 m2;G3,<20 m2)及林冠(CK)内紫椴苗木的树高、地径、存活率以及叶片的形态、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和碳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紫椴苗木树高和存活率在G1和G2下高于G3和CK,且树高和存活率与光照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紫椴苗木叶片面积、比叶面积和叶片氮含量随林窗面积的减小而显著增加(P <0.05),比叶面积和叶片氮含量与光照强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紫椴苗木净光合速率(Pn)在G1和G2下显著高于G3和CK(P <0.05),且Pn与光照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紫椴苗木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叶绿素a/叶绿素b(Chla/b)随林窗面积的减小显著降低(P <0.05),而胞间CO2浓度(Ci)和总叶绿素(Chlt)显著增加(P...  相似文献   

18.
长果安息香是稀有濒危植物,国家II级保护植物。为探明长果安息香光合蒸腾特性与其环境因子的关系,在夏季晴朗天气下,利用Li-6400光合测定仪测定了4年生长果安息香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X1)、气温(Ta,Xs)、光合有效辐射(PAR,X3)、空气相对湿度(RH,X4)、大气CO2浓度(Ca,X5)以及胞间CO2浓度(Ci,X6)的日进程。结果表明:长果安息香Pn与Tr日进程曲线均呈"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且主要是由于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水分利用率(WUE)在早、晚较高并在中午出现一次回升;应用逐步多元回归的方法得到了长果安息香的Pn和Tr日变化的最优方程:Y(Pn)=32.719+0.001X3+5.554X1-0.058X5-0.251X2(复相关系数R=0.681,F=44.204,P0.01,标准估计误差Se=0.942);Y(Tr)=4.613+12.353X1-0.057X4-0.002X6(复相关系数R=0.913,F=341.779,P0.01,标准估计误差Se=0.287)。通径分析结果表明,PAR、Gs、Ca、Ta与长果安息香Pn的日变化呈极显著或显著的相关关系,是长果安息香Pn的主要影响因子,直接效应的顺序为CaTaPARGs,总效应顺序为TaCaGsPAR;Gs、RH、Ci是长果安息香Tr的主要影响因子,直接效应和总效应的顺序均为GsRHCi。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明间伐对乔化‘红富士’苹果叶片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以甘肃中部地区盛果期富士苹果树体为试材,通过对隔株间伐及CK的冠层不同部位叶片光合及荧光参数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CK相比,同一冠层中,间伐处理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基础荧光产量(Fo)、最大荧光产量(Fm)、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单位反应中心吸收光能(ABS/RC)、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ETo/RC)、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用于还原Q_A的能量(TRo/RC)等参数显著提高;间伐的树冠中上部、下部外围和下部内堂叶片的Pn显著高于CK,分别较CK提高了9.80%、25.2%和28.0%。可见,间伐处理的不同冠层叶片光合性能均显著优于CK。  相似文献   

20.
为给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栽培生理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对杜仲苗喷施不同外源激素后,对杜仲苗的株高、节间距、基茎、叶片数、叶长、叶宽及光合作用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0 mg/L GA_3和20 mg/L ABA对杜仲苗株高有极显著促进生长的作用(P0.01),且杜仲苗叶片数显著增多(P0.05),其中以GA_3效果最为显著;而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与对照差异不显著。20 mg/L 2,4-D对杜仲苗各形态指标无显著影响,但喷施后第5天和第20天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第10天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在8:00—14:00显著高于对照,与对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表明20 mg/L 2,4-D能有效增强杜仲苗的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