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对新垦竹木混交的竹林进行结构调整和垦复后,注射增产剂、穴施毛竹专用肥、国产复合肥和对照等四种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竹林施肥增产表现为:毛竹专用肥>国产复合肥>毛竹增产剂,且前二者肥效较长。但施毛竹专用肥投资成本相对较大,而用毛竹增产剂投入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2.
施肥是竹林丰产林培育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技术措施.传统施肥技术存在肥料配比不科学、竹林施肥量误差大、肥料肥效期短、不重视微量元素肥料使用等缺点.本文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探讨一种新老施肥技术相结合的高效、实用、低成本的毛竹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3.
不同施肥时间对毛竹新竹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小年明显的毛竹材用林纯林中,研究了不同施肥时间(5月份和8月份)对毛竹新竹株数、胸径和新竹高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极显著地增加毛竹新竹株数、胸径和新竹高;不同月份施肥对毛竹新竹各项指标的影响存在差异,以5月份施肥毛竹新竹株数、胸径和竹林高度表现最好。因此,在毛竹材用林经营中,要获得竹材高产、经济高效,最佳施肥时间为毛竹春笋小年的5月份。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下,毛竹的平均胸高断面积及胸高断面积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施肥可有效地增加毛竹的胸高断面积,且随着施肥年份的持续,效果更为明显;毛竹的胸高断面积与土壤的全氮含量呈负相关,与速效钾含量呈正相关,而与有效磷的相关性较弱;施肥与不施肥条件下的毛竹胸高断面积分布均符合Logistic方程,同时,持续的施肥管理还能增加大径竹在毛竹林中所占的比例。研究结果可为毛竹林高效施肥及可持续性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毛竹BNP竹腔施肥、普通施肥与对照试验的方法分析其对毛竹生长状况与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竹腔施肥、普通施肥、不施肥处理的竹径、提早出笋数与经济效益有显著影响,竹腔施肥与对照处理的笋径、提早出笋数与经济效益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竹腔施肥能有效增加竹林产量与经济效益,适宜在武平县山区竹林中推广应用。不同处理的发笋数、笋径、成竹数、退笋数的差异不明显,可能是施肥对比的试验时间的影响。初步试验表明毛竹林竹腔施肥在毛竹低产低效林改造上具有一定的效益,可为武平县竹资源培育和竹产业发展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浙江省安吉县毛竹现代科技园区毛竹林为试验林,研究分析了长期测土推荐施肥的林地土壤养分、毛竹胸径及竹林产量。结果表明:长期测土推荐施肥的毛竹林,土壤养分含量能够保持在较高水平上,满足毛竹生长对土壤营养元素的需求;竹林新竹胸径整齐度较高,胸径大小稳定;竹林大年产量虽然有波动,但总体上呈连续增长的趋势;毛竹林测土推荐施肥明显减少了化肥施用量,对于节能减排、减轻面源污染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毛竹平衡施肥促丰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竹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优良的速生用材竹种和经济竹种.在毛竹林的经营中,为促使毛竹丰产、高产,需要追施肥料来补充养分.毛竹林施用的肥料有专用肥、复混肥、微肥和采用先进的方法,达到毛竹经营的长久效益,养分平衡和地力维持.土壤肥力状况是毛竹林合理施肥、集约经营的重要依据.不同生产力水平、不同经营时期的毛竹林合理施肥,表现出毛竹林土壤养分动态变化.低产毛竹林的主要原冈是土壤20~40cm土层有效养分总储量低,而施肥能提高出笋数量,并使发笋期提早和延长,实践证明,氮磷钾合理配比施肥效果明显.平衡施肥能有效提高新竹眉径,使竹子明显增粗.  相似文献   

8.
毛竹计量施肥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了近50年来国内外毛竹计量施肥研究的进展,阐述了毛竹施肥的各种计量才毛竹高产施肥技术,探讨了当前我国毛竹施肥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毛竹施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加强竹林管理,合理施肥的对策,这对当前方兴未艾的毛竹低产林改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查三种处理下(BNP毛竹增长剂、毛竹专用肥和不施肥)毛竹林的发笋数量、成竹率和新竹胸径以及立竹结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施肥增加了毛竹新分株数量,不同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即BNP毛竹增长剂专用肥不施肥。施肥提高了毛竹林新竹成竹率,施BNP增长剂(50.48%)和专用肥(46.18%)的毛竹林成竹率均显著高于不施肥(25.57%)(P0.05),但BNP毛竹增长剂与专用肥间无显著差异(P0.05)。施肥可促使胸径变大和竹林结构年轻化,施BNP毛竹增长剂的毛竹林成竹胸径(10.40±0.17 cm)显著高于不施肥毛竹林成竹胸径(P0.05),且其Ⅰ度竹比例(37.56%)也分别是专用肥的1.27倍、不施肥的2.59倍。  相似文献   

10.
在湖北省崇阳县进行毛竹林丰产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毛竹林施行全垦施肥,刀抚全垦或刀抚除杂,均能收到提高毛竹产量和立竹质量的目的,其中全垦施肥和刀抚全垦有利于毛竹竹鞭孕笋,增产效果极为明显;刀抚除杂投资少,见效快,也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各地可因地制宜地采取适宜措施,改变竹林荒芜低产的状态,促使竹林复壮增产。  相似文献   

11.
3种不同营林措施对毛竹林低改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浇灌、竹木混交和施肥3种营林措施,对低产低效竹林实施了改造。以改造前、后试验区毛竹平均竹高、平均眉径、平均立竹度和毛竹均匀度为指标,分析了不同营林措施对竹林低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喷灌比滴灌效果好,前者平均竹高、平均眉径、平均立竹度增加值分别为后者的218.2%、173.1%和186.1%;2竹木混交林毛竹质量比纯竹林好,竹林纯林平均竹高增长值呈倒退状态,平均眉径增长值也低于竹木混交林,但平均立竹度增加值高于混交竹林;3与腔施相比,撒施更能够促进竹林均匀度的增长。因此,不同浇灌、竹木混交和施肥技术措施可以在低产低效竹林改造中合理进行利用。  相似文献   

12.
毛竹造林后,其竹鞭范围不断扩大。在肥沃疏松的土壤条件下,毛竹竹鞭生长快,竹鞭质量也高。潜山县在实施世行贷款林业持续发展项目进行竹林垦复时,通过试验发现,深翻垦复能使单鞭变短,鞭段数增加;竹蔸施肥能促进竹鞭的长度生长,有利于竹鞭范围的扩展;垦复扩鞭对新竹株数、扩展范围的影响极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施肥对毛竹生长量和秆形的影响,寻求科学的施肥方法和立地质量评价方法,在试验用地内选取20m×30m的标准样地38块,施以N∶P∶K=17∶8∶5的复合肥,设置不施肥的对照样地7块,对比研究了竹林生长量和秆形的差异,建立了毛竹形态的回归方程,应用Duncan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施肥后毛竹林密度有所增加,每公顷增加930株,秆质量与不施肥相比,减轻了6.8%,密度和质量差异均表现显著。竹林密度相同时,秆高、材质量和壁厚等差异不显著(P0.05)。采取施肥措施后,秆质量减轻,胸径和密度增加,生物量增加。为了提高毛竹林生物产量,提高立地生产能力,必须采取合理的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14.
残败毛竹林复壮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认为,在推广毛竹残林复壮技术中,在林地荒芜,立竹稀疏,胸径细小的情况,除应采取垦复、劈山、施肥等改善水肥条件的传统增产措施外,改善竹林结构提高立竹密度,增大竹林平均胸径,更能明显提高竹林产量,加快竹林复壮速度。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不同肥料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Carr.)H. de Lehaie]林出笋和新竹生长的影响,为毛竹林的精准施肥和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在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选择生长良好,具有代表性的毛竹纯林,在样地经垦复后,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毛竹专用肥(ZYF)、矿渣肥(KZF)和不施肥(CK)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9块20 m×20 m的样地,研究不同肥料处理对毛竹出笋和新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肥料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出笋数、退笋数和成竹数。毛竹专用肥处理出笋数和退笋数最高,分别较对照高出19.48%和51.17%,矿渣肥处理较对照处理分别高出16.05%和16.96%;而矿渣肥处理的成竹数最高,其次为毛竹专用肥处理,二者分别比对照高175、108株/hm~2。不同施肥处理间,竹笋地径总体呈毛竹专用肥处理最高,其次分别为矿渣肥和对照处理,而笋高在不同处理间的波动较小。2种肥料处理显著提高了新竹胸径和大径材毛竹的比例,并以毛竹专用肥处理效果更为明显。毛竹专用肥处理新竹枝下高显著高于对照处理,而矿渣肥与对照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毛竹专用肥更有利于作为以生产竹笋、大径材竹为目的的毛竹林培肥措施,矿渣肥对促进毛竹林优质、丰产的短期肥效低于毛竹专用肥,可能与其为缓释肥有关。  相似文献   

16.
桂西北地区毛竹造林与成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桂西北地区毛竹主产区域的条件,介绍毛竹移母兜、定植、施肥管理、成竹管护等主要技术环节。毛竹经济效益显著,7年生竹林综合净收益达25700元/hm2。  相似文献   

17.
设置4种施肥方式:竹腔施毛竹增产剂BNP、竹蔸施尿素、竹腔施BNP+竹蔸施尿素、竹腔施植物生长调节剂GGR,不施肥为对照,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对雪灾后毛竹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竹竹腔(蔸)施肥,可以明显提高毛竹林立竹数和平均胸径,促进雪灾后毛竹林尽快恢复;连续施肥3年后,毛竹林立竹数和平均胸径分别较对照提高16.8%和5.6%。不同施肥方式比较,以竹腔施BNP+竹蔸施尿素效果最好,其次为竹腔施BNP和竹蔸施尿素,而竹腔施GGR则对毛竹胸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几种施肥方式均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选用树皮有机基质和两种生物有机肥料对毛竹进行了施肥试验。通过连续2 a的试验观察和测量,结果表明树皮有机基质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条件,提高土壤肥力,且肥效较长,促进了行鞭育笋,减少退笋,提高了毛竹产量,每亩增加毛竹13株,增加毛竹重量216.1kg,但并没有增大毛竹胸径。与两种有机肥料相比,其增产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9.
毛竹用材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毛竹用材林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试验林8.0hm2,提出了包括毛竹林砍杂、竹林结构调整、科学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为主要内容的毛竹高产高效栽培模式,采取砍杂草灌、清理竹林,科学施肥,调整竹林结构等技术措施,使竹林健康旺盛生长、立竹量增加,亩立竹量由实施前的104株增加到187株以上(增加83株),比对照的林分增加41株,平均胸径由实施前的9.3cm增加到10.9cm以上,达到国家丰产毛竹林标准,效果非常好。  相似文献   

20.
泾县蔡村镇现有竹林7·1万亩,是安徽著名的毛竹之乡。2002年在县林业局的指导下,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林业四期项目,开展毛竹培育示范点建设,探讨垦复、埋青、施肥措施对竹林丰产的影响,分析毛竹培育丰产试验效果,为毛竹丰产经营提供参考。1试验地概况试验点位于蔡村镇河冲村,面积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