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建德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2008-2016年野外线路调查数据以及相关文献资料,运用植物区系地理学方法,对建德市的蕨类植物进行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的分析,并将其与周边地区和省区的植物区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建德市现有蕨类植物34科60属103种(含变种和变型),优势科为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优势属为鳞毛蕨属Dryopteris;(2)根据现代地理分布并参照吴征镒对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划分,建德市蕨类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有5个类型,属的分布区类型有8个类型,均以世界分布和泛热带分布占优势,表明建德市蕨类植物的热带起源;(3)科、属特有现象不明显,中国特有种占较高比例,石灰岩地区分布的种类比较特殊,并发育了地区特有种;(4)地史、化石证据表明,建德市蕨类植物区系起源古老,联系广泛,特别是与印度、中南半岛、日本等地联系十分紧密。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对丹东地区蕨类植物资源种类组成、利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区蕨类植物共有18科31属54种,其中区域单、寡种科为13科,区域单、寡种属为29属,分别占全区蕨类植物总科、总属的72.2%和93.6%,优势科只有鳞毛蕨科、蹄盖蕨科,没有优势属。按照利用类型,蕨类植物主要划分为药用型、观赏型和食用型。其中药用型蕨类植物共42种,占全地区蕨类植物的77.8%,在本地区蕨类植物的应用中具有明显优势。因此,要加强丹东地区蕨类植物的保护力度,并合理开发利用,尤其是药用型蕨类植物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裕河自然保护区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采集到的蕨类植物标本进行了鉴定、统计及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共有蕨类植物21科、44属、83种,蹄盖蕨科、鳞毛蕨科、金星蕨科为裕河蕨类植物中占优势的3大科,共计18属32种。植物区系为热带分布型、以泛热带分布为主,约占总属数的43.18%。属的相似性表明:该区系与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太白山的关系密切,而与黄土高原等关系疏远。裕河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按用途主要分为药用、观赏、食用和指示蕨类植物4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在野外调查和参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福建九阜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区系组成及分布类型进行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全区共分布蕨类植物34科59属112种,其基本特.董是该区的蕨类植物多为中小种科,且科属结构较简单,分化程度不高;通过科属种的地理成分分析和与邻近地区比较可知,该区蕨类植物区系呈现较明显的亚热带性质,又深受热带区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蕨类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蕨类植物的区系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1)福建省共有蕨类植物46科、107属、396种,优势科为鳞毛蕨科、金星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铁角蕨科和凤尾蕨科等11个科,优势属为鳞毛蕨属、毛蕨属和凤尾蕨属等;(2)从蕨类植物科、属分布区类型所占比例来看,该地区区系性质以热带成分为主;而从种的地理成分来看,则表现为热带成分与东亚成分的综合体,以中国特有种、中国-日本分布、热带亚洲最为丰富,反映了东亚与热带亚洲的蕨类植物区系的统一性及紧密联系;(3)区系起源古老。  相似文献   

6.
在野外调查与资料查阅的基础上,对福建牛姆林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进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约有蕨类植物33科55属92种,主要科为水龙骨科、金星蕨科、乌毛蕨科、凤尾蕨科、卷柏科、蹄盖蕨科等;优势属为凤尾蕨属、卷柏属、线蕨属等;中华里白、金毛狗、福建莲座蕨、乌毛蕨、狗脊蕨等具有热带和亚热带性质的蕨类构成了天然林的主要草本层与林缘。科的分布区类型只有6个,热带分布型有22科,占总科数95.65%(世界分布除外);属的分布区类型有9个,热带分布型有41属,占总属数(世界分布除外)的93.18%,R/T值为13.67;种的地理分布分属7个类型,以热带分布成分(47.19%)、东亚分布成分(33.71%)、中国特有成分(17.98%)突出。在中国蕨类植物区系分区上,牛姆林自然保护区属东亚蕨类植物区,处于华东-华中植物地区与华南植物地区的过渡区域。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起源与发展,于2019—2020年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整理,对保护区内野生蕨类植物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统计,对该区蕨类植物的物种特性和分布区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鼎湖山蕨类植物由29科62属123种组成;(2)科的组成以寡种科、单种科为主;属的组成以单种属为主;(3)从生态类型来看该区以土生蕨类为主,占总数61.78%;(4)蕨类植物区系分布在科、属、种层次都具有明显的热带特征,种的水平上,热带亚洲分布的占比最多,含3个中国特有种;(5)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与香山自然保护区的联系最密切。  相似文献   

8.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调研,标本采集整理和已有文献资料的查阅,对勐海县级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资源进行鉴定分析。目前,已知有蕨类植物33科,55属,118种(包括变种和变型),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蕨类植物4种。按用途将保护区蕨类植物划分为药用蕨类植物、观赏蕨类植物、食用蕨类植物、指示蕨类植物、工业原料蕨类植物与饲料和绿肥蕨类植物6种类型,简要分析了保护区蕨类植物的类型,并对如何保护和开发利用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根据调查和统计,从科、属、种水平对上海蕨类植物区系特征和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海有蕨类植物57种(含种下等级),隶属于23科、34属。其地理成分较简单,本区23个科,可划分为3个类型;34个属,可划分为6个类型及2个变型;57个种,可划分为8个类型及2个亚型。热带性质的分布类型共有13属,温带性质的分布类型共有9属,植物区系热带性质明显,并与温带成分有较广泛的联系,具有较强的热带、亚热带向温带的过渡性质。通过与邻近城市苏州、无锡和南京的比较发现,上海蕨类植物区系与苏州有较大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在野外调查和整理资料的基础上 ,调查分析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区系组成和分布类型。结果表明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 4 0科、92属、2 95种和 9变种 2变型 ;主要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铁角蕨科、卷柏科、凤尾蕨科 ,主要属为鳞毛蕨属、铁角蕨属、蹄盖蕨属、卷柏属、复叶耳蕨属、凤尾蕨属、瓦韦属。具有10个分布区类型 ,科的分布类型以泛热带分布及其变型为主 ;属以泛热带分布及其变型为最多 ;种类以东亚分布类型和特有成分为主 ,表现出亚热带的特点。与周边 7个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相似性和丰富度的比较表明 ,与武夷山蕨类植物区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安徽九华山 ;武夷山的蕨类丰富度比纬度位置高的江西庐山、安徽黄山和浙江天目山大。武夷山拥有 92种中国特有蕨类及一些珍稀蕨类植物 ,有很高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东莞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野外调查与查阅标本相结合的方法,对东莞蕨类植物区系及其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东莞市有蕨类植物37科66属125种,其区系特点为:①分布区类型在科、属、种的水平上皆以热带、亚热带性质为主,占各自总数的64.87%、75.76%与61.60%。②科与属的分布区类型显示出东莞蕨类植物区系从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性质,与温带蕨类植物区系的联系较弱;在种的水平上,温带成分占总数的28.80%,呈现出热带蕨类植物区系向温带蕨类植物区系过渡的特点。③在种的水平上热带亚洲分布及东亚分布类型构成了东莞蕨类植物区系的主体,各占38.40%和20.80%。④与周边4个地区的比较中,与深圳的相似性为最高,与乐昌的相似性为最低;总体上,东莞蕨类植物区系与周围地区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分析福建福罗山保护区蕨类植物的区系,为福罗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提供基础数据。福罗山有蕨类植物34科、61属、118种。主要科为水龙骨科、鳞毛蕨科、金星蕨科、凤尾蕨科,主要属为凤尾蕨属、铁角蕨属、鳞毛蕨属。科、属分布类型均以泛热带为主,种的分布类型以东亚分布和热带亚洲分布为主,表明福罗山蕨类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亚热带特征,并有向暖温带过渡的趋势。通过相似性的比较,表明福罗山与茫荡山蕨类植物区系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系数为0.83。福罗山已记录有10种中国特有蕨类植物,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3.
广东中山香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野外调查与查阅标本相结合的方法 , 对广东省中山市香山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区系进行 研究 , 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 29 科 51 属 92 种。从科的组成看,以单属科和寡属科占优势, 占区内总科数的 93.10%;从属的组成看,以单种属和寡种属占优势,占区内总属数的 96.08%。分布区类 型在科和属的水平上皆以热带、亚热带性质为主,占各自总数的 58.62% 和 52.94%;科和属的分布区类 型显示出该区蕨类植物区系从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性质,与温带蕨类植物区系的联系较弱。在种的水平 上热带亚洲分布及东亚分布类型构成了该区蕨类植物区系的主体,各占 38.04% 和 26.09%。与周边 4 个 地区的比较中,与澳门的相似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于2020年,采用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的方法,对江西省上饶市灵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蕨类植物资源种类组成、资源类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灵山有蕨类植物资源18科、44属、75种(含变种),分别占中国蕨类植物总数的47.37%、24.86%、3.52%,占江西蕨类植物总种数的17.32%。优势科为凤尾蕨科、蹄盖蕨科、卷柏科、金星蕨科、鳞毛蕨科和水龙骨科;优势属为卷柏属、凤尾蕨属和金星蕨属。资源类型可分为药用蕨类植物、观赏蕨类植物、食用蕨类植物、指示蕨类植物、工业原料蕨类植物、饲料和绿肥蕨类植物及农药蕨类植物等7大类,以药用蕨类植物为主,其次为观赏蕨类植物。并提出开发与保护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据初步调查河北云雾山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共有31种(其中含3变种),隶属11科15属。区系分析显示:(1)该区蕨类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科、属、种分别占河北的蕨类植物总科、属、种数的55%、41.7%、31.3%。(2)该区系优势科为卷柏科、铁角蕨科和岩蕨科;优势属为卷柏属、粉背蕨属和岩蕨属。(3)区系地理成分具有显著的北温带性质,中国特有种也相当丰富,与该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相一致;该区蕨类植物生态类型主要为土生和石生,药用蕨类植物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16.
福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茫荡山蕨类植物区系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共有蕨类植物130种(含变种和变型)隶属于35科61属,其中水龙骨科、鳞毛蕨科、凤尾蕨科等少数几个科构成了该区的优势科,凤尾蕨属、卷柏属、鳞毛蕨属、瘤足蕨属等属构成了优势属;②从科、属分布区类型的所占比例来看,该地区区系性质以热带成分占优势;③该地区蕨类植物区系起源古老,有各种原始成分;同时又有一定数量的较进化的和处于两者之间的科、属,表明该地区的蕨类植物在系统发育或进化关系上的连贯性;④该地区的特有现象不明显;⑤福建茫荡山、广东石门台、浙江磐安和江西九连山这四者之间在蕨类植物区系分布上联系比较紧密;⑥发现12种蕨类植物在该区的新分布。  相似文献   

17.
管涔山林区蕨类植物种类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管涔山林区进行多年调查的结果表明,该区共发现蕨类植物7科,12属,22种(包括变种)。并对该区蕨类植物资源的多样性保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福建野生观赏蕨类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福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调查,发现具有观赏价值的野生蕨类植物资源有33科79属197种;对科、属、种进行分布类型的特点分析,中国特有蕨类植物有41种,单属科和单种属较多,科、属内的分化程度不高,植物区系带有热带性质。采用心理物理学法,筛选出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开发潜力的蕨类有38种。并简述了观赏蕨类的园林用途和繁殖方式。  相似文献   

19.
衢州九华山蕨类植物及其观赏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得知,浙江西部的衢州九华山共有野生蕨类植物103种,隶属于29科,53属.分析了衢州九华山蕨类植物的区系组成和分布规律,将其分为12个分布区类型,5种生态类型.探讨了本区蕨类植物观赏价值的应用,并提出了开发本区蕨类植物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广东同乐大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资料,广东同乐大山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蕨类植物44科88属201种。在掌握蕨类植物基本组成基础上,对区内蕨类植物的优势成分、分布区类型及具体分布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表明同乐大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性质具有以下特征:(1)典型的热带、亚热带区系性质;(2)古老蕨类植物成分丰富;(3)蕨类植物垂直分布较明显;(4)国家重点保护蕨类植物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