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灰木莲人工林营养元素分配及其积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宁市46年生灰木莲人工林的9种营养元素(N、P、K、Ca、Mg、Fe、Mn、Zn和Cu)的含量、积累量、年净积累量及其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灰木莲不同组分的营养元素含量大致为树叶>树皮>树根>树枝>干材。大量元素N、K在树根中的含量最高,P、Mg在树叶中的含量最高,而Ca则在树皮中含量最高;微量元素在各组分中的含量则以Mn最高,Fe、Zn次之,Cu最低。灰木莲人工林营养元素积累总量为1 948.78 kg/hm2,其中乔木层的营养元素积累量为1 715.22 kg/hm2,占林分营养元素积累总量的88.02%;草本层为74.33 kg/hm2,占总积累量的3.81%;灌木层为83.19 kg/hm2,占总积累量的4.26%;凋落物层为76.04 kg/hm2,占总积累量的3.90%。灰木莲人工林营养元素年净积累量为37.32 kg/(hm2·a),各组分营养元素年净积累量排列顺序为干材>树根>树皮>树叶>树枝。  相似文献   

2.
对广西宁明县34年生米老排人工林的5种营养元素(N、P、K、Ca、Mg)的含量、积累量及其分配特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米老排不同器官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为树叶>干皮>树枝>树根>干材,树叶和干材各营养元素含量为N>K>Ca>P或Mg,树枝和树根中则是K或Ca>N>Mg>P,干皮为Ca>K>N>P>Mg;米老排人工林营养元素总储存量为1671.74kg/hm2,其中乔木层营养元素储存量(1497.01kg/hm2)占89.55%,灌草层(23.00kg/hm2)和凋落物层(151.73kg/hm2)营养元素储存量分别占1.37%和9.48%;米老排人工林乔木层营养元素年净积累量为44.03kg/(hm2·a),不同养分元素年净积累量的顺序为N>K>Ca>Mg>P,每积累1t干物质需要5种营养元素5.10kg。  相似文献   

3.
第2代杉木人工林营养元素积累的动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第2代杉木人工林N、P、K、Ca和Mg等5种营养元素含量、积累量、年净积累量与分配及其随林分年龄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年生,11年生和14年生林分营养元素积累量依次为325.18、343.55和482.61 kg/hm2,其中乔木层分别占78.31%、89.15%和85.64%,灌草层分别占10.90%,2.77%和5.28%,地表现存凋落物层分别占10.79%、12.13%和9.08%;乔木层均以N或Ca积累量最多,其次是K和P,Mg最小;不同组分营养元素积累量的分配随林分年龄的增长发生变化,由8年生和11年生以树叶和树枝为主,逐渐转移到14年生以干材、树根和树皮为主;林分营养元素年净积累量分别为31.83,27.84和29.52 kg/(hm2·a),林木中同一组分各营养元素年净积累量与各组分营养元素积累量变化顺序一致,即为N、K或Ca>P>Mg,3个林分年龄杉木林每积累1t干物质需要的营养元素总量分别为7.12、5.56和5.45 kg,其中对N或Ca的需求量最大,其次是K和P,Mg最小.因此,在杉木林的经营管理中,保护和恢复林下植被将有利于维持林地持久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利用 2a定位观测数据 ,本文对速生阶段的第 2代杉木人工林内N、P、K、Ca、Mg 5种养分元素的含量、积累、空间分布和生物循环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各组分养分含量排列顺序为草本层 >灌木层 >树叶 >树枝 >树皮 >树根 >树干。树枝中Ca的含量丰富 ,树皮中K的含量丰富。凋落物层养分元素含量低于树枝和树叶 ,反映了凋落时养分元素向林木体内迁移回收的现象。杉木富集N、P、Ca 3种元素。 5种元素积累总量为 85 4 6 5kg·hm- 2 ,是第 1代的 1 5倍。第 2代杉木生产 1t干物质所需养分量为 11 6 2kg ,高于第 1代 ,第 2代杉木林将消耗更多的林地养分。林冠枝叶与树皮养分积累量占林木总积累量的 75 % ,采伐利用应仅取走树干而在林地中留下其它部分 ,让其分解使养分元素归还给土壤。草本层、灌木层与凋落物层三者的养分积累量为 88 13kg·hm- 2 ,是重要的养分库。第 2代杉木中养分元素的年积累量为 93 13kg·hm- 2 a- 1 ,略高于第 1代杉木林的养分年积累量。总归还量为 89 4 9kg·hm- 2 a- 1 ,其中凋落物归还 17 4 6kg·hm- 2 a- 1 ,略低于第 1代 ,淋溶的养分量 72 0 4kg·hm- 2 a- 1 ,是凋落物的 4倍多。吸收量为 182 6 2kg·hm- 2 a- 1 。与第 1代相比 ,第 2代杉木林中土壤K、P的含量高 ,而N、Ca、Mg 3种养分  相似文献   

5.
研究广西南宁市马占相思人工林5种微量元素(Fe,Mn,Zn,Cu和B)的分布和生物循环特征以及随林龄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林木各组分微量元素含量表现为树叶>枯枝>干皮>活枝>树根>干材,各组分中微量元素Mn含量最高,其次是Fe,zn和B,以Cu最低;2)林地土壤微量元素Fe含量最高,其次是Mn,Zn和B,以Cu最低;3)4,7和11年生马占相思人工林林分微量元素的总贮存量依次为13.953,22.357和28.835 kg·hm-2,其中乔木层微量元素贮存量占47.37%~58.68%,林下植被和凋落物微量元素贮存量分别占14.76%~23.54%和26.63%~29.10%;4)4年生马占相思人工林微量元素贮存量主要集中在树叶和树枝,7和11年生则主要集中在树干和树根;5)3个林龄林分微量元素年净积累量依次为1.536,1.750和1.652 kg·hm-2a-1,林木各组分微量元素年净积累量总的变化趋势为树干>树枝或树根>树叶>树皮,同一组分各微量元素年净积累量变化顺序一致,即Mn>Fe>Zn(B)>Cu;6)3个林龄林分微量元素年吸收量分别为5.423,5.862和5.273 kg·hm-2a-1,年归还量分别为3.771,4.112和3.737 kg-hm-2a-1,利用系数分别为0.821,0.479和0.312,循环系数分别为0.695,0.701和0.709,周转期分别为1.753,2.979和4.522年.  相似文献   

6.
林木营养元素的积累与分配特征是森林生态系统营养元素生物循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对指导林业生产、提高生态系统的养分利用效率和生产力都有重要的意义。采用标准样地法对广西容县31年生火力楠人工林生态系统3种营养元素(N、P、K)的含量、储存量及其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火力楠各器官养分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树叶、花果、树根、树皮、树枝、干材;不同器官各养分元素含量均为NKP。31年生火力楠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储存量为1 152.05kg/hm~2,其中乔木层、灌草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养分储存量分别为816.04kg/hm~2、18.85kg/hm~2、44.46kg/hm~2和272.70kg/hm~2,分别占养分总储存量的70.83%、1.64%、3.86%和23.67%。火力楠人工林3种养分元素年净积累量为26.32kg/(hm~2·a),不同器官年净积累量排序为干材树根树枝树叶树皮花果。火力楠人工林乔木层每积累1t干物质需要3种养分元素3.86kg,其养分元素利用效率低于秃杉和杉木,但明显高于云南松和红椎人工林。  相似文献   

7.
对广西宁明县相似立地条件下1年生尾巨桉(DH32-29)和雷林1号桉幼林的生物量和5种营养元素(N、P、K、Ca 和 Mg)积累量及其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年生尾巨桉和雷林1号人工幼林林分生物量分别为13.70和12.06 t·hm–2,不同器官生物量均以树干最大,树叶或树根最小。两种桉树不同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均以树叶最高,其次是树皮、树枝和树根,树干最低,林木不同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均以 N 最高,其次是 K 和 Ca,Mg 和 P最低。1年生尾巨桉幼林营养元素积累量为124.84 kg·hm–2,略低于雷林1号桉幼林(132.76 kg·hm–2),5种营养元素积累量在尾巨桉人工林的分配为树叶>树枝>干皮>干材>树根,在雷林1号桉的分配为树枝>树叶>干材>干皮>树根。尾巨桉幼林营养元素利用效率略高于雷林1号桉幼林。  相似文献   

8.
对广西南丹县23年生秃杉(Taiwania flousiana)林和连栽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3年生秃杉林和连栽杉木林各器官生物量分配存在差异,秃杉林为干材树根树枝树叶树皮,连栽杉木林为干材树根树枝树皮树叶;23年生秃杉林和连栽杉木林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195.21、136.32t/hm~2,其中干材生物量分别为118.32、87.91 t/hm~2;2种林分乔木层年净生产力分别为8.49、5.95 t/(hm~2·a),其中干材净生产力分别为5.14、3.82 t/(hm~2·a)。因此,秃杉林比连栽杉木林具有较高的生物量积累能力,可以作为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的替代树种。  相似文献   

9.
新栽培区尾叶桉人工林营养元素积累与分配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田林县2.4和4.4年生尾叶桉人工林的N、P、K、Ca和Mg等5种营养元素含量、积累量、年净积累量与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尾叶桉不同器官营养元素含量大致为树叶>树皮>树枝>树根>树干;林木各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以N最高,其次是Ca、K和Mg,P最低;2.4和4.4年生尾叶桉人工林营养元素的积累量分别为321.09和760.39 kg/hm2,不同器官营养元素积累量的分配随林分年龄的增长发生变化;林分营养元素年净积累量分别为133.79和172.82 kg/(hm2.a),积累量随林分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大;同一器官各营养元素年净积累量与其营养元素积累量变化顺序一致,即为N>Ca或K>Mg>P;2个林分年龄尾叶桉人工林每积累1 t干物质需要5种营养元素总量分别为10.01和9.44 kg,其中对N的需求量最大,P最小.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桂西南不同林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营养元素积累及其分布格局,为该区域马尾松人工林丰产经营提供科学依据,以广西宁明县马尾松桐棉种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林龄(5、10和15年生)马尾松桐棉种源人工林各器官5种营养元素(N、P、K、Ca和Mg)含量,对不同林龄马尾松桐棉种源人工林营养元素含量、积累量、年净积累量及其分配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龄马尾松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以树叶最高,干材最低;各器官中不同营养元素含量表现为N>Ca或K>Mg或P。5、10和15年生马尾松桐棉种源人工林营养元素积累量分别为552.68、868.65和1 164.71 kg/hm2,其中乔木层分别占87.14%、87.70%和86.36%,林下植被层分别占7.30%、6.68%和6.45%,凋落物层分别占5.56%、5.62%和7.29%;营养元素年净积累量分别为96.32、76.18和66.95 kg·hm-2·a-1,林木每生产1 t干物质分别需要的5种营养元素含量为13.95、8.15和6...  相似文献   

11.
为揭示米老排生长过程中养分元素积累特点和分配规律,采用Monsic分层切割法,对广西高峰林场12年生(中龄林)米老排人工林的5种养分元素(N、P、K、Ca、Mg)的含量进行测量,分析其林分的积累量及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米老排不同器官养分元素含量依次为树叶树皮树枝树根树干;各器官养分元素含量表现为:树叶、树干和树根NKCaMgP;树枝为KCaNMgP;树皮为KNCaMgP。(2)米老排人工林养分总储量为1 310.36 kg/hm2,其中乔木层养分储量为1 177.74 kg/hm2,占总养分储量的89.88%;草本层、灌木层以及凋落物层的养分积累量分别为2.92 kg/hm2、3.93 kg/hm2和125.77 kg/hm2,分别占林分总积累量的0.20%、0.30%和9.60%。(3)乔木层养分元素年净积累量为98.15 kg/(hm2·a),各器官的年净积累量顺序为树干树枝树根树叶树皮。(4)米老排人工林乔木层每积累1 t干物质需要5种养分元素7.63 kg,其养分元素利用效率低于杉木,但明显高于马占相思、湿地松和灰木莲人工林。  相似文献   

12.
对湘南低山丘岗区密度为900,1 125,1 500株.hm-2的6年生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urophglla丰产林营养元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不同组分的营养元素含量差异较大,以树叶营养元素含量最高,树干最低.各组分中大量元素K和N的含量最高,P的含量最低.微量元素中Mn和Fe的含量最高,Cu最低.单株林木营养元素积累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减小,低密度林分是高密度林分的1.44倍,不同组分营养元素积累量的高低不受林分密度制约,单株林木各种营养元素积累量依次为:Ca>K>N>Mg>P>Mn>Fe>Zn>Cu;林分营养元素积累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乔木层营养元素积累量占整个林分养分总积累量的75.3%以上.各种不同密度林分均以N素积累量最高,K和Ca较高,Cu的积累量最低.年净积累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提高.3种密度林分年净积累量分别达到239.454 8,264.114 8,270.264 8 kg.hm-2a-1,大量元素占总量的95.20%以上.各种元素的年净积累量以Ca为最大,占41.08%~41.42%;Cu的年净积累量最小,仅占0.66%.林分大量元素的吸收量达351.196 1~373.776 7 kg.hm-2a-1; 微量元素的吸收量达15.954 9~18.9697 kg.hm-2a-1.以中等密度林分为高.各种元素吸收量依次为:Ca>K>N>Mg>PMn>Fe>Zn>Cu.大量元素归还量达124.864 0 kg.hm-2a-1,以低密度林分为高,微量元素归还量达6.709 8 kg.hm-2a-1,以中低密度林分高.营养元素的循环速率,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而逐步下降.各种营养元素循环速率依次为:N>Mg>P>K>Zn>Mn>Ca>Cu>Fe.  相似文献   

13.
闽楠Phoebe bourne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优良乡土阔叶树种,在人工林结构调整上有重要的应用潜力。为将来应用闽楠进行大规模造林或杉木人工纯林改造提供科学依据,对湖南永州金洞林场10年生闽楠人工林生态系统5种营养元素(N、P、K、Ca、Mg)的积累与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闽楠人工林乔木层不同器官养分元素含量以树叶最高(Ca除外),树干最低;各元素含量(g·kg-1)在乔木层的均值表现为K(5.85)N(4.78)Ca(1.35)P(0.76)Mg(0.19),在土壤层(0~60 cm)的均值表现为K(3.47)Ca(2.65)N(1.34)Mg(0.40)P(0.20),乔木层和土壤层中养分元素含量均以K最高;闽楠幼林人工林各器官N∶P表现为树皮(8.87)树叶(8.15)树枝(5.08)树根(4.87)树干(4.44),说明10年生闽楠人工林生长受到N元素的限制;N、P、K、Ca、Mg元素在植被层的积累量均表现为乔木层枯落物层林下植被层;土壤的N、P、Mg元素的储量随土层加深而降低,K、Ca元素的储量随土层加深而增加;闽楠幼林生态系统养分总储量为60.549 t·hm-2,各元素储量(t·hm-2)排序为K(26.051)Ca(19.762)N(10.222)Mg(3.012)P(1.502),土壤层元素储量占森林生态系统总储量的97.20%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提供林地营养科学基础数据,对滇中高原20年生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人工林的营养元素含量、积累及其分配特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云南松人工林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由高到低的排序为:树叶、树枝、树根、树干,氮元素的含量最高,钾和钙次之,镁较低,磷最低。营养元素的积累量为376.38 kg/hm^2,其中乔木层营养元素积累量为284.05 kg/hm^2,占整个林分的75.47%,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的营养元素积累量在整个林分的比例分别为4.21%、15.18%和5.14%。营养元素年净积累量为14.20 kg/hm^2,树叶、树枝、树干和树根的年净积累量分别占林分年净积累量的38.03%、28.99%、18.46%和14.69%。云南松人工林每生产1t干物质所需氮、磷、钾、钙和镁等5种元素的量为7.55 kg,表明云南松人工林对这5种营养元素的利用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广西东门林场某分场5年生尾巨桉和厚荚相思人工林细根主要营养元素(N、P、K、Ca、Mg)贮存量及其季节动态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尾巨桉、厚荚相思人工林细根5种营养元素贮存量随季节不同而存在差异。不同季节尾巨桉人工林细根营养元素贮存量大小次序为夏季(6.514kg·hm-2)秋季(6.452kg·hm-2)春季(5.089kg·hm-2)冬季(4.524kg·hm-2);厚荚相思人工林细根相应为夏季(13.920kg·hm-2)秋季(11.523kg·hm-2)春季(3.620kg·hm-2)冬季(2.902kg·hm-2)。  相似文献   

16.
对云南玉溪磨盘山华山松人工林(16年中龄林、26年近成熟林、43年成熟林)生物量及N、 P、 K、 Ca和Mg等5种营养元素的分配格局和积累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3种林龄华山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分别为181.515 t/hm2、284.679 t/hm2、295.311 t/hm2,乔木层生物量分别占林分的91.594%、94.760%、93.838%,乔木层的净生产力分别为10.391 t/( hm2· a)、10.375 t/( hm2· a)和6.444 t/( hm2· a);3种林龄群落各层生物量均为乔木层>枯落物层>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各营养器官营养元素含量大小是树叶>树枝>树根>树皮(或树皮>树根)>树干;3种林龄华山松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均以N含量最高,其他元素含量依次为K>Mg>Ca>P,其中树叶中的N含量最高,达到16.733 g/kg~21.368 g/kg;3种林龄群落营养物质总积累量分别为1497.993 kg/hm2、2257.161 kg/hm2和2810.246 kg/hm2,乔木层营养物质年积累量分别为77.532 kg/( hm2· a )、76.679 kg/( hm2· a)、58.759 kg/( hm2· a)。  相似文献   

17.
云杉人工林凋落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四川西部高山林区黑水县寡古1966年更新的川西云杉(Picea balfourian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凋落物的收集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云杉人工林年凋落量为2 760.11 kg.hm-2,其中凋落针叶、树枝、树皮-杂物各占林分年凋落量的80.81%、17.40%和1.79%。凋落量各月间变化大,全年出现两个峰值;营养元素(N、P、K、Ca、Mg、Fe、Zn、Cu)贮存量为64.086 kg.hm-2.a-1,凋落针叶、树枝和树皮-杂物分别占林分营养元素贮存总量的85.58%、13.61%和0.81%。  相似文献   

18.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营养元素含量、贮量与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米亚罗地区23年生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中各组分营养元素含量、贮量和分配的研究,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植物层各组分的营养元素含量随器官、年龄及分布层次而异,土壤层N、P营养元素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递减,而K和Mg则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系统中5种营养元素(N,P,K,Ca,Mg)的总贮存量为307121.08kg/hm^2,其中土层营养贮存量为305345.02kg/hm^2,枯枝落叶层为1776.06kg/hm^2,乔木层为1401.29kg/hm^2,灌木层和草本层分别是3.59kg/hm^2和11.48kg/hm^2。还调查了不同生长级林木细根的营养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19.
会同广坪林区降雨和杉木林内雨的养分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会同广坪林区的大气降雨、水库水、小河水及杉木林内雨的养分含量进行了5个水文年的定位监测.结果表明水库水、小河水中的10种养分元素N、P、K、Ca、Mg、Fe、Cu、Mn、Zn、Si,有的含量高于降雨,而有的含量低于降雨;降雨中各养分元素按含量高低排列顺序为K>Zn>Ca>Org-N>NH4-N>NO3-N>Si>Mg>Mn>P;林内雨中P、K、Ca、Mg、Fe、Cu、Mn、Zn、Si元素含量均比降雨高;从林冠层淋洗的养分量为79.475 kg*hm-2a-1;从林内雨直接进入林地土壤的养分总量为161.957 kg*hm-2a-1,其中以Ca元素最高,为73.71 kg*hm-2a-1,为外界补充杉木幼林地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对加速杉木林的养分循环和促进林木生长,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该项研究可为杉木林的持续经营,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第二代杉木林养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连续定位观测所取得的数据,对4个小集水区第二代10年生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中的养分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集水区由降水输入的N、P、K、Ca、Mg等营养元素总计为59.285kg/hm2a,径流输出为38.938kg/hm2a,净积累量为20.347kg/hm2a.与该林分7年生时相比,净积累量提高了7.2%,说明集水区第二代杉木林生态恢复处于进展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