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茄果类蔬菜主要包括番茄、茄子、辣椒及甜椒等。利用日光温室良好的蓄热保温性能,开展越冬茬栽培,既满足了市场供应,又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由此,简要介绍茄果类蔬菜番茄、茄子、辣椒(甜椒)日光温室越冬茬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北方蔬菜种植户在每年的6月下旬到7月下旬,根据南方市场甘蓝缺乏,市场需求量大的实际情况,结合北方地区自然气候条件,探索出了一套地方地区种植露地春茬甘蓝技术,为南方市场提供了大量甘蓝,以此带动农民增收致富。1品种选择及茬口安排根据南方市场需求,品种上一般多选择早熟性、单个重量在0.5~1.5kg之间,从定植到收获在50~65天、抗病性高、抗逆性强的品种。根据甘蓝春茬育苗时间为60天推算,播种日期在2月下旬到4月下旬。定植时间从4月下旬一直延续到6月下旬。  相似文献   

3.
日光温室越冬茬蔬菜栽培过程中一直处于低温寡照状态,设施内空气湿度大,易诱发病虫害的发生。滴灌栽培作为节水栽培的一种,可有效提高水的利用系数,降低空气湿度,减少农资(农药、化肥)的投入,达到节支增产的目的,可用于日光温室越冬茬蔬菜的无公害生产。  相似文献   

4.
番茄是我国重要的水果型蔬菜之一,营养丰富,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减缓衰老速度、抗癌等作用,深受消费者青睐。云南省红河州地处亚热带,光温条件好,湿度低,为冬春茬番茄种植创造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介绍红河州冬春茬番茄关键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茬口安排、育苗、定植、田间管理、采收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产量效益明显提高,特别是从2006年开始,辽宁省喀左县在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栽培中大面积推广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使黄瓜提前上市7~15天,结果期延长20~30天,每667m^2增产30%以上,增收3000~5000元,并明显提高了黄瓜品质。具体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6.
番茄秋冬茬栽培一般于7月上旬育苗.8月上旬定植,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开始收货,翌年2月采收结束。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7.
以陇椒3号为试材,在武威市凉州区下双镇研究了不同氮磷配比对日光温室秋冬茬辣椒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可显著提高辣椒植株的生长势、抗病性和产量。日光温室秋冬茬辣椒最佳施肥配方为施有机肥52 500 kg/hm2、N 343.6 kg/hm2、P2O5 205.7 kg/hm2、K2O 230.7 kg/hm2,N ∶ P2O5 ∶ K2O质量比例为1.67 ∶ 1 ∶ 1.12。  相似文献   

8.
从品种选择、茬口安排、育苗、定植前准备、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总结了河西地区香瓜茄日光温室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对日光温室春茬基质培韭菜的基质含水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质相对含水率高于60%可获得韭菜的高产和稳产,同时有利于增加韭菜茎粗和叶宽。基质含水率对韭菜N、P、K三要素的吸收和肥料的利用率有影响,基质含水率高有利于P和K的吸收,对N的促进在基质含水率低于50%以下时明显。随基质含水率增加,NPK肥料的利用率增加,PK肥相对于N肥比例增加。经韭菜产量与灌水量回归分析,还得出日光温室春茬基质培韭菜各时期的适宜灌水范围。  相似文献   

10.
对日光温室春茬基质培韭菜的基质含水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质相对含水率高于60%可获得韭菜的高产和稳产,同时有利于增加韭菜茎粗和叶宽。基质含水率对韭菜N、P、K三要素的吸收和肥料的利用率有影响,基质含水率高有利于P和K的吸收,对N的促进在基质含水率低于50%以下时明显。随基质含水率增加,NPK肥料的利用率增加,PK肥相对于N肥比例增加。经韭菜产量与灌水量回归分析,还得出日光温室春茬基质培韭菜各时期的适宜灌水范围。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草莓裸根苗生产性能低的问题,通过温室消毒、品种选择、定植前准备、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摘等7个环节的深入研究,以期为山西省中部地区日光温室草莓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日光温室内,对12个番茄品种进行了秋冬茬引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大红果型番茄品种以红颜折合产量最高,为75 642.86 kg/hm2,较对照品种齐达利增产18.19%;红佳丽折合产量次之,为73 642.86 kg/hm2,较对照品种齐达利增产15.07%。粉红果型番茄品种以粉红108折合产量最高,为 77 142.86 kg/hm2,较对照品种美国粉王增产14.49%;粉佳美折合产量次之,为74 821.43 kg/hm2,较对照品种美国粉王增产11.04%。综合考虑认为,大红果型番茄品种红颜、红佳丽和粉红果型番茄品种粉红108、粉佳美可在武威市凉州区日光温室秋冬茬种植。  相似文献   

13.
采用日光温室小区试验,研究了氮磷钾均衡管理对戈壁滩日光温室基质栽培秋冬茬番茄产量与养分吸收的影响,以期为戈壁滩日光温室基质栽培蔬菜提供科学施肥依据。结果表明,(1)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栽培基质营养主要限制因子是氮和钾,施磷也有一定增产效果,施氮、施钾和施磷平均分别增产31.2%、17.0%和4.1%。(2)氮磷钾均衡管理处理较习惯施肥能显著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平均增产16.3%,增收17.5%;氮磷钾均衡管理处理产量和经济效益均略高于高氮和高钾处理,产量平均分别增加4.8%和3.0%,经济效益平均分别增加4.9%和3.2%。(3)氮磷钾均衡管理能维持番茄对氮磷钾的吸收量,提高化肥氮磷钾利用率,氮磷钾均衡管理处理的化肥氮、磷和钾利用率分别为25.8%、17.6%和35.7%,而习惯施肥处理的化肥氮、磷和钾的利用率分别为15.9%、6.5%和19.7%。(4)本试验条件下日光温室基质栽培秋冬茬番茄适宜N、P2O5和K2O用量分别为392、136和455 g/m3基质,生产1 000 kg番茄产品对N、P2O5和K2O的推荐量分别为3.1、1.1和3.6 kg。  相似文献   

14.
不同前茬对设施黄瓜产量和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研究了在延安日光温室不同前茬作物条件下,黄瓜随着生长季节的变化其产量和品质及土壤呼吸和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前茬为豇豆的黄瓜产量和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较高,前茬为番茄的黄瓜可溶性糖含量和土壤呼吸强度较高,前茬为四季豆的黄瓜维生素C含量较高,前茬为翻青玉米的黄瓜硝酸盐含量和土壤脲酶活性较高,前茬为翻青黑豆的土壤蔗糖酶活性较高.从提高黄瓜产量的角度出发,豇豆-黄瓜是最佳模式,而从改善黄瓜品质的角度出发,番茄-黄瓜和四季豆-黄瓜是最优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从温室选择、品种及茬口、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采收等方面总结了酒泉市日光温室薄皮甜瓜羊角脆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1优良品种 以一大茬黄瓜与生姜轮种为例。黄瓜选择山东密刺、津优2号、丰抗等日光温室专用品种,生姜选用山东莱芜片姜。  相似文献   

17.
由于吕梁地区油桃日光温室栽培技术尚不成熟,致使果品产量不高、品质低劣、病虫害猖獗等问题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为在该区成功推广油桃日光温室栽培,增加群众收入,吕梁地区蚕果站进行了两年的示范栽培,并从日光温室的建造、油桃品种选择、定植、修剪、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温湿度控制等方面作了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适于本区推广的油桃日光温室密植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1品种选择 经多年试验示范,宁夏海原县早春茬黄瓜栽培中,能够高产、稳产的黄瓜品种有:津杂2号、密刺系列、津春3号、津优3号等。  相似文献   

19.
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氮素供应目标值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通过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以寿光当地的传统施肥处理为对照,通过对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主要生育时期土壤无机氮素供应水平的调控,确定番茄在第一穗果膨大期、第二穗果膨大期和第四穗果膨大期合理的无机氮素供应水平(追肥前根层土壤Nmin+追施化肥氮量)分别为N237、173和153kg/hm2。在3次追肥期间土壤有机氮矿化数量分别为N53、13和21kg/hm2;有机肥矿化提供的氮素量分别为N41、8和-17kg/hm2;灌溉水带入氮素量分别为N11、5和5kg/hm2。因此,若考虑土壤Nmin、土壤有机氮矿化、有机肥矿化、化肥氮及灌溉水带入的氮素等来源的氮素供应,则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在第一穗果膨大期、第二穗果膨大期和第四穗果膨大期时的氮素供应目标值分别为N342、199和162kg/hm2。目标产量为73t/hm2的番茄全生育期的氮素供应目标值为N481kg/hm2。  相似文献   

20.
针对长江中下游稻麦轮作区的稻茬地根茬量大韧性强、土壤黏度高不宜粉碎等问题,该研究基于仿真试验研制双轴破茬免耕装置。通过EDEM软件建立破茬开沟装置-秸秆-土壤离散元模型,采用正交试验得到破茬开沟装置的刀型、排列方式以及刀具数量,基于EDEM-ADAMS联合仿真,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和响应曲面法对甩刀、粉碎装置以及双轴破茬免耕装置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到甩刀具参数、旋耕刀轴和粉碎刀轴转速以及双轴轴心水平与垂直高度,得到机具最佳参数:破茬装置选用30把旋耕刀采用双螺旋排列,刀轴转速为286 r/min;粉碎装置选用L型(32把)和直刀(8把)采用双螺旋排列,刀轴转速为605 r/min;双轴水平距离548 mm、垂直高度168 mm。根据最佳参数试制样机并进行田间性能测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秸秆和稻茬以0.93 kg/m2全量覆盖时,双轴破茬免耕装置对水稻秸秆、根茬的平均切断率以及切茬率分别为95.09%和95.16%,机具通过性良好,田间平均出苗率为95.29%,符合当地农艺要求,适用于秸秆覆盖量大的作业情况。所设计的双轴破茬免耕装置满足长江中下游稻麦轮作区小麦免耕播种作业要求,可为双轴旋转型耕作装置以及根茬不易粉碎、土壤黏度高条件下的免耕播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