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东方白鹳的繁殖保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东方白鹳是国家I级、全球性易危鸟类。2005年,东方白鹳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繁殖成功,证实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在保护这一珍稀、濒危物种方面的重要性。为保护这一重要繁殖地,本文作者对东方白鹳繁殖行为进行了观察,分析影响东方白鹳繁殖的因素,提出科学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东方白鹳是世界濒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全球仅存3000余只,有"鸟界国宝""鸟类大熊猫"之称。每年冬季,东方白鹳飞抵鄱阳湖栖息越冬,最多时有80%以上的东方白鹳在此越冬,开春再飞到北方繁殖。东方白鹳,别名老鹳,鹳形目鹳科鸟类。从名字中的"东方"二字可以知道,这种大鸟分布在远东地区。事实上,东方白鹳曾经是远东地区常见特有鸟种,然而从19世纪60  相似文献   

3.
<正>东方白鹳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全球范围内野生种群数量不足3000只,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定为濒危物种。东方白鹳在中国东北地区的繁殖地,主要在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大庆、哈尔滨和三江平原、兴凯湖。近些年来,三江、洪河、兴凯湖、扎龙等湿地搭建人工鸟巢招引东方白鹳繁殖获得成功。拍摄一组反映东方白鹳繁殖的照片,是我多年的愿望。2014年6月21日,我和朋友凌晨3时起床,5时许  相似文献   

4.
蒋勇  姚毅 《森林与人类》2006,26(11):92-95
洞庭湖,中国的第二大淡水湖,曾经拥有6400平方公里的面积,在经过几百年的淤积和人工的围垦,目前仍有2600平方公里的水域,作为著名的国际重要湿地,洞庭湖也一直是濒危鸟类白鹤,东方白鹳,小白额雁以及中华秋沙鸭的主要越冬地。  相似文献   

5.
东方白鹳是世界濒危物种,其繁殖行为释放是一系列反射活动。本文采用行为描述法和行为实验法,定时对哈尔滨动物园笼养东方白鹳繁殖行为进行观察的结果显示,在整个繁殖期内依次出现的是发情、交配、营巢、孵化等行为,孵化不呈现明显的节律性,在孵化过程中有明显的换孵规律。  相似文献   

6.
黄河三角洲已成为东方白鹳重要的繁殖地,从2005年有2对东方白鹳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大汶流管理站湿地恢复区内成功繁殖5只幼鸟开始,到2011年8月调查结束,共有89对东方白鹳成功繁殖幼鸟235只。在未来保护行动中应加强东方白鹳数量动态监测,开展繁殖栖息地选择研究,实施越冬地保护措施,吸引社区参与管理,保护东方白鹳及其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7.
正鹳是古老的物种,曾在地球上广泛分布。目前,全世界共有6属19种鹳。鹳类在全球范围内的种群数量普遍偏少,多数处于濒危、易危或近危的状态。中国有鹳类4属7种:东方白鹳、白鹳、钳嘴鹳、彩鹳、秃鹳、白颈鹳、黑鹳,几乎均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2021年2月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东方白鹳、白鹳、彩鹳和黑鹳均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秃鹳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钳嘴鹳和白颈鹳暂不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列,主要是因为它们都属于中国新记录鸟种,过去在中国没有分布,目前只有非常零星的记录。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东方白鹳这一珍稀物种在种群数量与分布、繁殖生物学、笼养、迁徙跟踪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认真梳理与汇总,全面分析东方白鹳研究现状,为今后研究东方白鹳及生境保护和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东方白鹳繁殖期生境选择与行为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1999年至2002年对东方白鹳在黑龙江省主要繁殖地——兴凯湖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生境选择研究和 繁殖行为观察。结果表明:东方白鹳的繁殖期为4~6月;东方白鹳的巢区一般选择在没有人为干扰或干扰较 小,食物丰富而又有稀疏树木或小块丛林的开阔草原和农田沼泽地带;东方白鹳的巢通常位于树顶端的枝杈 上;在整个营巢和产卵期间,均有交尾的行为发生;产卵时间多数在4月中旬。  相似文献   

10.
正千余只天鹅飞临京城12只东方白鹳也来凑热闹1000余只天鹅飞临京城,12只东方白鹳短暂停留,它们送来了春的消息。目前,京城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怀柔水库、十三陵水库和温榆河、沙河多地水域均监测到天鹅抵京,而在此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也飞落京城。  相似文献   

11.
资讯     
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 东方白鹳首现辽宁省葫芦岛 3只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在葫芦岛市连山区钢屯镇女儿河畔现身。据悉,这是东方白鹳首次在葫芦岛出现,在东北三省也是极为少见。8 月 4 日上午,连山区钢屯镇钢东村村民杜丙旭在河边发现3只奇特的“大鸟”,杜丙旭将  相似文献   

12.
正黑龙江三江平原和嫩江中下游地区是东方白鹳的重要繁殖地。近年来,在东方白鹳的迁徙停歇地陆续发现繁殖巢,在越冬地的繁殖记录也逐渐增加。它们的繁殖地和越冬地都有不断南移的趋势。东方白鹳曾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的中国、俄罗斯、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数量众多。20世纪中叶以来,环境污染导致繁殖力下降、食物资源短缺、非法捕猎、营巢林木丧失以及湿地面积缩减等原因,导致东方白鹳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它们相继在日本、朝鲜半岛野外灭绝,  相似文献   

13.
中国政府网近日公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布河北驼梁等16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的通知》,延安黄龙山褐马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列其中。褐马鸡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被誉为“世界珍禽”、“东方宝石”,已被列入世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相似文献   

14.
于2002年3~5月、9~11月对途经黑龙江省兴凯湖自然保护区的东方白鹳种群数量和停歇地环境条件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东方白鹳春季迁徙的首见期3月5日,末见期4月10日,迁徒持续期5~7天,大多作1~3天的短暂停留后便继续北飞。秋季东方白鹳在9月15日至10月5日陆续迁到,11月上旬迁离,迁徙持续期35~60天,停歇期达35~60天。东方白鹳迁徙活动受风速、气温、降雨等天气影响。喜栖湿草甸、浅水湖泡及湖泡中的“塔头”。取食鱼类,两栖、爬行动物及鼠类,且以鱼类食为主。本文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和保持东方白鹳迁徙停歇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适宜东方白鹳栖息的天然沼泽湿地,是东方白鹳在中国的重要繁殖地。良好的湿地生境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三江平原腹地的同江市与抚远市交界处,与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洪河、前锋、鸭绿河3个农场相接壤,属于内陆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被国际拉姆萨尔公约组织确认为国际重要湿地,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东方白鹳之乡"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6.
正东方白鹳是一种美丽而优雅的大鸟,全球野生种群数量7000-9000只。中国是东方白鹳迁徙路线上的关键区域。许多东方白鹳在中国东北地区繁殖,迁徙时经过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北京等地,在长江下游、福建、广东沿海岛屿、香港和台湾等地越冬。  相似文献   

17.
<正>鸟的艺术气质,来源于其安静时的神态和对危险情境的个体反应。到沈阳的后花园獾子洞国家湿地公园寻访东方白鹳,我看到的是它们的机警。东方白鹳见到人时,颈部前伸,腿、脚则蹬到尾羽后,尾羽扇状展开,初级飞羽也散开,于是上下交错,"呼啦啦"滑翔起来,姿态轻快而优美。东方白鹳,在安静时常成对或成小群漫步在水边或草地与沼泽地上,  相似文献   

18.
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的理论与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濒危野生动物的概念与特征、易于濒危和灭绝的类型、濒危原因等问题,并提出6点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搜集整理了陕西境内秦巴山区天然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79种,考证了其濒危等级及在该地区的分布区域,分析了秦巴山区珍稀濒危植物的基本特征,并对其濒危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根据1998~2000年对辽宁省境内濒危鸟类调查结果,总结了辽宁省濒危鸟类现状,分析了导致濒危的原因,提出了保护措施。辽宁省共有濒危鸟类76种,其中国内灭绝1种,省内灭绝1种,濒危30种,易危42种,稀有2种。导致鸟类濒危有5方面原因,应采取保护野生的鸟类种群等6项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