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罗非鱼的耐盐性较广,大多数罗非鱼既能在淡水中生长又能在海水生长.笔者通过人工配制了4个盐度的咸水(0‰、10‰、20‰、30‰),分别从成活率、绝对增重量、瞬时增重率等3个方面对莫桑比克罗非和尼罗罗非鱼的生长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试验研究对比发现,莫桑比克罗非鱼的生长随着试验盐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适合在海水中养殖;而尼罗罗非鱼的生长随着试验盐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更适合淡水养殖.  相似文献   

2.
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核型及DNA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PHA体内培养法,取鱼体肾细胞用空气干燥法制备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的染色体,经核型分析,奥利亚罗非鱼为2n=44,6sm+24st+14t;NF=50。尼罗罗非鱼为2n=44,6sm+24st+14t;NF=50。经流式细胞仪测量外周血红血球的DNA含量,奥利亚罗非鱼为2C=2.22pg(2.22pg/Nucl);尼罗罗非鱼为2C=2.27pg(2.27pg/Nucl)。经对比分析,两种鱼  相似文献   

3.
用三个尼罗罗非鱼品系和同一种奥利亚罗非鱼生产了三个杂交组合,对他们的雄性率、生长率、成活率及单位面积净产量的比较试验表明:①雄性率为“泰国”(♀)×奥利亚(♂)>“吉富”(♀)×奥利亚(♂)>“88”(♀)×奥利亚(♂)(P<0.01);②绝对增重率为“吉富”(♀)×奥利亚(♂)和“泰国”(♀)×奥利亚(♂)>“88”(♀)×奥利亚(♂)(P<0.01),瞬时增重率为“吉富”(♀)×奥利亚(♂)和“88”(♀)×奥利亚(♂)>“泰国”(♀)×奥利亚(♂)(P<0.01);③成活率为吉富(♀)×奥利亚(♂)和“88”(♀)×奥利亚(♂)>“泰国”(♀)×奥利亚(♂)(P<0.01);④单位面积净产量为“吉它”(♀)×奥利亚(♀)>“泰国”(♀)×奥利亚(♂)>“88”(♀)×奥利亚(♂)(P<0.01)。总的说来,养殖性能以“吉富”(♀)×奥利亚(♂)较好,“泰国”(♀)×奥利亚(♂)次之,“88”(♀)×奥利亚(♂)较差。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特异性防控药物灭非灵对外来物种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毒杀机理,测定暴露在亚致死浓度的尼罗罗非鱼脑、鳃、肝脏和肌肉4种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药物暴露之后,AChE活性在脑、鳃、肝脏和肌肉组织中均受到显著抑制.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脑和鳃中无显著性变化,而在肝脏和肌肉中显著升高;谷胱甘肽还原酶(GSH)含量在脑中显著下降,在肝脏中显著升高,在鳃和肌肉中先升高后降低;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在4种组织中均显著升高,且在肝脏中的增幅最大;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在肝脏中显著升高,由此推测鱼体内可能发生了氧化应激反应.试验结果表明,灭非灵可能是通过抑制尼罗罗非鱼体内AChE活性,并促使鱼体内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从而达到其特异性防控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选择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幼鱼(平均体重为1.95 g±0.60 g)为试验对象,用3种不同强度的超声波对其进行辐射刺激,共设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经过60 d的超声波辐射养殖,结果表明:各组间体重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每天受频率为23 kHz、声源声强为200 mW/cm2的连续超声波辐射刺激5 min的试验组鱼,其体重最高,比对照组鱼体重增长约7.58%;但每天受频率为23 kHz、声源声强为600 mW/cm2的连续超声波辐射刺激5 min的鱼体,其体重反而比对照组体重减少约5.80%。各试验组尼罗罗非鱼体重与胃蛋白酶活性之间没有明显关系。当环境声强为1.581.60 mW/cm2时,对尼罗罗非鱼幼鱼生长比较有利。  相似文献   

6.
用三个尼罗罗非鱼品系和同一种奥利亚罗非鱼生产了三个杂交组合,对他们的雄性率、生长率、成活率及单位面积净产量的比较试验表明:①雄性率为“泰国”(♀)×奥利亚(♂)>“吉富”(♀)×奥利亚(♂)>“88”(♀)×奥利亚(♂)(P<0.01);②绝对增重率为“吉富”(♀)×奥利亚(♂)和“泰国”(♀)×奥利亚(♂)>“88”(♀)×奥利亚(♂)(P<0.01),瞬时增重率为“吉富”(♀)×奥利亚(♂)和“88”(♀)×奥利亚(♂)>“泰国”(♀)×奥利亚(♂)(P<0.01);③成活率为吉富(♀)×奥利亚(♂)和“88”(♀)×奥利亚(♂)>“泰国”(♀)×奥利亚(♂)(P<0.01);④单位面积净产量为“吉它”(♀)×奥利亚(♀)>“泰国”(♀)×奥利亚(♂)>“88”(♀)×奥利亚(♂)(P<0.01)。总的说来,养殖性能以“吉富”(♀)×奥利亚(♂)较好,“泰国”(♀)×奥利亚(♂)次之,“88”(♀)×奥利亚(♂)较差。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黄霉素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依据,将180尾平均质量3.90 g左右的健康尼罗罗非鱼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30尾,一组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另一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4 mg/kg黄霉素,以研究黄霉素对尼罗罗非鱼生长、微生态和免疫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黄霉素使尼罗罗非鱼日增质量和特定生长率分别提高了11.11%(P<0.05)和5.38%(P<0.05),蛋白质效率和存活率均有提高的趋势,饲料系数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黄霉素使尼罗罗非鱼肠道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对皮肤和鳃细菌数量以及皮肤、鳃和肠道的菌群组成均无显著影响(P>0.05);黄霉素显著提高了白细胞吞噬百分率(P<0.05),对白细胞吞噬指数、血清和体表粘液的溶菌酶活性、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百分率和T淋巴细胞活性E花环百分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说明黄霉素提高了尼罗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和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8.
甲氰菊酯对尼罗罗非鱼急性毒性和外周血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娟  尚蕾  张昌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099-10100,10143
[目的]探究高效杀虫剂甲氰菊酯对尼罗罗非鱼急性毒性以及外周血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常温静水、体内染毒法对尼罗罗非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寇氏法计算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SC)。根据96hLC50值,将尼罗罗非鱼暴露于0.4、0.6、0.8、1.0、1.5μg/L甲氰菊酯溶液中,分别在6、24、48、72、120、168h采血,常规法制作血涂片,观察测量红细胞形态,所有数据采用MicrosoftExcel2003进行分析。[结果]甲氰菊酯对尼罗罗非鱼幼鱼半致死浓度为5.90μg/L(96hLC50),安全浓度为0.59μg/L。[结论]甲氰菊酯对尼罗罗非鱼有剧毒并能引起红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尼罗罗非鱼对浓度为0.6~1.0μg/L甲氰菊酯溶液比较敏感,而且6~48h细胞形态变化比较大。  相似文献   

9.
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的遗传标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别对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及其杂交后代奥尼杂交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的5种组织(眼、脑、心、肌、肝)的MDH酶谱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发现;罗非鱼不同组织的MDH同工酶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3种罗非鱼肌肉组织MDH同工酶表现出种间差异,即细胞质型(s-MDH)在电泳时迁移率的不同可以作为鉴别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及其杂交种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对尼罗罗非鱼幼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幼鱼(平均体重为1.95 g±0.60 g)为试验对象,用3种不同强度的超声波对其进行辐射刺激,共设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经过60 d的超声波辐射养殖,结果表明:各组间体重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每天受频率为23 kHz、声源声强为200 mW/cm2的连续超声波辐射刺激5 min的试验组鱼,其体重最高,比对照组鱼体重增长约7.58%;但每天受频率为23 kHz、声源声强为600 mW/cm2的连续超声波辐射刺激5 min的鱼体,其体重反而比对照组体重减少约5.80%。各试验组尼罗罗非鱼体重与胃蛋白酶活性之间没有明显关系。当环境声强为1.58~1.60 mW/cm2时,对尼罗罗非鱼幼鱼生长比较有利。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四溴联苯醚(BDE-47)慢性胁迫对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的生物毒性效应,通过设置不同浓度的BDE-47探究了其对大泷六线鱼生长及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试验设置空白对照组和DMSO对照组以及5 ng/L(A组)、50 ng/L(B组)、500 ng/L(C组)、5μg/L(D组)、50μg/L(E组)5个BDE-47浓度组。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各组大泷六线鱼的存活率均为100%;BDE-47对大泷六线鱼生长存在剂量-效应关系,随着BDE-47浓度的增大,大泷六线鱼体长和体质量增长受到的影响也增大,尤其是BDE-47浓度在50 ng/L以上时,鱼体质量出现负增长;BDE-47对大泷六线鱼肝脏和肌肉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有显著影响,随养殖时间的延长,各浓度组肝脏SOD、CAT活力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波动变化趋势;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高浓度组肌肉CAT活力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低浓度组肌肉CAT活力及各浓度组肌肉SOD活力均无明显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各浓度的BDE-47不同程度地抑制大泷六线鱼生长,其中体质量较体长对BDE-47的响应更敏感;在肝脏组织中,SOD和CAT活力对于污染物的胁迫反应比在肌肉组织中更敏感。  相似文献   

12.
选取平均体重为182.33 g ·尾^-1的新吉富罗非鱼216尾分成6组,分别设试验组1号(添加蚕豆醇提物)、2号(添加蚕豆酮提物)、3号(添加蚕豆酯提物)、4号(添加大豆异黄酮)、5号(添加大豆皂甙)、对照组6号(基础料),每组设3个重复,比较不同提取物对罗非鱼生长速度、饲料效率、肌肉营养成分及脆化度的影响。经过60 d的饲养,结果表明:各组在生长性能各指标上差异不显著( P>0.05)。在肌肉品质方面,1号、5号罗非鱼肌肉水分含量降低,粗蛋白含量、粗灰分含量提高,差异不显著( P>0.05);而粗脂肪含量、胶原蛋白含量、肌原纤维耐折力显著提高(P<0.05),肌肉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综合以上分析,蚕豆醇提取物和大豆皂甙在一定程度上脆化了罗非鱼肉质,蚕豆醇提物起肉质脆化作用的可能是皂甙类成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姜黄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和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姜黄在白羽肉鸡饲养中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88只体质量相近的健康雄性1日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低、中、高剂量组分别饲喂含有5,10,15 g/kg姜黄的基础日粮。试验期共42 d,分别在肉鸡21日龄、42日龄称质量和屠宰采样,测定各组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肝脏指数、肝脏抗氧化指标及抗氧化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1~21日龄时,低、中、高各剂量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仅低剂量组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2~42日龄时,仅低剂量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且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各剂量组肉鸡的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均无显著变化(P>0.05),仅低、中剂量组肉鸡的胸肌率显著升高(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只有低剂量组肉鸡血清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在42日龄时显著升高(P<0.05),其余各组肉鸡血清中的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DL-C水平在21日龄和42日龄时均无显著变化(P>0.05)。④与对照组相比,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姜黄对肉鸡肝脏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⑤与对照组相比,21日龄时,各组肉鸡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42日龄时,低、中、高各剂量组SOD、GSH-Px活性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仅低剂量组显著降低(P<0.05)。⑥与对照组相比,21日龄时,低、中剂量组肉鸡肝脏中Nrf2、HO-1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高剂量组仅Nrf2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42日龄时,低剂量组肉鸡肝脏中Nrf2、HO-1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中、高剂量组仅HO-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本试验条件下,基础日粮中添加5 g/kg姜黄能显著提高白羽肉鸡的生长性能,提高肝脏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SOD活性和同工酶检测系统中干扰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NBT光化还原反应检测SOD活性时,反应系统中蛋白质含量在100 μg以上将对SOD活性测定造成严重干扰,并且干扰程度随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加剧;连苯三酚自氧化系统受维生素C的干扰,当反应系统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20 μg以上,则明显抑制连苯三酚的自氧化.同一植物材料的SOD同工酶在不同浓度的凝胶系统中分离将显示出不同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日粮中添加VC对肉鸡生产性能、免疫机能及血清和胸肌抗氧化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用健康、体质量无差异的1日龄艾维茵(Avian)肉仔鸡240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处理8个重复,每重复10只鸡,分别饲喂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VC(0,150,300 mg/kg)的日粮,试验期42d。检测肉鸡的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胴体品质、免疫机能和血清、肌肉的抗氧化特性。【结果】日粮中添加VC可显著提高肉仔鸡的平均日增质量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对饲料转化率没有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添加300mg/kg VC可显著提高肉仔鸡的胸肌率,降低其腹脂率和肝质量比(P0.05);日粮中添加VC可显著提高胸肌b*值,降低腿肌L*值,对腿肌的系水力和嫩度也有显著改善作用(P0.05);日粮中添加300 mg/kg VC组肉仔鸡的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和新城疫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日粮中添加300 mg/kg VC可显著提高血清和胸肌中的VC含量及血清中超氧化物岐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总抗氧化水平(P0.05);在4℃冷藏环境下,添加300 mg/kg VC可显著降低肉仔鸡胸肌的脂质过氧化进程,延长肉品的货架寿命。【结论】日粮添加150 mg/kg VC可改善生长性能;添加300 mg/kg VC可改善免疫机能、提高机体及肌肉的抗氧化性能,延缓鸡肉在保藏过程中的脂质过氧化,延长肉品货架期。  相似文献   

16.
以百合(lilium)“精萃”为材料,研究了百合花不同发育期某些生理变化与花朵的发育及衰老的关系。结果发现,可溶性蛋白质随花朵的发育与衰老明显下降,细胞膜相对透性显著上升;膜脂过氧化水平的丙二醛含量逐渐增加,过氧化物酶活性随衰老进程提高,在衰老后期活性较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在衰老前期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将540只1日龄樱桃谷鸭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30只,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组)、200、400 mg·kg-1乳化剂的试验日粮,试验期为42 d,研究不同含量乳化剂对樱桃谷鸭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和脂类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400 mg·kg-1乳化剂可显著降低樱桃谷鸭前期料重比(P<0.05),提高42 d体重(P<0.05);添加200 mg·kg-1乳化剂可显著降低胸肌48 h滴水损失(P<0.05),提高胸肌24 h的pH(P<0.05).与对照组和200 mg·kg-1乳化剂组相比,添加400 mg·kg-1乳化剂可显著提高血清中的甘油三酯(TG)含量(P<0.05).添加200 mg·kg-1乳化剂可显著降低血清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P<0.05),添加乳化剂对血清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和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日粮中添加400 mg·kg-1乳化剂可提高樱桃谷鸭生产性能,添加200 mg·kg-1可改善胸肌肌肉品质,添加不同含量乳化剂均能不同程度改善脂类代谢.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日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CLA)对骡鸭生产性能与肉品质的影响,为开发富含CLA的功能性鸭肉产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发育良好、体重相近的7日龄骡鸭60羽,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添加1.0% CLA的试验日粮,饲养49 d后,测定其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化学组成及氨基酸、脂肪酸、血清脂类含量.[结果]日粮中添加1.0% CLA对骡鸭的生长增重和饲料/增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下同),但能显著提高胸肌粗蛋白和腿肌苏氨酸(Thr)、丝氨酸(Ser)、异亮氨酸(I1e)、苯丙氨酸(Phe)、精氨酸(Arg)水平(P<0.05,下同);同时能显著提高硬脂酸和亚油酸水平,极显著提高CLA水平(P<0.01,下同),极显著降低油酸和花生四烯酸水平.CLA虽能降低骡鸭血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但效果均不显著.[结论]在骡鸭日粮添加1.0% CLA,可提高其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改善肌肉品质风味,增加CL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消费者提供富含必需脂肪酸和功能性CLA的鸭肉产品.  相似文献   

19.
将240只1日龄健康AA肉仔母雏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试验期35天.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6%、0.8%、1.0%银杏叶提取物(EGB),研究EGB对肉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0.8%EGB显著提高肉鸡后期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显著降低肉鸡腹脂率(P<0.05);肉鸡屠宰率随着EGB添加水平的增加呈提高的趋势(P>0.05);1.0%EGB显著提高肉鸡全净膛率;0.8%、1.0%EGB显著提高肉鸡法氏囊指数、胸腺指数和新城疫抗体滴度(P<0.05);1.0%EGB显著提高肉鸡血清球蛋白和IgG含量(P<0.05).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一定水平的EGB对肉鸡产肉性能和免疫性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